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強者!患者肺癌腦轉移8年,聽他講述背後的故事

2020-12-21 瀟湘晨報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最近,來自長沙的張爺爺高高興興的從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出院了,經過全面複查,他的病情依然穩定。

原來這位爺爺患肺癌腦轉移,今年已經是第 8 年了,令人稱奇的是,去年還和家人朋友自駕去了雲南玉龍雪山,當他把爬上玉龍雪山的照片發給主管醫師時,主管醫師、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任鬥醫師賦詩一首:肺癌腦轉已 8 年,如今能爬大雪山。" 陀螺 " 神器建奇功,頑魔慢轉只等閒!

" 我現在是上得了高山(玉龍雪山),下得了海(泰國海邊),還跑得了路(自駕遊),完全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啊!" 不僅如此,張爺爺去年還自駕去了很多地方。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初始如此難治的病人有這麼好的生活質量,他又有什麼樣的經驗可以給大家分享呢?張爺爺迫不及待的在床旁告訴他的醫師和病友們。張爺爺自己總結了三點體會。

第一條,相信醫生,配合醫生的治療。

" 醫生都是為了你的病好,千方百計的想救你!所以,我自始至終都對我的醫生充分信任。" 張爺爺掰起手指頭,有板有眼的說," 我記得第一次出現咳血,去醫院作氣管鏡的時候,醫師給我交代了很多風險,我就三個字:相信你。然後毫不猶豫的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於是,醫生放心大膽的為我完成了氣管鏡檢查,幫我明確了肺癌的診斷。"

接下來,是各種治療前的談話,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腦壞死,反正我裝作聽明白了似的,我還是那句話,你說怎樣做,就怎樣做吧,正是有這樣一種心態,醫生才能大膽的開展工作,說來也巧,這些那些的各種風險還真沒有在我身上出現過,唯一一次的放射性肺炎,也是醫師們將我及時搶救了過來。所以啊,生了病不要害怕,要相信醫生,相信醫生就是相信科學,因為他們成天鑽研這個,越配合的好,你就好的越快。

第二條,接受科學治療。" 生病 8 年來,我做了三次立體定向放療,無數次化療,吃了多少藥,做了多少個 CT 我也數不清了,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是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不信偏方邪門,也就是不走彎路吧!我雖然也和病友們交換抗癌心得,但是我還是以我的主治醫師的意見為準,因為畢竟他們才是專業人士啊!我沒有擔心過什麼掉頭髮啊、吃不下飯啊這些副反應,我始終相信,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治療手段這麼多,醫師肯定能夠幫我找到一個最好且又適合我的方法,當然,實在找不到了,那就算了吧,正是這樣一種心態一種理念,我生病這麼多年來,活的很輕鬆,不像別的人生病後愁眉苦臉的每一天,我還一邊打化療一邊看股票嘞!"

第三條,家人的全力支持。提起這點,張爺爺深情的拉了旁邊的老婆一把," 我這個老婆啊,那她都是從頭到尾陪著我,從家裡到醫院,從天南到地北,沒有她的支持,我也活不到今天!"

任鬥教授解釋,癌症患者心理負擔重,情緒波動大,各種要求很多,同時因為病情的需要,需要反覆奔波於各種醫院之間,沒有強大的家庭精神支撐,要想長期生存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 正是如此,她的老伴才無微不至的關愛他、為他熬藥、陪他散步、督促吃藥,變著法子弄健康美味飲食,陪同到醫院看病。正是這樣全心全意的關愛,才成就了老爺子八年抗癌的傳奇經歷,要知道,四期肺癌到現在免疫治療如火如荼的開展著,5 年生存率也還只有不到 15%,更何況是八年!"

