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強化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扶貧雞...

2020-12-23 瀟湘晨報

(記者張鑫 通訊員李靜嫻)在威縣,只要提起「扶貧雞」,很多人臉上會泛起一種自豪感——這裡的「金雞」產業扶貧模式,不僅幫助很多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被國務院扶貧辦作為試點在全國推廣。

「威縣『金雞』產業扶貧模式誕生在河北省德青源(威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這裡日產鮮雞蛋100多萬枚,一半以上銷往北京市場。年初受疫情影響,傳統批發銷售渠道不暢,可把大家急壞了。」威縣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衛華告訴記者,面對困境,他們探索出一條解決賣難問題、幫助貧困戶「變現」的好路子。

「『金雞扶貧』模式其實就是企業融資建廠、扶貧資金入股、企業租賃經營、貧困群眾分紅、集體經濟受益。」劉衛華解釋說,扶貧生態園自2016年投產以來,已帶動267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解決了200名貧困群眾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佔比30%。

「強化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積極開展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威縣扶貧辦主任王建智表示,為了讓威縣「扶貧雞」繼續造福於民,防止群眾返貧,威縣扶貧、商務等部門把雞蛋銷售主戰場向網際網路轉移,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發布農副產品銷售信息,拓寬銷售渠道。廣泛聯繫動員社會各界,開展訂單銷售,切實幫助貧困戶將農產品「變現」,持續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與此同時,威縣德青源公司積極調整銷售策略,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線上平臺,收集社區居民的購買信息,集中發貨統一配送。線上拓展出社區團購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南的部分城市。

「現在60%的雞蛋都是通過線上銷售的,前期我們銷往杭州的300萬枚雞蛋,基本上能消化3天的雞蛋產量。」劉衛華說,他們也沒有想到,疫情防控拓展出的網際網路銷售現如今反而成為公司銷售的主要渠道。

王建智介紹說,縣裡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電商物流」等平臺,有效解決了扶貧農產品滯銷問題,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防止脫貧戶返貧起到積極作用。截至目前,該縣已為貧困戶銷售積壓雞蛋近70噸,協調大型商超採購縣內農戶各類蔬菜、水果約800噸。

