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上海取代倫敦,成為世界最大航空樞紐

2020-12-23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面對新冠疫情,各國做法不同,抗疫效果也大相逕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

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

「上海上升為世界最大樞紐」 報導截圖

「新數據:上海現在取代倫敦,成為全球連通性最強城市」 IATA推特截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6日報導,IATA的航空互聯互通指數會衡量一個國家的城市與世界其他城市之間的連通程度,這對貿易、旅遊、投資和經濟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疫情之前的2014至2019年間,世界上10個聯繫最緊密國家或地區的航空連通性大多出現了大幅增長。美國仍然是聯繫最緊密的國家,增長率26%。中國位居第二,連通性增長62%。在前10名中,表現卓越的國家還包括第四名的印度(增長89%)和第九名的泰國(增長62%)。

新冠疫情暴發後,協會判斷,4600萬個與航空運輸有關的工作崗位正岌岌可危。

其中,倫敦、紐約和東京等大型交通樞紐城市,因進出港航班大幅減少而受到沉重打擊。

倫敦曾是2019年9月世界上連通性最高的城市。2020年9月,其連通性暴跌67%,排名跌至第八位。

另外,紐約、東京、曼谷、中國香港和首爾等城市航空連通性分別下降66%、65%、81%、81%和69%,均已跌出前十。

而據中國旅遊部門統計,中國內地航空旅行已基本恢復。

在IATA發布的最新榜單中,2020年9月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的航空連通性位列全球前四,第五是芝加哥,第六是深圳。

IATA新聞稿截圖

對此,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語氣有點酸,聲稱上海「偷走」了倫敦「世界最大出行樞紐」的桂冠;並認為倫敦跌至第八的新數據,又一次給這個歷來被視為全球旅行中心的城市帶來了打擊。

IATA則表示,疫情對城市間互聯互通造成了嚴重打擊。協會發言人塞巴斯蒂安·米科斯(Sebastian Mikosz)說:「這一巨大轉變表明,全球互聯互通程度在過去幾個月裡有所調整。」

「但重要的是,排名變化並不是因為連通性改善了。這項數據在所有市場都有所下降。而排名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某些城市的下降幅度比其他城市更大。」

