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蘇、浙江三地檢察機關籤署《關於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

2020-12-15 中國網新聞中心

12月11日上午,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會上上海、江蘇、浙江三地檢察機關會籤了《關於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區劃管轄協作意見》(下稱《協作意見》),提出探索推進全流域的跨省際區劃生態環境司法管轄機制。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對該項工作提出要求,強調上海、浙江、江蘇三地檢察機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紮實辦好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發揮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全流域、跨區劃治理中的制度效能,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到實處,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

記者了解到,此前,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組成聯合調研組,就建立環太湖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劃訴訟管轄機制開展調研,在充分聽取環太湖地區檢察院、法院意見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上海、浙江、江蘇三省(市)環太湖流域行政公益訴訟工作實際制定了《協作意見》草案,在徵求三地檢察機關的意見後最終定稿。《協作意見》旨在統一相關司法政策,推動形成跨區域監督合力,提升環太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

《協作意見》適用於上海、浙江、江蘇三省(市)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細化了在跨區劃管轄的具體操作程序,包括線索移送、上級督辦、指定管轄、協商管轄、相關原則及結案程序等方面;統一了辦案標準,規定「應逐步統一執法標準和司法辦案尺度」;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進行了有益創新,對於按照屬地管轄原則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的案件,探索推進全流域的跨省際區劃生態環境司法管轄機制,破解「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水汙染治理中的瓶頸問題,有利於推進環太湖流域的跨省域執法和司法協作,促進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

相關焦點

  • 滬蘇浙檢察機關籤署《關於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
    本報湖州12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 李春薇)12月11日上午,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會上,上海、江蘇、浙江三地檢察機關會籤了《關於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區劃管轄協作意見
  • 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指示,上海、浙江、江蘇三地檢察機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紮實辦好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發揮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全流域、跨區劃治理中的制度效能,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到實處,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
  • 11個月公訴破壞生態環資犯罪2.2萬餘人
    白皮書透露,2020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依法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長江經濟帶檢察攥指成拳打擊環資犯罪
    協作辦案為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全流域、跨區劃治理中的制度效能,上海、江蘇、浙江等檢察機關建立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機制,經最高檢批准,聯合制定《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區劃管轄協作意見》,建成全國首個跨省際區劃訴訟管轄機制,統一相關司法政策,推動形成跨區域監督合力,破解「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
  • 非法盜採江砂破壞長江生態環境,犯罪嫌疑人被追索修復金400餘萬元
    非法盜採江砂破壞生態,在提起刑事訴訟時,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江蘇檢察機關對一樁惡劣的破壞生態環境中,向犯罪嫌疑人追償生態損害賠償金400多萬元,要求修復犯罪行為對長江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損害。 與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協作,形成長江保護合力在護航長江大保護過程中,江蘇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檢察職能,形成工作合力,下發了《江蘇省檢察院關於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協作機制的意見》,推動全省檢察機關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保護共行的刑事、民事、行政一體化協作機制,當好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 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與此同時,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全方位打擊破壞行為
    與此同時,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檢察機關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與此同時,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全方位打擊破壞生態違法行為  2020年11月19日,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非法捕撈案。
  • ...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有力度有...
    上海、江蘇、浙江等檢察機關建立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機制,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聯合制定《環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區劃管轄協作意見》,建成全國首個跨省際區劃訴訟管轄機制;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等地檢察機關會籤太浦河流域生態資源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浙江慈谿、平湖、海寧、海鹽、上虞與上海金山、浦東、奉賢八地檢察機關建立上海—浙江灣區檢察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機制,滬蘇浙皖省級檢察機關在原有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
    針對《農業部關於公布率先全面禁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名錄的通告》等文件就案發太倉水域是否屬於長江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保護區存在一定模糊的情況,會同偵查機關請示農業農村部長江漁業辦,確認長江江蘇徐六涇以下常熟、太倉水域屬於保護區範圍,為今後辦理類似案件提供借鑑。2019年5月6日,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受理案件後,刑檢部門第一時間向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移交線索。
  • 長江全流域及重點區域司法協作已初步形成
    法治長江凝結著司法機關的一份努力。9月下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籤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說。
  • 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共同守護母親...
    法治長江凝結著司法機關的一份努力。9月下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籤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說。
  • ...檢察白皮書(2020)》 把保護生態環境和服務「六穩」「六保」結合
    《白皮書》透露,2020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依法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新聞發布會」江蘇:批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183件290人
    12月8日,江蘇省檢察院舉行江蘇檢察機關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江蘇檢察機關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工作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2020年1至11月,江蘇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183件290人,提起公訴1235件2702人,其中涉及長江及其支流生態環境保護的案件佔一半以上。
  • 馬勇:環境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與社會組織的協調和聯動 | 「檢察...
    11月27日,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環境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專委會2020年年會,暨「檢察環境公益訴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江西贛州開幕,根據本次會議的主旨,本篇將從檢察機關與社會組織開展公益訴訟的現狀與問題、對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法及建議三個方面,對檢察機關與社會組織的協調與聯動展開研究探討。
  • 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有關情況等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聯合有關部門加大推動力度;二是加強統籌調度和業務指導,指導各地解決實踐中發現的問題;三是強化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方法體系建設;四是繼續開展調研和跟蹤評價;五是推動相關立法和配套政策措施出臺。剛才您說比較關注案例,重慶、江蘇、浙江、貴州等地工作比較突出,這些地方的案例有些特點,值得關注。
  • 最高檢對B類建議集中再答覆·生態環境保護
    本案中,被告單位寶勳公司及被告人跨省運輸、轉移危險廢物,並在長江流域甚至是長江堤壩內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數量大,持續時間長,給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涉案地辦案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查清犯罪事實,對被告單位及各被告人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在辦理長江經濟帶跨省(直轄市)環境汙染案件,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方面具有典型意義。
  • 最高檢:服務保障長江生態環境治理,注重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
    澎湃新聞 檢察機關在浙江湖州共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生態環境治理任務仍繁重,注重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澎湃新聞注意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 15 年前在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重要科學論斷,創造性地解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指明了統籌經濟與生態、開發與保護的全新發展路徑。
  • 最高法發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司法意見和典型案例(附...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