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圖片,身上的龍鱗都一清二楚

2021-02-18 好心態好生活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近日傳出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要知道真龍鳳凰一直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雖然近代也一直有營口墜龍事件、06年真龍吃人的照片,但是見到的人還是非常少的,所以世界上有龍嗎?一直都備受爭議,而衛星一直都用來觀測地球,沒想到這次拍攝到了傳說中的真龍鳳凰?

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是真的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抱有這樣的疑問,畢竟真龍鳳凰這種傳說中的神獸,很難想像在現在生活中出現會是怎麼樣的狀態,但是衛星拍攝一直都被認為是非常精準的,畢竟這象徵這個科學的力量,而這次衛星竟然在西藏上空拍攝到了真龍鳳凰,震驚了網絡。

西藏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朝聖的位置,曾經就有傳說在西藏雪上中驚現過真龍鳳凰,但一直都沒有人親眼見過,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證明,但是這一會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就是最直接的證據,那麼這組照片是真的嗎?

從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圖片上來看,還是非常真實的,真龍的身軀還有鱗片覆蓋著,而且背部也有類似脊椎骨凸起的模樣,跟傳說中的真龍非常相似,而鳳凰雖然並不是很清楚,但外形也是有模有樣的。沒想到大家正討論得熱火朝天之時,有人出來證實這組照片其實並不是真龍鳳凰,而是一場騙局。

從局部來看,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確實有那麼一點相似,但實際上發現,那只是一個冰川山脈,這個冰川山脈外形很像龍,有些地方還像鳳凰,冰川流動時最大流速出現在冰川表面,越接近谷底時速度越低,這種運動方式叫做重力流。在冰川運動遇到基巖或者阻塞時就會在那裡形成斷層還有一些複雜的褶皺出現,這樣就會被看成是龍鱗之類的東西。

所以這個所謂的真龍其實都是誤傳,而且根據西藏雪山附近的居民描述,他們在這裡生活了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遇到過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但是卻有一些攝影愛好者等人,看到網上的所謂真龍鳳凰,就千裡來尋,然而最後都無功而返,不過還是有人拍攝到這種看起來像是真龍的圖片,但這也是冰川,算不上是真龍。

雖然這次衛星拍到的真龍鳳凰並不是真實的,但是世界各地出現的真龍事件也不能忽視,因為還有很多神秘事件都是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說不定真龍鳳凰這些傳說中的神獸真的存在,只是利用某種方式隱藏,讓我們發現不了,畢竟歷史中也有真龍現身事件。

                         Ⅰ什麼是禪 一、廣義的禪(一)禪宗大師論禪 慧皎:「禪也者妙萬物而為高,故能無法不緣,無境不察,然緣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猶淵池息浪,則徹見魚石,心水既澄,則凝照無隱!」 (二)佛學文獻論禪 《佛學大辭典》:禪(術語)禪那之略。譯曰棄惡,功德叢林。思惟修等。新譯曰 靜慮。屬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於欲界人中發得之,謂之修得。生於色界而發之,謂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則名為思惟修。成就之之 心體,即為寂靜,有能如實慮知所對之境之用。故名靜慮。棄惡,功 德叢林之名,以其結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種定心之法,故雖時 翻為定,而定之梵名,為三昧或三摩地,總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禪宗之禪,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盤之妙心,非謂色 界所屬之禪。見禪定條。智度論十七曰:『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禪,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禪是西土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 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舍。禪 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慧苑音義上曰:『禪那,此雲靜慮,謂靜心思慮也。舊翻為思惟修者,略也。』禪法(術語)有二種:一曰如來禪。一曰祖師禪。如來禪者,經論所說,秦羅什初傳之,至天台而極詳悉。祖師禪者,經論之外,祖 祖自心印心,魏達摩初傳之。佛於靈山會上拈一枝蓮華示四眾,百萬 人天不能解其意,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而領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盤 之妙心。是如來禪之宗源也。故稱為佛心宗。常言禪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禪。