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鱷龜屬
①大鱷龜
Macrochelys temminckii
野生的大鱷龜達到性成熟至少需要11-13年之久,在原生地,每年的早春時節會觀測到它們的交配行為,在人工圈養環境下,它們在2-10月間都可交配,不過雌龜似乎不是每年都產卵的。
2個月後雌性會上岸,多在離水約30-65米的地方築巢,約產下8-52枚龜卵,孵化期在100-140天左右,幼龜體長35-40mm,通常在秋初出現。
孵化幼苗的性別由孵化期溫度決定,29-30攝氏度時全部為雌性,25-27攝氏度時全部主要為雄性。因體型弱小,一開始只能生活在小溪流。
②薩旺尼大鱷龜
Macrochelys suwanniensis
由於行跡隱匿,對於它們的生活習性所知甚少,只觀測到雌性從4月中旬開始築巢。幼龜可能在8月和9月出現。
③阿巴拉契科拉鱷龜
Macrochelys apalachicolae
無相關信息。
2、擬鱷龜屬
①普通小鱷龜
Chelydra serpentina
北美小鱷龜
Chelydra serpentina serpentina
北美小鱷龜需要3-12可達到性成熟,野生個體達到性成熟的周期較長,可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成熟期將大大縮短。在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小鱷龜的性成熟與否最主要是由尺寸大小決定,並不完全取決於龜齡。
一般來說,4-11月為產季,雌龜每年或隔年產卵1次。巢穴的選擇對於幼龜的生存至關重要,雌性往往會選擇鬆散肥沃的沙質土壤加之陽光明媚的地點築巢,築巢點最多可離水岸邊800米的距離。有時候為了選擇一個好的產卵點,雌龜可能會遷徙到3-4公裡以外的地方,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來回穿越危險的公路。
雌龜每次大約產下5-80枚龜卵(較常見的是20-40枚),龜卵幾近球形,直徑差不多為23.4-27.6mm孵化期需要約90-120天(通常為74-95天,且孵化期隨維度增加而變長)。幼苗的性別與孵化期間溫度有關,不過在野外,幼龜的性別比例通常為1:1(28攝氏度)。
佛州擬鱷龜
Chelydra serpentina osceola
佛鱷龜交配期會略有提前,約2-3月開始持續至6月底,4月中旬至6月可觀測到產卵,雌性每年可以產卵2-4次。
②南美擬鱷龜
Chelydra acutirostris
已知雌龜每年7月左右可產卵,28-30攝氏度的孵化溫度下,約經過107天左右可孵化成功。
③中美擬鱷龜
Chelydra rossignonii
4-6月間為產季,雌性每窩可產下20-30枚卵。幼龜的性別取決於孵化溫度,高溫和低溫會出生更多的雌性,溫度適中則出生更多的雄性。孵化溫度保持在正常室溫下,龜卵應在60-90天之間孵化。
1、鱷魚龜求愛和交配的過程全部發生在水中,但在野外,由於鱷魚龜的種群分布密度局限,這一過程是較少機率被人們看見的。雄性會在雌性後上方,用四爪緊緊扣住雌性的背甲,然後操縱尾部靠近雌龜的尾部。
2、人工飼養繁育鱷魚龜時,建議使用儘可能寬敞的飼養空間,除需要加溫的幾大品種之外,繁殖的難度並不算高,因此環境和空間反而成為了比較難以達到的硬性要求。
3、鱷魚龜屬於外來物種,是絕對不建議放生野外的。當然,它們產量頗高,原生地為較為寒冷地區的品種的確可以適應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氣候,於是在準備繁殖之前最好能夠考慮清楚,是否擁有足夠大的場地與足夠多的耐心去照顧它們。
4、無論雌龜有沒有交配,都是可能發育成卵的,而且曾經交配過的雌龜也可能會有精子在體內保留數年之久,因此,當龜開始表現出交戰不安等產卵前的一些情況時,則應該儘快為雌龜準備合適的產卵場所,以防因為憋蛋造成難產、蛋黃腹膜炎的感染,甚至最終導致死亡的意外情況發生。
5、人工飼養時,極易造成龜寵的超重情形發生,鱷魚龜的胃口偏大,很容易就變得過於肥胖。其實哪怕只是飼養幼苗,飲食中過量攝入脂肪和蛋白質,同時又缺乏運動,這也是對於龜龜非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