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朵
《半生緣》裡顧曼楨是怎樣一個人?
大多數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她知性溫柔,善解人意,有著高學歷又肯吃苦上進,典型的賢妻良母類型,簡直就是男人心目中的完美配偶,只可惜,這些美好被姐姐顧曼璐和祝鴻才親手毀掉了。
眼見未必是實,人們習慣於從表象看問題,一不小心就把假象當成了事實。第一次看張愛玲《半生緣》的時候,還在讀初中,記不清小說裡具體的文字描述,只記住了故事的大致梗概,尤其是顧曼楨被祝鴻才欺負的細節,深感可怕。
再後來,看了電影版和電視劇版,更加深了祝鴻才的可怕形象,深深地為顧曼楨打抱不平,痛罵她的姐姐太過分,「簡直不是人」,顧曼楨和沈世鈞那麼相愛的兩個人,沒能走到最後,實在令人心疼。
那時年紀太小,根本讀不懂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和用意。如今,再來重溫原著,才發現,顧曼楨並非表面那麼單純善良。
第一,和沈世鈞戀愛期間,勾引張豫瑾。
顧曼楨表面上和姐姐裝作一副姐妹情深的樣子,其實她很是嫌棄這個姐姐,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裡詛咒姐姐早早去世。
至於她的愛情,完全是被自己作沒的。戀愛期間,沈世鈞曾多次提出結婚的要求,她都一再推脫,為了刺激沈世鈞,她上演了故意「勾引」張豫瑾的戲碼。
原著裡曾有這樣一段描述:「曼楨其實是有用意的,她近來覺得,兩個人老是膩在一起,熱度一天天往上漲,總有一天,他們會不顧一切,提前結婚了,而她不願意這樣,所以很歡迎有第三者和他們在一起。 」
為了證明沈世鈞愛自己的真心,為了讓沈世鈞萌生醋意,為了證明自己的魅力值,顧曼楨把張豫瑾當成了工具人,明明知曉沈世鈞的懦弱和敏感,卻還是故意和張豫瑾走得很近,這種行為放在現在,不就是妥妥的「茶藝大師」嗎?
沈世鈞和顧曼楨從認識到相戀,又不是短短幾天的事情,中間歷經了好幾年,也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更何況,面對沈世鈞的求婚,顧曼楨並沒有拒絕,她開心地接下了沈世鈞送與的紅寶石戒指。
事情到了這一步,沈世鈞想要上門提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顧曼楨非要作妖,她瞞著母親和奶奶,讓她們誤會了沈世鈞是一個不負責任和不乾脆的男人。
當張豫瑾來到城裡辦事,顧曼楨一聲聲地叫著「瑾哥哥」,還拽著瑾哥哥的胳膊,留人家在家裡住下。拜託!你都多大年紀的人了,還當自己是十四五的小姑娘?大半夜,黑燈瞎火,她還非要去給張豫瑾房間裡修燈,張豫瑾一個大男人,難道這點事都不能幹?
最終,她的計謀得逞了,沈世鈞誤以為她愛上了張豫瑾,張豫瑾也以為顧曼楨對自己有別的意思,進而發起了追求攻勢,得知這一切的顧曼璐,對顧曼楨心生恨意,把她送給祝鴻才。到頭來才發現,這是一個大循環,顧曼楨親手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第二,假借獨立的名號,攛掇沈世鈞和家人反目。
故意和張豫瑾親近,只是顧曼楨心機深沉的一個方面,她真正厲害之處在於挑撥沈世鈞和家人的關係,假借獨立的名號,攛掇著沈世鈞和原生家庭決裂。
沈世鈞和顧曼楨是通過中間人許叔惠相識的,原著裡顧曼楨首先對沈世鈞動了情,在感情裡她是主動的一方。兩個人交往過程中,沈世鈞對她無話不談,原生家庭裡的一些不堪的事情,他都會說與顧曼楨聽。
因為父親在外另立了新宅,一年到頭來也就陪自己和母親一天,沈太太是一個世俗且固執的女人,她一輩子都在渴求丈夫的關心與疼愛,為了挽回丈夫,她想方設法地利用兒子,幹涉兒子的學業,幹涉兒子的工作。
沈世鈞在父親和母親那裡得不到正常的關愛,他曾表達過想要逃離家庭的意願,但其實也只是說說而已,骨子裡懦弱的男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出反抗的舉動。聽聞沈世鈞對原生家庭不滿的傾訴,顧曼楨拿捏住了這一點,鼓勵沈世鈞出來獨立。
與其說是獨立,倒不如說是讓沈世鈞做「倒插門女婿」。提到結婚,顧曼楨一拖再拖,她給出的理由是兩個人現在還要工作,努力賺錢,她口中所說的賺錢並不是攢錢,為兩個人的未來生活打基礎,而是她要賺錢貼補娘家。
親人對於顧曼楨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她的愛人,她嫁給沈世鈞的唯一理由就是對方要和他一起承擔養育娘家親人的責任。顧曼楨很清楚,沈世鈞的家人不會接受她,便攛掇著沈世鈞和家人反目,出來另立門戶。
顧曼楨表面清純善良,內心裡所裝著的惡一點也不比她的姐姐顧曼璐少,沒和沈世鈞走到一起,怪不得旁人,也不怪不得命運,是她自己親手毀掉了這段美好的愛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