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6 騰訊網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1937年,被西方國家稱之為"血肉磨盤"的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傷亡了30餘萬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妄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當時因為寶山大場防線的失守,當時的軍隊指揮者下令全線撤退,並下令一個團進行掩護,而最後的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團長謝晉元與"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的英勇體現在了中國軍人的勇氣和決心,但是這"八百壯士"最後的結局卻讓人義憤填膺,感慨不已!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整整鏖戰了四天四夜,擊斃兩百多名日軍,最後奉命撤退,原本計劃撤退到滬西和大部隊匯合,但是進入租界之後,原本按照過國民政府和租界當局的預定,要求放謝晉元的部隊通過租界。

可是當時的日本人發出了威脅,說如果敢放他們離去,他們就馬上進入租界搜查,而又因為中國人民給予的壓力,當時的租界當局將他們全部繳械,軟禁於當時的膠州公園內,四周也用鐵絲網包圍,如同監獄。

而這一軟禁就整整4年的時間,雖然被軟禁,但是謝晉元帶領部隊依舊照常出早操升旗,但是很快就被當時的租界當局橫加禁止,直到抗日戰爭一年之後,謝晉元向租界交涉,要求恢復升旗儀式,但是被當時駐紮在租界內部的各國衛隊所反對,同時衝進了謝晉元的軍營內部搶奪旗幟,而謝晉元率領部隊堅決保衛,雙方發生了很大的衝突,最後因為中國軍隊沒有武裝,整整犧牲了4人,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傷。

而在那一段非常艱苦的期間,上海也徹底的淪陷了,不過當時上海的民眾都會來到他們的營地,給予他們大量的食品和崇高的敬意,而也有著無數的日本特務想要潛入營地當中刺殺謝晉元,但是沒有得逞。

在1940年的時候,臭名昭著的汪偽政府成立,汪精衛甚至用陸軍司令的官職想誘降謝晉元,結果被謝晉元一通大罵,義正言辭的拒絕,而也正是因為在誘降沒有得逞之後,汪偽政府和日本當局便想出了極其下作的手段。

在1941年4月,謝晉元在和往常一樣進行早操的時候,被日本人收買的四個士兵刺殺了謝晉元,年僅37歲,消息傳出,舉國義憤,上海無數的市民自動的弔唁,蔣介石也是追授了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而在謝晉元去世後半年的時間,日本在太平洋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日本向英美宣戰,隨後就闖入了英美等國在我國的租界當中,而在租界地營地的孤軍將士也再一次的被日本軍隊拘禁,然後就發配到了各個地方做苦役,甚至有36個人,被日本人發配到了紐幾內亞島上!

而抗戰勝利以後,四行倉庫一帶也被改成了晉元路,而當時倖存的士兵也回到了這裡,為謝晉元一直守墓!