任鬥教授表示,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肺癌雖然是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癌種,但是,只要我們醫患一起努力,精準診斷,科學施治,就一定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傳奇!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任鬥 鄧豔林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肺癌患者,若不想肺癌腦轉移,需戒菸
    肺癌患者如果不想讓癌症向大腦轉移的話,那麼一定要戒菸了。當肺癌患者的癌細胞向大腦轉移的時候,那麼患者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有可能會加快結束生命的腳步。肺部癌細胞是怎麼向大腦進行擴散的呢?很明顯,不單單是這樣的,尼古丁就像誘惑亞當和夏娃吃禁果的毒蛇一樣,一開始的花言巧語,讓亞當和夏娃信任他,接著就把禍端引起了。
  • 肺癌腦轉移怎樣治療合理,一位女患者讓我看到奇蹟
    肺癌腦轉移怎樣治療合理,一位女患者讓我看到奇蹟 2020-09-11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研究進展盤點
    肺癌腦轉移是腦轉移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20%~56%的肺癌會發生腦轉移。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新方法已開拓了一片新領域,越來越多的方法被證實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本文主要總結了NSCLC中腦轉移相關的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 肺癌最易轉移的4大部位,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警惕
    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保護自己,儘量避免哪些對我們肺部帶來傷害的東西在過去30年來,肺癌發病率增長了465%,它已經取代肝癌成為我國發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肺癌患者73.3萬,到2017年已經上升至80萬,約佔全球總數的40%。
  • 肺癌患者吃發物,易發生轉移?肺癌轉移時,會有啥感覺?
    肺癌患者吃發物,易發生轉移?肺癌轉移時,會有啥感覺?1、身體出現莫名疼痛肺癌轉移的時候,患者的身體會出現莫名的疼痛感,疼痛的區域不同,有可能患上的疾病也不相同。如果發現自己的肝區出現疼痛,並且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現,這是肝臟受到轉移。
  • 首次證實:新的靶向藥物可延長某些晚期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超3年
    新的靶向藥物奧希替尼(AZD9291)早在2015年11月於美國上市,也被稱為第三代靶向治療藥物,由於研究發現該藥可有效克服第一代靶向藥(易瑞沙、特羅凱等)使用後產生的耐藥,並且對腦轉移病人有著更為出色的效果,在我國也於2017年3月獲批用於治療晚期EGFR T790M突變肺癌,同時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 肺癌手術後每天跑5公裡,三個月後檢查出腦轉移,運動促進轉移?
    「我看這文章寫的,這人得了肺癌,已經做了手術,情況還算樂觀,結果他自己說要跑步鍛鍊身體,一天得跑5公裡呢!結果,三個月後一複查,肺癌腦轉移了,真是倒了大黴。要我說啊,得了病,就乖乖躺在床上治病,別老折騰自己,適得其反。」老王看完新聞,發表了幾句感嘆。 運動是否會促進癌症轉移?
  • 肺癌患者腿疼,就是骨轉移?醫生坦言:也可能是1種病搗亂
    肺癌患者腿疼,一般來說,可能是癌細胞已經開始轉移或者擴散,進入到骨頭裡了,不然怎麼會引起腿疼呢?對於許多肺癌患者來說,腿疼了,自己就會覺得是癌細胞轉移了,病情又加重了。肺癌患者腿疼,真的就一定是骨轉移嗎?醫生坦言,也可能是1種病搗亂,下面具體跟大家介紹一下。肺癌患者腿疼,到底是怎麼回事?
  • 肺癌患者總是胃疼,是藥物副作用,還是腫瘤轉移?專家解讀
    肺癌患者因為身體中生長了癌細胞,隨著癌細胞的生長,身體中的大部分的能量會被癌細胞奪走,漸漸的人就會變得非常的消瘦,還會出現身體疼痛,患者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很難入眠。身體出現這些異常的反應,會給患者的心中帶來很大的壓力,有的人就會出現癌症抑鬱等情況的發生。
  • 偽裝的小細胞肺癌骨髓轉移
    作者 | 王珏 單位 | 無錫市人民醫院 前 言 小細胞肺癌(SCLC)約佔肺癌的15%~20%,其吸菸相關比例高達98%。
  • 白蛋白紫杉醇聯合K藥逆轉ROS1突變肺癌患者蘿拉替尼耐藥的案例分析
    一 多線用藥,多次惡化 這是一名53歲的中年男性患者,之前被診斷為IV期(T1N3M1)肺腺癌,並伴有多發性鎖骨上腫塊和腦轉移。這是一個晚期的肺癌患者,加上腦轉移,確診時的情況無疑是比較糟糕的。
  • 博鰲樂城引進蘿拉替尼 為晚期肺癌患者再續「生命」
