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項目2 火災的定義和分類
【培訓重點】
1.掌握火災的定義。
2.熟練掌握火災的分類。
3.了解火災的危害。
一、火災的定義
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稱為火災。
二、火災的分類
1.按照可燃物的類型和燃燒特性分類按照可燃物的類型和燃燒特性,將火災劃分為以下六個類別:
(1)A類火災
A類火災是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餘燼。例如,木材及木製品、棉、毛、麻、紙張、糧食等物質火災。
(2)B類火災
B類火災是指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物質火災。
(3)C類火災
C類火災是指氣體火災。例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氫氣、乙煥等氣體燃燒或爆炸發生的火災。
(4)D類火災
D類火災是指金屬火災。例如,鉀、鈉、鎂、鈦、錯、鋰、鋁鎂合金等金屬火災。
(5)E類火災
E類火災是指帶電火災,即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例如,變壓器、家用電器、電熱設備等電氣設備以及電線電纜等帶電燃燒的火災。
(6)F類火災
F類火災是指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火災。例如,烹飪器具內的動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燃燒的火災。
2.按照火災損失嚴重程度分類
火災損失是指火災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火災直接經濟損失包括火災直接財產損失、火災現場處置費用、人身傷亡所支出的費用。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包括建築類損失、裝置裝備及設備類損失、家庭物品類損失、汽車類損失、產品類損失、商品類損失、文物建築等保護類財產損失和貴重物品等其他財產損失;火災現場處置費用包括滅火救援費(含滅火劑等消耗材料費、水帶等消防器材損耗費、消防裝備損壞損毀費、現場清障調用大型設備及人力費)及災後現場清理費。人身傷亡包括在火災撲滅之日起7日內,人員因火災或滅火救援中的燒灼、煙燻、砸壓、輻射、碰撞、墜落、爆炸、觸電等原因導致的死亡、重傷和輕傷三類。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規定的生產安全事故等級標準,相關職能部門下發的《關於調整火災等級標準的通知》中按照火災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嚴重程度不同,將火災劃分為特別重大火災、重大火災、較大火災和一般火災四個等級。
(1)特別重大火災
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2)重大火災
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3)較大火災
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4)—般火災
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上述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3.按照引發火災的直接原因分類
我國在火災統計工作中按照引發火災的直接原因不同,』將火災分為電氣、生產作業不慎、生活用火不慎、吸菸、玩火、自燃、靜電、雷擊、放火、其他、原因不明十一種火災類型。如圖3-2-1所示,為2018年全國發生的23.7萬起火災的起火直接原因起數比例圖。其中,電氣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34.6%,生產作業不慎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4.1%,生活中因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21.5%,吸菸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7.3%,玩火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2.9%,自燃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4.8%,靜電、雷擊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0.1%,放火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1.3%,原因不明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4.2%,其他原因引發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17.1%,起火原因仍在調查的火災佔全年火災起數的2.1%。
(1)電氣引發的火災
隨著社會電氣化程度不斷提高,電氣設備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安全隱患也逐漸增多,導致近年來電氣火災事故發生越來越頻繁,始終居於各種類型火災的首位。根據中國消防年鑑統計(見表3-2-1),2009—2018年的10年間全國共發生電氣火災77.3萬起,每年電氣火災起數及傷亡損失均佔全國火災總起數及傷亡損失的30%以上。電氣火災按其發生在電力系統的位置不同,分為三類:一是變配電所火災,主要包括變壓器及變配電所內其他電氣設備火災;二是電氣線路火災,主要包括架空線路、進戶線和室內敷設線路火災;三是電氣設備火災,主要包括家用電器火災、照明燈具火災、電熱設備火災以及電動設備火災等。通過對近年來電氣火災事故分析發現,發生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電線短路故障、過負荷用電、接觸不良、電氣設備老化故障等。
