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護目鏡不起霧 武漢中科先進院研發納米防霧噴劑捐贈一線

2020-12-13 人民網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趙嶽、張夢雨)「喻博士,太感謝啦,今晚入艙的醫生試用了防霧噴劑,效果奇好,太感謝啦。」2月24日23點,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學鋒收到又一條抗疫一線的感謝消息,這條消息來自深圳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龍翔副主任醫師。醫療隊在一線戰鬥了15天,和其他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都飽受護目鏡上霧水帶來的麻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喻學鋒一直奮鬥在實驗室,帶領研究團隊緊急攻關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技術。在完成病毒核酸快檢試劑盒關鍵原料的研發後,他注意到醫護人員飽受護目鏡上霧水之苦,發現了一個來自一線的緊急需求——防霧劑。穿著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護目鏡和眼鏡上極易起霧水,非常影響救護操作,於是有的醫生塗上洗潔精,有的醫生噴玻璃防霧劑,但大多效果不佳,有醫護人員反饋「打個針連血管都看不清」。 

喻學鋒、康翼鴻、楊新耕3位博士帶領團隊對防霧塗層技術進行緊急攻關,研發出的新型防霧塗層利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特殊的分子結構,一端為親水基團,一端為親油基團,親水基團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子並使其表面張力降低,從而減小水在玻璃表面的接觸角,使水分子還沒有在透明物體表面形成細小水珠之前,就會擴散於玻璃表面,形成超薄的透明納米膜,防止光線散射,從而起到防霧作用。團隊僅用一周時間完成了納米防霧噴劑的研發、生產中試、灌裝生產線構建以及相關企業標準的建立。 

在多家醫院試用後發現,該納米防霧噴劑有兩大突破,一是突破了材料限制,在樹脂、玻璃包括鍍膜眼鏡等材質上都能產生持久效果,擴大了防霧劑的使用範圍;二是防霧效果持續時間長,在穿著防護服條件下防霧效果可持續1天,日常環境可持續防霧5-10天,能有效保證一線人員工作期間視野清晰。

在生產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為滿足同濟、協和、中部戰區總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等十幾家醫療機構提出的緊急需求,武漢先進院集合了部分湖北省外工作人員,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團隊一道,開展緊鑼密鼓的製備工作,完成了第一批5000瓶納米噴霧劑生產,於2月25日順利送達防控一線。

記者獲悉,武漢先進院已開放線上捐贈登記通道,一天時間內收到50多家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的領用需求。下一步,該團隊將提高產能,繼續向湖北省內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疫情防控機構等無償捐贈防霧劑。

(責編:喬雪峰、呂騫)

