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奢侈品集團債務壓頂,曾424億買下意美日等4國1/3豪牌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華商韜略 吳蘇

如意集團一度被稱為「中國LVMH」(LVMH是LV的母公司),

它已收購了四個時尚之都(義大利、英國、法國、日本)中1/3的奢侈品牌。瑞士奢侈品牌Bally,德國的Barutti和hand,法國輕奢集團SMCP,英國百年品牌雅格獅丹……都是它的囊中之物。

它能做出的布料每米能賣出68000元的高價,成為世界上最貴的面料之一,有著「一匹布能買一輛勞斯萊斯」的讚譽。LV、Gucci、Hermes等國際奢侈品牌公司都大量採用它設計和製造的面料,甚至直接下單生產。

但如今它引發公眾關注,卻是因其債務危機。

近日,上海清算所發布通知稱,2020年3月16日本是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如意集團母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如意)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的付息日,卻沒有收到山東如意支付的付息資金,以至於「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工作」。

公告顯示,這次涉及的債券發行日為2019年3月14日,總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7.5%,以該票面利率計算,山東如意的年付息金額為7500萬元。

作為一家奢侈品集團,如意集團真的拿不出7500萬元還利息嗎?

單從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來看,其帳面貨幣資金期末餘額還有87.54億元。但帳面有錢的如意,卻不能如期支付債券利息,對此,媒體評論說,「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其實如意集團之所以沒能及時支付債券利息,是因為流動資金狀況堪憂。

此前,因為擔心山東如意巨額債務償付問題,國內信用評級公司大公國際以及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穆迪都先後在2019年調低了山東如意的債務評級,並將其前景展望改為負面。此外,如意集團還有三次被法院強制執行的記錄。

究其原因,與如意集團,此前在全球範圍對奢侈品品牌的大肆併購密切相關。

山東如意前身是國企濟寧毛紡織廠,成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原材料種植、紡織品加工、服裝貼牌等生產鏈上遊業務。2002年後,由總經理邱亞夫主導改制,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邱亞夫在2009年底成為山東如意的實際控制人。

成為實控人的邱亞夫高舉高打,開啟全球「買買買模式」。瘋狂的併購,曾讓如意集團風光無兩。2010年至2019年初,山東如意先後將日本成衣巨頭瑞納、法國輕奢服裝集團SMCP、英國風衣品牌Aquascutum,瑞士奢侈品牌Bally、男裝上市公司利邦控股等收入麾下,成為中國服飾類最大的奢侈品集團。

邱亞夫的激進擴張,確實讓山東如意打通了上下遊產業鏈,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合作協同。

但問題在於,「攤子」鋪得太大,現金流逐漸左支右拙。

媒體統計,「10年間停不下來的買買買致使山東如意的投資性資金流出424.7億元人民幣」,出資過多,現金流吃緊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直接的反映是,山東如意雖在海外風光地收購奢侈品牌,卻屢屢出現拖欠收購款問題。

2017年,如意斥資1650萬美元收購以色列男裝集團Bagir,卻只支付約650萬美元,對方上個月底表示將準備起訴。2018年,用6億美元收購瑞士奢侈品牌Bally,歷時兩年,資金仍然沒有到帳,交易至今沒有完成。

拖欠資金問題之外,更關鍵的是,所收購的企業,沒成為「現金牛」,反而讓山東如意陷入「泥潭」。2018年,SMCP淨利潤僅為3.92億元,瑞納淨利潤為-2.36億元,利邦控股更是連續多年虧損。

與此同時,整個行業已然進入「凜冬」,服裝品牌虧損、破產的消息接連不斷,山東如意也深受影響。如意集團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實現營收11.5億元,同比下降13.4%,淨利潤5003萬元,同比暴跌49.46%。