1、總說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共名十二門禪,亦名世間淨禪,通 稱禪定。禪定者,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為「思維修」,新譯曰:靜慮。思維修者,為思維所對之境,而研習之意也。靜慮者,為心體寂靜而能審慮之意也。定為梵語三昧之譯,為心定止於一境,而離散動之意。即一心考物曰禪,一境靜念曰定。故禪名寬,指一切息慮凝心言,定名狹,為定之一分也。蓋禪那思維審慮,自具定止寂靜之意, 故得名定。三昧無思維審慮之意,不得名禪。總別合稱,則曰禪定。而禪定皆為是心之德,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屬之心德,乃屬於色界之法, 其中各有四等之淺深,曰四禪四定。此四禪四定世間法,則佛法外道 凡夫聖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薩阿羅漢證得之諸無漏諸定,為出世間法,不具三界所屬之心體者。故得禪則必離欲界之煩惱,得定則必斷色界 之煩惱,得無漏諸定,則必絕無色界之煩惱也。而禪者非但為諸定之 根本,且依此而發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審慮之用。觀念真理, 必依此禪。是故禪為學道之至要者也。2、根本四禪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共名十二門禪,亦名世間淨禪。今 先明四禪也。此四禪法,各有方便中間,今但論色界正定,不取方便 中間,故名根本四禪。(一)初禪 初禪者,行人先須趺坐調息,從粗住細住,階欲界定。次後身心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頭手。床敷猶若虛空,是為未到 地定。此定能生初禪,即是初禪方便,亦名未來禪。得此相已,初勿驚恐,亦勿歡喜(驚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說(說則永失不可復得, 譬如種樹,不可露根)。若於未到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 內外。或經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壞,守護增長。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當動之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遍身(上發多退,下發多進)。動觸發時,功德無量。略說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一定,二空, 三明淨,四喜悅,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如是十種勝妙功德莊嚴動法,此則略說初動觸相。如是,或經一日,或經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過, 復有餘觸,次第而發(然亦無定前後)。故名初禪。言餘觸者,即前動觸為一,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復有八觸:一掉,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沈,七堅,八軟。此八與前八雖同,而細分別,不無小異。此十六觸,隨一發時,悉有十種善法功德眷屬。行者因未到地,發如是等諸觸功德善法,故名初禪初發。並是 色界清淨四大,依欲界身中而發。從此舍離欲界五欲五蓋(五欲者:一色,二聲,三香,四味,五觸。五蓋者:一貪慾,二嗔恚,三睡眠, 四掉悔,五疑),得初禪五支功德(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A、覺支初心在緣名覺。謂行者依未到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 故名覺支。B、觀支細心分別名觀。謂行者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 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 有,故名觀支。C、喜支欣慶之心名喜。謂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但分別未 了,故喜心未成,若觀心分別,所舍欲界之樂甚少,今護得初禪,利 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支。D、樂支怡悅之心名樂。謂行者發初禪時,乃即有樂,但分別喜, 動湧心息,則恬然靜慮,受於樂觸怡悅之快,故名樂支。E、一心支心與定一,名為一心。謂行者初證禪時,乃即著定, 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心,故有微細之散,若喜樂息,自然心與定一, 故名一心支。若在人中坐禪,得此根本初禪,不失不退,則命終已,隨初禪力深淺,必生梵眾等之天中,是初禪天因也。(二)二禪 次二禪者,若於初禪定中,厭離覺觀,入中間禪。從未到地,專心不止,於後其心豁然,明淨皎潔,定心與喜俱發,具足四支功德(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A、內淨支心無覺觀之渾濁,故名內淨。謂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靜,故 名內淨支。B、喜支欣慶之心名喜。謂行者初得內靜時,即與喜俱發,而喜 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淨之喜,歡喜無量,故名喜支。C、樂支怡悅之心名樂。謂行者喜湧之情既息,則怡然靜慮,受於內淨喜中之悅樂,故名樂支。D、一心支心與定一,謂之一心。