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關於二戰的電影,憑什麼戰鬥民族能拍好,我們只能拍出神劇

2020-12-12 餵了官人

既然是戰鬥民族,自然少不了戰爭電影。

近幾年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數量空前之多,尤其是關於二戰的電影,不僅數量多,質量還普遍不差。《潘菲洛夫28勇士》,《女狙擊手》,《士兵》,不僅角度多樣,而且歷史還原度還極高。在電影中還完全體現和美式好萊塢電影完全不同的藝術審美和價值觀,頗有針對歐美戰爭片反其道而行的意味。

2014年的時候,美國拍了一部坦克電影《狂怒》,在東線狂打德國人,拍攝過程中還動用了目前實際上唯一一輛還能開得動的虎式坦克。這讓俄羅斯老毛子大為光火,要拍二戰坦克,怎麼能少了了我的功勳坦克T34,於是就有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獵殺T34》。

《獵殺T34》的故事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在1941年冬天,德軍進攻莫斯科,距離莫斯科僅三十多公裡,蘇聯伊烏斯金少尉臨危受命,駕駛唯一的一輛T34-76坦克,配合步兵防禦德國坦克連的進攻。一個坦克連通常由十多輛各式坦克組成,換句話說就是一對十幾,這坦克比葉問還要能打才行。

雖然明知不敵,伊烏斯金仍然和他的車組隊員們利用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巧妙的戰術應用,幹掉了多輛敵方坦克(主要是德軍的二號、三號坦克),但畢竟是寡不敵眾,伊烏斯金受傷被俘。

故事的後半部分,時間來到1944年,伊烏斯金被關在集中營裡,突然有一天德軍的坦克教官耶格爾要讓他帶領一隊坦克隊員駕駛最新的T34-85坦克作為德軍坦克手的訓練靶子。原來耶格爾正是當年被他擊敗的坦克連指揮官,他對伊烏斯金的單車戰術素養和指揮能力非常欣賞,因此像讓他成為自己麾下這些沒有戰鬥經驗的坦克手的對手。當然,和T34對抗的是最新型的中型坦克黑豹(豹式G型坦克)。

伊烏斯金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耶格爾用蘇聯女戰俘的性命相要挾,伊烏斯金只好答應下來,耶格爾給他一周的時間清理和修復坦克(坦克內部竟然還有蘇聯戰士的屍體,但是也意外發現還有剩餘的炮彈)。在這一周時間內,伊蘇斯金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就是開著這輛T34逃出集中營。

於是一場逃亡和獵殺的坦克大戰就此展開。

這部電影2019年在俄羅斯上映,就獲得了不少好評,雖然整個故事主要還是虛構的,故事藍本參照了1965年的電影《T34鬼戰車》,但是電影的完成度很高,整體故事節奏非常緊湊,沒有一點點的拖泥帶水,甚至連男主和女主最後大戰前的「為愛鼓掌」都讓人看得毫無違和感。#獵殺T34#

同時坦克大戰中的出場的坦克,除了最後大戰用的「黑豹」中型坦克是「假的」之外,其他的T34和二號坦克、三號坦克,全都是實車拍攝。而且老毛子還創造了一種費用有限但是儘量也能拍得以假亂真的方法,那就是用等比例模型來拍全景,這樣連CG都省得用了,還拍得有質感。

但是,這部電影最關鍵的是坦克對局中的實際戰術都幾乎是真實的,雖然主角光環比較嚴重,但是也可以歸結為運氣的成分。T34本身的傾斜裝甲和六角形炮塔就是相對來說容易跳彈的,在第一場戰鬥時,參戰的主要是三號坦克和二號坦克,有效擊穿T34並沒有那麼容易,何況還有步兵的配合;在最後一場橋上的騎士對決時,德國車長耶格爾實際上戰術問題比較嚴重,明顯要先斷對方履帶,再瞄準對方弱點來攻擊。結果卻是他先打觀察口沒有任何作用,再打首上運氣不好被跳彈,第三炮才想起來去斷履帶,果斷被一發入魂。

當然,也有一些不合邏輯的劇情,比如說德國繳獲了T34-85坦克竟然事先不進行清理,讓伊烏斯金的車組發現了有可用的炮彈,就是這幾發炮彈讓逃亡成為了現實。再比如說最後的夜戰中,炮手拿著手雷竟然幹掉了一輛豹式坦克,還繳獲了它幹掉了另外一輛,這未免「太神」了一點。

不過,這些不合邏輯的劇情,實際上無傷大雅,不合理並非不可能。同樣是二戰戰爭電影,為什麼我們只能拍出那些神劇,而俄羅斯人卻可以拍出如此程度的電影呢?