內外交困,山東如意債務危機越來越嚴重。截至2019年6月末,山東如意有息債務為317.75億元,其中短期有息債務為149.84億元,佔總有息債務47.16%。

儘管邱亞夫引來濟寧國資「救場」,但對於「四面透風」的山東如意來說,短期內要緩解乃至解決債務危機,近乎奢望。

相關焦點

  • 1800億債務壓頂 「新疆巨型集團」再遭降級
    原股權結構圖《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廣匯集團存續境內債券12隻,存續規模72億元,其中1年內到期的有28億元,主要兌付期集中在1-3年內。12月28日,5億規模「20廣匯實業SCP005」將到期,該券票息6.15%,為今年11月發行的超短融。
  • 1300億「山東鋁業巨頭」債務壓頂,將迎來集中兌付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末南山集團旗下企業債在二級市場遭集中拋售,債券收益率節節攀升。 02債務壓頂 據官網介紹,南山集團為中國企業500強前列的大型民營股份制企業,以鋁業、紡織服飾、西海岸新區、地產、金融、教育、旅遊、健康、航空等業務為主。
  • 砸400億全球狂收購,「中國版LV集團」卻難堵債務窟窿 || 焦點
    疫情下爆發債務危機,山東如意集團財務狀況究竟如何?中國第一個時尚帝國大廈將傾?關聯品牌集體討債在申請破產保護前的3月份,Renown曾公開發表聲明「,說由於未能從山東如意收回5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的未償債務,公司已連續出現年度虧損」。市場聞言,一片譁然。
  • 賺4億後「膨脹」,曾花15萬買1件衣服,今破產只能穿地攤貨?
    例如,曾是中國首富的施正榮,他接受過高等的教育,後來還成為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領軍人物。2005年,他以23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這可以說是絕對的名利雙收。
  • 百億債務「壓頂」,300億財富清算
    當然,並非所有女性企業家都能如此幸運,有一人她從擺攤賣小飾品起家,賺得300多億身家,登頂浙江女首富寶座,後來卻百億債務「壓頂」,300億財富清算,可謂是留下了一地雞毛,她就是有著「飾品女王」之稱的周曉光。
  • 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集團:日賺1.2億,一瓶酒賣3000元,遭官方狠批
    來源:金融八卦圈不得不說,中國人越來越有錢了,從奢侈品消費就可以看出。據麥肯錫中國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了7700億,佔據全球三分之一,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
  • 債務壓頂 天齊鋰業要賣掉世界級鋰礦
    天齊鋰業憑藉這場收購,一躍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鋰業巨頭以及中國的「鋰業一哥」。天齊鋰業自曝120多億貸款可能還不上天齊鋰業曾在11月14日公告稱,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以下簡稱「中信銀行」)於2020年6月30日為公司新增綜合授信不超過1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期限1年。
  • 百億債務壓頂 光匯石油瘦身自救能否成功復牌?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監管利劍 | 百億債務壓頂、子公司攜用戶資金「裸奔」 光匯石油瘦身自救能否成功復牌? 3月份以來,國際油價發生巨震,國內油價更是從1月初就開始下滑,而素有「第四桶油」之稱的光匯石油(00933,HK),也自2020年年初便進行了一系列動作。
  • 斯裡蘭卡,債務壓頂
    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相關的主權債務佔GDP之比急劇上升,以及融資選擇範圍縮小,加劇了債務可持續性風險。中期來看,蘭卡的外部資金需求巨大,政府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的外債債務高達232億美元,即每年約40億美元,而10月底的外匯儲備僅為59億美元。
  • 8億債務壓頂、股份全面凍結 實控人拖累花王股份
    公告顯示,於2020年12月16日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獲悉公司控股股東花王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王集團」)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從2020年12月15日起,花王集團3977萬股股份被凍結,佔其所持股份比例29.76%,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1.85%。
  • 曾經豪擲350億,如今深陷債務危機,山東如意在「不如意」的路上越走...
