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集中讀書法 讓你短時間牢記書中內容

2020-12-26 夕嶼讀書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中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十種牢記書中內容的「集中讀書法」,我們今天先來看前五種。

讀書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不僅體現在對一本書的解讀上,還體現在每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上,作者的介紹是個人經驗集合成的方法,不一定每一種都適合於你,有所選擇,有所取捨,這才是一本書對於你的意義。

我將結合書中內容與自己的讀書習慣,來介紹作者的「集中讀書法」。

01 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料庫

在讀書的時候,有意識的將書中內容分為三類:言之有理的內容、表達出色的內容、體現作家洞察力與智慧的內容。

言之有理的內容,是我們看完之後會產生共鳴的內容,讀到這種內容會讓你感覺到心境開朗,並且無比喜悅。

表達出色的內容,是在表達方式上,用詞精準,容易理解而且可讀性高的內容,對於寫作者來說,多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對自己的寫作會很有幫助。

體現作家洞察力與智慧的內容,是作者的觀點和思考,有一些會與你的認知有差異,也有一些會高於你的認知,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和吸收的內容。

我在剛開始養成不間斷閱讀習慣的時候,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新知,或者帶來新的人生體驗,所以著重關注的是第三種內容。

在作者的啟發下,在之後的讀書過程中,會多關注第二部分表達出色的內容,每本書都有可以借鑑的表達方式。

02 讀完立即整理筆記

相信你也有過同樣的經歷,讀到某一處時,會有很多的想法在腦海中盤旋,但是如果當時不記錄下來,過後再讀同樣的片段,也難以再有同樣的思考了。

及時記錄想法和整理筆記,會加深對書本的理解和印象。

作者為我們推薦的筆記方法是在A4紙上,左上角寫主題,右上角寫日期,每頁寫4-6行字,每行寫20-30個字。花一分鐘時間將想法直接寫在紙上,不需要思考內容和措辭。

作者讀紙質書籍比較多,我現在的讀書習慣是讀電子書,電子書的方便之處在於你可以隨時在APP裡相關的段落下,記錄你的感想,可以選擇公開或者私密發表,同時你還可以看別人在讀同樣內容時的想法。

不管通過何種途徑,及時記錄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它是一個把書中內容轉化為自己思維的一個重要步驟。

03 專注閱讀一本書

作者有一個讀書「鐵則」,就是集中精力只讀一本書,然後再接著讀下一本。

對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來說,堅持讀一本書很重要,如果同時讀幾本書,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幾本書都讀不完。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段時間我同時在讀著三本書,一本是讀書會的這本書,一本是寫講書稿的書,還有一本是我自己每天在分享的書籍,甚至還會再讀一些心血來潮想要讀的書,比如電視劇《三十而已》開播,我就插空把王小波的《三十而立》又讀了一遍。

在把讀書寫作當成一項事業之後,對讀書不再是隨心所欲的態度,所以同時讀幾本書,對自己是一種鍛鍊,外在的環境也不允許我放棄哪一本書。

但是對於把讀書作為一項提升自己技能,或者作為培養一項長期習慣來說,集中精力讀一本書很重要,把一本書的內容吃透,讀書才有意義。

04 要儘量購買書籍閱讀

作者的習慣是購買紙質書籍閱讀,紙質書籍會帶來讀書的儀式感,讓你能馬上進入讀書的狀態。

這個方法因人而異,讀紙質書和電子書都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和偏好。對於上班族來說,紙質書的閱讀成本太高,電子書反而比較方便。

讀電子書最好使用像Kindle這樣的專門讀書的電子產品,用手機讀會受到很多的幹擾,很多APP都會跳出彈窗提醒你時下熱門的新聞和八卦,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05 買書後即刻開始閱讀