相關焦點

  • 讓護目鏡不起霧,武漢中科先進院研發納米防霧噴劑捐贈一線
    2月24日23點,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學鋒收到又一條抗疫一線的感謝消息,這條消息來自深圳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龍翔副主任醫師。醫療隊在一線戰鬥了15天,和其他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都飽受護目鏡上霧水帶來的麻煩。
  • 讓護目鏡不起霧!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發納米防霧噴劑捐贈一線
    今晚入艙的一名醫生試用了防霧噴劑,效果奇好!」2月24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學鋒,收到廣東深圳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副主任醫師龍翔發來的信息。納米防霧噴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喻學鋒一直奮戰在實驗室,帶領研究團隊緊急攻關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技術。
  • 讓一線醫生視線不再模糊,武漢中科先進院捐贈納米防霧噴劑
    "太感謝啦喻博士,今晚入艙的醫生用了防霧噴劑,效果奇好,太感謝啦。"2月24日23點,深圳首支支援湖北醫療隊龍翔醫生向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學鋒發送了一條感謝微信。首支深圳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已在一線戰鬥了15天,和其它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都遭遇到護目鏡起霧帶來的煩惱。這兩天,他們收到了喻學鋒團隊捐贈的專門防止護目鏡起霧的納米防霧噴劑,使用後效果奇好,解決了護目鏡的起霧問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醫務工作者的眼睛舒適度。
  • 武漢先進院:疫情期間研發出鏡界納米防霧噴劑,為數萬醫護人員提供...
    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武漢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武漢市和武漢開發區聯合組建,是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在武漢市成立的第一家企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武漢先進院的超表面材料及裝備中心(SMEC,以下簡稱「超表面中心」)致力於表面塗層和刻蝕材料及裝備的關鍵技術攻關以及工程化。
  • 武漢中科先進院入駐華中智谷文化產業園疫情中曾研發納米防霧噴劑
    19日從武漢文發集團獲悉,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及其全資子公司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科技服務公司,已正式入駐華中智谷文化產業園,將打造武漢先進院總部及科研孵化平臺。武漢中科先進院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投資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旨在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產業戰略需求,致力於攻關部分「卡脖子」關鍵材料和技術進而實現產業突圍。已在玄武巖纖維、黑磷等二維材料、智能微膠囊等新材料、新技術上實現突破。疫情期間,武漢中科先進院曾研發病毒核酸快檢試劑盒、納米防霧噴劑等戰疫相關技術。
  • 研發護目鏡防霧溼巾贈醫護
    全球首家單人份2019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使用了納米防霧塗層的起霧效果對比南科大科研團隊捐贈的防霧溼巾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面對新冠肺炎傳播的嚴峻形勢,防疫工作成為重中之重。只一張溼巾,僅簡單擦拭,是怎麼做到防止護目鏡起霧的呢?原來,起霧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水蒸氣在鏡片等表面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讓光線產生散射,造成視線模糊不清的情況。孫大陟團隊此次研發的防霧消毒溼巾中含有特殊的安全無毒納米材料,用其擦拭後,能在鏡片等表面形成一層持久的透明親水保護膜。
  • 深晚獨家|如何解決護目鏡起霧 深圳科研人員有招
    近日,一條 " 一線醫生如何給眼鏡止霧 " 登上了微博熱搜。面對眼鏡起霧,醫護人員妙招頻出,但作用力比較弱。那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為一線醫護人員分憂呢?深圳科研人員有了妙招。應多家醫療單位需求,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喻學鋒、楊新耕、康翼鴻博士等通過緊急攻關,成功研發出具有醫用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霧功能的納米塗層。" 這種納米厚度的塗層是利用我們自主開發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添加增稠劑等增加附著力,有效提高作用時間,在日常環境下防霧效果可持續 8-10 天。" 喻學鋒介紹。
  • 南科大研發護目鏡防霧溼巾 60萬片已抵一線
    南科大研發護目鏡防霧溼巾 60萬片已抵一線本報訊(記者 匡小穎)一線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護目鏡,護目鏡上滿是霧氣,影響工作效率,又很難受。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孫大陟團隊自主研發出防霧新材料——防霧消毒溼巾和防霧酒精噴劑。
  • 冬天眼鏡易起霧怎麼辦?他們研製出一款防起霧神器
    楚天都市報11月16日訊(記者 簡俊暉 通訊員 張敏 彭宇 陶玥君 晏琴)「納米防霧噴劑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它是手術級別的高清晰防霧劑,還可有效避免灰塵沾染,使用在眼鏡片上,可防止起霧。」