    根據第一財經盤點,從2010年山東如意以40億日元(約3.1億人民幣)收購Renown 41.53%股份後,便開啟了「瘋狂買買買」的模式,截至2019年,其在收購國際品牌上斥資超350億元。 資料顯示,山東如意最近一筆公開收購訊息也是公司歷史上資金耗費量最大的一筆,發生在去年2月,以26億美元(約合179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Invista服飾和高級紡織品業務的100%股權。
  • 百億債務壓頂一舉迎來14億美元融資,看鋰業巨頭如何化險...
    周三A股早盤,天齊鋰業股價猛飆至漲停,股價報32.51元。有色板塊隨之集體走高。與此同時,天齊鋰業3.75%的2022年到期的美元債上漲15美分至71.5美分,創2017年11月發行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紀錄。
  • 沒錢買煤了!「河南第二大煤企」1500億債務壓頂,子公司資金緊張
    自永煤違約後,河南省區域內債務風險上升,市場對河南企業尤其是煤企避險情緒升溫,再融資渠道遇阻,再無一家國企成功發行債券。從股權結構上看,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神馬」)持有能信熱電60%股權,是其控股股東。而平煤神馬與永煤的母公司豫能化並列河南煤化工產業前列。
  • 旌逸集團非法集資130億,實控人被判無期,曾花億元買豪車名表
    通報稱,被告單位旌逸集團、被告人孔祥友向2.7萬餘人非法集資130億餘元。至案發,仍有1.9萬餘人本金計44億餘元無法歸還。不僅如此,據解放日報報導,一手製造旌逸集團百億旁氏騙局的實控人孔祥友,實際上只有小學文化,沒有任何金融從業背景和金融從業資格。
  •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市值突破1.6萬億,背後老闆身價7500億
    在滿足日常生活之餘,富人們逐漸將部分消費的目光轉移到奢侈品行業,進而促進了這個行業在國內的快速發展。近日,媒體發布的《2019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報告》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高達1.26萬億歐元,同比增長8%。我國是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引擎。據悉,全球奢侈品市場90%的增長得益於中國消費者的貢獻。
  • 8億債務壓頂,股份全面凍結,實控人拖累花王股份
    公告顯示,於2020年12月16日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獲悉公司控股股東花王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王集團」)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從2020年12月15日起,花王集團3977萬股股份被凍結,佔其所持股份比例29.76%,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1.85%。
  • 歐萊雅集團中國收入猛漲32%;開雲集團出資1億LVMH出資2億歐元支持...
    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01歐萊雅集團第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中國市場收入大漲32%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內,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銷售額同比增長7.7%至75.5億歐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6.6%增幅。
  • LVMH推遲收購蒂芙尼 奢侈品行業最大收購案要「黃了」?
    來源:北京商報因疫情影響,至今未審查完的LVMH收購提蒂芙尼案再次推遲,奢侈品行業最大收購案前景不明。路透社8月25日消息,LVMH與蒂芙尼的收購交易截止日期推遲了3個月。疫情侵襲,奢侈品行業一夜入冬,蒂芙尼身價大跌,LVMH按照原價購買無疑「血虧」,但是對於急需補齊珠寶腕錶短板的LVMH來說,也許不買也得買了。
  • 480億「浙江民營集團」陷破產風波,「永康首富」深陷債務危機
    據悉,2019年4月鐵牛集團以維持公司運轉為由,與眾泰汽車約80名員工籤署了總金額超千萬的借款合同,借款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但目前上述內部籌資借款均已逾期。根據盈利預測補償協議顯示,鐵牛集團承諾眾泰2016年—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1.61億元。但是,由於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更改和取消,2016-2018年眾泰汽車業績累計完成率僅為49.25%。
  • 奢侈品行業最大收購案會「黃」嗎
    因疫情影響,至今未審查完的LVMH收購蒂芙尼案再次推遲,奢侈品行業最大收購案前景不明。路透社8月25日消息,LVMH與蒂芙尼的收購交易截止日期推遲了3個月。疫情侵襲,奢侈品行業一夜入冬,蒂芙尼身價大跌,LVMH按照原價購買無疑「血虧」,但是對於急需補齊珠寶腕錶短板的LVMH來說,也許不買也得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