拍好戰爭影視劇關鍵在於自信和對戰爭的了解。我們來拍戰爭影視劇,總是喜歡跑偏,要麼「神化」自己,要麼就是弱化敵人。神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神化,最後弄成了手撕鬼子,步槍打飛機,子彈會拐彎,萬物皆地雷這種莫名其妙、瞠目結舌的「神跡」;要麼就是弱化敵人,把敵人弄成弱智或者是完全不會打戰的普通人,以至於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十四年抗戰,日本人能夠撐這麼久真是厲害。

除了這兩種,最近好像又出現了「神化」敵人的影視作品,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所以,得虧中國二戰時候還沒有坦克這玩意,否則要是拍坦克電影,出現高達我都不會意外。真實而不是虛頭巴腦的認真拍電影,就這麼難麼?人家俄羅斯人不僅拍得不錯,還把自己的價值觀建立得挺好,沒有侮辱對手,也沒有拔高自己,鬥智鬥勇,歌頌英雄,這不是挺簡單的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能看到這樣關於過去戰爭的國產電影呢?希望不遠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也許就是明年。

就是這樣。

相關焦點

  • 戰鬥民族也這麼幽默,本來是一部好二戰題材電影,被拍成了喜劇片
    很多人把俄羅斯這個國家稱為戰鬥民族,前不久俄羅斯被一些假新聞媒體報導俄外交部發言人卻幽默調侃:放的是熊,瞬間在網絡上被刷屏了,可以看出戰鬥民族還是挺幽默的。不過今天要來說的俄羅斯導演2018年拍的一部電影,本來這部電影題材非常好,有一個好編劇加導演的話應該可以拍出一個非常受好評的電影,但是這位導演估計也很幽默,把一部有關坦克的二戰題材電影拍出了喜劇片效果,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 4個人幹掉一個坦克連,戰鬥民族的「抗德神劇」果然不一般!
    確實也只有戰鬥民族才能拍這種題材,因為抗日戰爭期間咱們這邊是小米加步槍,沒有這麼多的重型武器,而歐洲那邊,是德國和蘇聯這兩個重工業大國對上了,完全是硬碰硬。
  • 對比我們拍的「抗日神劇」,日本拍的「抗中神劇」是這樣的?
    但如今的影視作品,卻把當年的歷史胡編亂造,拍攝了一連串的「抗日神劇」。其實把八路軍拍的高大一點,把日軍拍的猥瑣一點,這都無可厚非,可是偏偏為了博眼球,拍出一堆垃圾出來。 比如穿著皮夾克,騎著哈雷摩託,打完仗還要坐在沙發上擺造型;大俠可以刀槍不入,甚至可以把鬼子一撕兩半;功夫好的憑藉一把飛刀,在槍林彈雨中毫髮無傷,就能殺死成片的鬼子;男士兵可以用手雷炸飛機
  • 鳳梧洞戰鬥:抗日神劇的韓國方式,新意有了、面子足了、煽情過了
    不過,像《鳴梁海戰》、《黃山伐》、《神機箭》、《平壤城》、《最終兵器:弓》這樣,充滿了民族主義與「自娛自樂精神」的電影作品,與其說是「還原歷史」、「真實戰績」,不如說是往臉上貼金式的「神作」。相信看過了太多國產「抗日神劇」的觀眾,對那種帶有遊戲化、誇張化、雷人化的影視劇依然記憶猶新。脫離史詩的荒誕與超出常識的無釐頭,構成了「抗日神劇」屢屢消費歷史和民族感情的「原罪」。
  • 世界神劇地圖:比抗日神劇更扯的,不僅僅是韓國的「抗中神劇」...
    在此,我們特別整理了一份「世界神劇地圖」,與各位讀者共饗。 中國式神劇:雜技的盛宴 中國抗日神劇深度結合了武俠、功夫等傳統元素,這是國外作品難以copy的核心創意,是我們自立於世界神劇之林的秘密武器。
  • 原來印度也拍了「抗中神劇」,中國人成了被手撕的鬼子
