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2020-12-13 金娃趣說

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有什麼能比一位知心好友和一杯無比醇美的酒更能讓人感覺溫暖呢?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首《問劉十九》描寫的正是大雪將來之夜朋友殷勤勸飲的場面。畫面簡明輕快,感情溫馨動人。

這首詩出自白居易之手,那時他被貶到江州擔任司馬。

劉十九,是白居易認識的一位隱士,白居易提到劉十九的詩有兩首,在另一首詩《劉十九同宿》中,白居易稱他是「嵩陽劉處士」。綠蟻,指浮在新釀米酒上的綠色泡沫,幼小如蟻。醅,指沒有經過過濾的酒。

天色陰沉欲雪,這首詩卻讓人覺得無限溫暖:不僅主人熱情相邀,屋裡的氣氛也溫馨得恰到好處:剛剛釀好的米酒漂浮著淡淡的綠色泡沫,正是味道最醇美的時候;紅色火爐粗拙小巧,裡面爐火一片通紅,讓人望而生暖。殷勤體貼的主人,邀人與他一起圍爐而坐,準備舉杯對酌,在這漫長的雪夜之中盡情敘談。

屋外寒風呼嘯,更襯託出屋內的溫暖,和情誼的彌足珍貴。

前期詩意崢嶸

白居易自己會釀酒,也很擅長飲酒,經常陶醉在悠然輕酌的氛圍之中。他寫有《不如來飲酒七首》,在詩中歷數歸隱、農耕、經商等各種行業的辛苦經營和操勞苦狀,然後又不厭其煩地數說飲酒微醉之時悠悠、酣酣、醺醺的醉狀,認為世間各種爭奪不過只是「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所爭鬥和最終獲得的都是非常微小的利益,所以都不如飲酒來得更加快意融融。

這和白居易前期詩歌重在反映、針砭現實的風格大為不同。

貶官江州,是白居易詩風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白居易在京城長安做官,他寫作了大量的諷喻詩,包括《秦中吟》10首、《新樂府》50首等,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重在發揮詩歌的揭露和批評功能。

在詩中他大力描寫時事,深刻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會弊端,抨擊當時貪官藉機斂財、達官貴人大興土木等不合理現象,希望通過詩歌創作「補察時政」,能夠使聞者足戒,以此推動社會改良。

白居易的這些諷喻詩的確切中時弊,可是卻沒有達到他所期待的效果,相反,卻使那些被說中的達官貴人對他恨之入骨,個個都想除之而後快。

鮮明的儒家思想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的母親因為神經失常在賞花時墜井而死。白居易按照當時的規定,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白居易回到長安,擔任左贊善大夫一職,主要負責諷喻規勸的工作。

此時白居易40歲左右,雖然步入仕途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但是對官場險惡顯然認識不夠。在他心中,始終抱有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信念,既然在朝為官,就要熱心國事,希望通過自己的筆讓當今天子了解民生疾苦,從此革除弊政、通達人情,政治才會清明。

815年,淮西節度使謀反,時任宰相的武元衡力主清剿,引起了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一派割據勢力的恐懼,他們決定刺殺武元衡以消除威脅。六月三日拂曉,李師道派出的刺客在武元衡上朝的路上刺殺了他,57歲的武元衡當場身亡,和他同行的御史中丞裴度則身受重傷。

對於這樣震驚朝野的重大事件,當時執掌大權的宦官集團以及與割據勢力勾結的大官僚們卻裝聾作啞,根本不急於追查兇手。

白居易看到這種情形,忍無可忍,憤而上書,要求當今朝廷立刻緝拿兇手,以正國法綱紀。

那些大官僚們此時還沒有忘記白居易曾經以什麼樣的諷喻詩刺痛他們,於是他們針鋒相對,不但沒有追查案件真相,反倒攻擊白居易,認為他現在是在東宮任職,根本沒有權利先於諫官對朝政此類事件發表意見。他們力諫將白居易貶出朝廷,去地方上做州刺史。

當時的翰林學士王涯更是針對白居易母親墜亡一事大做文章,他把白居易在母親墜亡之前所作的賞花、觀井詩說成是作於墜亡事件之後,彈劾白居易有違孝道,這樣的人甚至都沒有資格去做州刺史。

