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2020-12-23 騰訊網

我相信你的身邊,總會有一位來自潮汕的朋友。

他們出了名的團結、敢拼、講義氣、會做生意,但也有些會迷信、重男輕女、排外…這裡面有事實,有讚譽,但也有偏見。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最近,澎湃新聞發出的一則關於建議#潮汕三市合併#的消息,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廣東省民政廳也針對此問題也做出了最新回應:「將加強戰略研究!」

很多潮汕網友表示:因文化歸屬感強烈,大多數人是支持潮汕三市合併的!當然也存在不少不一樣的聲音。

現在或許有不少外地夥伴疑惑,潮汕三市是哪三市?為何會分開?為何又要合併?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探個究竟~

ˇ

ˇ

ˇ

潮汕三市是哪三市?

先來個無獎提問:潮汕都有哪些城市呢?關於潮汕的定義,還是存在不少爭議的。

潮汕有狹義之潮汕、廣義之潮汕、歷史之潮汕三個層次的涵義,指的都是廣東東部的這一片地區。

狹義的潮汕,指的是今天的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地級市,簡稱潮汕三市

廣義的潮汕要加上汕尾市,叫做潮汕四市

歷史之潮汕範圍更廣,梅州市、惠州市以及福建省漳州市的部分地區都曾是我們的一部分。

在1983年,國務院設立汕尾市(以海豐縣、陸豐縣為基礎),所以在1980年代,潮汕一片區域只有汕頭市和汕尾市

直到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把原汕頭市的行政區劃一分為三,分別設立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

自此,潮汕三市「三足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汕頭市#——「廣東的溫州」「海濱鄒魯」

中國大陸唯一一個擁有內海的城市,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擁有經濟特區和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兩個國家級功能區,如今己是廣東省副中心城市。

#潮州市#——「世界瓷都」」千年古城「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之說。

#揭陽市#——「亞洲玉都」、「五金之鄉」

因秦戌五嶺之一而得名,因山水人文璀璨而聞名,佔地面積將近潮州和汕頭兩市面積的總和,是馳名中外的「亞洲玉都」,全國的中、高檔翡翠玉器90%出自這裡。

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它們都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都是粵東古邑,他們都是潮汕人。

說到潮汕人,難免會想到潮汕話,畢竟想了解一座城市,先從語言開始。

潮汕三面環山,與外界形成物理隔離。封閉的環境,讓潮汕人至今都保留著完好的「唐朝口語」,就連同是廣東的廣府人和客家人,都完全聽不懂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俗稱為"福佬話"

由於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與其他語言區別很大。

via:海陸豐阿伯

俗話說:「三裡不成音,十裡不成調」,在潮汕地區(也包括廣義上的汕尾),不同地方口音區別也很大,所以有時候明明同是潮汕人,但卻聽不懂對方的潮汕話。

潮汕有三大江,分別是韓江、榕江和練江,潮汕話也按此分3個語系,所以老人說「食咪水,談咪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潮汕話有8個音調,還有屬於自己的字典,你想學都不知道從哪入手,畢竟每一種都認為是「最正宗的」

這麼難的潮汕話學不來也沒關係,我們照樣可以在潮汕文化裡面,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潮汕文化潮汕情

//

潮汕人都很會賺錢

//

潮汕人很會做生意,在外有個響噹噹的稱號——「東方猶太人」。

「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很多潮汕人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有的十幾歲就要幫家裡看店做生意,早早就學會了經商的本領。

他們敢拼敢闖,就像潮汕俗語所說「三牲敢食,釘球敢絆」,只要有錢賺,什麼苦都不怕。

因此潮汕人裡也出了不少知名人物,像曾經的亞洲首富李嘉誠、騰訊CEO馬化騰、國美創始人黃光裕、TCL總裁李東生、國學大師饒宗頤......