    查了一下,這位大叔是印度戰狼片專業戶,近年來連拍6部戰狼題材電影,堪稱「印度吳京」。其中,大叔的代表作《辛格》,就是一部講述中印衝突的神劇。劇中,中國軍隊的子彈,一顆都打不到英勇的印度士兵;而只要辛格老哥一舉槍,空中的戰鬥機都能給你打下來!影片的最後,可能是特效預算不夠用了,導演暫時關閉了鎖血模式,讓辛格上去和敵人拼刺刀。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們的主角。只見他在敵人的包圍之中,以一敵千,徒手演繹了一出不需要道具的開掛名場面。
  • 為什麼美國能拍出這麼多好看的科幻電影?
    為什麼美國能拍出這麼多好看的科幻電影?我自己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可以有點幫助。1 民族構成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德裔佔比最多,接下來是法裔,義大利等。九十年代後到現在拉丁裔、亞裔等增長速率遠超白人。從歷史中我們知道民族構成越複雜,相應的文化也更具多樣性。
  • 印度人熱議:我們天天看「抗中神劇」,為什麼中國人不敢拍印度?
    而更讓人好奇的是,印度人經常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比如我們某位偉人用比較誇張的話說就是:「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明白,為什麼……」。很多人也對他們這種經常做出神奇事情的民族特性感到好奇,而印度人同樣對中國的一些事情比較好奇。比如說,印度人就在熱議:我們天天看「抗中神劇」,為什麼中國人不敢拍印度?
  • 印度「加勒萬河谷大捷」電影開拍!我們不拍,真相就被敵人拍了
    從目前流出的視頻片段來看,印度拍攝的這版「加勒萬河谷大捷」,依舊沒有脫離「抗中神劇」的路線。從流出的畫面當中可以看到,在印度的電影裡由一小撮流亡反動分子扮演的解放軍戰士,在印軍神勇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印度士兵在激烈的搏殺當中,展現出了高超的勇氣和強大的戰鬥能力。
  • 拍了拍,拍出一部錯漏百出的金融題材「神劇」!「金」鴻掠影放映廳...
    原創 許斌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文│許斌抗日諜戰「神劇」常有,金融題材的國產影視劇卻不常有。電視連續劇《決幣》,是一部不常見的,以金融貨幣發行作為主線的一部抗日諜戰劇。
  • 戰鬥民族的神兵利器,T34坦克知名度,堪比我國漢陽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曾經湧現出眾多的神兵利器。比如,抗日戰場上,著名的漢陽造步槍,就是我們抵禦侵略者的最常用武器。而在前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中,他們的T34中型坦克,也曾讓希特勒的軍隊聞風喪膽。《獵殺T34》就是一部關於T34坦克傳奇故事的電影。無論是一輛T34擊潰德軍一整個坦克連,還是貫穿敵軍指揮部如入無人之境。這部電影,有很明顯的戰鬥民族印記。一句話概括,不慫,就是幹。
  • 5年拍出3部爆款劇,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那麼準?
    在這之後,他不僅拍出了豆瓣9.3的《一年又一年》,豆瓣8.1的《永不放棄》,豆瓣8.3的《刑警使命》,還拍攝了電影《刮痧》,請到的主演是梁家輝和蔣雯麗。 03、5年出3部爆款,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能這麼準呢?
  • 我們能拍出來超越《權力的遊戲》這樣的電視劇嗎