相關焦點

  • 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
    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先前電影《八佰》欲參加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卻因「技術問題」而取消,引發各界熱議。這部電影是翻拍八年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役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被稱作八百壯士的國軍竭力死守,拖住日軍的猛烈攻勢,一舉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而這場戰役也成功締造了2位英雄,包括帶領戰士們死守四天四夜的謝晉元中校團長,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送國旗進入戰場並帶出了八百壯士名單回租界的女童軍楊惠敏。但你知道這些戰士後來怎麼了嗎?
  • 「四行倉庫」的悲壯往事:「八百壯士」的名稱從何而來?
    淞滬會戰,不折不撓1937年,日軍大規模南侵,8月13日中日軍隊在上海一帶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史稱淞滬會戰。中日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10月25日,我軍大陣地被日軍突破,被迫全線退守,當時軍隊上層很多人都提出採取長期抗戰的計劃,這也就意味著我軍必須要放棄已經經營了三年之久的防禦陣地。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在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日戰局中又處於何種地位?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血性本色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主力部隊向西撤退。這次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失利而下挫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在全民抗日浪潮的推動下,國民政府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
  •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英勇抗日的事跡當時的外媒是怎樣評價的?
    該片故事根據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一次真實戰役改編,那就是發生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期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倉庫保衛戰」是「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一次重大戰役。1937年10月,打了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行將結束,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奉命守衛四行倉庫,這支英勇的中國軍隊,硬抗住了驕橫狂妄的日本侵略軍四天四夜的瘋狂進攻,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 孤軍死守,彈盡糧絕,淞滬會戰用熱血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
    近代有謝晉元八百壯士一腔熱血,孤軍奮戰,死守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由上海四家銀行共同出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一座倉庫,牆體異常堅固,它足有六層之高位於上海閘北南部的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外牆上的彈孔由於四行倉庫背靠租界,日軍在進攻中不敢貿然使用重炮,在遭到中國守軍的奮勇反擊後戰鬥陷入了僵持階段。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用血肉之軀死守四行倉庫,創造美好未來
    管虎導演的影視作品《八佰》已於8月21日放映。影片《八佰》是以淞滬會戰四路護衛軍為題材的戰爭影片,敘述了在歷史上被稱作「八佰將士」的戰士們在四路護衛軍的倉庫裡衝鋒陷陣,阻殺日軍的典故。
  • 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結果如何?被英軍關押4年,謝晉元被叛徒刺殺
    電影《八佰》現在正在熱播,這部電影我已經看過了,雖然和歷史有一些偏差,但那也只是為了營造影視效果而已,總的來說,這還算是一部比較成功的歷史系列大片。這部電影取材於抗戰時期淞滬會戰戰場上,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死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戰事。
  • 電影《八佰》,帶火了四行倉庫,歷史不該遺忘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八佰》讓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四行倉庫是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即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交通銀行與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與鹽業銀行)的聯合倉庫。它是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築物,建造得十分堅固。因此,這裡也被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藥。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百壯士悲慘的結局,一群硬骨頭勇士,最終被一群軟骨頭賣了
    但這場幾十萬華夏健兒犧牲的戰役,卻是蔣介石的消極抗戰才造就的,整個淞滬會戰就是一場作秀,而最後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又是淞滬會戰的一場作秀。 為什麼說淞滬會戰是一場作秀呢?因為老蔣從一開始就是消極防禦,積極等候國際調停的態度,淞滬會戰就是打給國際社會看的。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到底是什麼來頭!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成為了影迷的熱門"打卡"地點,四行倉庫究竟有什麼來頭呢?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參觀需求不斷增長,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延長開放時間-爭做金牌...
    實際上,在籌建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過程中,消防部門一直提前介入,主動參與,從消防硬體設施建設和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眾多切實可行的對策,既保護了紀念館的歷史文化風貌,又使其符合消防安全規範,為紀念館的建成開放貢獻了特有的消防智慧。
  • 八百壯士與通城|回聲嘹亮
    1937年中秋的前一夜,有200多個通城人從這裡出發,一路向東,奔赴上海,打響了一場震驚中外的戰鬥,「四行倉庫保衛戰」。上海四行倉庫舊址(圖片來源於網絡)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淞滬會戰爆發。
  • 劇本殺《四行往事》:跟隨八佰壯士體驗十五載國讎家情
    近日,華漢唐工作室推出了歷史情感沉浸劇本殺《四行往事》,廣受好評。劇本以八佰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譜寫了六位青俊男女跨越十五年的愛恨沉浮,敘事宏大壯闊,劇情撲朔迷離,在情感沉浸和推理體驗方面均可稱為上乘之作。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正式爆發。這場戰爭是我國全面抗戰開始後規模最大的戰爭,蔣介石掉了70萬部隊和日本進行對抗。要知道上海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中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都無法和日本比,所以仗打的非常慘烈。
  • 「八百壯士」奉命守四行倉庫的歷史細節:孫元良電話裡跟顧祝同急了
    1937年10月25日,淞滬會戰已經打了近三個月,焦灼的戰局在這一天,突然急轉直下:上海外圍核心陣地大場鎮失守。中國軍隊敗局已定。兩個多月前,淞滬會戰在上海城區閘北打響,隨後雙方不斷增兵,戰局不斷擴大。會戰第一階段,中央軍德械師第88師,一直堅守在核心陣地閘北,官兵冒著日軍猛烈的炮火,死磕不退。
  • 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遺址被列為20世紀建築遺產
    淞滬會戰爆發,上海淪陷,在上海淪陷後,十萬國軍被撤出了上海,整個上海除了租界以外的地方,全被日軍佔領。當時,號稱有70萬人的國軍,在三個月內,連連戰敗,所有國人抗日的情懷一度降到了冰點,最後,國軍只留下八十八師的一個團在四行倉庫守著,好用來封住國際上輿論。說是一個團,其實只有420人,但因為團長謝晉元為了壯大聲勢,所以對外宣稱有800人。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那英波切利獻唱 「八百壯士」真實名字催淚
    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
  • 上海一廢棄倉庫成熱門旅遊地,因電影《八佰》走紅,遊客絡繹不絕
    1937年,在上海發生了淞滬會戰,中日雙方經歷了2個多月的戰鬥後,國軍決定撤離上海,留下了一支部隊抵抗,並掩護大部隊的撤離。這支部隊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奮戰四天四夜,多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振奮了士氣,這一支隊伍被譽為「八百壯士」,其實歷史上參與這場奮戰的只有420人,為了提高威懾力,才對外稱作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八佰》所講述的故事。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有點了解了,我這裡稍微說一下: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全面爆發。這也是全面抗戰後,中國軍隊和日軍進行的一次大型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