謂行者喜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故名一心支。名為根本二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為二禪天因也。(三)三禪 次三禪者,若於二禪定,厭離喜相,入中間禪。從未到地,澄靜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 三慧,四樂,五一心)。A、舍支離喜不悔名舍。謂行者欲離二禪時,種種訶責二禪之喜, 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不生悔心,故名為舍,亦名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 壞,故須行舍。B、念支念名愛念。謂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 將養,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C、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謂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也。D、樂支怡悅之心名樂。謂行者發三禪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 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安快。三禪為最樂,若離三 禪,則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E、一心支心與定一,名曰一心。謂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 法為一,澄渟不動也。名為根本三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少淨等之天中,是為三禪天因也。(四)四禪 次四禪者,若於第三禪定,厭離樂法,深見過患,入中間禪。心無散動,得未到地,於後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隱,出入息斷,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樂,二舍,三念清淨,四一心)。A、不苦不樂支不苦不樂,中庸之心也。謂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也。B、舍支離樂不悔名舍。謂行者既得第四禪,不動真定,則舍三 禪難捨之樂,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 定起動念心,若心行舍,則無動念之乖也。C、念清淨支念即愛念。謂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 復念自己功德,方便將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云: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D、一心支心與定一,名一心支。謂行者既得四禪之定,復用舍念將護,則心無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名為根本四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為四禪天因也。3、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亦名四等,謂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雖得四禪,以樂高勝,求作梵王,更修四無量心。①慈無量心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②悲無量心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③喜無量心慾念眾生,從樂得歡喜。④舍無量心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由善修此四無量定成就,命終得為四禪天王。4、四無色定 (1)空處定 行人得第四禪已,深思色法過罪,作意滅除一切色法,一心緣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謝而空定未發,亦有中間禪。爾時勤加精進,一心 念空不舍,則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亦名未到地相。於後豁然與 空相應,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受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雖緣無邊虛空,心無分散,既無色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籠破鳥出,飛騰自在,是名證虛空定。證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終必生空無邊處,但有受想行識四陰,無色陰也。(2)識處定 行人得空定已,訶責空處多諸過失,便舍空處,一切系緣現在心 識,念念不離,未來過去,亦復如是。常念於識,欲得與識相應,加功專注,不計旬月。一心緣識,而無異念,空念即謝,識定未生,名 中間定。即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緣,名未到地。此後豁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唯見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 識慮廣闊,無量無邊,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隱,清淨寂靜。