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不管吃什麼東西都喜歡「大」的,尤其是只有在過年時才可以放肆吃的糖果,必須挨家挨戶串門,挑最大的糖裝滿身上所有的兜!
但是!有一種糖果我至今都有陰影,小時候因為它個頭大,吃了一口後就難以忘懷……至今記得它的名字——加應子!
前些天逛街竟然看到現在還有這種糖果,作死地想嘗嘗味道有沒有變化,事實證明,我還是只能吃一口!
它被評為像吃「臭豆腐」一樣的糖果,據說是很多90後的黑暗記憶。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加應子。
01加應子的歷史
加應子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和江浙一帶,分南派和北派。
其實以前它的真名字叫「嘉應子」,以產地嘉興命名,但是後來大家都習慣簡化成「加應子」。
而且歷史很久遠,1958年起源於福建一帶,有頭腦的商家根據國外「西梅」樣品,做出了中國本土的加應子。
加應子起初的主要原料是李子幹,將李子洗淨瀝水,醃漬之後就曬乾,接著回軟又復曬。對李子進行果坯處理之後,倒入事先配置好的甘草糖液,然後就可以撈出乾燥。這樣就製成了加應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加應子的種類也多了起來。
02試吃加應子,勾起黑暗回憶
加應子的主要原料雖然是李子,但是炮製之後已經沒有了李子的味道,我覺得是甘草配料的原因。
打開像狗皮膏藥,口感黏糊糊,酸溜溜,而且帶著果核,反正我只能吃一口不能再多!
一層一層剝開,一顆加應子會有3層包裝紙。
第一層純粹是包裝紙,中間那層大概是用來吸潮用的,最裡面那層透明糖紙,應該是防止李子和包裝紙粘在一起。
作死嘗試的新包裝裡雖然「3層包裝紙」還在,但也有了新包裝,撕開就能吃,口感也清爽多了。
現在口味也多了起來,除了李子,還有金桔、陳皮梅、紅棗等等。
「美味」總是要分享的,我糾集了幾個夥伴試吃,有一聽要吃加應子就果斷拒絕的,也有覺得味道不錯的,喜歡和不喜歡一半一半吧。
他們說覺得吃加應子就像吃「臭豆腐」一樣,愛吃的人就喜歡吃,不愛吃的人過20年也一樣不喜歡。
看得出來,早以前的李子加應子確實是很多90後的黑暗回憶,你吃過嗎?
現在已經出了很多新口味,最常見的應該是加應子和陳皮糖,沒有吃過並且十分想嘗試一下的朋友,可以試試讓90後抓狂的正宗的加應子~
說不定你會像喜歡臭豆腐一樣喜歡它呢~
據說,現在加應子很受歡迎,還有開胃健脾的功效,可以緩解人的胃口不適等等,可能是因為製作工藝和種類多了起來,想嘗試的可以點擊上方連結獲取。
今日話題:讓你有童年陰影的零食還有什麼?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也可以分享給一起長大的朋友,品嘗一今天的主角加應子。
小野,一名逆襲成功的營養師,每天科普美食,用最簡單的食材,陪你遇見最好的自己。你有任何關於健康、養生、減肥、健身等問題,可以留言給我,有問必答!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不妨轉發給愛你的人一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