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生態解析(一):解構潮玩行業爆發起始

2020-12-21 X平行線

12月11日,泡泡瑪特上市,開盤市值達到1000億港幣,距離25億美金的上輪融資不過一年時間,泡泡瑪特的估值已經漲了5倍。

其高估值背後的生態邏輯是什麼?

前些日子,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基金創始合伙人包凡與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進行過一場精彩對話。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將其整理為三個部分:

1.解構潮玩行業爆發起始

2.如何從0到1構建行業生態

3.潮玩生態位佔領要訣

希望這些分享能帶給創業中的朋友帶來一些啟發。

什麼是盲盒?

首先我們先理解一個名詞——盲盒。

顧名思義,盲盒即看不見內容的盒子。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

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大多是專業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各種公仔模型、手辦玩偶等潮流玩具。

盒子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款潮玩,能不能抽到未公布的隱藏款,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這種未知的刺激,讓很多人慾罷不能。

就這點來看,這和買彩票頗為相像,都有賭運氣的成分。

例如,當前最火的 Molly 校園系列盲盒,每套包含12個造型各異的娃娃,另有極為罕見的隱藏款玩偶,單個盲盒的售價通常在30元~80元之間。

追本溯源,盲盒是由日本的福袋文化衍生而來。

在明治末期,日本的百貨公司為了處理尾貨或清理庫存,常常會把積壓的商品放入福袋裡,再將福袋出售給消費者。

福袋中的具體內容不會事先公開,以此來增加消費者購物時的神秘感。

很多人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一再解囊購買,因而福袋的生意總是異常火爆。福袋成了商家新年期間常用的促銷手段。

而後,隨著ACG(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遊戲Game)文化的日漸流行,日本人又想到用福袋模式來銷售ACG的周邊商品。

於是,扭蛋機誕生了,即把多個相同主題的玩偶歸置成一個系列,分別放入蛋裝的半透明塑料殼裡,通過投幣或插卡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售賣。

在扭蛋機上,通常都會說明共有多少個款式,消費者同樣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抽到哪一款。與福袋一樣,扭蛋機也是風靡日本。

在我國,以小浣熊乾脆麵為代表的「集卡式營銷」可以算作是最早的盲盒。

多年以後的今天,盲盒的流行再度讓人脈領略到了這一營銷模式的魔力。在任何時期任何發展階段,盲盒都是一種「俘獲人心」的存在。

盲盒到底有多受歡迎呢?根據數據顯示,某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上的盲盒交易規模已達千萬量級,數十萬購買者參與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買再買。

諸如類似於「一對夫婦四個月在盲盒上花了20萬」「60歲老人一年花70萬買盲盒」這樣的消息頻頻登上熱搜。

了解了什麼是盲盒,接下來享受思維盛宴吧。

提問:短短幾年間,中國潮玩市場迅速超過千億元,你覺得市場爆發的原因有哪些?

王寧:首先潮玩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在香港 Art Toy 至少有20多年的歷史,在日本或者歐美國家,「大孩子手辦」的歷史更久。

只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印象中的 Art Toy 是 非常小眾的、亞文化的、(買家)更偏重於男生的。

泡泡瑪特希望能突破這些次元壁,就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首先,擴大消費人群,增加女性消費群體,提高消費頻次。

從目前的消費人群畫像來看,泡泡瑪特的客戶群75%是女生,這跟以前的潮玩市場是不一樣的——當女生消費者多了,就有可能形成一個更大更有價值的產業。

其次,隨著80後、90後包括0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消 費群體,很多所謂的亞文化也逐漸變成新的主流文化,這也 是市場爆發的背景之一。

隨著信息傳播方式及速度的發展,通過社交平臺、展會等方式,我們可以不斷擴大核心消費圈層,幫他們找到更多認同感。

再次,我們革新了渠道及供應鏈,打造出一個完整的行業生態,促使我們的產品可以更快速的形成規模化效應。

提問:以前大家買手辦,買的是它背後的故事,比如漫威、迪斯尼這些常青IP,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在驅動消費者買單。

但Molly不同,它沒有故事,它只是一個形象,它有很多留白。你覺得Molly的生命力從何而來?