如果是讀紙質書,那買書後立即開始閱讀,是不讓你的書束之高閣的最好方法。

越囤越多的書籍,往往來自於心血來潮的買書。如果當下不開始閱讀,很容易出現的狀況就是幾天後,看到這本書,會產生「現在不讀也無所謂」這樣的想法,很難再開始閱讀。

所以在買書的時候,先考慮一下自己當天會不會閱讀。

以上就是「集中讀書法」的前五種具體方法,是否有你可以借鑑的方面呢?明天我們繼續聊剩下的五種方法。

相關焦點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揭開高效閱讀的秘密
    而掌握主動讀書的方法,把書中所學內容應用到工作和個人成長中,將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重大關鍵。《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就專門針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讀書」的人,提出了系統的「主動讀書」方法論。作者赤羽雄二曾在麥肯錫公司工作14年,創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無論工作多麼繁忙,他也會堅持每個月讀至少10本書。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高效能的閱讀是為了學以致用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關於如何高效閱讀的書,它就是赤羽雄二的《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首先,我們需要回答想明白一個問題:怎樣才算是明確的讀書目的?讀書本身並不是目的,我們再也不能懂得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一分鐘筆記」讓你成為寫作高手
    我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開始也不知道要怎麼做,只是懵懵懂懂地去讀各種各樣的書,效果並不好。後來我偶然間讀了這本《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裡邊介紹的一個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吸引了我,我試著用這個方法做讀書筆記,發現真的很好用。更驚喜的是這個「一分鐘筆記法」不僅僅是一個好用的讀書筆記法,還可以幫助我大大提高了寫作水平。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五種讀書筆記法 選擇適合姿勢縫知識
    將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輸出,輸出的方式除了寫長的博客和文章,還有更加簡便快捷的方法——做筆記。01 構建讀書檔案《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中,作者輸出的一種方式是構建讀書檔案,每本書的讀書檔案都由以下四部分構成:閱讀這本書的目的閱讀後的收穫、感受
  • 《麥肯錫方法》|精英高效方法論,解決複雜問題的「葵花寶典」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是本月讀書會的打卡書籍,今天的打卡任務是談談一本和你有不解之緣的書,有沒有什麼故事?我很少看書,我一般都是聽書,直接聽講書稿,一是節約時間,二是精粹已提取,三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思考。這個方法讓我在近期讀了近百本書。但是你問我,收穫大嗎?
  • 讀的書合上就忘?這3種讀書筆記法,幫助你高效閱讀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過的書短時間內還有印象,時間一長就忘記了,好像沒讀過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記讀書筆記。我每周都會讀至少3本書,然後還會輸出大量的書評和感受。這篇文章,我總結了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分享給你我是如何將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這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適用於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希望對想要提升閱讀能力的你有所幫助。 RIA便籤法RIA便籤讀書法適用於實用類書籍。
  • 信息社會還要讀紙質書嗎?3個方法教你養成閱讀紙質書的習慣
    多數人閱讀的時候,僅僅滿足於看完書中的文字,看的時候覺得收穫滿滿,但是並沒有思考或者把書中的內容用在實際中。合上書以後能記住的內容很少,更不用說給自己的行動提供摘掉和幫助了。當我們無法從書中收穫益處的時候,自然無法對閱讀產生興趣,更不用說養成習慣了。
  • 書剛讀完就忘記?用筆記閱讀法,5個步驟幫你實現有效閱讀
    家裡的書櫃堆滿了書,卻仿佛從來沒派上過用場;有時候靈光一現,想起自己似乎在哪本書裡讀到過某個內容,卻總也想不起來;很喜歡一本書,讀的時候如痴如醉、酣暢淋漓,讀完後卻無法記起書中的一些內容;一本書在讀的時候,既標註又抄錄,讀完感覺自己對內容已經印象深刻,過幾天要跟人分享時卻發現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 18天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高效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18天我讀了18本書,我書讀快了還讀懂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鏡姐的18天高效閱讀訓練營,在訓練營裡,我用鏡姐的60分鐘高效閱讀法,竟然18天一共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這對過去一個月也讀不完一本書的我,真的是一個奇蹟。
