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用回14納米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手機界第一博主盧偉冰公布答案
在前幾天美國政府對於華為的制裁也正式生效了,阻斷了華為的晶片方面的生產與購買,這也暴露出了我國在半導體行業的短板。現階段我國在晶片的自給率上只有30%你要知道我國對於晶片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晶片進口量在價值上已經超過了9000億。
-
假如用回14納米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
14納米製程的晶片,也就是三年前的手機水平,可能有很多人現在用的就是14或16納米的手機,可能還是很流暢。2014年,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量產20納米製程的晶片,而英特爾則開始量產14納米晶片。單從使用角度來講,搭載14納米工藝晶片的手機完全可以使用。與之相配的一些軟體研發生態可能就得降維來使用。同時,手機APP的更新速度也就會相應下降,但絕對不會影響使用。14納米晶片手機與7納米的手機有哪些不同?
-
假如用回14nm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會比7nm的差多少?
文/小葉長談7納米晶片與14納米的晶片,差距是非常大的在行動裝置應用上,像手機,除了性能,我們必須考慮它的功耗、發熱量,還有尺寸。晶片是由數億、數十億,甚至幾十億個電晶體組成,而且電晶體的個數能夠直接影響一款晶片的性能,因此要想提高晶片的處理能力,就必須集成更多的電晶體。運算能力越強,它的功耗更大,發熱量也會更多,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使用更小的製程去設計和生產晶片。製程小對晶片有什麼影響?
-
假如用回14納米的晶片,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
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實現了14納米的晶片的量產,距離7納米還有較大的距離,這也使得網上出現一種疑問的聲音。如果是用回14納米的晶片,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呢?本文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兩種晶片規格的差距。首先,14納米的晶片和7納米,如果只用來看視頻,看圖片,拍照,其實兩者區別無法感受出來。但是,如果是運行大型遊戲,你會明顯感覺到7納米更加流暢,發熱量更低,電量消耗更小。尤其是一些老款手機,使用了兩三年之後,14納米會出現卡頓不流暢,7納米卻還是流暢平穩運行。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我們以華為的兩款手機為例,在2019年中芯國際宣布三季度14nm晶片實現量產後,華為榮耀發布的千元機Play 4T產品中,搭載了自研晶片麒麟 710A 處理器,這款低端處理器就採用了中芯國際的 14nm 工藝代工。目前華為最為先進的mate30搭載的晶片則為7nm工藝,由臺積電代工,兩者的差距,你買下兩部手機試用一下就知道了。
-
頂級晶片都是5納米的,國產90納米光刻機有用嗎?看完長見識了
頂級晶片都是5納米的,國產90納米光刻機有用嗎?看完長見識了隨著晶片產業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人們對晶片的認識大多都集中在手機廠商們大力宣傳的5納米工藝。而我國的光刻機技術也一直是落後於國際社會的,我們至今都沒有研發出5納米級別的光刻機,大多數國產光刻機只能生產90納米的,很多人想當然的覺得現在市場的設備搭載的都是這樣的超高水平的5納米晶片。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知道,手機是一個非常集約化設計需要在保證體積可控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儘量強大和多元化功能的重要設備。
-
居安思危,在2020年使用國產28納米手機晶片是什麼體驗?
即使在看似消費領域的手機圈,也和往年不一樣了。國產手機一哥華為由於遭到打壓,不僅自己研發的麒麟晶片流產,購買第三方晶片也行不通,華為手機前途一片黯淡雖然目前只有華為一家倒黴,但想想其它國產手機廠商就能安然無恙嗎?它們使用的晶片基本來自高通,而高通由於是美企業,本身就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
-
5納米晶片都已落地,和7納米晶片相比有啥優勢,也要做出選擇
在2020年的時間框架中,科技企業已經首次提出的5納米晶片的製造。5納米晶片操作工程的特點是,它使用的FinFET電晶體,節距為20納米,而最緻密的金屬節距為30納米。注意,Intel 7nm操作等於手機5nm晶片。5納米晶片有多小呢?納米是計量單位的十億分之一,或者說毫米的百萬分之一。在製造晶片時,納米製造操作越小,重要元件(電晶體)的尺寸就越小,使得晶片能夠將更多的元件裝入更小的外殼中。在歷史上,第一種半導體採用了10微米的工藝,比早期5G晶片中使用的10納米的工藝大1000倍。
-
麒麟985和麒麟820真的是同一晶片!盧偉冰要笑,華為又翻車了?