王寧:就像明星一樣,有些人可能通過拍電影成為明 星,有些人可能通過唱歌或者通過在維秘走秀成為明星。

Molly 之所以能成為大家喜愛的形象,背後的邏輯更像是100個人心中有100個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靈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靈魂裝進去。我覺得這是潮玩的一個魅力。

普世意義上內容有輕重之分,但沒有高下之分。

有人會認為 IP —定要有敘事故事有傳播載體才叫有內容,但這種想法過於絕對。

就像我們不能說羅丹的雕塑作品、草間彌生的南瓜,因為沒有拍過電影或者漫畫,所以它就沒有內容了。

其次,年輕人的時間被大量碎片化後,不見得有那麼多完整的時間去認識一個新的有宏大世界觀的 IP,抓不住消費者碎片化時間,你的價值觀就很難影響到消費者。

提問:聽上去潮玩更像是藝術品?

王寧: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藝術、文化的載體,現在的年輕人你讓他再去畫水墨畫,去做紫砂壺這類富有中國底 蘊的藝術載體,大家是望而卻步的。

感性的東西一直都在,但這一代年輕人的感性可能會放在說唱裡,放在塗鴉或者紋身裡。

這些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方式,是年輕人眼中更酷、更有趣的方式,這些標籤可以激發他們的表達欲。

我們講 Art Toy,我認為這裡面 Toy 的成分會相對少一點, 很多時候 Art 的成分更多一點。

大家叫它玩具是因為創造它的材質是玩具的材質,但背後藝術家所賦予它的線條、色彩,令它成為繪畫和雕塑的結合,這就是一個藝術品,而且(潮玩)是一個更商業化的藝術品。

我剛開始見到的一些藝術家,他們已經在做那種限量的、賣的特別貴的手辦,會去參加一些藝術博覽會或者藝術 博覽會,有很多人排隊購買,已經是一個半商業化的狀態。

泡泡瑪特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將它完全商業化:把這 些「還在酒吧駐唱的天王」挖掘出來,將他們的音樂錄成 CD, 用物超所值的價格,賣到世界各地去。

提問:你覺得像 Molly 這樣的經典IP,能被工業化的複製嗎?

王寧:我覺得這個行業存在各種可能,最天才的藝術家和最天才的設計一定是稀缺的。

我特別喜歡拿這個行業跟音樂行業來對比,周杰倫、王菲這樣的巨星一定是稀缺資源,這兩個行業有一個共同的魅力就是你不能可能用錢再造一個周杰倫。換言之,不可能用錢再造一個 Molly 這種最頭部的經典形象出來,它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但是,每個時代都會有很多工業化的東西出現。就 IP 來講,未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網紅型選手,按照大眾喜好,更符合商業規律的去創作一些形象。

但我個人覺得最有價值的還是那些稀缺一些的東西,更天才一點的設計。

提問:你怎麼確保「周杰倫、王菲」這樣的稀缺資源都願意跟泡泡瑪特合作呢?

王寧:今年是泡泡瑪特的第十年,早在2016年我們就發現了潮玩行業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價值,那個時候我們把這個行業中沉澱多年的優秀IP都籤了下來。

當時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持續挖掘新的、有潛力的 IP,將它們納到泡泡瑪特的生態裡邊。

我們每年兩次的玩具展,是這幾年公司戰略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每年都有幾百個藝術家會帶著自己最新的作品來參加這個展會,從這裡我們發現了不少有潛力的藝術家。這個平臺就是藝術家的海選現場,一些新的 IP 也在這裡誕生。

除了挖掘自有 IP 外,我們現在也開始在全球視野內做大量的 IP 合作,比如跟迪士尼、環球合作,跟一些知名的二次元 IP 合作等等。

如今在泡泡瑪特的平臺,你會看到更多的頭部的、帶有國際化標籤的IP產品,這意味著泡泡瑪特今天的商業模式更具有包容性——我們不僅能打造自有IP去和其他IP競爭,也 能承載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我們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下文預告:如何從0到1構建行業生態