證此不失,命後必生識無邊處,亦有四陰也。(3)無所有處定 亦名不用處定。行人得識定已,訶責識處過患,即舍識處,繫心 無所有處,於中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淨。空無所有,不見諸 法,寂然安隱,心無動搖,此為證無所有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絕, 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餘法。無所分別,即是無所處定。證此不失,命後必生無所有處,亦有四陰也。(4)非想非非想處定 行人得無所有定已,深訶責無所有處過罪,即舍無所有處,觀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一心專精,加功不已,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 淨,如涅盤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極,如步屈蟲,行至樹表,更無可 進。證此不失,命後必生非非想處,仍有細微四陰也。5、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六妙門法界次第云:『妙名涅盤,門名能通,修此六法,則能通至涅盤,故名六妙門。前三是定,後三是慧,定愛慧策,能發真明,出離生死。』數息門數息者,修行之人,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數,從 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蓋欲界眾生,心多馳動,粗散難攝, 故須數息,制其散亂,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初門也。隨息門隨息者,細心依隨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謂修行之人, 雖因前數息,心暫得住,而禪定未發,苦猶存數,則有起念之失,故 須舍數修隨。心隨於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淨。禪定自發,故以隨為門也。止門止者,攝心靜慮也。謂修行之人,雖因前隨息,心安明靜, 而定猶末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苟欲澄淨安隱,莫若於止。故次舍隨修止,凝心寂慮,禪定自發,故以止為門也。觀門觀者分別觀察之心也。謂修行之人,雖因前止,證諸禪定, 而解慧未發。若心住定,則有味著之失。是故不著於止,起觀分別, 則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也。還門還者轉心返照也。謂修行之人,雖修前觀,分別觀察,而真 明未發。即當舍觀修還,反照能觀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 任運返本還源,故以還為門也。淨門淨者心無所依,不起妄想分別之垢也。謂修行之人,雖修前 還,而真明猶未能發。即當舍還修淨,淨心成就,即發三乘聖道,故 以淨為門也。(三)廣義禪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與地位: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夫欲學一切佛法,先持淨戒勤禪定。得一切佛法諸三昧門、百 八三昧、五百陀羅尼、及諸解脫、大慈大悲、一切種智、五眼、六神 通、……如是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何以故?三世十方無量諸佛,若欲說法度眾生時,先入禪定。……一念心中一時行,無前無 後,亦無中間,一時說法度眾生,皆是禪波羅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禪,平地顛墜。若欲斷煩惱,先以定動,然後智拔。…………欲坐禪時,應先觀身本,身本者,如來藏也,亦名自性清淨心,是名真實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斷不常,亦非中道, 無名無字,無相貌,無自無他,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住處,無愚無智,無縛無解,生死涅盤無一二,無前無後,無中間,從昔已來無名字,如是觀察真身竟,次觀身身,復觀心身。……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亦知出世三乘聖道,制心禪智,無事 不辦。欲求佛道持淨戒,專修禪觀得神通,……問曰:《般若經》中佛自說言,……般若為前導,亦是三世諸佛母,汝今云何偏贊禪,不贊五波羅蜜?……定如淨油智如炷,禪慧如大放光明,照物無二是般 若,鐙明本無差別照,睹者眼目明暗異,禪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 無有二,覺道神通從禪發,隨機化俗差別異。問曰:佛何經中說般若諸慧皆從禪定生?答曰:如禪定論中說,三乘一切智慧皆從禪生。《般 若論》中,亦有此語,般若從禪生。……《勝定經》中說:若復有人,不須禪定,身不證法,散心讀誦十二部經,……不如一念思維入定。……何故不贊我等多聞智慧,獨贊禪定?佛告諸論師:汝等心亂, 假使多聞何所益也。……汝欲與禪定角力……無有是處。複次《毗婆 論》中說:若有比丘,不肯坐禪,身不證法,散心讀誦,講說文字, 辯說為能,不知,詐言知;不解,詐言解,……如是論師,死入地獄。…… 複次禪波羅密,有無量名字,為求佛道,修學甚深,微妙禪定,身心得證,斷諸煩惱,得大神通,立大誓願,度一切眾生,是乃名字禪波羅密。……爾時禪定轉名四無量心。……爾時禪定,轉名四攝法。……爾時禪定及神通波羅蜜,轉名一切種智。……爾時禪定,轉名十八不共法。……爾時禪定,轉名十號也。……爾時禪定,轉名般 若波羅蜜。