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

2021-01-07 騰訊網

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先前電影《八佰》欲參加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卻因「技術問題」而取消,引發各界熱議。這部電影是翻拍八年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役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被稱作八百壯士的國軍竭力死守,拖住日軍的猛烈攻勢,一舉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而這場戰役也成功締造了2位英雄,包括帶領戰士們死守四天四夜的謝晉元中校團長,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送國旗進入戰場並帶出了八百壯士名單回租界的女童軍楊惠敏。但你知道這些戰士後來怎麼了嗎?他們在戰役結束後被軟禁在租界,謝晉元被暗殺,而楊惠敏則含冤入獄……

四行倉庫保衛戰!讓世界看見中國抵死不從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來到了尾聲,國民政府軍損失慘重,為了保全實力,大部隊向後方撤離。為了整頓傷亡、休養生息,蔣中正下令第88師單獨留守上海,掩護大軍撤退,最後經過幾個幹部商討,留下了第1營加強營的兵力在四行倉庫,並下達「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

好在四行倉庫本就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又做為戰時倉庫囤積了許多食物、彈藥和飲水,加上和上海租界只隔了一條河,日軍不敢大規模的發動攻擊,以免驚動到歐美國家。而負責帶領這400多人的第524團團附謝晉元,為了虛張聲勢讓日軍以為有一個團防守四行倉庫,對外通訊都用第524團代替第1營,並要求士兵說有800人在倉庫防守,這也是800壯士的由來。

謝晉元曾告訴部下:「這個四行倉庫就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我們全都要戰死在這裡。我們中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就要堅守陣地,和敵人拚死戰鬥到底!」

八百壯士死守倉庫的第二天,女童子軍楊惠敏聽說了這群國軍的事跡,便主動跟上海商會聯絡,並冒著生命危險帶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泳渡蘇州河(一說走陸路)進入四行倉庫,把國旗和上海商會的電話送給軍隊、鼓舞士氣,並帶出了謝晉元所偽造的800人名單,將他們的英勇精神公告全國。

謝晉元團長被暗殺,士兵四散淪苦力

除此之外,國軍的拚死戰鬥也被租界裡的西方世界所看到,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雖然不如蔣中正所期望的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但也在英美等國留下了好印象。八百壯士死守四個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戰死200多人,國軍死傷共37人,最後透過各國使節團的交涉下,蔣中正下令撤軍,八百壯士撤退至上海租界。

沒想到,他們剛撤退完畢,就被租界內的英軍強制繳械,並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因為英國受到日軍威脅:「如果讓國軍離開就要攻入租界」,這一軟禁就是4年。而維新政府與汪精衛政權也趁機想拉攏保衛戰的大功臣謝晉元,卻被多次拒絕,沒想到在1941年4月,謝晉元就被受偽汪精衛政府誘騙的手下暗殺身亡。消息傳出,上海市民悲慟不已,逾10萬人參加他的葬禮,蔣中正也發出慰告通電並追贈少將軍軍階。

謝晉元的死亡只是八百壯士悲痛的開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租界被日軍佔領,他們自然沒有放過當年的這群士兵,一開始先拘禁他們,後來還將他們打散到各地去挖壕溝、做苦工,甚至有一些被送去紐幾內亞做奴工。二戰結束後,從各地回到上海的倖存者只有100多人,而後來國共內戰爆發,剩餘一部分的人則跟著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有些則留在大陸。

四行倉庫現址仍有當年交戰留下的滿面彈痕。

女英雄含冤入獄,後半生隱姓埋名

那冒死將國旗送入四行倉庫的女童軍楊惠敏呢?淞滬會戰結束後,楊惠敏也跟著向後方撤退。而她的英勇行為被國民黨拿來大肆宣傳,先是在婦女節接受了蔣宋美齡的表揚,又代表中華民國到美國參加世界青年自由大會。1939年還被派到歐洲週遊訪問,見到了英國女王、墨索裡尼、還有希特勒,希特勒還誇她說:「妳就是德國男女青年的榜樣!」

