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賣部1元1包的小辣魚,是怎麼生產出來的?看完後我再也不敢吃了!
我樓下有一家小超市的小賣部,裡面的零食很多,而且價格實惠,我經常去小賣部裡購買1元1包的小辣魚,這種魚的味道夠辣夠重口味,吃起來很爽,特別是配送冰鎮的啤酒,在夏天的晚上可以讓我感覺到人生的升華。
但是有個問題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麼便宜,一元錢一小包,裡面有6條小魚左右,包裝袋,運輸成本,包括小賣部還要賺錢,那麼這個魚的成本不會超過3毛錢。
大家都知道小魚乾其實很貴的,一般都是七八十甚至上百塊一斤,那麼為什麼這種小辣魚這麼便宜呢?
到底是用什麼魚做的呢?生產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帶著疑惑我開始在網上查詢資料挖掘真相。
最後發現這種小辣魚的原材料就是小魚,我們超市裡看到的售價七八十塊錢的那種小魚。
因為工廠量大,所以去養殖地直接採購,價格會更便宜一點,但是這雖然無法解釋它賣這麼便宜的原因。
甚至在某個電商平臺,一袋裡面有10包,總價格不到6元錢,這種怎麼做到的?這樣算下來一包的成本不到6毛錢,還包括包裝、原材料、渠道費用。
最後發現,原來這些便宜的小辣魚都是小作坊生產的,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最便宜的那種,是超市裡面的小魚乾不要的那些死魚。
這種小魚打撈出來後,離開了水就很難存活,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死亡,於是這些快腐爛的小魚就以低價賣給了小作坊,小作坊拿到小魚後直接進行藥水浸泡,去除小魚身上的異味。
小作坊由於條件有限,經常都是蚊子蒼蠅滿天飛,蟲子滿地跑的現象,為了讓小魚乾的味道更重,掩蓋起本身的不新鮮,於是會添加辣椒精等食品添加劑,最後小魚乾就變得有風味了。
網友看完後說道:以後不敢再吃了,這種小魚乾,大家還是少吃,偶爾吃一點沒問題,但是不能經常去吃,我,還不如去超再也不敢吃了,還不如去超市買小魚乾回來,自己做一點。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