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書法欣賞:小楷尤其漂亮,有唐人書法的風格特點

2020-12-18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林則徐的書法可能大家都沒怎麼見過,畢竟他的成就主要還是集中在他的政績上面。

大家都知道他是虎門銷煙的核心人物,他為民族辦了一件痛快的事情。林則徐是一個非常直爽的人,而且做事情也是雷厲風行,與他的個性一樣,他的書法其實也非常的厲害。

林則徐的小楷尤其漂亮,專業書法家稱他的書法有唐人的風格特點。下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林則徐的書法作品《行書錄沈大悟詩四屏》,此作品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作品並不大,但氣勢卻一點也沒有少。

寫小楷的行家有很多,其實細看林則徐的作品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尤其是書法的筆法上面也沒有太多的新突破。但林則徐的書法有屬於他本人的風格特點,這是很難得的。

大家都知道小楷想要學好,寫出自己的特點非常難,因為它本身就有一定的格式擺在那裡,想要讓欣賞者感覺到特別的風格,無非就是從字形的而已與筆墨的運用上面來下功夫。

林則徐的書法特別之處就在這裡,在唐朝人傳統的書法筆墨上面,使用重工筆的方式點畫工整的進行書法,所以給大家帶來的作品並不油膩,而且還兼顧到了唐人書法的風格。

首先從他所寫的小楷結構上來講,間架十分的挺拔,這可能與他個人的做事風格有關係,見字如見人,間距與離距之間非常重視感受力,容不下半點的虛假與馬乎,給人的感覺也十分的強。

另外他寫的小楷給人的視覺感受也非常強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行筆有打破小楷最忌諱的疾提筆法。尤其是在用墨的結構上面,濃淡的轉化層次也很重視。變化的層次在小楷之中用多了,這也足以證明林則徐的書法是練過的,有功底。

