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年俗|今天過小年 開啟春節「前奏曲」

2020-12-26 新華網山東頻道


  ●鍋臺邊,風箱側,灶王爺在煙燻火燎中,盯著每家每戶春夏秋冬時的一日三餐,嘗著忙閒歡笑裡的柴米油鹽,品著陰晴圓缺中的肥瘦滋味。

  ●老舍先生曾這樣描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作為春節的前奏曲,大家在小年這一天就熱盼著春節的到來。

  民諺曰:「二十三,灶君老爺要上天。」在小年這天,最忙活的應該是灶王爺。因為他要在春運的人流中,忙著上天述職去。

  灶神,又叫灶君、灶王爺,相傳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視察善惡的小神,從年初到年底,始終守在各家各戶,監視這一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家人的善惡。玉帝也是根據灶王的密報,把這一家在新一年中應得到的吉兇福禍交給灶王帶回。因為灶神天天和人們生活在一起,所以人們覺得和自己較為接近,於是就把他從神降到了君,甚至乾脆稱灶王爺。

  鍋臺邊,風箱側,灶王爺在煙燻火燎中,盯著每家每戶春夏秋冬時的一日三餐,嘗著忙閒歡笑裡的柴米油鹽,品著陰晴圓缺中的肥瘦滋味。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年節時,連灶神都不再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與我們一同歡慶佳節,隱約成為血脈相通的家人。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人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

  在齊魯大地上,祀灶一般在晚上進行。膠東地區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牆上,兩旁有一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有的地區在祭祀前,先用白泥漿把鍋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給「灶王爺」洗洗臉,修修面。一進臘月,灶神畫像便在集市上開賣,所用的品色為大紅大綠、大黃大紫,濃墨重彩,滿滿當當的畫面,給人一種人丁興旺、幸福美滿的感覺。

  祭祀時,在灶前擺上米飯、水餃、糖瓜、果品、年糕和一碗麵湯,有的還要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所用的食品各有寓意,吃了糖瓜,見了玉皇大帝嘴甜甜的,使其光揀好聽的說。年(與「黏」諧音)糕則是為了那些把嘴給黏住,灶王爺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口。吃了酒糟的灶王,醉得東倒西歪,昏昏欲睡,也就沒有了說壞話的機會了。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畫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穀草和雜糧,好給灶王在路上餵馬。

  山東各地過小年時,都有清掃衛生的習俗。膠東、魯北等地區,從二十三日以後,三五天內,選一晴天全家動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裡,徹底清掃一遍,鍋碗瓢盆也要擦拭乾淨。

  有意思的是,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在不同地區,小年具體日期並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為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則是臘月二十四。在魯南地區,也有「官祀三、民祀四」的說法。

  各地過了小年,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到除夕,安排得滿滿當當。山東民間有忙年歌謠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魚雞;二十八;蒸餑餑;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

  老舍先生曾這樣描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寧靜冬夜裡的鞭炮,混著甜甜的糖塊兒,記憶裡的聲覺和味道總能在某個時刻讓人鼻子一酸——年要來了,團圓近在眼前。(盧昱)(完)

  