  • 太赫茲測溫、納米噴劑防霧、無人機執勤 寶安智造助力科技戰疫
    6小時不起霧;在甘肅臨夏,科比特無人機正在配合當地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巡航工作……疫情期間,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們見證了寶安科技力量如何各顯身手,為疫情防控貢獻智慧。疫情發生後,一線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救治患者,防護服在隔離病毒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困擾。「身體一身汗,護目鏡上布滿霧氣,影響視線」。了解到一線醫護人員的這些困擾後,電子材料院副院長喻學鋒團隊馬上組織緊急攻關,成功研發出具有長效防霧功能的納米塗層,在日常環境下防霧效果可持續10天,在穿防護服極高溼度的環境中也能保持6小時以上。
  • 防護目鏡起霧 南科大師生自主研發防霧新材料捐贈湖北
    2月26日,「同舟共濟戰疫情 深圳科技保平安」——南方科技大學抗疫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在南科大校園舉行。由南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孫大陟團隊自主研發的防霧新材料——60萬片防霧酒精溼巾,以及2萬瓶防霧酒精噴劑,火速馳援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主戰場湖北省。
  • 60萬片防霧溼巾、兩萬瓶噴劑,南科大研發防霧新產品捐贈湖北
    2 月 26 日,由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孫大陟團隊自主研發的防霧材料抗疫物資被火速送往湖北。這批抗疫物資是 60 萬片防霧酒精溼巾和兩萬瓶防霧酒精噴劑。▲南方科技大學捐贈的抗疫物資已送往湖北。
  • 不用怕護目鏡內起霧了!這所高校成功研發防霧醫用液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得知一線醫護人員救治病人時護目鏡布滿霧氣且易被感染的情況時有發生,機材學院葉瑋教授帶領的生物醫用材料團隊與淮安偉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爭分奪秒,加速科研攻關,加快成果轉化落地,研發出殺菌抗病毒高分子防霧醫用塗層,成功解決了護目鏡防霧難題。首批物資已於3月5日捐贈給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應急辦公室並交付給一線醫務人員使用。
  • 護目鏡起霧?江蘇研發石墨烯新產品助力抗「疫」
    另闢蹊徑,源頭杜絕護目鏡起霧  在抗「疫」一線,護目鏡是醫護人員必不可少的防護裝備之一。然而,由於防護服密不透風,醫護工作者長時間作戰常常會大量出汗,導致護目鏡起霧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命安全。不久前,一段網絡視頻就記錄下了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三病區的護士餘琪琪連續工作6小時後,因護目鏡模糊而連摔三級臺階的畫面,十分危險。
  • 科普丨「抗疫」神器石墨烯護目鏡,是如何做到不起霧的?
    這些讓人感動又心酸的場景歷歷在目,特別是極易起霧的護目鏡,導致醫護人員視線模糊,無法進行任何操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科研團隊及時研製出了石墨烯護目鏡,利用功能化石墨烯透光性、電熱特性,能實現高效防霧增透、緩解眼部疲勞,實際佩戴6小時不起霧,是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防護神器!
  • 一張防霧貼片解決護目鏡起霧困擾!寧海一醫生的發明獲國家專利
    護目鏡起霧影響工作效率,寧波寧海一名基層醫生為解決這個困擾,發明了鏡片防霧貼片,還獲了國家專利。鏡片防霧貼片的發明者叫王坤良,是寧海縣大佳何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這個發明還得從年初的防疫工作說起。於是,王坤良便利用休息時間開始琢磨起護目鏡。
  • 貴州成功研發出防霧塗層液 解決護目鏡防霧難題
    2 月 27 日,記者從貴州省科技廳了解到,疫情期間,一線醫護人員的護目鏡上常布滿霧氣,遮擋視線影響救治病人,針對該情況,貴州研發出一種抗菌防霧塗層液,成功解決了護目鏡防霧難題。據悉,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爭分奪秒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節省物資,一線醫護人員經常長時間無法更換防護裝備,護目鏡上布滿霧氣,遮擋視線影響救治病人的情況時有發生。
  • 「新材料」牛刀小試在「疫」線,護目鏡可以長時間不起霧了
    在此次抗疫一線,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中的「三大件兒」護目鏡、防護服、口罩中,也有「新材料」踴躍參與的身影。圖片源於 @薄荷Vv5由於長時間佩戴護目鏡產生的霧氣,嚴重影響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長和工作效率,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孫大陟和他的團隊開發了專門針對3M1621AF型等護目鏡的「納米防霧溼巾」。
  • 貴州研發的這種醫用護目鏡塗層,居然抗菌又防霧
    2月27日,都市新聞記者從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悉,目前醫用護目鏡在使用過程容易起霧,遮擋視線影響醫護人員救治病人,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發揮技術優勢,緊急組織科研團隊開展研發攻關,僅用一周時間,就開發出滿足產品要求的抗菌防霧塗層液。
  • 如何拯救起霧的眼鏡?防霧辦法五花八門
    但對於身處戰疫一線、需要全身防護的醫護人員來說,這些簡單的小方法,反而是過於奢侈,不太現實。 與口罩、防護服、手套一樣,護目鏡是切斷病毒傳播、保護醫護人員的重要屏障。而護目鏡起霧時,這道屏障也會為醫護工作帶來不便。醫護人員往往長時間處於工作狀態,很難更換或者擦拭護目鏡。如果有可以防霧的護目鏡來幫助他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