……爾時禪波羅密,轉名八背舍。……爾時禪波羅密,轉 名屍波羅密。……爾時禪定,轉名羼提波羅蜜。……爾時禪定,轉名 精進毗梨耶波羅蜜。……爾時禪波羅蜜,轉名九次第定。……爾時禪 定,轉名獅子奮迅三昧。……爾時禪定,轉名超越三昧。……爾時禪波羅蜜,名八解脫。」二、禪門的禪 (一)禪門即禪宗 《佛教大辭典》:禪門(術語)達摩所傳禪那之法門也。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證道歌曰:「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禪宗(流派)以禪那為宗,故名。禪那或譯思惟修,或譯靜慮, 為思惟真理靜息念慮之法,原為三學六度之一。初祖達摩天竺人,梁 魏之世,來支那傳佛心宗,其法唯靜坐默念,發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稱為禪宗。所謂禪宗者,非三學六度之一分禪, 於是而如來禪,祖師禪之稱起。以經論所說,六度所攝之禪為如來禪,達摩所傳之心印為祖師禪。故由彼宗之本義言之,則與其謂為禪宗。毋寧目為佛心宗為適當。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華,迦葉破顏微笑,為第 一祖。二十八傳,至達摩。為東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無 言之心印於無言也。慧可得其心印為二祖。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弘忍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師,慧能之禪,行於南地, 故稱南宗,神秀之化,盛於北地,故稱北宗。而北宗不免如來禪之跡,南宗的得祖師禪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嶽青原兩系。南嶽傳於馬祖,青原傳於石頭。馬祖之下獨盛,轉傳而分溈仰曹洞臨濟雲門法眼之五家。至宋朝,臨濟之下又附楊岐黃龍之二流。總是五家七宗。案禪宗之稱,始於李唐。(二)禪門(宗)的禪 1、來源:《緇門警訓》:「菩提達摩祖師觀此土之根緣,對一期之繁紊,而宣言曰不立文 字,遺其執文滯逐也,直指人心,明其頓了無生也。其機峻,其理圓,故 不免漸修之徒篤加訕謗。傳禪法者自達摩為始焉,其下相繼六代,橫枝而出,不可勝紀。」 2、禪門禪的真義:六祖慧能《敦煌本壇經》:「此法門中,坐禪亦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言不動。……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見本性不亂 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內性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緣境觸觸即亂,離相不亂即 定,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故名禪定。維摩經雲,即 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 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法流 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 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見性。」3、禪門禪在修證佛法中的作用與地位 《六祖壇經》:「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摩訶般若波羅密,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此法門根人說。……若聞悟頓教,不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鳳凰真的存在嗎? 揭秘真實鳳凰圖片
    提到鳳凰我們都知道,鳳凰是神話傳說被稱為百鳥之王。寓意吉祥和諧。是古代皇后的代表。尋常女子都不可任意使用的。鳳凰本是神話之物,但是現在網上有傳聞說拍到了真的鳳凰了,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鳳凰簡介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 黑龍江拍到遠古鳳凰,有人說是世界上的最後一隻鳳凰
    之前傳出的在黑龍江拍到的鳳凰照片,有人說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隻鳳凰傳說中的鳳凰有百鳥之王之稱,而鳳凰更是象徵了吉祥與和諧的,然而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卻認為遠古鳳凰那只是存在於傳說之中的,而現實中並不會有真正的遠古鳳凰存在的,不過卻有人在黑龍江拍到了遠古鳳凰的照片,而且拍攝到遠古鳳凰的時候還有不少多的目擊者在場
  • 神龍鑑定指南:中國龍才是真龍,蛟、西方龍、羽蛇神都是冒牌貨
    只有具備這五個特徵的生物,才能稱之為真龍,否則都是偽龍。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之對號入座,由此可見龍是多麼神秘。所以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發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慨。中國龍雖然沒有翅膀,卻可以從陸地上直接起飛,雖然有時候會墜落,但只要一到下雨天,就能重新騰飛。《廣雅》裡記載了一種有翅膀的應龍,但這種應龍在古籍中沒有相關目擊資料。南美洲的羽蛇神,西方的吐火龍,都是長著翅膀的龍,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應龍嗎?大錯特錯!