相關焦點

  • 【春節年俗】「小年到十五」年俗文化知多少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中國傳統春節習俗都有哪些講究呢?現在許多孩子對年俗並不了解,認為過年就是吃吃喝喝。春節期間,家長別忘了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年俗課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春節年俗的知識,讓我們一起在過年的氣氛中感受傳統文化裡那濃濃的「年味兒」。
  • 2020年小年是幾月幾日小年吃什麼好?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及菜譜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 小年過後是大年!從今天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找全了,快講給孩子聽,太珍貴了!
    今天是臘月廿三,俗稱小年,是中國傳統中祭灶、掃塵的日子。有人說:過了小年就是年,小編已經迫不及待地盼著新年了!But !!!孩子們關於年俗的問題也來了,如果他冷不丁地問你:「小年是什麼啊?」「為什麼有的人今天過小年,有的人明天過?」「我們家會怎麼過小年?」你會怎麼回答呢?很多傳統習俗被我們漸漸淡忘了。
  • 2020年小年農曆時間幾月幾日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小年吃什麼好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小年開啟|新年倒計時,吃糖瓜,放鞭炮,歡歡喜喜過大年!
    小年開啟 | 新年倒計時,吃糖瓜,放鞭炮,歡歡喜喜過大年!今天已經是小年了,但是小年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其實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的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 海南崖州年俗:女子春節前絞臉修眉蓖麻美容(圖)
    從過小年開始到除夕夜,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每一天都有獨特的內涵。  古代所稱「元旦」,即現在的春節。春節是一年的肇始,農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因此,春節,便成為中國傳統節日的開篇之作。
  •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看看小年都有啥講究
    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吃灶糖一個傳說是,「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夥伴,喜吃灶糖,於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貼春聯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春節那些事兒:小年、掃塵、祭灶、除夕,初一去拜年、初二回娘家
    春節在中國算得上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無疑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
  • 「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
    春節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盼著趕緊放假回家過年,加入到春運的隊伍中。不過,在過大年之前,我們一般都會提前一星期過小年。大家都知道,「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
  • 碑林區2020「中國年·看西安」系列活動——「過小年·迎大年」
    2020年1月17日由碑林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主辦,碑林區文化館、碑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中國年·看西安」系列活動——「過小年·迎大年」在碑林區文化館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精巧的窗花、紅紅的對聯、福字、琳琅滿目的非遺文創,絡繹不絕的人群,歡笑聲此起彼伏,文化館裡充滿著喜慶、熱烈且濃鬱的新春氣息,大家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
  • 小年文案朋友圈說說句子 過小年怎麼發朋友圈
    小年文案朋友圈說說句子 過小年怎麼發朋友圈  農曆臘月二十三,不少地方的群眾稱這天為小年,它是春節的彩排,也寄託著中國人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小年文案吧!小年快樂  小年到,願你吉祥如意,快樂平安。  祝小年快樂恭喜發財  小年快樂哈!希望你快樂  小年快樂,有你便快樂。
  • 你家小年是哪天?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是由於地域的影響,各個地區對小年的日期並不統一。央視新聞頻道今天播著播著就出現了豌豆黃、薩其馬、驢打滾、湯圓、花生糖、芝麻糖……網友表示:央視播新聞猝不及防變吃播。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再來一次,確認過了 這是舌尖上的央視。
  • 今日小年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短語 70句小年祝福語送給家人朋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小年。今日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溫馨祝福語有哪些呢?整理70句關於小年節日的句子和祝福語,祝大家小年快樂!  1、樓臺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街人閃亮美衣裝,姑娘小夥結對伴。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號 陽曆多少是小年日期時間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稱之為祭灶節、灶王節,一般小年到來也意味著春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都要開始準備年貨了,那麼2019年的小年到底是幾月幾日呢?2019年小年是幾月幾號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2019陽曆多少是小年日期時間。  2019年小年日期時間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今日小年|北京人過小年,二十三,糖瓜粘,滋味都在心裡
    童謠裡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可是,到了生活裡,最能給人以過年的真實感的,還得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您就看童謠裡這殺雞、燉肉、又蒸饅頭的,不就都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嗎?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風俗裡必不可少的一環,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小年到,廣州捷安電子祝福朋友們小年快樂、春節快樂!
    農曆臘月二十二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小 年親愛的朋友煩惱別往心裡去成功總是向上去好運道路走下去悠閒一路跟你去小年祝福心裡去幸福不會離你去洗去煩心的苦惱換上小年快樂的心跳丟開沿途的疲勞抓住小年收穫的美妙放棄拼搏的艱辛緊握小年團圓的美好趕跑失意的淚水展開小年舒心的微笑
  • 今天小年,必吃的幾款美食來了!
    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
  • 鼠年說鼠 2020年國圖年俗展開幕
    光明網訊 1月21日,「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年俗文化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以「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為主題,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鼠年說鼠」,介紹了生肖與幹支的來歷,並選取「鼠王傳說」「老鼠娶親」等傳說故事,讓大家了解民間豐富的祀鼠活動,展示了人民群眾浪漫的想像力以及除舊布新、祛災納吉的美好願望;展覽還通過年畫、年俗傳說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