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2月15日,海澱體育館內一場重要的體育賽事正在舉行,但從上午10點多,陸續有觀眾因噁心、嘔吐到海澱區衛健委設置在場內的醫療組就診,僅15分鐘,就診人數增到28人。這是在海澱體育館內舉行了一場由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主辦、海澱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承辦的模擬重大體育賽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活動。
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本次應急演練模擬在重大體育賽事期間,比賽場館發生疑似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後,北京市區相關部門按照工作預案,採取措施快速應對、處置的全過程。
比賽正在緊張進行時,10點10分開始,陸續有觀眾到海澱區衛健委設置在場內的醫療組就診,他們的共同症狀都是噁心、嘔吐,部分觀眾伴有腹痛。經過詢問,出現症狀的觀眾在賽前購買了場館內售賣的袋裝食品和酸奶。
醫療組一邊對觀眾進行救治,一邊向區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報告。很快,救護車趕到進行支援。海澱區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科和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分別對場內售賣點的經營資質和商品進貨渠道進行檢查和開展流行性病學調查等。
10點25分,場內的觀眾就診人數增加至28人,應急組初步懷疑這次突發事件和場館內售賣點的食品有關。10點半,事情發生20分鐘後,針對患者數量已經達到一般級別食品突發事件條件,現場成立的臨時指揮部報請海澱區食藥安委啟動海澱區一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三級應急響應。隨後,海澱區政府召開海澱區「12.15」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對整個事件進行研判。同時,針對網絡上的各種猜測,應急指揮部綜合已經掌握的情況,召開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回應市民關切,通報事件情況和採取的措施。
現場調查未發現進貨問題,海澱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又趕往高度懷疑食品問題的一家酸奶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後經調查並合併流調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是酸奶中使用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的黃桃醬,從而導致了本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海澱區市場監管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了警告和處罰,相關批次產品下架停售。
整個演練內容包括突發事件發生與報告、場館內的先期應急處置、應急指揮部指揮體系、輿情處置和新聞發布會、生產企業調查處置、善後處置和總結會議6個科目。演練旨在進一步強化相關部門在重大體育賽事中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意識,檢驗市、區兩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運行機制,鍛鍊應急處置隊伍能力,達到熟悉預案、規範程序的目的。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機制,屬地政府、衛健疾控、公安、市場監管、行業主管和相關企業相互協同,全力配合,做到工作無縫銜接,共同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預防工作,牢牢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