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15 澎湃新聞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河北省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模式,立足當地小米、紅薯、掛麵等特色農副產品種植、加工優勢,搭建「電子商務展銷服務平臺」,依託「城鄉快運」物流配送體系,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打通農村電商流通「最後一公裡」,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將包裝好的小米裝箱。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整理準備線上銷售的農產品。

12月5日,教育部派駐魏家寨村第一書記皇甫磊(左)和村裡電商營銷人員探討農產品線上銷售。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整理包裝好的小米。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威縣強化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扶貧雞...
    (記者張鑫 通訊員李靜嫻)在威縣,只要提起「扶貧雞」,很多人臉上會泛起一種自豪感——這裡的「金雞」產業扶貧模式,不僅幫助很多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被國務院扶貧辦作為試點在全國推廣。「威縣『金雞』產業扶貧模式誕生在河北省德青源(威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這裡日產鮮雞蛋100多萬枚,一半以上銷往北京市場。年初受疫情影響,傳統批發銷售渠道不暢,可把大家急壞了。」威縣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衛華告訴記者,面對困境,他們探索出一條解決賣難問題、幫助貧困戶「變現」的好路子。
  • 磐石:黨群聯建扶貧田 拓寬小康致富路
    近年來,磐石市將基層黨建融入脫貧攻堅,探索實施「黨群聯建扶貧田」項目,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大暑時節,在磐石市268個行政村的840多公頃「黨群聯建扶貧田」裡,桑樹、中藥材、辣椒、食用菌等7大類農產品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黑石鎮文化村的葡萄大棚裡,茉莉香葡萄掛滿枝頭。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商扶貧的路,越走越寬闊
    柴達木電商綠洲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直播平臺「帶貨」,銷售海西當地的農特產品。  在如今的柴達木,紅彤彤的「小紅果」一茬接著一茬,五彩的藜麥地裡農民群眾喜獲豐收,草原牧場上羊肥牛壯,但受地理位置限制、產銷對接不通暢、品牌推廣不足等因素的制約,要想讓更多的柴達木農特產品走出瀚海戈壁,暢銷省內外,還需要拓寬視野,探索新路徑。  杜帆和她經營的德令哈市柴達木電商綠洲有限公司可以說是在海西第一個吃「電商」這隻螃蟹的公司。
  • 新疆阿克蘇:產業扶貧拓寬農民增收路
    近年來,廣大南疆地區依託產業扶貧,實現了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脫貧。阿克蘇地區的特色扶貧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牧民就業熱情越來越高,就業門路越走越寬。  作為棉花主產區,阿克蘇近年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建立了自治區級開發區——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
  • 消費扶貧新形式!電商平臺「愛心購」上線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消費扶貧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昨天(9日),由北京市國資委和北京市扶貧支援辦指導建設的「愛心購」電商平臺上線啟動,平臺將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方式,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便捷地一站式「買買買」助力脫貧攻堅。
  • 《河北新聞聯播》播出:威縣狠抓產業扶貧、固根基增內力
    《河北新聞聯播》播出:威縣狠抓產業扶貧、固根基增內力 2020-12-13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消費扶貧電商平臺「愛心購」上線啟動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消費扶貧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12月9日,北京消費扶貧融媒體電商平臺發布會暨「愛心購」上線啟動活動在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舉行。當日上線的「愛心購」電商平臺,將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方式,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便捷地一站式「買買買」扶貧產品。
  • 河南淅川:杏李拓寬群眾致富路
    為全面拓寬特色林果銷路,該縣集中培育了「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同時以消費扶貧為抓手,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全力推動優質扶貧產品進入全國大市場,真正把綠水青山轉變成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淅川縣委宣傳部 王鴻昌 姬巖供稿)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 9月14日下午,筆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從大棚裡走出來,馬永坤說起了「渾身都是寶」的火龍果,滿面笑容。 從最開始的稻穀種植到現在擁有130多畝田地的新型家庭農場,馬永坤的轉型始於種植火龍果。
  • 小香包拓寬了她的致富路
    因從小愛好刺繡,王紅梅就利用閒暇之餘,做起了刺繡,小到香包、鞋墊,大到虎頭枕頭等,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售賣,為自己拓寬了脫貧致富的路子。洛川縣石頭鎮安固村村民 王紅梅像這個相對來說,做工比較簡單,做起來就能快一點,賣的時候也便宜點。
  • 「金融+扶貧+電商」 工行濮陽分行發揮「融e購」電商平臺優勢走出...
    「金融+扶貧+電商」 工行濮陽分行發揮「融e購」電商平臺優勢走出扶貧新路徑 2020-07-22 18:11:49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工商銀行濮陽分行立足行業優勢,充分進行區域調研,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精準識別、產業幫扶、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等多項措施,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讚賞。隨著大數據產業的日趨成熟,工行濮陽分行的精準扶貧工作亦是乘「雲」而上。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網際網路開放、高效,信息即時可達,一旦建立電商平臺,可減少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收,使交易雙方均受益,何樂而不為?「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
  • 網絡扶貧擔使命 甘肅電信打通貧困群眾的「信息致富路」
    和全國大多數貧困地區一樣,因「困」致貧是東鄉縣的真實寫照,網絡不通,扶貧政策宣貫、產業扶貧建設、信息扶貧應用都無從談起。提供優質網絡服務,是通信企業、通信人光榮的使命。在脫貧攻堅戰中,建成覆蓋全國所有貧困地區的高質量通信網絡,是帶動信息化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公益扶貧、消費扶貧、健康扶貧等多方面扶貧協同推進的根本保證。
  • 宜賓工行:消費扶貧+電商扶貧 助力宜賓特產「走出去」
    宜賓工行:消費扶貧+電商扶貧 助力宜賓特產「走出去」 2020-09-28 16:1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宜賓新聞網9月27日訊(記者 王喻)「15天前,工行通過電商銷售模式,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近年來,七星關區持續釋放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旅遊+扶貧」宣傳推介、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後一公裡」,讓消費扶貧成為脫貧攻堅強勁「引擎」。深化交流暢通渠道強基礎「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們的雞蛋走出深山。」
  • 福安城陽:綠竹產業拓寬致富路
    佔洋村產出的綠竹筍甜嫩,遠近聞名,多數村民依靠綠竹產業走上了致富路。「我們村主導產業是綠竹筍,從最早的幾百畝,到現在擁有一千多畝竹林。目前,村中從事綠竹種植業的村民達60%以上。」村主任凌樹堂說,綠竹筍每年可為村民創收1000多萬元。
  • 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搭建電商平臺拓寬市場 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工行寧夏分行積極響應「萬企參與、億人同行」全國消費扶貧主題活動,在全轄開展消費扶貧「金秋行動」,多渠道解決農產品滯銷和賣難問題,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以行動助力全面脫貧攻堅。成功為西吉縣平峰鎮八岔村的村辦合作社上線工行融E購,為50萬斤土豆提供線上交易保障,解決銷售渠道窄的難題。
  • 海口秀英區通過電商拓寬佛手瓜銷售渠道
    海口秀英區通過電商拓寬佛手瓜銷售渠道,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佛手瓜飄香致富路林聲江興奮地說,今年,除了賣給外地收購商,本地電商和果脯加工廠都來找他們進貨,還承諾了最低收購價,「有了保底收購,咱們農戶種瓜心裡有底氣多了」!進入年末,又到了佛手瓜豐收的日子。永興鎮種植佛手瓜有10多年歷史,已成為海口佛手瓜的重要產地。尤其在羅經村、雷虎村、建群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3個村的種植面積加起來超過了18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