白居易於是一降再降,被貶為江州司馬,一個邊遠地方的閒職。

後期詩風趨閒適

《琵琶行》是白居易到江州任職後創作的一首長篇歌行,和之前歌詠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長歌行》都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在詩中,白居易描寫了一位琴藝高超、身世漂泊的歌女形象,在對歌女深切同情的同時,抒發了自己對被貶遭遇的憤懣心情。整首詩結構嚴謹,敘事錯落有致,故事曲折動人,感情真摯深厚,很能引起人的共鳴。

白居易擔任江州司馬的時間不長,三年後他就升任忠州刺史,不久唐穆宗即位,他又被召回長安,歷任司門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最後官至刑部尚書。

但是自此次被貶之後,白居易的佛道思想愈加滋生,他自號「香山居士」,「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儘是非心」,對於身邊的一切事物都不太用心,只是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飲酒和享樂上,尤其是他大量蓄養歌姬一事,更是常常為後世所詬病。他也曾經為府中歌姬寫下「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

當然,白居易後期的詩並不僅僅限於這類描寫,宴樂題材之外,他的筆觸注重時務,書寫內心,所作閒適詩廣泛吸收了道家知足、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現出淡泊悠閒的情調。

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的文人,都對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蘇東坡晚年更常以白居易自比。

無論前期還是後期,雖然詩風有所改變,但是白居易始終將目光投向百姓生活,詩歌題材始終不離社會現實,以百姓心為心,創作之時語言也力求平易近人,這些,都是始終不曾改變的。而他作品中所傳遞的真摯情感同樣如此,即使是歷經千年時間也不曾改變。