「其中沒有贏家,但是一些城市損傷較小。」

上月,倫敦希思羅機場首次被巴黎戴高樂機場取代,成為歐洲最繁忙的機場。有業界人士批評英國政府未能引入檢測機制,以減少甚至取消一些隔離的必要性。

希思羅機場執行長約翰·霍蘭德-凱耶(John Holland-Kaye)表示,「歐盟國家在實施檢測機制,以使航空業重新運轉上要快速得多,現在我們看到了效果。」

本周早些時候,英國政府宣布從12月中旬開始引入「檢測和放行」機制,這將把來自「標紅」國家的入境者隔離時間從14天縮短到5天。

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網站數據顯示,英國26日新增17557例新冠病例。截至北京時間27日晚7點,英國累計報告近158萬新冠病例,死亡57128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超越英國倫敦 上海成全球航空樞紐「一哥」
    ◎ 文 《法人》實習記者 戴凱琳 11月2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最新報告。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使得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目前,中國上海已取代英國倫敦,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樞紐。全球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
  • 英媒稱倫敦失去的桂冠被上海奪走
    【英媒稱倫敦失去的桂冠被上海奪走】上海取代倫敦成世界最大航空樞紐 英國《每日電訊報》:隨著一些中國城市躍居全球旅行排行榜前列,倫敦失去了其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行樞紐的地位,這頂桂冠已被上海「奪走」。 報導注意到,英國首都在航空連通性排名中驟降至第八位,而去年這個時候它還高居榜首。
  • 倫敦的這頂「桂冠」,已被上海「奪走」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一些中國城市躍居全球旅行排行榜前列,倫敦失去了其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行樞紐的地位,這頂桂冠已被上海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倫敦曾是2019年9月世界上連通性最高的城市。2020年9月,其連通性暴跌67%,排名跌至第八位。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制定登機行李「標準尺寸」建議
    據英國廣播公司6月10日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現在建議乘客的行李都採用標準尺寸,這個標準尺寸雖然略小於多家航空公司的規定,但能免除那種多個規定反而導致亂糟糟讓乘客無所適從的情況。人們常常在機場看到乘客辦理登機手續前滿頭大汗地把隨身行李硬塞到測量體積的測量箱中,以免尺寸不符航空公司規定而被罰款的情況。由於各家航空允許的尺寸又不太一樣,乘客總是不明白自己的行李是否達標。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建議乘客使用更小尺寸登機箱
    原標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建議乘客使用更小尺寸登機箱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中央社」11日報導,老是到了機場,才發現登機行李太大?這種尷尬場面現在可望避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建議採標準尺寸,尺寸略小於多家航空規定,但能免除規定亂,乘客無所適從的情況。
  • 【數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7月份國際航班數量同比下降92%...
    【數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7月份國際航班數量同比下降92%,總航空客運量同比下降79.8%,航空運輸業的復甦狀況不及預期,在大多數市場,航空公司的載客率仍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 安永:2019年中國航空運輸行業回顧及未來展望
    國內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29.51億噸公裡,比上年增長7.5%,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6.90億噸公裡,比上年下降3.5%;國際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63.74億噸公裡,比上年增長6.6%。2019年全行業累計完成旅客運輸量65,993.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9%。
  • 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好風正勁
    他說,中國市場是最大的「蛋糕」,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看中的市場。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定位所包含的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等功能,完全符合「門戶」與「樞紐」的角色。「印尼希望加深與廣州和深圳的聯繫,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交通運輸行業:國際航空貨運持續保持高景氣度
    核心觀點:  事件12月16日,民航局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2020年11月,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25.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1.2%。  目前我國國際航線同比下降超95%,國際航空貨運運力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當前航空貨方式主要分為全貨機運輸和客機腹艙運輸。
  • T1航站樓升級回歸,南京祿口機場距離國際航空樞紐還有多遠?
    7月29日,旅客期盼已久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正式回歸,闊別6年,T1航站樓換得新顏。T1、T2開啟祿口機場的「雙航站樓」模式,有望滿足年旅客量超過5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祿口機場也將迎來「雙翅齊展」的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新時代。但距離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目標,祿口機場還需要補齊多方發展短板。
  • 航空貨運頭部企業深挖數位化潛能
    據介紹,漢莎貨運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在必要的地面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並且憑藉法蘭克福、慕尼黑、上海和芝加哥的醫藥物流中心,以及遍布全球的約30家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證的獨立醫藥物流驗證中心(CEIV Pharma)認證的貨運站,躋身全球最大航空醫藥物流網絡之列,其中包括在全球範圍內增設大量溫控貨運站。
  •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上海)代表處在上海 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揭牌...
    11月18日,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上海)代表處揭牌儀式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鍾曉敏女士、上海市長寧區科委主任詹鐳女士、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辦公室主任孫胤先生、上海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姜海山先生、上海市航空學會秘書長金鴻明先生、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區代表沈文佳先生一共上臺見證了學會的揭幕成立
  • 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明年完成合併,韓國誕生世界第七大航空巨頭
    大韓航空將收購韓亞航空,在明年下半年完成合併,成為一家超大規模的航空公司。為支持大韓航空併購韓亞航空,產業銀行將向韓進集團的控股公司韓進Kal投資8000億韓元,使韓進Kal成為合併後超大航空公司的母公司,產業銀行則持有10.7%的韓進Kal股份。
  • 【專家解讀】打造綜合高效現代運輸服務體系 完善國際和區域樞紐...
    央視網消息:專家在解讀《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運輸規模連續穩居世界第二位,下一步將以大型國際樞紐性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核心
  • 開放船舶和航空運輸政策!亞洲-歐洲海運費上漲!
    亞洲-歐洲海運費同比上漲200%根據上海貨櫃運價指數每周發布的現貨價格,近幾個月來,跨越七大洋的貨櫃運輸價格大幅上漲。今天的最新數據顯示,亞歐貿易的價格進一步上升。海南:實施更加開放的船舶和航空運輸政策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英國航空9月26日將恢復上海至倫敦直飛航班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9月17日,英國航空宣布將於9月26日恢復上海至倫敦的直飛航班,機票於今日在英國航空官網正式開售。據了解,本次恢復的上海浦東至倫敦希思羅的直飛航班,將於每周六和周二運營。此前英國航空執飛的倫敦希思羅至上海浦東的直飛航班,已於8月9日開通,每周四和周日運營。英國航空大中華區執行總裁Noella Ferns表示,這是在倫敦至上海航線重啟之後的另一個好消息,非常榮幸能夠再次提供中英兩國之間的全程往返服務。
  • 英國航空8月9日恢復倫敦-上海航線 每周兩班
    圖源:英國航空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21日消息:據英國航空消息,英國航空將於2020年8月9日(周日)正式復航中國大陸地區,機票也於今日在英航官網www.ba.com和旅行社渠道同時開售
  • 極速崛起的西鹹空港,航空大都市呼之欲出
    它不斷地吸引著眾多與航空業相關的行業和人才聚集生活在其周圍,於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出現了:航空大都市。國際航空經濟第一人約翰·卡薩達在《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中寫道:航空大都市這種依託綜合航空運輸體系迅速崛起的未來城市形態,將成為城市化的新模式,是全球城市的未來。
  • 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融入全球供應鏈,最大化航空...
    但是建機場易,布產業難,難在產業和機場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需要把機場「發動機」的帶動效應最大化,用國際航空樞紐這個「空中橋梁」撬動區域經濟產業的升級,讓企業、讓產品、讓各種要素深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中去。「有樞紐,不一定有樞紐經濟」撬動產業升級,參與全球分工三年多來,成都加快打造供應鏈樞紐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不僅擁有位居全球最繁忙機場第24位的雙流國際機場、亞洲規模最大的鐵路貨櫃中心站、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第一的綜合保稅區,天府國際機場也將正式投運,即將成為全國第三個「一市兩場
  • 菜鳥貨運包機,疫情或將催化中國航空貨運領先企業順豐等大突破
    3月31日,菜鳥國際包機航線(杭州—吉隆坡)正式首航。這是浙江首條到吉隆坡的貨運航線,實現了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杭州樞紐和吉隆坡樞紐直連。上萬中國商家發出的包裹以及中國捐贈的救援物資,經這條國際幹線直達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