//

潮汕人不可一日無茶

//

潮汕人愛喝功夫茶,當地人管茶葉叫「茶米」,儼然這是比吃飯還重要的事情。

無論多少人,一個蓋碗三盞杯,喝完了就用開水燙一燙杯子,當地人叫「食nuá燒康掛」。

衝茶方式也極為講究。

衝罐在三個茶杯之間巡迴穿梭,此謂「關公巡城」。水將盡的時候,手一抖、水一滴,此謂「韓信點兵」

這是潮汕工夫茶裡經典的大招,最後還要加上一句:「請,呷茶!」這才算注入了靈魂。

衝一手好茶是必備技能,更是做女婿的基本門檻,要是衝的不好,長輩一定要說你:「哦呂衝茶紫塊衰型,住愛去人內塊做仔婿?」

//

老爺保佑

//

在潮汕,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老爺宮」,每家每戶都設立神龕,方便時時拜祭。

每月初一十五要拜家裡的地主爺,還有天公、佛祖、觀音、土地、財神、月娘、門神、祖宗等,統稱「拜老爺」。

逢年過節,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從廟裡請出來的神明遊村走巷,接受百姓瞻仰,這叫「迎老爺」

那時候街上都是託著神像奔跑的青年人,看熱鬧的大人小孩和響炸天的煙花鞭炮,最是熱鬧不過。

所以平時遇到困難的事情,潮汕人都會說一句「老爺保號」老爺符也是每個出門在外的潮汕孥仔身上都會帶的東西。

與其說他們迷信,更不如說是一種信仰,一種文化的傳承。

//

潮汕孩子的成人禮「出花園「

//

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滿15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這是潮汕地區的成人禮。

不僅要準備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孩子還要身穿紅色新衣,腳著木屐,頭戴石榴花,最後咬雞頭,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

//

潮汕女孩「挽面「

//

女孩每逢過年、出花園、嫁人這些重要節日,都要在村裡尋些有福氣的老人幫忙「挽面」,用線將額前、鬢角的汗毛刮掉,修出彎彎的月牙眉。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少人去挽面,會挽面的老人也不多了。

//

與眾不同的婚嫁習俗「

//

潮汕婚嫁注重明媒正聘,比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

三更半夜迎親是潮汕結婚最大的特色,這是潮汕地區對古風俗的繼承。而迎親前後的步驟也很多,洗花水,分錢米,吃半碗飯,安床,五碗頭合房圓,敬甜茶.....每一步也都是大講究。

潮汕,一個吃喝玩樂聖地

對於一枚真正的吃貨,潮汕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好吃的實在太多了,要全說完估計我得寫12本書。

//

數不盡的美食

//

汕頭夜糜

說起潮汕的夜糜,就總能讓人想起半夜汕頭老市區的熱鬧來。俗話說「一碗白糜三千配菜」,魚飯、滷水拼盆、生醃蝦、生醃蟹、生醃雪蛤、菜脯蛋......潮汕人能把清淡的白粥吃到極致。

生蠔烙

兩面煎至金黃色的蠔烙,裡面的蠔肉也保持生嫩飽滿,外酥內嫩,蘸點魚露更是鮮味十足。

手打牛肉丸

潮汕手打牛肉丸會有一點粗糙感,沒有機打得那麼均勻,口感Q彈有韌性,肉汁特別多。

在潮汕火鍋店和潮汕湯粉店一般都會有正宗的手打牛肉丸,一吃就知道它和那些摻了「水分」不一樣。

潮汕粿條

潮汕粿條不是河粉,粿條順滑爽口沒那麼大彈性,不會黏在一起,而且米香味很重。

一份好的湯粿條,湯底一定要用牛骨熬出來,吃的時候搭配沙茶醬,那味道絕了。

牛肉炒粿條有幹炒、溼炒兩種,我上大學的時候吃潮汕砂鍋粥一定會點上一份芥蘭牛肉炒粿條,兩個人吃的連青菜都不用另外點了。

潮汕牛肉火鍋

一鍋燉了幾個小時的牛骨湯,幾塊玉米、蘿蔔,就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鍋底,這樣的清湯,才能最大程度保持牛肉的嫩香!

潮汕人對於吃十分講究,光是牛肉就分了足足20+種三花趾、五花趾、吊龍、嫩肉、胸口油…有很多我連名字都叫不上。

潮汕腸粉

吃過潮汕的腸粉,才知道原來腸粉可以這麼豐富!豆芽、青菜、肉、雞蛋,最後加上靈魂——菜脯,大大的滿足。

潮汕還有一種加花生醬甜味腸粉,不是每個都能接受,比較小眾,一般在當地才能吃到。

潮汕刨冰

刨冰鋪底,放上新鮮水果、紅豆、芋泥、椰果、清心丸等小料,再淋上甜醬,夏天能吃上這麼豐富的一碗,涼快到心裡。

鴨母捻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之前去潮汕吃過一次,它有綠豆、紅豆、芋泥多種餡

糕燒番薯芋頭

糕燒番薯芋是潮汕地區的特色甜品小吃,外面裹著一層薄薄的糖衣,吃起來綿甜糯香

各種粿

潮汕人能把一種美食玩出N種花樣,比如粿有:紅桃粿、鼠殼粿、梔粿、鹹水粿、無米粿、鱟粿......蒸煮煎炸都可。

擂茶飯

「原諒色」的擂茶不是拿來喝的而是吃的,把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等搗爛成糊狀,衝水和勻,加上炒米和幾樣配菜就可以開吃。