【來源:邢臺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客科技聯手新世紀商城 助力扶貧農產品銷售「快跑」
    2020年5月26日,北京小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小客科技)與北京市昌平新世紀商城(新世紀商城)在小客科技倉儲配送中心圓滿召開扶貧農產品推廣對接座談會。新世紀商城黨總支書記王國均座談會上,雙方就各自資源優勢,共商合作,共謀破解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南寧市貧困地區農產品
  • 中國寶「藏」|消費扶貧讓西藏農產品俏銷
    (拍攝者:李鑫;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這場橫跨中國東西的「青稞之旅」背後,是一項名為「消費扶貧」的全國性扶貧舉措。一名員工在青稞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產品展示廳內展示青稞產品。但受限於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藏地物產遇到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實際問題,品牌不響、銷路不佳、後勁乏力的弊病一直困擾著產業發展。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尋找銷路是消費扶貧的初衷。今年4月,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常務副縣長王軍強在雪域高原開啟了「直播帶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自海拔4800米的犛牛肉一搶而空,線上線下訂單1200份,銷售額近20萬元。
  • 扶貧農產品「相親」 土貨成走俏年貨
    冬交會專門開設海南市縣扶貧館,特色扶貧農產品受關注扶貧農產品「相親」 土貨成走俏年貨文昌椰青、錦山牛肉乾、臨高烤乳豬、東方火龍果、三亞芒果、澄邁白蓮鵝……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本屆冬交會專門開設海南市縣扶貧館,19個市縣展出當地特色農產品,展示海南脫貧攻堅成果;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展區專門設立300平方米的國家「扶貧832」銷售平臺展位,展示10個省份貧困地區的500多種優質特色農副產品。
  • 解決「賣菜難」和「買菜貴」狀況——農產品新型產銷對接模式
    為了克服傳統批發市場流通模式的弊端,以縮短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為目的的產銷對接流通新模式紛紛出現。產銷對接能夠縮短路徑,多元化渠道能夠增加流量,對於緩解農民「賣菜難」和城市居民「買菜貴」的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 完善供應鏈條 拓寬銷售渠道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
    9月29日下午,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白銀館開館儀式在甘肅邦農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此次活動以完善供應鏈條、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旨在推動我市消費扶貧月活動深入開展。據悉,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白銀館設立在甘肅隴源邦農農業產業集團公司下屬特色農產品匯展中心,佔地面積約450平方米,能夠充分展示白銀三縣兩區特色農產品和優質手工藝品,是集展示、銷售、推介為一體的全市扶貧產品特色體驗館。
  • 「四川扶貧」展會農產品環太苦蕎茶構建健康產業新趨勢
    展銷會周期為8月16號至18號,期間將舉行四川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展銷會開幕式、展示展銷和幫扶對接等活動,省內外100餘家採購單位將與貧困地區參展單位進行現場對接、洽談。展銷會以「創新體系、產銷聯動、助農增收、精準扶貧」為主題,環太苦蕎參加展會並展出環太苦蕎源自大涼山貧困高寒山區源產地的苦蕎麥原料,製作而成的苦蕎茶系列、苦蕎酥系列、苦蕎面系列、苦蕎沙琪瑪系列及苦蕎茶精美禮品裝系列產品,一經展出吸引了現場諸多人員及消費者的駐足圍觀。
  • 瀋陽新民市農特產品 參展全國農商互聯暨精準扶貧產銷對接大會
    10月22日—25日,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的「2020全國農商互聯暨精準扶貧產銷對接大會」在江蘇南京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2020全國農商互聯暨精準扶貧產銷對接大會」上,新民信昌糧貿(十月稻田、柴火大院)、金鑫華騰米業(多谷多)、奧多程糧貿(邁德利)、新農村鎮(寒富蘋果)、方馳農業(愛參水晶粉)、旺新醃菜(劉二酸菜)、弘煜食品(雜糧)、謙通種植合作社
  • 赤城縣消費扶貧路徑探析:副縣長帶貨打通有機農產品銷售瓶頸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產品雖好,如果沒有品牌知名度,自然也難有人問津。直播帶貨的種子已經漸漸在赤城發芽。赤城本地企業御久糧,在嘗到縣長直播帶貨的甜頭後,正著力打造自己的直播隊伍,在工廠打造專門的直播區,招募農民親自上陣賣自家產品。
  • 西安消費扶貧生活館開館!將精準對接城市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