如果您熱愛創業或者有意願創業,歡迎來到我們的社群一起交流。

我們一起分析成功案例,在巨人肩膀遠眺,尋找自身突破契機。

但願,你我他,成為一個洞察、知曉和駕馭趨勢者。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生態解析(二):潮玩的壯大僅是由於盲盒嗎?
    上篇文章我們解析了潮玩行業的爆發起始,本篇文章來看一下如何從0到1構建潮玩行業生態吧。提問:過去幾十年潮玩有自己的一個波峰,現在正處於一個髙點。現在有一個聲音說潮玩是一種快時尚,未來過一段時間可能就不會流行了,會有更潮的東西取代它。你會擔心這個問題嗎?
  • 盲盒潮玩走向主流,千億泡泡瑪特處於爆發階段?
    本文精編自民生證券《認識泡泡瑪特:小盲盒的大生意——新經濟系列研究報告系列(一)》、長城證券《盲盒巨頭出圈,輕量級IP治癒Z時代用戶心靈》、光大證券《泡泡瑪特,定義新時代潮玩》 牛牛敲黑板: 泡泡瑪特為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 聚焦培養本土潮玩設計師 泡泡瑪特持續推動行業發展
    日前,POP MART泡泡瑪特與央美聯合舉辦了「潮流、玩具、設計」系列講座,邀請到了潮玩行業內的各個大咖,他們向參加講座的央美同學以及潮玩愛好者們講述潮玩行業發展歷程,分享潮玩創作的經驗,為央美同學及潮玩愛好者們打開了潮玩認知的新途徑,也為中國本土潮玩設計師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 潮玩行業的悲劇:只能有一個「泡泡瑪特」
    12月份,乘著盲盒東風在潮玩賽道一騎絕塵的泡泡瑪特預計在香港衝擊IPO, 據悉,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中存在42頁風險因素,但資本拋來的橄欖枝卻是源源不斷,就連優酷、騰訊、B站也紛紛入局潮玩生意。
  • 泡泡瑪特:「盲盒」裡的潮玩經濟 | 光華案例
    潮玩手辦流行的背後,也反映了在人口結構變動推動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和升級,品牌消費、網絡消費、健康消費和體驗消費等新興消費概念和消費方式開始出現。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英文名 POPMART),也正是乘上了消費趨勢轉變的西風,從最初時尚潮品的「小百貨」零售連鎖,一路發展成為潮流玩具文化生態的建設者。
  • 泡泡瑪特的IP帝國夢想:從潮玩亞文化走向大眾消費品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從潮玩亞文化走向大眾消費品——泡泡瑪特的IP帝國夢想泡泡瑪特北京三裡屯店。  本報記者 康 樸攝Molly校園系列。  本報記者 康 樸攝潮玩愛好者「賣報小行家」分享的潮玩藏品。
  • 打造中國本土原創力 泡泡瑪特以多種方式培養潮玩設計師
    圖:POP MART泡泡瑪特旗下人氣潮玩Molly形象此前,POP MART泡泡瑪特與央美聯合舉辦了「潮流、玩具、設計」系列講座,邀請到了潮玩行業內的各個大咖,他們向參加講座的央美同學以及潮玩愛好者們講述潮玩行業發展歷程,分享潮玩創作的經驗,為央美同學及潮玩愛好者們打開了潮玩認知的新途徑,也為中國本土潮玩設計師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 泡泡瑪特上市 潮玩的故事才剛開始
    根據招股書,泡泡瑪特的業務將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展開。至於資本市場會給這個潮玩品牌帶來什麼,仍然是未知的。不過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一直在經歷著這種前路未知的狀態:「泡泡瑪特是典型的本來想做A,做成了B,在C成功了,也許有一天會在D偉大。」   他相信,只要消費者們依舊有動力追尋玩具帶來的「無用快樂」,中國市場的潮玩故事還會繼續。
  • 泡泡瑪特上市,潮玩的故事才剛開始
    來源:一財網潮玩成了風口,投機者在進入,但只要消費者們依舊有動力追尋玩具帶來的「無用快樂」,中國市場的潮玩故事還會繼續。 發布招股書半年之後,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港股掛牌上市。
  • 潮玩,玩的就是「潮」——解讀泡泡瑪特的創新之道
    那天,我在泡泡瑪特的店裡,看見了一套日本設計師設計的潮玩,特別可愛,我就買了。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幾年,我陸續買了100多個潮玩娃娃,今年初我還通過自薦成為泡泡瑪特公司市場部一名線下銷售員工。」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浦項中心的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裡,張曉陽說起與潮玩的緣分,臉上洋溢著沉醉的笑容。近年來,泡泡瑪特潮玩產品受到市場熱捧。
  • 泡泡瑪特(09992):中國潮玩先驅,「盲盒驚喜」鑄就千億潮玩帝國
    潮玩行業:市場規模爆發式成長,百花齊放潮玩產業:爆發式增長,競爭格局較為分散。2015-19年我國潮玩市場規模從63億元增長至207億元(CAGR為34.6%),並預期2024年達763億元,呈爆發增長態勢;行業發展初期百花齊放,CR5僅22.8%,泡泡瑪特市佔率第一(8.5%)。
  • 泡泡瑪特遭遇「Molly荒」 「盲盒第一股」如何領跑潮玩盲盒行業?