甘草水果

甘草水果是一道潮汕的街頭常見美食,十幾種當季的新鮮水果可以選擇,每次逛街都要買上一袋,酸甜可口很開胃。

//

看不完的美景

//

潮汕不止美食,自然風光也打動人心,它帶著濃濃的人文情懷,展現得潮汕另一面的美。

via深圳優生活

韓 江

韓江,是一條養育了粵東千千萬萬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母親河、家鄉河,景色美到可以做電腦壁紙。

廣濟橋

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見證了潮州幾百年的興衰與浮沉,橋上一座座亭臺樓閣,可以拍古韻寫真。

南澳島

南澳島有人譽它為廣東最美的海島,擁有水清沙細的絕美海灘,很多人去潮汕玩都會去這裡。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依山傍水,建築風格優雅,被譽為「高校建築之花」,在這裡上學的朋友幸福感都會很強吧。

via汕頭大學新聞學院

德安裡

德安裡是潮汕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巨型府第式建築組群,來這裡可以感受古村落的靜謐。

潮汕石炮臺公園

潮汕石炮臺公園,是一個充滿了歷史文化古蹟氣息的地方,裡面不大很安靜,有種淡淡的滄桑感。

潮汕是一個注重人文的地區,你會發現除了大海,大多都是歷史氣息濃重的景點。

陳慈簧故居、青澳灣、黃花山、總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樓遺址......真想全走一遍,那得準備一雙金剛腿!

///

潮汕人認為出了家門就沒人聽懂潮汕話,其實遍地都是潮汕人。無論你走到哪,只要你說一句「膠己人」,一定會有大批同胞互相幫忙,畢竟潮汕人團結起來,氣勢真的很強大!

汕潮揭三地地緣相近、語言相通、文化同質,如果合併可以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內的合理流動,能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的集聚效應,但能保留彼此的不同,也是一種差異美。

所以,你怎麼看呢?

- END -

來源:澎湃新聞、潮學研習社、揭陽請柬、

花樣廣州、印象廣州等

△ 想求職招聘的粉絲看這邊!