她在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時,幫助梅蘭芳、胡蝶等藝術家從香港撤退到重慶,過程中因拒絕幫胡蝶運送30多件的行李而被記恨。當時身為國民政府軍統局長的戴笠看上了胡蝶,為了討美人歡心,就把楊惠敏安上了匪諜的罪名送進監獄。直到1946年戴笠意外身亡後,她才被放出來。

莫名遭逢牢獄之災後,楊惠敏就此鬱鬱寡歡,隱姓埋名改叫楊希賢,絕口不提往事,並堅決不接受政府的任何資源,就連她自己的兒子都是在她死後才知道媽媽曾經做過這樣的豐功偉業。據說,直到1975年《八百壯士》電影上映後,楊惠敏才漸漸展開愁容,後於1992年病逝。

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後來不論國共雙方都十分讚譽,但是人們總是只記得精採動人的英雄故事,他們後來的悲涼又有幾人知曉?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1937年,被西方國家稱之為"血肉磨盤"的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傷亡了30餘萬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妄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 孤軍死守,彈盡糧絕,淞滬會戰用熱血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
    近代有謝晉元八百壯士一腔熱血,孤軍奮戰,死守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由上海四家銀行共同出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一座倉庫,牆體異常堅固,它足有六層之高位於上海閘北南部的蘇州河北岸。當小姑娘問有多少勇士時,為了不洩密謝晉元回答道:有八百人,這也就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勇士」的由來!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用血肉之軀死守四行倉庫,創造美好未來
    影片《八佰》是以淞滬會戰四路護衛軍為題材的戰爭影片,敘述了在歷史上被稱作「八佰將士」的戰士們在四路護衛軍的倉庫裡衝鋒陷陣,阻殺日軍的典故。 在今年的情況下,《八佰》可能會變成許多粉絲期望的「爆款」,可是與粉絲相見晚了一年多。此片源自1937年淞滬會戰晚期,謝晉元領命帶領420多位戰士,作戰恪守上海市四行倉庫。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而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就是這這種狀況下產生的。蔣介石雖然想撤軍,但還是要留一部分軍隊抵抗,因為之後九國公約的代表要在上海籤字。蔣介石想通過這些部隊的抵抗來換取各國的同情。最終決定讓八十八師留一部分人留守。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覺得,既然留下來的橫豎都是死,不如稍少留一點。最終決定留一個團來守一兩個據點。
  • 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結果如何?被英軍關押4年,謝晉元被叛徒刺殺
    這部電影取材於抗戰時期淞滬會戰戰場上,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死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戰事。淞滬會戰於1937年8月13日爆發,我國和日本在抗戰時期爆發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而謝晉元,就如同當年的閻典吏一樣,以自己的智慧,率領「八百壯士」連擋日軍多次進攻。  大部隊撤退之後,四行倉庫外圍還有一處鋼筋混凝土掩體。謝晉元料定日本人會利用這個掩體,便在其中藏了許多手榴彈,外加一顆大號的迫擊炮彈。後來,日本軍隊果真鑽了進去,守軍從外面把連著手榴彈的繩索一拉,手榴彈連著迫擊炮彈,一起爆炸,隨即一屋子日軍全部上了西天。
  • 「四行倉庫」的悲壯往事:「八百壯士」的名稱從何而來?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但又不得不落實上級的命令,所以88師師長孫元良決定留下一個團死守閘北,其他將士撤退。這個命令交給了524團長謝晉元。四行倉庫,頑強鎮守。按照上級的要求,指揮所被設立在了88師原司令部四行倉庫當中,堅守四行倉庫的兵力,只有一個營左右。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血性本色
    四行倉庫是位於上海閘北區蘇州河西岸的一座混凝土建築,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所以名為「四行」。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此前被作為八十八師師部,因此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藥。2015年,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成為上海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八百壯士悲慘的結局,一群硬骨頭勇士,最終被一群軟骨頭賣了
    從現在公開的消息中可以知道,對於「八佰」撤出四行倉庫之後發生的事情,電影中並沒有表現,成為普遍吐槽的一個槽點。所以不管你看沒看電影,先了解一下這個歷史事件的結局,總是可以的。放心文章不涉及電影內容,沒有劇透,可以放心閱讀。
  •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英勇抗日的事跡當時的外媒是怎樣評價的?