  • 海賊王999話:凱多居然是幻獸種魚魚果實能力者,桃之助才是真龍
    並非我們之前說到的龍龍果實東方龍形態,聽到這個消息相信很多人都會很震驚,一開始還會有人不太理解,怎麼凱多跟魚扯上關係了?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但是聽到幻獸種三個字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自古以來就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躍過龍門以後的鯉魚就有機會化身成龍!看來之前路飛說的凱多身上的龍鱗原來只是魚鱗而已,不過能夠堅硬到那種程度也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 漫步銅梁,尋找最後一條真龍
    在銅梁,很多地方都冠以龍名。如:金龍大道,白龍大道,龍都廣場,龍都小學,金龍體育館,祥龍路,化龍橋,龍門提,龍胤大酒店等等等等……可是,大家不知道的,銅梁還藏有一條真龍!銅梁區中華龍源,地處銅梁與潼南接壤之處,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宛若世外桃源。銅梁的真龍,便藏於此處。
  • 國外衛星繞到北京上空,拍下40秒視頻,火遍外網,直言中太美了
    從北京三元橋43小時拔地而起到福建龍巖8個半小時完成火車站改造,從中國高鐵網到各種跨海大橋,有一種奇蹟,叫中國速度。近日,國外衛星拍攝的中國北京一段近40秒延時視頻,在國外社交網站上,火了。乍一看,沒看出什麼名堂。
  • 價格一覽表:煙價查詢:真龍海韻多少錢一包,2018年真龍香菸價格表圖
    ,因為這個名字,真龍香菸的包裝都非常高貴,看起來有種皇家御用的感覺,其中真龍海韻是賣的最好的真龍香菸之一。阿婆竟然一句話都沒去分辨。兩人婚姻亮起了紅燈。畢竟他們想抵賴已經是不行了。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在與女人的相處中。
  • 中國衛星到底拍到了什麼?各國目光都看向了美國,專家:太可怕了
    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十分迅速,這不僅僅是在單方面,而我國的發展是全面發展,科技、軍事以及經濟都有著顯著的提高,也因此將很多國家都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從今年的疫情情況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並且我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到正常生活中,這都足以體現出中國強大的實力和號召力,從這點上西方國家是完全無法相比的。中國總是可以給創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給國人帶來一次次的驚喜。
  • 龍生九子,沒有一條是真龍這是為何?在龍的妻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從遠古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到現在人將龍看做是美好的事物。龍的精神一直被傳承和發揚光大。 現代有很多關於龍的成語,比如龍騰虎躍、龍馬精神、龍生九子等,一直被廣泛的運用。而說到龍生九子這個成語,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始終想不通,為何龍生九子,個個都不一樣,而且沒有一條是真龍呢?小編來跟大家說說,龍的九子以及龍的妻子。
  • 摺紙大全:折一個非常帥氣的龍鱗護甲,再配上龍鱗指套帥呆了
    上一期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一款龍鱗指套的教程,發表以後收到很大的閱讀量,很多讀者紛紛收藏和留言,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小編深感欣慰。為了回饋大家的厚愛,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龍鱗護甲。這款龍鱗護甲表面是一片片的鱗片,就好像龍身上的鱗片,太逼真了。只有龍鱗指套配上龍鱗護甲才是完美的體現,只有兩者合二為一才是天作之合。
  • 藍電霸王龍可堪比真龍,只是最強攻擊獸武魂?三少吃設定老手了
    在第一部中,確實有獸武魂比藍電霸王龍強,那就是馬紅俊的十首鳳凰。在馬紅俊吃下仙草變成了火鳳凰之後,就已經是最強獸武魂之一了。到了十首鳳凰,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獸武魂。按照十首鳳凰這天賦,馬紅俊差點就繼承了一級火神了,只是他自身能力不足而已。
  • 摺紙大全:折一款超酷的龍鱗指套,帥哥美女都非常喜歡
    步驟6:把上面的兩個角都折到口袋裡面,大家也可以用膠水固定一下。步驟7:我們先把手指套進口袋。因為口袋太小我們只能套到第一關節,前面口袋要留空隙。然後我們按照圖片用另一隻手把前面尖角處先壓扁,壓扁的同時把尖角處向下彎折。步驟8:然後把兩邊捏攏後面呈對摺狀(如圖)。
  • 純愛文:木蘇裡《銅錢龕世》,高冷禁慾和尚VS乖張炸毛真龍,蘇甜
    最近很多書迷都反應不知道看什麼書好,不知不覺的就陷入了書荒的境地,作為老書迷的小編對此也感同身受。今天小編繼續給書迷們介紹好看的小說,分分鐘讓書迷朋友們看上癮不睡覺!看好的話記得收藏,不怕以後再書荒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純愛文:木蘇裡《銅錢龕世》,高冷禁慾和尚VS乖張炸毛真龍,蘇甜!
