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消失的書店

2021-03-01 汕頭大學

高二的尾巴,所住小區「香樟園」臨街的門面又出租了一間。女孩仰頭看招牌「新燎原書店」,比圖書城的總店面積小一點,但添了些文具紙筆。

女孩衝進書店,跟老闆寒暄,並拍胸脯保證,「回學校,我一定好好給你家做宣傳!」

老闆點頭,問女孩想要什么書,可以從總店拿來。

裝修完成,正式開業。此後,都是他妻子守在這家店。店裡放學時都有藍校服進進出出,看著生意還不錯。

和新燎原作鄰居,相距不過50米,這是女孩高三歲月裡莫大的慰藉。雖然「課外書」都待在小柜子裡,周末才可見天日,逛書店自然不敢再瀟灑「下單」;知道書在不遠處,總讓愛書人心頭暗湧歡喜。

昨日重回母校十五中,隔著校園後門的鐵圍欄,心情忐忑地望著香樟園,尋熟悉的標誌。多了幾家小吃店,香樟超市仍在,原來的新燎原呢?書店原址已經換了主人,變成快遞店。

沒事,我去找總店,總不會撤離吧。坐上公交去圖書城。正月初七,沃爾瑪照樣喧嚷,臨近的書城安靜許多。開學前夕,這兒會熱鬧幾日,大都是爸媽帶上孩子買參考書。

上樓梯,直走,左拐,新燎原在第一條街的第一個十字路口。

老魚一邊默默複習心頭地圖,一邊加緊步伐往前走。

「到了!」

抬頭,招牌仍是同一個,低頭,書店患了「肌肉萎縮症」。原來,它佔據兩個鋪面,是長長一道走廊型,而今,只剩下當初2/5。老闆呢?是一個年齡相仿的男子,不過換成陌生面孔。從門口往裡看,不像以前,分門別類,不同書或躺或立,舒展在書架;空間有限,書架上、地面上都堆滿書,看形狀像教輔書籍而非文藝類。

頭一次感到書店之殤,因新燎原的改變。

這樣巨細不遺地講與一家書店的相遇相知,可能被人視為瘋子或文青的矯情。老魚卻覺著,書店,是一座按秩序運行的城市少有的自由呼吸地。看一個人,看ta書架上有什么書,便可大致推測這人的水平、趣味。當然,那些以書本為裝飾品的附庸風雅者不適用此規律。閱讀書店,觀察書店中的人,也可觸到一座城市的精神。高樓、大賣場、人流、KFC,每座城市都不缺;叫人留戀的書店,並不多見,範圍是中國大陸。

