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夥伴們宅在家裡時是怎麼打發這無聊的日子的,眼睛追著劇,手裡拿著手機玩著遊戲,是不是嘴裡再不吃點什麼覺得特別對不起肥宅們的快樂時光啊?薯條可樂吃下去以後還覺得缺了點什麼,掐指一算,哦,今天是超市的打折日,該去掃貨了。等我們從超市回來的時候,花三毛錢買的超市的塑膠袋裡裝滿了糖果蜜餞、膨化食品、麻辣零食和冰鎮飲料,超市裡一塊錢一包的小辣魚你都沒放過,抓了好幾把帶回了家。下面跟大家說一下,市面上1塊錢1包的小辣魚,究竟是什麼魚,看完你還敢吃嗎?小辣魚光看就覺得很好吃,但知道這些後,再也不想吃了。
小辣魚顏色看上去紅紅亮亮的,光看就覺得很好吃,它們也確實很好吃,有點辣有點甜的味道,還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小魚的骨頭也被炸的嘎嘣脆,幾口就嚼的粉碎,根本不需要擔心魚刺的問題。那麼如此好吃的小辣魚是用什麼原料製成的呢?又加入了什麼讓它們這麼好吃呢?
打開包裝以後就可以看到很多小魚最長也就是二寸左右,笨真空積壓在一起,又細又長的。正規廠家裡選擇的魚種是丁香魚、小銀魚或者小黃魚,它們本身也長不大,並且產量很高,營養也不錯,不需要清理內臟,魚刺特別少,拿來做小辣魚再適合不過了。經過高溫高壓殺菌處理,僅有的一個大點的魚刺也被軟化了,吃起來口感更好。
可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小辣魚的成本增加,一些黑心廠家覺得這樣賺不到錢,就從小辣魚的原材料上下功夫,試圖減少成本增加利潤。有的是用品質較好的魚和品質較差的混合在一起製作,還有的直接用變質死掉的小魚製作辣條,加入各種香辛料掩蓋掉死魚身上的腐爛味,再油炸,這樣一來基本上就聞不出什麼怪味道了。
有的企業不注重生產衛生,把收集來的小魚隨意堆放在地上,有不少的人從那些十八線小品牌的辣魚裡吃出了頭髮、樹枝和紙屑,不要說吃了想想就讓人很噁心。雖然我國近年來嚴厲打擊食品衛生問題,可有的人總是要鑽空子,為了利潤就只消費者的安全於不顧,實在是可惡。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希望小夥伴們在購買小辣魚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看清楚包裝袋上的信息,不要貪便宜買一些小作坊生產出來的小辣魚,寧可多掏點錢買大品牌的,如果能不吃最好不要吃,自己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