    周至獼猴桃位列全國獼猴桃類價值榜第一位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西安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化產業扶貧,組織消費扶貧」「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重要論述,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部署,組建工作專班,研究制定消費扶貧「1+N+2」政策體系,依託省會城市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推進消費扶貧行動,著力打通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推動解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賣難問題,探索形成西安消費扶貧「新模式」。
  • 精選180餘種農產品「洛陽市消費扶貧生活館——郵政館」開館
    柴少勇充分肯定了洛陽市消費扶貧生活館·郵政館的建設意義,他指出,扶貧館突出「原汁原味原產地」,打通了產品源頭端和終端消費者,是集周邊居民零售、職工福利採購、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難買」的問題。
  • 500㎡扶貧產品直銷點揭牌!天然農產品在茶山就能找到
    、炮彈香芋等對口扶貧農產品。萬企幫萬村扶貧產品澤景直銷點是一個集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實時農產品大數據、農產品安全品控、農產品物流平臺於一身的消費扶貧產品展示區,向東莞市工商聯(總商會)會員企業和群眾更全面地展示扶貧產品,進一步拓寬了扶貧產品的銷售渠道。
  • 雲南普洱茶、江西蜂巢蜜等百款扶貧農產品上線京東...
    9 月 11日,北京市乾麵胡同 53 號的院子裡,黑龍江延壽香米、湖南湘西黃金茶、湖北荊門香菇醬、內蒙古亞麻籽油、雲南普洱茶、江西蜂巢蜜……天南海北的農產品匯聚一堂,堆成一座小山,引來眾人駐足圍觀。而現在,上百件扶貧農產品將全部頒發給一位湖北武漢的95後女生——參與#扶貧錦鯉獻禮#活動的獲獎者(以下簡稱「扶貧錦鯉「)。
  • 賣賣賣!買買買!為了特殊時期下的玉林農產品,他們做了這麼多!
    「產銷不暢」這道難題,玉林市通過「線下牽線搭橋,線上搭臺吆喝」,暢通銷售渠道,解決扶貧農產品「賣難」問題,包菜、香蒜、桑葚等滯銷農產品成了「搶手貨」。 線下牽線搭橋 打通產銷對接 玉林香蒜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玉州區特有的特色農產品。玉林市玉州區扶貧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玉州區仁東鎮石地村種植有60多公頃玉林香蒜,對農村貧困戶的幫扶優勢凸顯。而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工廠、學校等作為玉林香蒜的主要採購單位還沒有完全復工,香蒜很快便出現滯銷。
  • 雲集扶貧新項目星探桔官宣 將打造「網紅」農產品品牌
    來源:時刻頭條雲集在扶貧領域又有新動作。與傳統對接「產銷」的消費扶貧方式不同,星探桔通過運用一套數位化的新品牌打造和運營方法,將農產品品牌化,承擔起助力中國鄉村興旺的社會責任。打造網紅農產品,助力農產品上行「農村產業興旺的主要矛盾,是新消費和老產品之間的矛盾。」星探桔創始合伙人、雲集高級副總裁張鐵成在演講中表示,「過去幾年,為了農產品產銷對接,我們跑遍了中國100多個縣。
  • 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創建扶貧新模式
    為進一步推廣我區各鄉鎮特色優質農副產品,幫助全區群眾發展生產、致富脫貧,打破各鄉鎮農特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役,打通我區扶貧「隧道」最後一公裡。
  • 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搭建電商平臺拓寬市場 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人民網銀川11月16日電(高嘉蔚)為解決寧夏西吉縣平峰鎮八岔村50萬斤土豆滯銷問題,近日,工商銀行寧夏分行組織動員廣大員工認購貧困村土豆、粉條等農產品,通過「直接買、幫忙賣」的方式,幫助農戶開拓銷售渠道,實現增收創收。
  • 讓家門口購買扶貧產品更方便,「消費扶貧 與愛同行—優質農產品進...
    1月9日上午,由河南汝寶實業有限公司主辦的「消費扶貧 與愛同行---促消費助脫貧 優質農產品進萬家」活動,在鄭州市思達桐南生活廣場舉辦,活動引來眾多消費者圍觀。  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鄉村有產業支撐,消費扶貧正是通過社會各界消費農村產業,使得扶貧產品走向廣大消費者手裡最終實現增收的一種扶貧模式。鄭州市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社會扶貧處處長宋長利講話稱,受疫情影響,各地貧困地區農產品出現了滯銷賣難的問題,此次「消費扶貧 與愛同行---促消費助脫貧 優質農產品進萬家」系列活動,促進農產品銷售,有重要意義。
  • 羅山尤店李灣:「扶貧蘿蔔」分外甜
    為有效解決這一突出問題,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羅山縣市場監管局積極牽線搭橋,對接行業影響力較大的新都國際大酒店,促成該酒店達成扶貧農產品採購意向,開展了"結對幫扶銷售扶貧產品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於是便上演了上面採摘蘿蔔的一幕。當天,在縣市場監管局的帶領下,新都酒店組織員工徑直來到李灣村蘿蔔種植基地,現場採購蘿蔔5000餘斤,讓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酒店餐桌,切實解了貧困群眾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