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三月份,Nike公開了第一雙將市售、搭載「自動鞋帶系統」的球鞋HyperAdapt 1.0,雖然不是鞋頭們心中夢寐以求那雙影響球鞋文化甚鉅、從電影《回到未來》中出現自繫鞋帶概念的Nike MAG,不過某方面也延伸了它的美學——同時似乎更加實用、且「相對低調與平凡」。
若早前尚未關注到這雙鞋的朋友,我們在這裡做個簡單的介紹,在HyperAdapt 1.0中,Nike首次導入了「自適應鞋帶」系統,Nike資深開發師Tiffany Beers是如此解釋的:「當你穿上鞋後,你的腳踝會觸碰到感應器,而後鞋帶系統會自動收緊,接著在鞋側有兩個按鈕可以讓你選擇再收緊或放鬆,直到最舒適的狀態。」
若是追隨球鞋文化已久的朋友,肯定對上面說過的兩雙鞋都不陌生,看到它化為現實,也是一種「我見證了科技進化」的情懷...
不過,隨著時間往前推進,在官方發布HyperAdapt之後已經有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品牌並未傳出太多後續消息,特別對Nike而言,有了這件突破性的大事卻悄然無聲是件很奇怪的事。(當然,也有可能明天就有了消息,我會帶著被打腫的臉繼續上班的...)
對於很多類似或同等重要的突破性事件,在這個時間Nike應該都會釋出一些更多預覽或者公關素材來保持我們的關注程度,當然我們並不知道品牌內部有些什麼想法,不過就算明天這雙鞋子就發布了,一雙具有自動繫鞋帶功能的球鞋到底能有多實用,又有多少人會真的買它、穿它呢?
相比之下,這雙鞋看似是一種「概念實現」的存在,展現了品牌在未來的更多可能性,大概就像蘋果不停在挑戰做出能自動駕駛的車輛一樣,對於Nike和Apple來說,這些點子都需要一些時間來實現,並不是「短期」就能做出的東西,不過這樣的概念仍有關鍵重要性,展現他們的野心,以及「長期」的計劃。
回到問題,我們真的會想要一雙能自動繫鞋帶的球鞋嗎?
如果你對繫鞋帶這件事真的深痛惡絕,其實可以輕鬆地穿上一雙Slip-on或者換個魔術貼的鞋。Nike MAG無庸置疑的絕對是一個流行文化的象徵,也是Nike歷史中偉大的一章。在2009年時,球頭們甚至共同請願讓Nike官方市售Nike Mag這雙鞋。
但是那是Nike MAG,現在少了《回到未來》的故事為這雙HyperAdapt作背景的支撐,它還會成功嗎?更直接的是,Nike是否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去實現這項科技?
前面提到與概念汽車的比較,HyperAdapt 1.0似乎無法跟自動駕駛車輛的期待度作同等的比較,當你放上太多期待和關注,很多事情有可能會讓你希望落空,並且被放大審視,未來若是自動鞋帶這件事真的可行、變得稀鬆平常,這雙鞋肯定會是一雙被頻繁回顧與檢視的作品。
在1984年,adidas推出了MicroPacer這雙鞋,展示了在鞋款裡面加入計算功能是可行的,不過這個概念卻只停留在80年代,我們並未看到MicroPacer的繼任者(NMD是外型美學方面的延續,並非概念。)現在MicroPacer的銷售幾乎全基礎在懷舊情懷與它的特色之上,而並不是這個點子實際的實用與可行性——我們真的想要在鞋子裡面放進電腦嗎?這是個問題。
現在有許多都品牌玩轉著「實用性」這個主題,並將其進行理想化,不過就目前生活上的大多時間,一件熱粘合縫線的GORE-TEX外套、和鉸接式契合都可能是「過度實用」了,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HyperAdapt上,雖然有人對實用概念十分沉迷,但事實是,大多數的人都還能自己系好鞋帶。
不過若你想要談的單純是「酷帥炫棒吊炸天」,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Source:Highsnobiety
編輯:YY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刻下載X分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