(2)生產作業不慎引發的火災
生產作業不慎引發的火災主要是指生產作業人員違反生產安全制度及操作規程引起的火災。例如,在焊接、切割等作業過程中未採取有效防火措施,產生的高溫金屬火花或金屬熔渣(據測試一般焊接火花的噴濺顆粒溫度為1100~1200℃)引燃可燃物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在易燃易爆的車間內動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將性質相牴觸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燒爆炸;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轉動、通電或洩漏等),引起火災;拆除了安全裝置、調整的錯誤等造成安全裝置失效,引起火災;物體(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和生產用品等)存放不當,引起火災;化工生產設備失修,出現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跑、冒、滴、漏現象,遇到明火引起燃燒或爆炸。近年來由於生產作業不慎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見表3-2-2),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
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主要包括照明不慎引發火災,烘烤不慎引發火災,敬神祭祖引發火災,炊事用火不慎引發火災,使用蚊香不慎引發火災,焚燒紙張、雜物引發火災,爐具故障及使用不當引發火災,煙囪本體引發火災(原因主要有煙囪滋火、煙囪烤燃可燃物、金屬煙囪熱輻射引燃可燃物、煙囪安裝不當、民用煙囪改作生產用火煙囪等),油煙道引發火災(原因主要有油煙道引燃可燃裝修材料、油煙道內油垢受熱燃燒、油煙道滋火、煙道過熱竄火與飛火)等。表3-2-3為2009—2018年全國因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火災的情況統計。
(4)吸菸引發的火災
吸菸引發的火災,主要包括三類:一是亂扔菸頭、臥床吸菸引發火災。點燃的菸頭表面溫度為200~300中心部位溫度可達700-800而一般可燃物如紙張、棉花、布匹、松木、麥草等,其燃點大多低於菸頭表面溫度。因此,當將未熄滅的菸頭隨意丟棄,扔在紙張等可燃物上,或躺在床上吸菸,菸頭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由於受到菸頭表面作用發生熱分解、炭化,並蓄存熱量從陰燃發展成為有焰燃燒。試驗表明,在自然通風的條件下,燃著的菸頭扔進深度為5cm的鋸末中,經過75~90min陰燃便出現火苗。扔進深度為5~10cm的刨花中,有25%的機會經過60~100min開始燃燒。二是點菸後亂扔火柴杆引發火災。若吸菸者用火柴點燃香菸,將未熄滅的火柴杆亂扔,落到棉紡織品、紙張、柴草、刨花上,具有引燃的危險性。試驗表明,點燃的火柴杆從1.5m的高處向下扔落到地面可燃物上,有20%的火柴並不熄滅,只需10s就可以將棉紡織品、柴草類物質引燃。三是違章吸菸引發火災。如在商場、石油化工廠、汽車加油加氣站等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菸,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中國消防年鑑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因吸菸造成的火災佔全國火災總起數的比例較大,且損失相當嚴重。表3-2-4為2009—2018年全國因吸菸引發火災的情況統計。
(5)玩火引發的火災
玩火引發的火災在我國每年都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小孩玩火引發火災。有關資料顯示,小孩玩火取樂是造成火災的常見原因之一。二是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火災。據統計每年春節期間火災頻繁,其中70%~80%的火災是由燃放煙花爆竹所引起的。表3-2-5為2009—2018年全國因玩火引發火災的情況統計。
(6)自燃引發的火災
自燃性物質處於悶熱、潮溼的環境中,經過發熱、積(蓄)熱、升溫等過程,由於體系內部產生的熱量大於向外部散失的熱量,在無任何外來火源作用的情況下最終發生自燃。在我國,因自燃引發的火災每年都佔火災總起數的一定比例,表3-2-6為2009—2018年全國因自燃引發火災的情況統計。
(7)靜電引發的火災
靜電引發火災是指由靜電放電火花作為引火源導致可燃物起火。靜電是一種處於靜止狀態的電荷,靜電荷積累過多形成高電位後,產生放電火花。氣候乾燥的秋冬季節最容易產生靜電。產生靜電的常見作業與活動有以下方面:一是石油、化工、糧食加工、粉末加工、紡織企業用管道輸送氣體、液體、粉塵、纖維的作業;二是氣體、液體、粉塵的噴射(衝洗、噴漆、壓力容器、管道洩漏等);三是造紙、印染、塑料加工中傳送紙、布、塑料等;四是軍工、化工生產中的碾壓、上光;五是物料的混合、攪拌、過濾、過篩等;六是板型有機物料的剝離、快速開卷等;七是高速行駛的交通工具;八是人體在地毯上行走、離開化纖座椅、脫衣、梳理毛髮、用有機溶劑洗衣、拖地板等活動。通常具備下列情形時,可以認定為靜電火災:一是具有產生和積累靜電的條件;二是具有足夠的靜電能量和放電條件;三是放電點周圍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四是放電能量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五是可以排除其他起火原因。在我國,因靜電引發的火災每年都有一定的比例。