    儘管泡泡瑪特成功轉虧為盈並取得亮麗的業績,但其能否長期在這個新興潮玩盲盒行業領跑,似乎仍不確定。從銷售數字看,泡泡瑪特在潮玩盲盒排行第一,但是,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按銷售額計,前五大市場參與者中,市場份額為8.5%、7.7%、3.3%、1.7%及1.6%,總計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25%。
  • 泡泡瑪特遭遇「Molly荒「 「盲盒第一股「如何領跑潮玩盲盒行業?
    尷尬:行業排名第一VS市場份額分散  不過,泡泡瑪特迅速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2017年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近三年的營收增幅分別高達80%、225%及227%;同期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其淨利潤由2017年人民幣156萬元增長至2019年人民幣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呈爆發式增長。
  • 搶灘千億潮玩市場,TOPTOY能否再造更多「泡泡瑪特」?
    「小潮玩」也有大生意。最近,「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開盤一度漲超10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資本「用腳投票」,表達了對潮玩整個新興行業的看好。一個是已經打造潮玩超級IP的泡泡瑪特;另一個是7年開店4300多家,坐擁百億零售帝國的名創優品。當二者在同一戰場上相遇,誰會更勝一籌?大戰初始,暫時我們還無法判斷行業的終極走向,但可以預見的是,泡泡瑪特上市後,潮玩市場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 泡泡瑪特上市 | 潮玩品牌爆火的思考
    圖片源自網絡,泡泡瑪特門店一潮玩生意的長期邏輯Q1翁怡諾:我們可以從幾個邏輯看潮玩這盤生意。第一,潮玩的興起與現代和未來人們情感寄託的變化有關。儘管眼下潮流玩具仍屬於小眾的亞文化產品,但我個人認為,把時間往後拉得足夠長,它會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泡泡瑪特的未來前景非常光明。以我們的鄰國日本作為參照,他們的潮玩文化已經很發達。
  • 泡泡瑪特打破次元壁 攜快手發起IP大賽加速潮玩出圈
    在各大短視頻網站上,有關潮玩的開箱、分享視頻更是成為一股風潮。不過,潮玩的吸引力不止於此,創造才讓它更有魅力。日前,POP MART泡泡瑪特聯合快手二次元,集結多位動漫大V發起"潮玩IP大賽",讓潮玩愛好者們盡情發揮創意,設計自己心中的潮玩形象,並選拔出5個熱度最高的原創IP,衝刺與POP MART泡泡瑪特合作的機會。以大眾參與創造的形式,讓潮玩煥發出更多魅力的同時,也成功實現"破圈"!
  • 從泡泡瑪特看潮玩零售發展
    目前國內潮玩零售市場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不高。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報告,2019 年,前五大潮玩公司市場份額為 8.5%、7.7%、3.3%、1.7%、1.6%。泡泡瑪特當前市佔率為第一。  泡泡瑪特是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潮玩公司,已經打通潮玩全產業鏈,包括 IP 打造和運營、OEM 生產、線上線下渠道銷售(零售門店、自主售貨機、天貓、微信小程序等)、潮玩社區搭建(葩趣 APP)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舉辦國內最大規模潮玩展會)等。
  • 商道|盲盒之後,國產潮玩走向何方?|扭蛋機|潮玩|盲盒|泡泡瑪特|molly
    整體來看,盲盒抽取了日本扭蛋的玩法和銷售方式,其爆發背後是近兩年國內文化消費需求、Z世代經濟能力提升、3D建模技術、代工生產成本、IP產業化等多方面能力發展曲線的交織。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盲盒第一股」上市,也意味著國產潮玩產業走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 泡泡瑪特吸納優秀設計師 共同打造頂級潮玩IP
    對於潮流玩具集團POP MART泡泡瑪特而言,設計師正是其發展的前提,如何幫助設計師把作品打造成潮玩IP已經成為其長期發展的重點。  潮玩設計師是為POP MART泡泡瑪特提供產品設計圖的一方,既是嫁接品牌方與消費者的橋梁,也是品牌美學的有力傳播者。
  • 3年淨利翻300倍,泡泡瑪特是潮玩還是炒作?
    作者 | 鄭瑞龍2010年底,王寧夫妻在北京中關村開了第一家店,和員工一起進貨賣貨,他們參考香港時尚超市LOG-ON,售賣玩具、雜貨、文創產品,這家店正是泡泡瑪特的前身。今年,遭遇疫情爆發,在市場整體消費乏力時,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卻好似打的是「順風仗」。6月初,它以「中國潮玩第一股」的身份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