豐富的筆墨層次用在小楷之中,難怪大家會說這是屬於林則徐晚年時期的一個小精品,不能用小楷來形容,堪稱為大楷的一個精品代表書法作品。

寫出自己的風格,見字如見人,林則徐把楷體字的書法意境表現得非常完整,而且作品的意境與書法的魅力也得以體現。

相關焦點

  • 書法-簪花小楷
    受到名師教導的衛夫人加上本身的勤奮好學,自成一派,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女書法家,同時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啟蒙老師,也為王羲之能夠有以後的成就打下紮實的基礎。簪花小楷字體書法圖衛夫人的早年恩師鍾繇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是楷書的創始人,被後人與王羲之一起並稱為鐘王。從小收到名師教導的衛夫人勤奮好學,堅持不懈地練習書法,十分擅長楷書。
  • 夏雨書法欣賞:一手小楷寫得非常漂亮,臨帖用筆老辣有力度
    如今很多的明星藝人都開始接觸書法了,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派男藝人,到了這一個年齡都會玩了些繪畫和書法。在娛樂圈裡面,也有舉行過「百位名家書法繪畫展」,比如唐國強,張鐵林,馮小剛他們都有參加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書法能力究竟如何!毫不誇張的講,夏雨的書法能力算是娛樂圈裡數一數二的人,與老派的書法家不一樣。夏雨玩的可是真正的小楷書法。夏雨書法欣賞:一手小楷寫得非常漂亮,臨帖用筆老辣有力度!
  • 收藏版,中國曆朝書法小楷經典合集
    供大家欣賞 。書法各體兼備,完成了古隸向楷書的轉變,創立了楷書這一新的書體,在書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體現其小楷的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 此帖章法縱緊橫疏,氣勢開闊,每行字的大小、輕重、正欹、寬窄,錯落有致,極儘自然之趣,體現出一種雄渾厚樸、沉著高古的藝術風格。
  • 清代兩大書法鬼才!一位行書最美,一位小楷稱霸
    有了這兩個人,清朝的書法就輝煌了。梁寫的是清代最漂亮的行書,林則徐寫的是清代第一個小楷。梁梁是雍正八年間的一位訪問學者。他從小就有天賦。後來,他憑藉其卓越的知識和出色的書法成為了甘龍的爪牙之一。梁的書法始於劉公權,其次是和。晚年,他研究了顏真卿和李北海。可以說,他系統地學習了許多名人,然後把他們融合在一起。尤其是他的行書,字體工整,筆法犀利,被譽為「清代最美」。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鐘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 「人品即書品」,左右著對林則徐書法的判斷
    儘管臨摹較為廣泛,林則徐還是堅持了唐楷的方向。至於風格,林則徐追求的是「秀挺」,「蓋筆提得起,有操縱向背,有起伏頓挫,則體直而無不挺,神現而無不秀,秀則不滯,挺則不俗,而墨氣之鮮潤即隨之矣」。林則徐在書法上的名聲初顯於科舉之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的在京期間,其好友、同年進士程恩澤稱其「書名傾一時。
  • 這位「民族英雄」的書法真美,氣勢磅礴,不愧是字如其人
    書法界自古以來,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即是從一個人的書法中,就能看出這個人怎麼樣,性子急躁的人書法自然潦草,優柔寡斷之人書法也會畏手畏腳,這便是字如其人的由來。林則徐,字元撫,福建侯官縣人,清代中期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林則徐的書法,也同他這個人一樣,剛正不阿,正氣凜然,不管是晉人風骨還是唐人法度,全部融入進了書法之中。
  • 文人典範林則徐,精選20幅立軸書法欣賞:點畫爽利、字如其人
    眾所周知,歷朝歷代的許多名重一時的文臣都是工詩詞、善書畫的,甚至有很多至今都是飽享盛名的詩人、畫家、書法家。遠的不談,我們就說幾個清代的案例。除了課代表之前已經介紹過的梁詩正、梁國治、錢泳、張照、張延濟、王文治、劉墉等人,還有一位因人掩書的著名書法家。
  • 武則天令人寫的小楷,在敦煌埋了1000年,書法史上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學習小楷書法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入門,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些中國書法史上的小楷的基本脈絡。首先,學習小楷要看你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單純想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好,想把字寫規整,那麼你就遍覽歷代名家小楷集,找一件自己喜歡的字帖,練習就是了。
  • 這8本小楷字帖太漂亮了,這才是真正的書法,珍藏!
    有一句古話說「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其下」,臨帖就是這個道理。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千百年間,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神品佳作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我們學習書法的寶庫。硬筆書法起源較晚,當下發展也遠遠比不得毛筆。
  • 看了書法博士生導師的楷書作品後,你會相信書法還可以這樣寫!
    陳忠康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也是一位書法博士生導師,從書法理論上來說,陳忠康的書法認知要遠遠超過一般人。他擅長行書書法創作,以魏晉為宗,以「二王」為皈依,可以說,陳忠康是一位很傳統的書法家,他不像當代其他「創新派」書法家,堅守傳統書法,並且對傳統書法有著很執著的認知。
  • 他多次斬獲書法「最高獎」,用小楷寫《橋邊姑娘》,很般配
    雖然書法家協會這些年來飽受書法愛好者詬病,但不得不承認,通過書法家協會確實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書法家,尤其是那些靠書法家協會的展覽和比賽走進公眾視野的書法家,大多數都是實力派。他們通過了層層的選拔,靠作品說話,被公眾認可。
  • 他被稱為中國「當代小楷王」,書法精美絕倫,勝過田英章
    那麼要說起當代的楷書大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田英章老師,因為他的楷書通俗易懂,規範工整、一筆一畫都清晰秀妍,但是也有很多人說這樣的書法千篇一律,太過呆板沒有藝術性,這就是田英章老師在書法界飽受爭議的原因。也許會有人說,書法好看不就完了嘛,一筆一畫看上去方方正正,不就是好書法嘛。
  • 唐代小楷第一品,這字失傳了1000多年,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
    敦煌遺書劉弘珪《金剛經》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王道士開啟,這一巨大的寶庫,從此向世界展開大門,在眾多的珍貴典籍當中,有一件唐人抄經作品——《敦煌遺書劉弘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堪稱唐朝小楷第一品,這字失傳了1000多年,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
  • 乾隆皇帝臨王羲之小楷書法,結字法度巧妙,章法雍容自然,好字也
    小楷書法的發展歷史及小楷運筆調峰技法簡述:小楷書法中融和以篆隸、行草之意,魏版之意,乃至一切為「我」所用,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標誌著當代小楷書風具有了更開放性的色彩。小楷正在走向前所未有的融通,具有多元一體化的特點。
  • 硬筆書法字帖:文徵明小楷《落花詩冊》,適合手機欣賞臨摹
    尤善書法,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非常擅長行書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徵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賦》《草堂十志》《千字文》。但今天小典推薦給大家的是適合當成硬筆字帖的《落花詩冊》。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從我自己的觀點來淺淺說一下我認為的書法。古代有多少個書法大家,就能有多少種筆法,每個人寫同一個字的筆法不同,字表現形態也就不同,你能把這些筆法統統給背下來嗎?但我們臨摹的目標就是還原線條形態,學習該大家的書寫風格而已,所以,用的什麼筆法其實並不重要,當自己寫多了,什麼筆法,看過去就明白了。重要的是要了解他的風格,線條的質量遠比筆法重要多了。說句不好聽的,現在中國書法壇的風氣有些差,很多百度上推薦的書法大家其實造詣並不算高(當然也有很厲害的),而且特別容易鑽牛角尖,動不動就是在某個方面搞個什麼大研究,其實書法哪裡有那麼複雜?
  • 勵志歌手鄭智化寫書法:瘦金書逸動神清、小楷堪比敦煌寫經!好字
    鄭智化 行書其實,鄭智化還非常善寫小楷書法和瘦金書。鄭智化 瘦金書尤其是他的小楷書法,極富敦煌寫經之神韻,瘦金書也寫得逸動神清。有書友甚至說他的名字就與書法有緣,充滿著佛家智慧、文化因緣。上天偷走了他的腳,卻給了他動聽的歌喉還有一雙書法大師手!
  • 最美楷書:梁鼎光小楷古賦十八篇,筆法精妙,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梁鼎光小楷古賦十八篇,也是非常著名的楷書法則,梁鼎光先生在書法藝術上非常的精進,執著追求,達到了很多當今書法家難以企及的高度,也是書法領域的一座難以超越的高峰,除了毛筆書法,在硬筆書法上日益精進,特別是美工鋼筆,使用的出神入化,巧奪造化之功。
  • 這位高官的小楷,有渾雄剛健的陽剛之美,可比《靈飛經》
    小楷,也是公文、科舉、書信的通用字體,也是檢驗一個書家真實水平的書體,自古就有「不善小楷不為書家」的說法。鍾紹京《靈飛經》在清代,湧現了包括林則徐、郭尚先等等一批小楷名家,他們吸取魏晉名家筆法特點,並結合當時盛行的館閣體實用特點,樹立自己的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