只在圖片見過,常常耳聞,竊以為臺灣的誠品書店算理想去處之一。

相關焦點

  • 正在消失的書店
    國林風當年算是海圖的地標了,尤其四環當時還不存在,昊海樓進門第一家的地下,跟北大南門外的風入松一樣,都有著曲徑通幽的位置感——對這兩家相距不遠的書店,我通常叫她們「雙風」。電影海報的懸掛,當年算是文藝和品味的彰顯了,而咖啡館的植入,也是人文書店的標配。
  • 消失的書店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希望我們不僅能閱讀一本書,也能「閱讀」一家書店,走進一家書店,珍惜一家書店,最後熱愛一家書店。大連「如果註定是場失敗,但因為總得有人去做,即便失敗。」」華新路被廈門人稱為「本島最後一塊詩意之地」,不在書店便藏在這條路的一棟花園別墅裡。書店的招牌並不醒目,四個字有三個都少了一點,有一種若有似無、時隱時現的氣質。各界大咖的新書籤售,或詩歌朗誦會,抑或小眾文藝電影分享,有趣的靈魂都在這裡相遇,「不在書店」是文藝青年們周末的接頭暗號。
  • 臺灣書店,正在慢慢消失
    右下圖:喧囂的臺北重慶南路上,許多民眾喜歡在書店內享受片刻寧靜。  王英豪攝  喜歡臺灣文藝氣息的人可能不願聽到這樣的消息:臺灣的書店正在一家家消失減少。臺北重慶南路曾經是一條充滿書店的街,全盛時期多達100多家書店,如今卻只剩下10家,而且還在持續減少。
  • 既文藝又專業的二手書店,終於來了
    《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一位美國女作家海蓮向英國倫敦一家二手書店的店員弗蘭克買書的過程和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整個過程一直保持了20多年,非常感人。英國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就是這家二手書店的地址。
  • TOP推薦 | 以書會友,帶你打卡甬城文藝書店
    地下書店,並不是建在地下的書店哦。位於集合文創園內,書店整體為日式木質風,文藝範滿滿。門口擺放的木椅,等到天氣晴朗時,坐在椅子上喝著咖啡看著書,應該是一番別樣的享受。書店整體不大,但是書籍種類豐富,有很多小眾書籍和店主精心淘來的舊書,喜歡看書的你可千萬不能錯過這裡哦!
  • 上海:百年洋房「變身」文藝咖啡書店
    這幢老洋樓以其折衷主義建築風格鮮明的大露臺聞名,如今將一樓改造為文藝休閒咖啡書店向公眾開放,成為享受閱讀、交流知識的網紅「城市文化客廳」,書店內部也特意保留了老建築的門洞等結構,吸引不少讀者和遊客來此打卡拍照。↑4月9日拍攝的上海黑石公寓外觀。
  •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11.29開業 南京也有9家文藝書店
    讓眾多業內人士、文藝青年苦苦等待的大陸首家誠品書店蘇州店終於要在11月29日開業啦!為何如此受期待呢?這是內地首家誠品書店,也或將是誠品在全球最大的書店!來來來,一起來看看~~開業時間:2015年11月29日具體位置:蘇州工業園區月廊街8號蘇州誠品書店位於金雞湖東畔,建築面積達13萬方。整體裝飾風格將完全照搬臺灣誠品書店,人性化的15度傾斜書櫃以及獨有的金木石裝飾材料。最重要的是,這不僅僅是個書店!!
  • 蘇州網紅打卡地|在誠品書店感受文藝與清新的雙重魅力
    不過說到書店的話,蘇州的誠品書店絕對是閱讀愛好者喜歡的地方 蘇州誠品書店除了書籍豐富以外,也是大陸首家集娛樂、休閒、餐飲為一體的頗有文藝範的書店,再加上建築風格的小清新特色,簡直是文藝青年最理想的網紅打卡地
  • 豆瓣書店入駐天貓:豆瓣是怎樣文藝售書的?
    此次天眼查顯示的業務調整是否真正影響到豆瓣的運營,而隨著豆瓣讀書的發展,用戶刷豆瓣時可能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豆瓣書店獨家首發」的書籍搭配著配套的文藝周邊:可能紀念徽章、冰箱貼等在進行頗有吸引力的推薦。而這些書是怎樣被選擇出來的?對於豆瓣這樣一個因為聚集了太多優質的文藝青年的審視,做各種商業項目時總是格外艱難的平臺,該遴選哪些書才顯得不失水準?
  • 廣東佛山必須去的文藝書店,隨手一拍都是文藝照,發朋友圈最有面
    在廣東佛山市,有一個文藝範十足的書店,叫先行圖書,是文藝青年到了佛山應該去的地方。這個書店有很多家分店,最有感覺且最受遊客歡迎的是位於禪城區垂虹路27號的這一家店。騎自行車到這個書店的門口的時候,剛好還有遊客在這裡拍照,門口僅有的一把長椅和書店十分契合,那種ins風格的照片,隨手就能來一張。書店周圍是年代比較久遠的小區,書店是藉助了一個小區的一個大房間開起來的。接近傍晚,書店暖暖的燈光,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似乎就像是看到了自家的客廳,真的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 不願消失的武漢書店