    該片故事根據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一次真實戰役改編,那就是發生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期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倉庫保衛戰」是「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一次重大戰役。1937年10月,打了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行將結束,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奉命守衛四行倉庫,這支英勇的中國軍隊,硬抗住了驕橫狂妄的日本侵略軍四天四夜的瘋狂進攻,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 參觀需求不斷增長,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延長開放時間-爭做金牌...
    實際上,在籌建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過程中,消防部門一直提前介入,主動參與,從消防硬體設施建設和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眾多切實可行的對策,既保護了紀念館的歷史文化風貌,又使其符合消防安全規範,為紀念館的建成開放貢獻了特有的消防智慧。
  • 四行倉庫800壯士其實僅414人,謝晉元為什麼送出800人名單?
    上海四行倉庫 1937年10月,「八百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英勇抵抗日軍整整4天後,以一場拉鋸戰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中國營只有414人,為什麼後來會被稱作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他們又為什麼要在這個籍籍無名的倉庫堅守到底呢? 四行倉庫,從軍事上講並沒有明顯的價值。這座倉庫,是一幢25米高的六層混凝土建築,位於蘇州河畔,屬閘北區,在上海租界的邊緣地帶。
  • 「八百壯士」浙江老兵回憶:離開四行倉庫的生涯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第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浙江金華人章渭源是「八百壯士」之一。作為孤軍戰士,他在晚年留下了《跟隨謝晉元團附浴血四行倉庫的回憶》《八年孤軍生活》等文章,訴說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 八路軍守四行倉庫是另一種局面?《八佰》德械裝備給八路軍會如何
    電影《八佰》已經上映,四行倉庫這一經典戰例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難道四行倉庫一戰我們不是勝利方嗎?此次戰鬥的目的不是殲滅日軍,而是達到某種戰略目的。從這兩點來看,四行倉庫一戰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後來的撤退是必然的,沒有支援沒有補給,無論哪支部隊去打,四行倉庫那一戰的結果都一樣,只是過程有所改變。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到底是什麼來頭!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成為了影迷的熱門"打卡"地點,四行倉庫究竟有什麼來頭呢?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電影之外,真實四行倉庫和蘇州河竟還有這些故事?
    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奉命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片中的很多場景,上海的小夥伴應該都很熟悉。因為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上海的蘇州河畔。而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中,數百孤軍勇士在日軍的炮火下守衛著當時「上海最後的陣地」。片中戰士們死守陣地,甚至抱著炸藥捨身取義的壯烈情景,真的非常讓人動容。
  • 八百壯士與通城|回聲嘹亮
    1937年10月27號凌晨,五二四團接到命令,死守閘北,退守四行倉庫。四行倉庫保衛戰舊照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滬上四家銀行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出資而建,是一棟七層鋼筋水泥大廈。進入倉庫後,通城人周福其和他的戰友們迅速打通各層樓房的隔牆,將底層門窗全部封死,並用倉庫內堆存的小麥、玉米構築外圍工事。而此時,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蘇州河,對岸也是租界。倉庫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座「孤堡」。四面被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
  • 劇本殺《四行往事》:跟隨八佰壯士體驗十五載國讎家情
    近日,華漢唐工作室推出了歷史情感沉浸劇本殺《四行往事》,廣受好評。劇本以八佰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譜寫了六位青俊男女跨越十五年的愛恨沉浮,敘事宏大壯闊,劇情撲朔迷離,在情感沉浸和推理體驗方面均可稱為上乘之作。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八佰》原型:他和400人用一場戰役欺騙了世界,結局讓人悲憤
    幾番討價還價後,蔣介石最終同意,88師留下一個營,最終,這支由謝晉元統領的餘450餘人的團,為了迷惑日軍,對外妄稱八百人,號稱八佰壯士的孤營,就死守在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這八百壯士,就是故事的主角!02八佰壯士的英雄經過篩選,「八佰壯士」最終選擇了位落蘇州河的四行倉庫作為保守點,它的六層鋼筋水泥建築,為壯士提供了堅固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