相關焦點

  • 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有什麼能比一位知心好友和一杯無比醇美的酒更能讓人感覺溫暖呢?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初春時節下了一場大雪,白居易去到朋友家做客,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用詞也很簡練,讀他的作品比較容易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另外他的名氣在國外也是最大,一度超過了李杜。讀白居易的詩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歌獨特的美,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有趣,譬如這首《春雪過皇甫家》,那就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整首詩情感細膩,寫得很是生動,同時也把深厚的友誼描寫得感人肺腑。
  • 白居易最暖心的一首小詩
    但在白居易留存的詩中,彼此的真摯情誼,卻依然歷歷可見。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此時的白居易,已經過上了退休的生活,隱居洛陽,悠閒安適。冬天逐漸來了,寒風凜凜,萬物蕭索。這天的傍晚時刻,天色有些發灰,看起來將有一場大雪降臨。
  • 【微閱讀】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白居易《早冬》 十月的江南溫度舒適,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
  • 三月如詩般,所有美好如約而至
    三月的雨,愜意悠閒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代·杜甫《春夜喜雨》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滿頭白髮參加賞菊宴會,寫下一首趣詩,末句的妙喻千古流傳
    如果給唐代詩人分類,相信白居易會被很多人歸到現實主義詩人的行列中去,的確,他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如《琵琶行》、《觀刈麥》、《賣炭翁》等,都是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佳作,大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概。但這樣的詩,讀起來也有一種壓抑之感,有著些許的哀悽之美。
  • 話說二十四節氣|大雪:想念一場大雪紛飛 譜寫一首冬日戀歌
    今日,大雪。大雪時節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雪盛,詩意便更濃。於是,遊走天下的詩人把四方的雪藏進了詩裡。至於究竟是陸遊穿越到唐代,還是白居易穿越到宋代,那就要看兩位大詩人誰更方便了。好了,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大詩人終於坐在了一起。這是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一位宋代僧人寫下一首詩,詩中有杏花雨和楊柳風,這首詩妙在哪裡
    3,杏花雨: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春雨,叫杏花雨。杏花和春雨這兩樣春天物候現象在我國古代的詩歌中就經常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詩魔白居易想喝酒了,於是寫下了這首詩,竟成了人人喜歡的一首
    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
  • 白居易六首名作,道盡冬日溫情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白居易半夜凍醒後,發現下大雪,寫下一首詩,美得讓人心醉
    古代詠雪的詩歌很多,但是白居易的這首唐詩《雪》,卻別出心裁,用短短的20個字,寫出了一首讓人心醉的夜雪詩。雪白居易(唐)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樣的天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一會書,烤了一會兒火,就早早上床睡覺了。可是,睡到半夜時分,他從一個哆嗦中醒來,摸了摸被窩和枕頭,仍然是一片冰涼。他不禁咒罵了一句:「這是什麼鬼天氣!」就在這時,白大詩人忽然發現窗戶透出一片若隱若現的亮光,他便拉開窗簾一瞧,哇!原來下大雪了!
  • 今日大雪|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
    今天是2020年12月7日庚子年十月廿三大雪節氣 飄然而至當大雪作為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降臨也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說法。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應吃富含蛋白質多的益補食物,多喝姜棗湯以抗寒。或是與三五親朋好友圍桌吃一頓豐盛的火鍋,紅紅火火更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在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 【悅讀茶坊】《愛茶如命,如醉如「詩」》、《10首養生詩詞送你欣賞》
    愛茶如命,如醉如「詩」嗜茶如命的「茶癮君子」,在飲茶之餘,鍾愛吟詩作對。
  • 白居易六首古詩,道盡冬日溫情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 紅泥小火爐,冬日裡溫暖如春的詩情
    小時候看三國,讀到煮酒論英雄,並沒多大興趣。劉皇叔被雷電顫了手,雖然奸似鬼,總不大光彩,而曹操說了一大堆,小孩子也不過讀的囫圇吞棗。反而,當時最有興味的,是驚訝於酒可以煮。怎麼個煮法?"在想像裡,我看見一方酒壺置於爐上,爐間火光如綢帶,酒水微漾,幾顆碧色的酸果在其中載沉載浮。光想一想,鼻子就聞到了酒香,而酒香裡似乎有一股青梅的草木味,又勾得舌底生津。在這樣一壺熱酒面前,卻滿腦子你奸我詐,實在是有些煞風景。
  • 節氣故事 | 溫酒退冬寒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聆聽大寒的故事年關將至,飯局一場接一場,場場都少不了酒。 「嘭」的一聲,酒瓶開蓋,倒酒入杯,眾人旋即一昂頭,盡數灌下,此謂「高潮」。 不過,舊時宴席若也如此,那可是主人怠慢了。 這種禮節緣於在大雪紛飛時節,剛開瓶的酒是涼的,不僅客人不愛喝,還容易讓客人誤會,以為那是放涼的殘酒。 其時,還有專門的溫酒爐。 看著炭火一星一點地燃燒起來,小鍋裡的水咕嚕咕嚕作響,升騰起細微的水汽,便可把酒壺放進小鍋中。以熱水溫酒,酒香更加醇厚,又不至於令酒味逸散。
  •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鑑賞:此詩是詩人在寂寞的謫戍旅途中所作。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書得罪朝中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赴任途中,詩人想起了先於自己遭貶的好友元稹,於是在這個深秋的夜晚,他借著燈光,細細品讀元稹的詩卷,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對詩人在船中燈下捧讀友人詩卷的情景做了細緻入微的刻畫,由此詩人抒發了心中的萬般感慨,表這了詩人對好友深沉、真摯的思念。
  • 詩品二十四節氣|詩詠大雪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大雪時節前後,雪已下過幾場,漫天的雪花宛如一隻只蝴蝶在空中盡情飛舞著,天地間銀裝素裹,一片蒼茫。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出一幅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緊接著,詩人又勾畫出一位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自己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落寞的情緒。全詩構思獨特,語言簡潔凝練,意蘊豐富。白居易寫雪的佳作《夜雪》一詩云:「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大雪天益冷,歲寒有清歡
    來源:經濟日報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7日0時9分迎來「大雪」節氣大者,盛也,雪至此而盛它標誌著仲冬時節的開始對於大部地區,天真冷起來了此時的雪往往下得範圍廣北方開始大地冰封,雪花漫天賴有時時酒一杯。「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大雪養生有「三宜」宜健腳,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宜調神,適當慢跑、快走、舒展宜通風,常開窗通風,清潔空氣大雪冬補有「三要」可吃些羊肉、紅薯、蓮藕或溫胃禦寒,或清熱潤燥冬日宜溫補,易消化可壯骨《大雪》喻良能山陰境中寒雪飛,
  • 「大雪」時節 怎麼少的了東龍酒
    隨著氣溫一天天的降低,北方已經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