    海南博鰲樂城引進國際新藥蘿拉替尼 為晚期肺癌患者再續「生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1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 通訊員 張晨曦)「非常感謝樂城先行區,感謝博鰲恆大國際醫院的醫護人員,讓我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近日,博鰲恆大國際醫院一位62歲肺癌患者,帶著國際新藥蘿拉替尼高興地出院了。
  • 國內肺癌患者福音 奧希替尼獲批一線療法 更加安全高效
    重磅消息:8月31日,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奧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用於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對於國內肺癌患者來說,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他們將迎來更安全、高效的一線靶向治療新選擇。
  • 癌症轉移的真兇竟是慢性炎症!「消炎藥」降低77%的肺癌死亡
    2020年1月15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上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了白介素-1-β(IL-1-β)在癌症轉移中起關鍵作用的詳細表觀遺傳機制,意味著對於「慢性炎症如何幫助癌細胞轉移」這一問題,我們有了更清晰地認識。
  • 博鰲樂城引進國際新藥蘿拉替尼 為晚期肺癌患者再續「生命」
    近日,博鰲恆大國際醫院一位肺癌患者帶著國際新藥蘿拉替尼高興地出院了。他表示,非常感謝樂城先行區博鰲恆大國際醫院的醫護人員們,讓他能夠再續「生命」! 2018年10月,62歲的李先生被確診為右肺非小細胞型腺癌IV期,次年1月,李先生轉至英國治療,局部疼痛症狀有所緩解,根據醫院基因檢測判斷,李先生的症狀屬於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又選擇回到國內醫院服用阿來替尼進行治療,病情一度好轉。但是,今年6月複查後,醫生判斷,李先生對阿來替尼耐藥,病情再一次失控。
  • 豪森藥業阿美樂獲批 帶給晚期肺癌患者更多生存希望
    肺癌的發病率在中國均居於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患者中有超過 40% 是 EGFR 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於EGFR敏感突變患者,目前主要使用第一/二代 EGFR 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較傳統化療優勢明顯,但約1 年後會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其中超過半數是 T790M 突變所導致。
  • 醫師節,聽他們講述「上帝紋身」背後的故事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無數像黃醫生這樣的銀屑病專科醫生,仍然堅守在自己的「戰場」。 這個8月,一場名為#不「屑」戰鬥,新鮮人生# 23小時「上帝紋身」的體驗活動在皮膚科醫師群體中開展起來。活動邀請全國範圍內的專科醫生講述銀屑病治療過程中的醫者初心,以喚起公眾對銀屑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 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在肺癌診斷及淋巴結轉移監測中的價值
    早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一些肺癌患者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最常見的異常是血清T3濃度低,這雖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其他臨床或生化證據無關,但這些患者的短期預後比T3濃度正常的肺癌患者差。自此,肺癌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改變備受關注。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肺癌患者會伴有正常甲狀腺功能病態症候群[3,10,11,12]。
  • 肺癌疼不疼?醫生:肺癌引起疼痛多發於這四個位置
    肺癌遠處轉移會引起腹痛之前遇到一位患者,因為右腹疼痛來醫院就診,做了彩超後發現肝臟有個腫瘤,而最終的病理結果發現肝臟的腫瘤竟然從胸部轉移而來。也就是說病人的原發灶在肺部,但是肺部卻沒有任何的疼痛不適,反而以肝臟的疼痛為首發症狀。
  • 肺癌為何是第一大癌症?什麼原因導致肺癌?醫生說清楚!
    痰中帶血或咯血:以中央型肺癌多見,以咯血為首發症狀者約佔肺癌患者的25%~40%。呼吸困難:約有10%的肺癌患者以呼吸困難為首發症狀,表現為氣短、喘息,偶爾出現喘鳴,聽診時呈局限性或單側哮鳴音。肺癌轉移:骨盆、脊柱、肋骨轉移較為常見,可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另外,肺癌還可出現多處轉移,如腎上腺、肝臟、胰腺、胃腸道、腎臟、淋巴結等,導致黃疸、黑便、腹痛、血尿、淋巴結腫大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