  • 美國衛星拍到異象,新疆出現巨型「火坑」,各國按耐不住了!
    近幾年來,人類把所有的目標都放在了發展航天領域,只有在宇宙中佔領著自己一席之地,才能在地球上站穩腳,想要直觀的觀看宇宙中發生的事情,可以採用衛星。衛星的作用有很多,不僅僅可以關注地球之外的事情,還可以關注地球之外的事情,很多國家天空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衛星,比如美國、俄羅斯等等,這幾年來中國正在加快發展,利用衛星可以拍攝地球一舉一行,尤其是美國。
  • 中國衛星拍到了什麼東西?令美國表情瞬間凝重,轟動整個西方世界
    中國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整體實力都已經有了質的提升,甚至到底是到什麼程度,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估算出,因為每當這些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實力進行分析後,總會發現中國的實力遠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強大,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讓西方國家都忌憚不已,哪怕是美國也不敢主動地招惹中國。
  • 鳳凰是公還是母?
    不過,鳳凰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圖騰之一,有至少6000年的歷史,身上的秘密實在不少,值得我們繼續八。比如,鳳凰到底分不分公母呢?現在,如果某人叫小鳳,那幾乎肯定是個女的。不過呢,在我國古代,鳳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代表男人。比如漢朝賈誼在《吊屈原文》中,以「鸞鳳伏竄兮,鴟梟(chī xiāo)翱翔」,描述屈原遭遇坎坷而小人得志猖狂。
  • 萬古大帝【全集】凌霄,真龍,錦瑟
    「真龍,你恐怕沒有想到我還活著吧?我相信你還沒有死,枉我把你當兄弟,為了赤龍戰神的神格,你竟然偷襲我,這筆帳早晚我要和你算清楚!」少年的眼神中露出了滔天的憤怒之色。吞天至尊凌霄,戰神大陸一萬年前的第一天才,十大封號至尊之首,以百年的時間就突破到了至尊之境,並且丹、器、陣三絕,曾經以至尊的修為,煉製出神丹和神器的人,被譽為神一般的男人!
  • 香菸介紹:真龍香菸:真龍(起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真龍(起源)香菸,雖然剛面世不久,但總給我一直特別熟悉、觸動靈魂的感覺,也許是包裝上面充滿了故事的畫面吧,亦或是燃燒後給人一種平靜祥和的感覺吧,又或是名字本事不可抵擋的歲月勾鎖吧
  • 真龍(天翔)香菸價格表圖大全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真龍(天翔)香菸為真龍品牌旗下的一款香菸。引領大眾消費群體在享受著品牌帶來的灑脫的氣質,享受著精神上的無比愉悅。
  • 香菸報價:真龍海韻多少錢一包,2018年真龍香菸價格表圖
    在女孩身上是膽大。白羊座女孩大膽又熱切。他們很不願意看到戀人的痛苦。與前任重新牽手。他們就會為對方付出很多。卻久久沒有出現。2021上半年。我們能夠做好的唯有珍惜眼前。「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他不希望以往的甜蜜回憶成為現在糾纏的負擔。其實天蠍座的人在感情當中是愛得非常深的。也許是因為初次相遇的一見傾心。摩羯座也可以放下之前的錯誤。驀然回首那人竟在燈火闌珊處。我們都擁有嚮往美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