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青說教育(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學是我們學生生涯的最後一站,也是我們最重要的4年,在大學裡,我們也將從孩子慢慢的蛻變成一個大人,
很多人都覺得,大學是最快樂的時光,課程少老師管得也不嚴,宿舍可以隨便呆不會再有人看管自己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晚睡,
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的,上了大學之後,雖然時間相對充裕了一些,但還有很多硬性的「作業」需要完成,比如讓很多大學生都頗為頭疼的「學分」。
什麼是學分?
在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有學分來計算學生平時的成績,在開學的時候,學會都會得到自己報考專業的教學計劃,這個上面就具體寫了課程學分的要求,
而學分的積攢也比較多、比較雜亂,有的會根據學生的上課情況、學生的考試情況、學生的社團以及一些課外活動來計算,由於學校不同,對學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大學讀完4年之後,畢業前夕每個學生的學分都要達到專業要求,即使修不滿,也得及格,不然就很難畢業。
學分制度並不是學校的一時興起,教育部也很在乎,起初是為了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最開始的時候,獲得學分的主要途徑是考試,但後來,教育部發布了最新的通知,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教育部明確的指出:鼓勵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等獲取學分。
教育部最新規定,大學生的學分可以通過這4種方式獲取,還挺簡單
1、進入社會實踐
通過社會實踐來「掙」學分是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的一個快捷經的掙學分的方式,比如說在寒暑假的時候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像是做志願者之類的工作,這些都可以,再加上之前教育部已經明確的取消了清考制度,大學生要想賺學分還是多做一些社會實踐吧。
2、大學生自主創業
近幾年,國家一直主張大學生自主創業, 不僅會有扶持,還會有一些獎勵,其中,學分就是獎勵中的一項,
這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在每年的畢業季可以不用跟隨大軍匆匆忙忙的找工作,而且,提前工作也可以儘早的適應社會環境,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3、積極參加活動
在大學的時候,學校隔三差五就會舉辦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和同校學生競賽、和其他學校的同學競賽等等,這些競賽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多,
有的學生對這些競賽都不太上心,覺得自己忙自己專業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參加競賽沒什麼意義,這是大錯特錯的,每所大學都很在乎同學們的「參與感」,這是很重要的,可以學習知識又可以形成團隊意識,還可以加學分,一舉好幾得。
4、參與科研
對於這種科研之類的東西,大家都覺得這都是那些老教授才會參與的工作,覺得是研究生才可以進行的,其實不是,教育部已經明確說明,參加科研可以賺學分,
所以,大學生們千萬不要覺得科研工作和自己無關,最好多多參加一些科研工作,也許你的小建議就可以使團隊有大跨越,不要太小瞧自己,尤其是報考生物或者學醫的學生,最好多多參加,可以加學分可以得到經驗,非常不錯了。
紅姐寄語:
距離開學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學生們最好提前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能夠順利畢業,而學分也是一定要考慮的。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大學期間還有什麼活動最好賺學分呢?以上這些活動你都有參與過嗎?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紅青說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夥伴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希望你將本文轉給更多的朋友,讓學習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