    讀者與書店主理人,講述著自己與書店的故事。蟲蟲:十幾年前讀武漢中學,對面開了一家叫時間過去式+ed的書店,認識了尼採和雪萊。糧道街的店鋪換了一茬又一茬,武漢中學也建了新校舍,而他還在……楚兒的家書店的發起人楚兒媽媽:既然是為了活成書裡面的模樣,於是我們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
  • 【濟南那點事】我們書店見!盤點濟南文藝有氣質的書店
    擁有悠久歷史,或有著文藝腔調的書店,開始捍衛傳統紙質書。「深夜,我們書房見」,也被一些網友認為是很文藝範兒的約會場地。找個時間放下手機,關掉wifi,鑽進書店享受悠閒吧。  泉城路新華書店,也是老濟南的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網絡時代,新華書店裡還是吸引著很多人前來買書,影響力可見一斑。  每次路過這裡,還是感覺很親切~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雜誌非常全,外面不好買到的也可以在這裡買到!  地址:歷下區泉城路185號
  • 吳清友的誠品生活:從文藝書店到地產商場的跨界
    蘇州誠品書店開業當天遊人如織  誠品一開始就不只專營書店,只不過在其業務中,誠品書店這個名號最為響亮:它不僅是文藝青年拍照「打卡」的聖地,也是實體書店轉型升級過程中參觀、學習的對象。通過28年的積澱,誠品書店早已成為書店文化的代名詞。  誠品書店的獨特在於,每一家店都有獨特的布局。
  • 文藝青年最愛遊逛魔都書店
    上海從來不缺有話題的書店。各種類型的書店已成為這座城市最迷人的景點——論顏值,可以去「幸福集薈」一睹黑石公寓的風採;論風光,可以去位於上海中心的「朵雲書院旗艦店」,和摩天樓拍張合影;論藝術,可以到安藤忠雄設計的新華書店和美術館,領略光的空間;論品位,位於武康大樓的「元龍音樂書店」一定不能錯過。
  • 紐約咖啡書店指南,不文藝你打我
    當書店與咖啡結合,這裡不僅是知識和靈魂的棲息處,也是味蕾的夢鄉,是書櫃轉角或者桌子那頭的相遇。在紐約,就有許多把好書和咖啡館結合在一起的溫馨去處。一個人的靜謐,兩個人的默契,一群人的腦暴,都剛好。通通最喜歡的紐約書店之一,很多小夥伴都是從這家書店開始認知紐約獨立書店的。夫婦倆從資深編輯到把愛好做成書店與更多人交流。
  • 黃磊父女臺北彰顯"文藝範" "誠品書店"吹玻璃
    本次黃磊父女將會前往有著「文化地標」美譽的臺北誠品書店,感受傳說中「24小時文化大賣場」帶來的獨特魅力。 文藝父女「吹」玻璃,浪漫工藝驚豔多多 據悉,除曹格以外的四位老爸分別接到夜市吃喝、品嘗海鮮和參觀高科技夢想觀的任務,黃磊和多多的任務則是來到有著「臺北文化地標」之稱的誠品書店,共同製作玻璃工藝品。
  • 徐涇簡屋書店活動免費參加!還有禮品相送!!!來簡屋書店文藝清涼一「夏」吧
    今年夏天,簡屋書店為讀者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精彩活動,從DIY到分享會,每一個都是消磨苦夏的好辦法。文藝雅致的環境,也特別適合親子家庭享受歡樂時光哦。簡屋書店 ×Belle Vie文惠的花花草草 時間2018年7月28日15:00 – 16:00 地點簡屋書店謝衛路
  • 大面積被餐館取代 中國高校校園書店漸消失(圖)
    校園書店逐漸消失,在30%的高校內「片甲不留」  似乎沒有人知道「悅讀時光」的牌子什麼時候換成了「重慶雞公煲」。這家在南開大學西門駐紮9年的書店,在夏天到來之前悄悄地搬離了校園。  在香港城市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楊春感慨道,「又一個校園裡的文化標誌消失了。」在南開讀書的6年中,她目睹了一個又一個實體書店成為「過去時」。
  • 山東最文藝的城市,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隨處可見書店和咖啡館
    山東有一座文藝的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走在這座城市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書店和咖啡館,特別的浪漫,文藝氣息濃厚,地處山東半島,是山東省經濟中心,有「琴島」、「島城」之稱的青島市。青島是我去過的山東省城市中,最文藝的一座城市,或許是因為青島是座海濱城市,與生俱來的地理優勢,讓青島多了份柔情,溫暖溼潤的氣候,總是夾雜著些許幸福的味道,這座浪漫城市有許多書店和咖啡館,處處彰顯著文藝的氣息,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歡這座海濱城市,去過這麼多次青島,端午小長假就要到了,這三個經典的打卡地送給準備出行的小夥伴。
  • 蘇州網紅必打卡|來西西弗書店體驗文藝與咖啡的完美融合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書店都想打造網紅的特色風格來吸引消費者前來參觀,不單單是書籍種類繁多那麼簡單,更重要的還是創意文化是否足夠吸引讀者停下腳步,前去欣賞西西弗書店是我逛商場裡無意中發現的,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