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色光
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亞輝龍」)主要從事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為主的體外診斷儀器及配套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以及部分非自產醫療器械產品的代理銷售業務。2019年12月,亞輝龍開始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擬衝刺上交所科創板。
從經營業績看,報告期(2017年~2019年)內,亞輝龍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30億元、7.29億元和8.77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28.65%;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89.46萬元、3803.34萬元和10754.45萬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327.14%,經營成長性看似不錯。
不過,亞輝龍的四名創始股東均涉嫌刑事犯罪,其中三人因在代理銷售醫療器械時行賄而獲刑,一人因採購受賄而獲罪。同時,代理業務亦為亞輝龍主營業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報告期初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3.36%。目前,亞輝龍自產業務、代理業務中的化學發光產品或存競爭關係,而自有產品中的化學發光產品、酶聯免疫產品或許也存在自相蠶食。
另外,在原實控人胡德明犯行賄罪獲刑之後,其子胡鵾輝成為公司新的實控人。2013年至2017年,胡鵾輝作為發明人參與了公司23項發明專利,並擔任其中19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但在此期間,胡鵾輝正就讀於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這樣的專業背景能否支持其進行生物醫學領域發明專利的研究呢?
三人行賄,一人受賄,四名創始股東均獲刑
招股書顯示,2008年9月,胡德明、劉清波、何林、陽輝共同出資設立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亞輝龍前身),持股比例分別為67.50%、13.50%、10%、9%。其中,胡德明、劉清波、陽輝曾因在代理銷售醫療器械時行賄而獲刑。
據悉,在設立亞輝龍的同時,胡德明還控制深圳市一輝龍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輝龍」)、深圳市和一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一商貿」)、深圳市開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源醫療」)等公司,主要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的代理業務,劉清波、陽輝亦在上述公司任職。
根據(2013)深鹽法刑初字第148號《刑事判決書》顯示,2004年至2012年,一輝龍、和一商貿、胡德明、劉清波為使相關醫院能優先採購其公司代理的檢驗設備,在醫療器械銷售過程中向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深圳市光明新區光明醫院的相關工作人員行賄共計133.5萬餘元。2013年10月,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判決一輝龍犯單位行賄罪,判處罰金20萬元;一輝龍法定代表人胡德明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副總經理劉清波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而據(2017)粵1973刑初2470號《刑事判決書》披露,2011年,和一商貿總經理陽輝請託東莞市中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東莞市中醫院採購和一商貿代理的醫療設備提供幫助,向相關醫院工作人員行賄合計95萬元。2018年2月,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判決和一商貿犯單位行賄罪,判處罰金45萬元;陽輝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緩刑一年九個月。2018年8月,針對部分原審被告提出的上訴,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2018)粵19刑終301號《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除了上述三名股東外,亞輝龍的另一位創始股東何林則因受賄而獲刑。
2001年3月,何林時任深圳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當時深圳市人民醫院公開招標採購一批醫療設備,何林負責制定招標設備參數。在公開招標前,何林提前將該消息告知投標方廣州保稅區信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幫助投標方順利中標,何林後續獲款共22萬元。2006年8月,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出具(2006)深鹽法刑初字第139號《刑事判決書》,判決何林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沒收贓款22萬元。
目前,胡德明、何林仍在亞輝龍任職。其中,胡德明擔任銷售及戰略方面的顧問,為公司提供諮詢建議,何林擔任技術顧問,提供產品質量管理技術支持。而陽輝、劉清波均已於2017年3月離職,此前分別任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科路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監事、經理。2019年3月,陽輝、劉清波對外轉讓其持有的全部亞輝龍股份,從而退出公司。
代理競爭對手產品,是否蠶食自有產品?
據披露,上述涉案單位一輝龍、和一商貿主要從事貝克曼品牌(Beckman Coulter)在深圳、東莞地區的代理業務。2013年起,由於涉及刑事犯罪,一輝龍、和一商貿陸續開始進行業務收縮,並逐漸停止經營。2020年4月、5月,一輝龍、和一商貿註銷完畢。
在一輝龍、和一商貿業務收縮的同時,2013年3月,開源醫療與貝克曼庫爾特香港有限公司、貝克曼庫爾特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籤訂代理商協議,將貝克曼品牌代理區域由中山、珠海地區擴展至深圳、東莞,並向一輝龍購買了部分存貨,取代一輝龍繼續履行5份醫療儀器租賃協議。2013年9月,開源醫療被亞輝龍收購,成為全資子公司,目前主要代理貝克曼的檢驗設備和試劑、沃芬(Werfen)凝血的檢驗設備和試劑。
除了代理銷售貝克曼的體外診斷產品、沃芬血凝檢測產品以外,亞輝龍還代理了施樂輝(Smith & Nephew)關節鏡產品、碧迪(Becton Dickinson)微生物診斷及醫用耗材等產品。2017年~2019年,亞輝龍的代理業務收入分別為3.89億元、4.76億元、4.14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36%、65.30%、47.20%。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將貝克曼列為境外競爭對手,而亞輝龍自產業務中的化學發光產品與代理業務中貝克曼的化學發光產品有部分檢測項目重合,或存競爭關係。
同時,由於國內市場正處於由傳統酶聯免疫診斷向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更新迭代的過程,報告期內亞輝龍的化學發光產品收入快速增長,但酶聯免疫產品逐年下滑,分別為5328.91萬元、3821.46萬元、3139.05萬元,公司自有產品或自相蠶食。
「90後」實控人子承父業,專業不對口如何成了第一發明人?
2012年底,由於一輝龍、和一商貿、胡德明涉及刑事犯罪,加之個人身體原因,胡德明將亞輝龍的控股權轉讓給其兒子胡鵾輝,胡鵾輝成為公司實控人。
據悉,胡鵾輝出生於1991年,接班時仍在求學。招股書顯示,2011年2月至2017年12月,胡鵾輝就讀於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獲電氣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學位。期間,胡鵾輝自2012年12月起任亞輝龍董事,並在畢業後不久,即2018年1月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
同時,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2013年1月,亞輝龍申請2013100247476號發明專利,專利名稱為「檢測自身免疫性疾病抗體的免疫印跡試劑盒及其製備方法」,胡鵾輝系第一發明人。說明書顯示,該專利通過一份臨床樣本和一次檢測反應檢測多種自身抗體,屬於生物醫學領域,那麼胡鵾輝當時作為電氣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在讀的學生,是否具備生物醫藥專利的研發能力呢?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2013年至2017年,在攻讀電氣工程專業期間,胡鵾輝作為發明人共參與了亞輝龍的23項發明專利,都與生物醫藥相關,並擔任其中19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另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亞輝龍已取得72項境內授權專利與3項PCT國際專利,其中境內專利包括40項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7項外觀設計專利。但我們發現,亞輝龍的專利數量與同行相比仍存在差距。
招股書將邁瑞醫療(300760.SZ)、新產業(300832.SZ)、安圖生物(603658.SH)、邁克生物(300463.SZ)、普門科技(688389.SH)列為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據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新產業擁有15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為49項,普門科技共擁有8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為18項。邁克生物2019年年報則顯示,公司擁有31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為95項。而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邁瑞醫療擁有1764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為810項,安圖生物擁有101項授權專利,發明專利為29項。
從發明專利數量來看,亞輝龍領先於安圖生物和普門科技,但較新產業、邁克生物,尤其是邁瑞醫療來說,仍有不小的差距。作為一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亞輝龍的代理業務收入一度遠超總收入的50%,現在佔比仍然接近一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我們實在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