相關焦點

  • 從潮汕俗語讀懂潮汕人的「食」文化!
    ,它是潮汕人對生活經歷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蘊涵著潮汕人的生活哲理和處事原則。而飲食,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自然在潮汕俗語中有著廣泛的反映,其內容涉及到潮汕的小吃、特產,潮汕人的飲食偏好、飲食戒忌、烹調講究等等,潮汕人的飲食習俗在詼諧幽默的潮汕俗語中表現得更為具體生動、活潑有趣。可以這麼說潮汕俗語也是探索潮汕人飲食習俗與文化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徑。下面就將有關潮汕人飲食習俗的潮汕俗語歸納如下,以請教於方家。
  • 食味知返的潮汕美食,潮汕人三寶之一的魚露,讓人驚嘆不已
    今天,圓圓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廚房三寶之一的魚露。潮汕有一句老話,「熱火厚朥攀初湯」,這句老話概括潮汕菜制勝法寶。「熱火」就是要用猛火去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會嫩滑而脆爽;「厚朥」的意思就是用更多的豬油去炒菜,而「初湯」就是潮汕人廚房裡常見的魚露,它除了像鹽或者醬油一樣擁有比較豐富的鹹味之外,還兼有魚的鮮香味。
  • 潮汕人的小年,要超級隨便才吃牛肉火鍋!
    他們每年小年都要送灶王,我很好奇,他們的食神,吃什麼。潮汕人說「膠己人」,其實是肝膽相照的意思。我覺得灶王也是潮汕「膠己人」,明代的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說:「今閩人以好直言無隱者,俗猶呼曰灶公也。」潮汕人天生坦蕩,「直來直去,四通八達」的那些被成為灶王,也就是加強版。潮汕民間有俗語:廿四神上天,這天要筅塵和送神。灶王是個牛逼的存在,逢年過節的狠角色,對他畢恭畢敬是過好小年的必要條件。
  • 潮汕人真是太太太太太太特別了
    示意圖 | 圖源網絡「潮汕」 指的不是一個城市。狹義上的潮汕地區包含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廣義上的大潮汕則還要囊括汕尾部分地區。  紅頭船是由潮汕地區開始駛向世界潮汕人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商業意識較強海洋文化也孕育出潮汕人敢於拼搏、闖蕩天下的開拓精神
  • 聽完這13道潮汕美食故事!下輩子要嫁個潮汕人!
    三、牛肉丸四、有魚下飯,千金不換要怎樣形容潮汕人對海洋和魚的熱情呢?還是去碼頭看看吧。會教潮汕人心甘情願花費千金,還贊物有所值的,不是鮑魚魚翅老鵝頭,而是敲個響螺,享受那鮮美脆嫩的螺肉。響螺是一種類似鮑魚的貝類,潮汕螺片鮮美,人盡皆知,圖的是吃新鮮。康熙《饒平縣誌》說響螺:「殼可吹號,味甘。」又說其「生海石,行有聲」。響螺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緩慢,據說一隻一斤重的響螺生長期需10年。現在就算在潮汕,要想吃到半斤以上的大響螺,也是需要運氣的事情。出了潮汕那就更不必說。
  • 【潮汕民俗】潮汕人過年吃什麼?
    潮汕人有許多古老的傳統沿傳至今,更重要的是潮汕人會吃。平時人們在形容酒菜肉豐盛程度的時候,張口就會祝:「滂沛過廿九夜」或者「滂沛過三十夜」。這裡的「廿九夜」或「三十夜」指的就是「過年夜」(除夕)。再其次是要有雞或其它三鳥類,這講究的意思是要「金雞報曉」或報春什麼的,是希望下一年餚個好的開頭之類。
  • 潮汕人吵架要先喝茶!這些茶食少不了......
    即使你不是潮汕人也會認識一兩個潮汕朋友吧?所以註定你就要面對一波完全看不懂聽不懂的潮!汕!方!言!茶食與茶這種天作之合的搭配讓潮汕人十年如一日地喝茶以至於在潮汕茶食有了專有名詞稱為「茶配」廣府人喝早茶都要吃早點更何況是愛吃的潮汕人呢在喝茶方面潮汕人表示絕不認輸
  • 潮汕美食傑-介紹潮汕美食大全
    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潮汕美食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潮汕美食具體有哪些呢?潮汕美食傑為你介紹。潮汕美食要說潮汕美食有哪些?首先,按照地區來劃分,潮汕地區有潮州、揭陽、汕頭三市。而潮汕美食按地區來劃分為潮州美食、揭陽美食、汕頭美食。各個地區有各自的特產、小吃、美食等等。如果想吃到正宗的潮汕美食,那就要來潮汕三市品嘗。
  • 舌尖上的潮汕腸粉 | 潮汕人的一百種炊腸粉方式!
    點擊菜單欄,可以查看粵港澳各地遊玩&美食攻略~提到潮汕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 我勸你,一定要和潮汕人做朋友~
