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這裡是落筆齋,我是安和,持續分享練字經驗。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
有一句古話說「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其下」,臨帖就是這個道理。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千百年間,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神品佳作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我們學習書法的寶庫。
硬筆書法起源較晚,當下發展也遠遠比不得毛筆。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從古帖中汲取養分,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8個非常適合硬筆練習的楷書字帖。
1.黃庭經/王羲之
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黃庭經》是魏晉時期頗為流行的道家養生修煉之書。傳王羲之所書小楷《黃庭經》系《外景經》。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
2.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結體修長,中宮收緊,四邊開張,左斂右縱,化險為夷。字形隨勢賦形,左右結構作相背之勢,上下結構上窄下寬,間架開闊穩定,氣象莊嚴。其布白勻整,字距、行距疏朗,為九宮最準者,全碑血脈暢通,氣韻蕭然。有天下第一楷書之稱。
3.洛神賦十三行/王獻之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4.靈飛經/鍾紹京
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但啟功先生認為只是無名經生所書。鍾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鍾」,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百卷。《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
5.草堂十志/文徵明
文徵明在書法藝術上博採眾長,各體皆能,尤精小楷,誠如明代名家王世貞所云:『待詔小楷師二王,精工之甚。』這件小楷草堂十志,字跡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傳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冊頁縱23.2釐米,橫28.4釐米,鈐有乾隆、嘉慶、宣統內府鑑藏印,現藏於故宮博物憲。
6.南華真經/王寵
明代書法家王寵小楷欣賞《南華真經內七篇》,正德十一年(1516)雅宜山人書。
王寵,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為邑諸生,貢入太學。王寵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很高,而尤以書名噪一時,書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書法家。著有《雅宜山人集》。
7.跋王獻之保母帖/姜夔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紙本,三百一十六毫米,全文計一百零一行,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姜夔傳世墨跡不多。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
8.漢汲黯傳/趙孟
《漢汲黯傳》寫於延估七年(1320年),是趙孟著名的小楷作品。作品中缺197字為明代書畫家文徵明所補。文徵明跋趙書《漢汲黯傳》稱他「楷法精絕」。清笪重光跋日:「松雪此冊,字形大小,無不峭拔,雲唐人遺風,其源乃出山陰耳」。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8個適合硬筆練習的楷書古帖,希望對大家的學書生涯有所幫助。最後別忘記了點讚、轉發、收藏哦,當然,也可以私信我,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分享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