    我們來分析一下《權力的遊戲》這部劇的成功的幾點原因,並以此來看一看,我們能不能拍出這樣偉大的作品來。任何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成功都離不開原創文學的支持,也就是說很多優秀的電視劇或電影的背後都是有原著小說作為支撐的。像我們的電視劇《紅樓夢》(87版)也是因為有原著小說作為依託才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 美劇日劇韓劇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一樣能拍出神劇
    有些人看了一兩部優秀的美劇日劇之後,就覺得哇,為什麼人家的劇就那麼好看,我家的劇就慘不忍睹?那是因為你看的都不是國產劇超一流實力的代表!優秀的國產劇可是多得很呢!《琅琊榜》電視劇《琅琊榜》以其磅礴大氣而又不失詩意的故事主線與畫面感,為國內古裝劇進行了全新的定義。不同於以往的古裝劇,《琅琊榜》從精神氣質上保持了魯劇製作嚴謹、精良的風格, 在製作上,包括場景,服裝,都十分精細,文戲細膩縝密,武戲恢宏壯觀,打造出了古裝劇的新標杆。
  • 國產電視劇那些光鮮亮麗的無腦神劇,簡直不要太優秀
    因為在哪個連家電都還沒普及下鄉的年代,看電影對於農村孩子來說簡直是一種奢侈的想法。國產電視劇發展至今,各種神劇五花八門,但卻又總是千篇一律,其質量也是有目共睹。當我們享受國家政策,大量家用電器普及下鄉,我們家也重置了一臺三十二英寸大頭彩電。甚得我心,只要不上學終日與它形影不離。
  • 日本拍了一部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人意想不到
    抗日神劇,這4個字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雖然這些電視劇跟抗日有關,但由於過分誇大歷史事實,將我軍戰士拍成神仙,而多被人詬病。真實的抗日戰爭遠比這些抗日神劇要殘酷一萬倍,而將國人艱苦奮鬥贏下抗日戰爭,拍得如此輕描淡寫,本身也是對歷史的一種不尊重。
  • 日本人看抗日神劇什麼感受,你先看下越南拍的抗清神劇,就這感受
    不要忘記歷史當然是好事情,但現今抗日劇的品質參差不齊,許多雷人橋段都是對歷史的篡改。可能是因為這齣抗日神劇的始作俑者是《舉手》,後來《一起打鬼子》《滿山打鬼子》等作品的出現,實在讓人心力交瘁。在《滿山遍野打鬼子》中,主角是一個小學生,靠著一個彈弓,就能把敵人打得潰不成軍,這真是太奇怪了。
  • 國產劇pk韓劇:我們為什麼拍不出《梨泰院》《夫妻的世界》?
    韓國戰爭劇和諜戰劇自然也有拍,但與韓國電影相比,韓劇這兩個類型是真的做得不太好。內地擅長的年代劇,韓劇也有差距。比如《父母愛情》《雞毛飛上天》《大江大河》等。韓國年代劇想來想去,好像只有《請回答1988》最為著名。
  • 忍受不了抗日神劇?那你是沒看過韓國神劇!
    忍受不了抗日神劇?那你是沒看過棒子神劇!看光影流轉,品百味人生,小夥伴們好,我是浮生魅影。相信小夥伴們對電視及網絡裡的抗日神劇都是避之不及的吧?什麼手撕鬼子、鷹爪抓鋼盔,加特林加鐳射頭、手榴彈炸飛機、褲襠裡藏手榴彈……種種「令人髮指」的情節,實在是對抗日先烈的侮辱!
  • 屢出神劇的網飛拍了部爛劇——《五行刺客》
    不管是不是美劇迷,大家肯定都聽過這些神劇:《紙牌屋》,《黑鏡》,《怪奇物語》,《心靈獵人》……都些都是出自美國網飛(Netflix)公司之手。這次,網飛將手伸向了我們中國的玄幻題材,推出了一部動作+犯罪的玄幻劇。這劇一播出,還和《極地惡靈》《黑袍糾察隊》一起登上了熱搜榜,爛番茄新鮮度也達到了85%,88%的觀眾表示喜歡。外國人追捧,中國網友看完卻紛紛吐槽,評論區最常見的兩個字是: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