    在潮汕,有數不完的粿品,潮汕人提起潮汕的粿一定不會落下的就是「紅桃粿」了!紅桃粿象徵長壽,逢年過節,潮汕的啊嫲都會做起紅桃粿。紅桃粿的外皮是由麵粉一邊加水一遍和面,最後加上食用色素形成的,餡料則是整個粿品的精粹,鹹香的糯米飯裡面拌有香菇、蝦仁、蔥花等配料。
  • 和潮汕人談戀愛.
    臨近春節,又到了動物繁衍的季節,又到了被三姑六婆追問成績,追問婚戀狀況,追問工作,追問各種奇葩問題的季節。
  • 潮汕雜鹹文化考述,是潮汕人都吃過,白粥配鹹菜,好吃又實在
    潮人平素以吃大米為主,喜食稀飯(俗稱糜),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頓要吃糜,有的人家要吃二頓,甚至三頓者有之。潮人吃糜少不了佐飯的小菜,潮人把其稱之為「雜鹹」。雜是指多種多樣,不單純的。潮語「雜」含有襯託、次要之義。鹹原指含鹽的味道,含鹽分多,與淡相反。百味鹽為首,因此潮語「鹹」可以指下飯之菜餚。按字面釋義,潮汕雜鹹是指潮汕地區有多種多樣的日常佐餐小菜。
  • 潮汕人才有的16個習慣!中了10條以下,可能是個假潮汕人
    如果你在潮汕聽到「今日星期鬼啊?」,不要害怕,他只是忘了今天星期幾了?8 潮汕人的五分鐘叫「字」潮汕人的五分鐘,常說"字",八點十分不叫八點十分,而是八點兩個字。潮汕人的小時,叫"點鐘",半小時叫"半點鐘"。
  • 《風味》潮汕丨潮汕人的詩與遠方,就藏在這些風味早餐裡
    潮汕美食所帶來的舌尖上的歡愉而這些歡愉,有些是只屬於清晨的 本期松發瓷器之《風味》潮汕特輯我們將為您分享那些潮汕人百吃不厭的早餐還有它們與美器相遇所碰撞出的化學反應//一.松發瓷器丨塞納河系列餐瓷脆口的菜脯粒給了雞蛋豐富的層次感外焦裡嫩,入口鹹香爽脆這是家喻戶曉人見人愛的一道家常小菜也是潮汕人早餐餐桌上的常客
  • 廣東的經濟要想持續高速增長,那麼這三座城市合併,是最好的選擇
    廣東的經濟要想持續高速增長,那麼這三座城市合併,是最好的選擇,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經濟性,80%的經濟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其餘20%的強行軍分散在廣東東部,廣東西部,廣東北部三個地區,廣東地區是廣東省的第二經濟開發區,經濟雖然發展得不錯,但與珠三角地區差距太大。
  • 潮汕文化發源地,三市像一城,外地遊客說當地方言學到老都不會
    狹義的潮汕由潮州、汕頭、揭陽三座地級市組成,廣義的潮汕包括汕尾市。 「潮汕」一詞的出現也就一百多年,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現三市所轄區域都屬潮州府管轄,因此海外潮人仍然稱自己為「潮州人」。三市人民同宗同源,對於潮文化都有高度認同感,雖然上世紀九十年代分治,但在外地人眼中,三市依然是一體的。
  • 巴浪魚,潮汕人的美味,潮汕人的「巴浪」情結
    然而,許多人會把秋刀魚,跟潮汕人喜愛的巴浪魚混淆在一起,以為秋刀魚就是巴浪魚。其實不然,秋刀魚更為瘦長,頭尾尖;巴浪魚學名藍圓魚參,頭身要寬邊一些。秋刀魚分布在黃海,而巴浪魚則主要分布在南海。在潮汕地區,巴浪魚可烹製出多種美味佳餚。
  • 如何假扮成一個正在吃牛肉丸的潮汕人?
    玻璃櫥窗臨街掛著吊龍脖仁匙仁匙柄三花趾五花趾胸口朥,切肉師傅們一字排開麻利炫刀功,光膀子的壯漢舞動大槌敲打牛腿肉。愛吃潮汕牛肉丸的朋友們,對這些火鍋店裡的場景肯定再熟悉不過了。不過,對大部分潮汕人來說,牛肉火鍋其實並不在日常食譜之中。
  • 潮汕這十四種頂級醬料,少一種潮汕人都有意見!
    在潮汕飲食文化中,不管是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還是別具一格的生猛海鮮,抑或是各種色香形味俱全的潮汕菜式,都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然而,潮汕美食的重要配角——各式醬碟,卻在外地名聲不顯,似有被人忽略之嫌。作為牛肉火鍋的蘸醬,拌麵、拌飯、拌幹粿,炒牛肉、炒薄殼、炒粿條……在潮汕,沙茶醬幾乎是萬能的。而每個離鄉的遊子,行囊中也必然會被父母塞上幾瓶炒好的沙茶菜脯肉粒,所以對於潮汕人來說,沙茶醬的味道,就是最家鄉的味道。
  • 潮汕三市為何總是最低?
    因此 人在涉事之初,要知「因果不空」;事處「疑雲」之時,雙方要約束情緒溝通;切不可先抱著「離就離誰怕誰」的心態。一旦草率離婚,再婚「信任」更是倆人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如果已有了兒女更需要冷靜,因為二婚孩子無疑成了「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