(8)雷擊引發的火災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雷電通常分為直擊雷、感應雷、雷電波侵入和球雷等。雷擊能在短時間內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熱能並產生各種物理效應,對建築物、用電設備等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並易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例如,雷擊時產生數萬至數十萬伏電壓,足以燒毀電力系統的發電機、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造成絕緣擊穿而發生短路,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雷擊產生巨大的熱量,可以使金屬熔化,混凝土構件、磚石表層熔化,使可燃物起火;雷電溫度高,能量巨大,物體中的水分瞬間爆炸式汽化,導致樹木劈裂,燃燒起火。在我國,雷擊引發的火災每年佔火災總起數的一定比例。
(9)放火引發的火災
放火是指蓄意製造火災的行為。常見的放火動機有報復、獲取經濟利益、掩蓋罪行、尋求精神刺激、對社會和政府不滿、精神病患者放火、自焚等。在我國,因放火引發的火災每年都有發生。
三、火災的危害
火災是各種自然與社會災害中發生概率高、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一種災害。據國際消防技術委員會對全球火災調查統計顯示,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每年發生的火災起數高達600萬~700萬起,每年有6萬~7萬人在火災中喪生。當今,火災是世界各國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災難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的生命及公私財產安全已構成了十分嚴重的危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導致人員傷亡
據中國消防年鑑統計,2009—2018年全國發生火災總起數為249.9萬起,共造成12187人死亡、8132受傷,見表3-2-7。由此表明,火災給人類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危害。
2.毀壞物質財富
俗話說,水火無情。火災,能燒掉人類經過辛勤勞動創造的物質財富,使城鎮、鄉村、工廠、倉庫、建築物和大量的生產、生活物資化為灰燼;火災,能將成千上萬個溫馨的家園變成廢墟;火災,能吞噬掉茂密的森林和廣袤的草原,使寶貴的自然資源化為烏有;火災,能燒掉大量文物、古建築等稀世瑰寶,使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毀於一旦,將人類文明成果付之一炬。另外,火災所造成的間接財產損失往往比直接財產損失更為嚴重,這包括受災單位自身的停工、停產、停業,以及相關單位生產、工作、運輸、通信的停滯和災後的救濟、撫恤、醫療、重建等工作帶來的更大的投入與花費。至於文物、古建築火災和森林火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更是難以用經濟價值計算。創業千日功,火燒一日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富日益增多,火災給人類造成的財產損失越來越大。據世界火災統計中心2007年前提供的資料顯示,發生火災的直接財產損失,美國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國平均12年翻一番。表3-2-7統計顯示,我國2009—2018年共發生249.9萬起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達327.2億元,年均火災直接財產損失達32.72億元,是21世紀前五年間的年均火災直接財產損失(15.5億元)的2.1倍。
3.破壞生態環境
火災的危害不僅表現在殘害人類生命、毀壞物質財富,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和破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大氣、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蹟、人文遺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生態環境,使水資源和土地資源遭受汙染,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大量植物和動物滅絕,乾旱少雨,風暴增多,氣候異常,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由於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嚴重失調,從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4.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公眾聚集場所、醫院及養老院、學校和幼兒園、勞動密集型企業、宗教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如果發生群死群傷火災事故,或者涉及能源、糧食、資源等國計民生的行業發生大火時,往往還會嚴重影響人民正常的生活、生產、工作、學習等秩序,形成一定程度的負面效應,擾亂社會的和諧穩定,破壞人民的安居樂業和國家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