  • 《洋蔥閱讀法》:5個閱讀法,讓你成為讀書達人
    讀好一本書,你們都是怎樣完成的呢?是否最後讀完對這本書的印象可以深刻記憶?還是看過過幾天就忘記?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更多需要的是方法。當我讀完《洋蔥閱讀法》後,又讓我學會了幾種閱讀技巧,可以幫助我以後更好的閱讀書籍,積累知識,應用知識。這本書讀完,我有太多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但是由於文字有限,我只能精簡分享主要內容。
  • 有人說所謂書法,就是書中有法,這個法字怎麼理解?
    要搞清楚何為書法。「法」的含義,就有必要先回溯一下「書法」這個稱謂的歷史來歷。書法幾乎是與古文字一道起源發展的,在文字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文字藝術自覺性不斷加強,其稱謂與含義也不斷變化豐富。在歷史上,書法有書、書藝、書法、書道等多稱叫法。
  • 《高效閱讀的秘密》:閱讀並不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讀/書/並/沒/有/那/麼/難/這兩天讀了一本書,是日本作家齋藤孝的作品——《高效閱讀的秘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作者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將自己的閱讀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比如:規定自己每天利用閒暇時間瀏覽10分鐘書籍,再比如:到咖啡店這種環境安逸的地方閱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只有先掃除閱讀的內心屏障,才能順利開啟高效閱讀之旅。
  • 《零秒思考》「像麥肯錫精英一樣思考」
    它可以幫助你更好、更快速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那麼,今天kindle電子書要跟大家分享一本同樣是《零秒工作》的作者所著的書籍。只不過它是關於思維方面的。比如說,臨近deadline,還在迷迷糊糊兜圈子?工作不得要領,一番折騰後又回到原點?滿腦子朦朧的想法卻遲遲無法動筆寫企劃案?
  • 新麥肯錫五步法與中醫的望聞問切
    提問的合伙人也陷入了思考,因為,他從幾個「為什麼」中已經知道了招標方的真正訴求。所以,接下來的問題都跟「釘釘子」無關了,是徹底了解用戶群體畫像和主要訴求。比如:有多少因素會影響客戶在會議室的舒適?是企業文化?還是會議室的舒適感或者儀式感?還是便捷性或者奢華感?來客對會議室的硬體會有什麼要求?
  • 精心總結《高分讀書法》核心內容,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裝幀閱讀法不是簡單的讓你看一遍,知道個大概,而是要進行深入的解析。首先,從書名中獲取三條信息,寫在便籤上。比如《高分閱讀法》這個書名,可以寫「這是一本講讀書方法的書」、「幫人獲得高分的書」、「能讓人學習成績提高的方法」等等。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因為第2組人的閱讀目的更清晰,這一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帶著目的去文章中尋找答案,思考、總結、概括和提煉,精力會更集中,常說壓力就是動力,給你一個稍有難度的問題,增加了一定的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
  • 買了一堆書卻總是沒空看?《王者速讀法》教你30分鐘讀完一本書
    1、 5分鐘預覽封面、腰封、目錄等,搞清楚閱讀本書的目的以及什麼地方應該重點去讀。2、 5分鐘翻閱書裡面標題、圖表、照片、漫畫等內容,因為這些內容一般都是作者用來強調書籍重點部分的,有助於讀者更好地了解書的構成和作者的意圖。
  • 洋蔥閱讀法:分享就是一種變現能力(下)
    歡迎大家今天接著和我一起學習《洋蔥閱讀法》這本書。上一篇文章裡,我們了解了閱讀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也開始明白你讀不進書,或許只是你掌握的方法不正確,原因並不全在於你,而是你沒能順應大腦的運行規律。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面思維導圖中剩下的三個部分,這裡就涉及到了一些具體的方法了。閱讀方法: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選擇不同場合下,閱讀方法的選擇也不同,並不是說哪種方法更好,當下最適合你的就是好方法,能幫助到你真正吸收到有用內容就是好方法。
  • 《閱讀7堂課》①:書難讀?揭秘不同類型書籍的10種閱讀法(上)
    新的一年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發了過去一年閱讀的總結,並計劃在來年再接再勵讀更多的書,可卻很少有人說自己真正get到了多少技能。所以,讀書的目的,從來不是為讀而讀,而是你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7堂課》這本書,你將學會怎樣把一本書」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實際技能。這本書的作者是秋葉、秦陽。
  • 《高效閱讀的秘密》:告別「虎頭蛇尾」式閱讀,書寫你與書的故事
    「虎頭蛇尾」式的閱讀體驗,讓自己幾乎不想要觸碰書籍,就這樣輕易地給自己打上了「不喜歡讀書」的標籤。建議你讀一讀日本學神齋藤孝的《高效閱讀的秘密》,這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會發現讀書並不是一件難事。書中講了55個閱讀方法,無論是選書、讀書方式,還是讀書筆記和書評都有涉及,通俗易懂到有時候讓你覺得「這樣也行?」書和人是密切相關的,每一本書都有著它的「氣質」,就像與人的交流一樣,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書寫一場你與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