4月15日,華為發布了榮耀30系列新品,首搭了華為新品麒麟985 SOC,隨後被盧偉冰調侃:把麒麟820改個名字就是一款新的晶片了?4月29日,麒麟820的Die shot被公布,證實了盧偉冰的猜測。但是從麒麟820的Die shot上看出,麒麟820用的也是G77,只不過屏蔽了兩個核心,同時也改了名字叫G57。
-
小米11即將預熱,盧偉冰霸氣發聲:全球首發,有底氣有實力
每年高通旗艦晶片的發布首發權之爭,都是手機圈喜聞樂見的一大趣事。為了能夠拿到驍龍865的首發權,一些廠商也是使勁各種各樣的手段。雖然手機廠商的各種花招被網友各種調侃,但是能夠拿到驍龍旗艦晶片的首發,確實能夠帶來不少的好處,而且也從側邊顯示了一個廠商的實力。
-
2019年全球手機銷量排名第十榜單公布,盧偉冰:請允許沸騰一下
國際知名統計機構Canalys最近公布了一份2019年全球單款手機銷量排名前十名單,iPhomeXR排名第一,銷量4630萬臺,iPhone11第二,銷量3730萬臺,三星A10排名第三,銷量3030萬臺。
-
榮耀老總表示華為和榮耀是目前手機拍照巔峰,盧偉冰回應:廢話多
起因是微博上某知名數碼博主的幾個微博:這位博主用幾張夜景圖,給網友們盲測,結果就是紅米K30 5G版大幅度領先,友商榮耀V30被吐槽偏色嚴重,不過隨後就有人質疑:顯然,現在的爭論不是說誰的拍照更好了,而是在「一億像素的方向錯沒錯了」,於是有好事博主詢問了一下榮耀這邊的人:
-
盧偉冰談Redmi性價比:與友商無關
昨日,盧偉冰搶先一個月公布了Redmi K40的售價,這讓不少準備買手機的用戶都猶豫了,要不要等一手?今早,盧偉冰發文談到了Redmi的極致性價比和旗艦產品理念。盧偉冰表示,極致性價比是Redmi的品牌使命,也是Redmi不變的品牌基因,能在性價比上超越Redmi的只有Redmi,2021年仍將堅持把高品質和極致性價比進行到底。同時他還強調:性價比絕不是高性能和低價格的簡單組合,Redmi拒絕裸奔,只做全能硬核旗艦!
-
方寸之困:納米級晶片通關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腦極體內有隱憂,外有威脅,仍然是困擾我國晶片產業的現實寫照。每當我國自研晶片的技術出現一些成果,就會看到一些網絡媒體使用「突破歐美封鎖」、「中國彎道超車」的報導出來。現在美國推行的貿易限制將讓我國進口這一設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甚至於我們國內從使用這一設備的晶片生產廠商購買晶片,都可能受到影響。客觀來看,我們不僅沒有在最先進工藝的晶片製造中實現「彎道超車」,現在我們其實還處在「整體落後、局部趕上」的跟隨階段。
-
從5納米晶片聯合研發看手機廠商如何引領產業創新
進入5G商用時代,為在同質化競爭中取得優勢,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尋求破局之道。國內手機廠商vivo則通過「聯合研發」模式,與三星合作推出了採用5納米製程的移動處理器Exynos 1080。據了解,Exynos 1080是三星採用目前業內先進的5nm EUV FinFET工藝的旗艦級移動處理器。
-
當晶片研發尺寸突破1納米之後,未來的晶片會是什麼樣?長知識了
當晶片研發尺寸突破1納米之後,未來的晶片會是什麼樣?長知識了現在我們人類的晶片研究已經非常迅速。從大於100納米制式到現在5納米制式,20倍的縮小意味著科技和技術的進一步濃縮和精煉。從理論上講,5納米的只是還不是目前晶片發展的上限,2納米的理論基礎已經具備,但是需要投產還需要不短的時間。我們假設二十年後人們已經可以批量製造出大量的一納米甚至小於一納米的晶片的時候,根據物理學的定律再小几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那時候的晶片又將何去何從呢。其實我們人類針對晶片的需求本質上並不是叫它們越來越小,而是讓它們越來越強悍。
-
如果華為自己生產28納米手機晶片和代工5納米的性能有多大差距?
華為手機的性能將會大幅度降低,進而在手機市場上徹底失去競爭力。28nm晶片最火的年份是2015年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地去查詢了相關的資料,發現28nm的晶片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不堪,在2015年28nm晶片代表著當時工藝的巔峰。
-
榮耀百元新機,將搭載中芯國際14納米的麒麟710A,網友:可以用
它的市場就是老年人,如今榮耀Play3的百元新機,有點不一樣,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首次採用中芯國際14納米製程工藝的麒麟710A。那麼相比Redmi9來說,誰才是最強的百元4G手機呢?榮耀Play3這款百元新機和榮耀Play3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核心處理器採用麒麟710A。
-
華為手機2020年出貨量預期下滑20% 智慧型手機晶片2019年高通排名第一
打開APP 華為手機2020年出貨量預期下滑20% 智慧型手機晶片2019年高通排名第一 章鷹 發表於 2020-04-14 17:33:24
-
中國28nm光刻機預計2021年交付,這對電子產品格局有什麼影響?
但我國研發出的28納米光刻機,我個人認為對電子產品市場會有一定的影響,只是影響不會太大。 我國作為全球晶片消費最大的國家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晶片都依賴進口,比如2019年一年我們進口的晶片就達到2萬億人民幣以上,在這些晶片當中既包括高端的晶片,也包括了一些中低端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