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不會產生在喧囂之中,孤獨乃是寂靜之水衝開的茶葉,只能由衝開這孤獨之茶的人在更廣大的寂靜中品味。
茶在春天的喧嚷中萌生,卻又在反覆的煎熬中濃縮,在徹底離開了喧囂的時候,它就濃縮成了一種孤獨。這就有些像火山留下的巖層,大樹留下的化石,英雄留下的歷史,聖人留下的書籍。許多的語言到了濃縮得無言的時候,就產生了孤獨。
那麼,這就像茶一樣,孤獨是有價值的,那價值也許正是它不可言說的價值。也就如品茶一樣,當孤獨被品味的時候,由於有了品味者的不同品味,孤獨也就有了千變萬化的滋味。
茶既然能解世間百毒;也就能夠重現世間百毒,孤獨也能化解人間百種醜態;當然,孤獨又能重現人間百種醜態。
孤獨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之一。因為人心也如茶一樣,它濃縮在那裡,以無言的外形包裹著各式各樣的浮想聯翩以及千變萬化的語言。
寂寞、寂靜之水能煎開孤獨之心的語言;喧囂、熱鬧之水也能煎開孤獨之心的語言。
寂靜之中對孤獨的體味是一種享受;喧囂之中對孤獨的體味是一種發洩。
低級人格品味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也害怕寂靜;他們當然也害怕孤獨,他們討厭孤獨,千方百計地遠離孤獨。譬如他們會為一件外衣的色彩和款式滿世界地去比對,生怕和別人的 不一樣,他們更害怕別人說他們與別人不一樣。
高級人格品味的人欣然地與寂寞結緣,欣然地走進孤獨。他們會在孤獨中冥想,尋找獨立特行的人格方式,而這方式一旦被找到又表達的時候,創造就誕生了。
孤獨與茶一樣。不會品味孤獨的人是將茶猛然一口地吞下去,目的是讓它不再釋放出來; 學會品味孤獨的人將孤獨像茶一樣慢慢地衝泡開來,並且細細地體味。
無論怎樣的人生,都不可逃避永恆的孤獨。孤獨是一杯永遠也衝不淡的茶,因為人心本來就是不竭的欲望濃縮成的茶,有了欲望就必然伴生孤獨。
當人們害怕孤獨的時候就去追求繁華,然而那繁華的甜酒被飲用之後,會即刻消逝,孤獨卻仍然濃縮在那裡。繁華的甜蜜只能是孤獨衝泡的滋味的一種形態。
即使是將孤獨浸泡在愛情的瓊漿裡,孤獨也並沒有消退它的苦澀。然而因了心與心的相應,那苦澀會有別一樣的滋味。不過也需要小心地品味它,當人們毫無節制地狂飲這瓊漿時,卻反倒加快了面臨孤獨的速度。
塵俗一切的欲望和被滿足了的一切欲望之水,都不能夠衝淡苦澀的孤獨之茶。
乖張孤僻也許是孤獨的一種形式,然而在塵俗世界裡,它常常令人無法忍受。儘管在某一個人身上,它也許是高質量的孤獨。
低質量的孤獨其實是一種害怕孤獨和遠離孤獨的變態,乖張孤僻的外貌也就成了一種故弄的玄虛。
自傲孤高也常常是孤獨者的外表,但它也常常不被塵世所接受。然而高質量的孤獨者必然有 一種不同凡響的傲氣,可悲的是它往往又被更多的低質量的孤獨者以自命的高傲弄得混淆了。低質量的孤獨者破壞了孤獨,正如這個世界上有不少所謂的深刻,就是把淺薄攪渾。
因此,孤獨才與茶一樣,它只能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釋放自身。
逢人便說自己孤獨的人,說得越多,就越是遠離了釋放孤獨的環境條件。逢人便說自己沒有一點孤獨的人,其實已經被孤獨纏緊了身心,他是在用精神勝利的辦法消除孤獨,結果反倒被越捆越緊。
個體的孤獨會匯集成集體的孤獨,也會產生出集體的逃避孤獨的心理。他們團結起來,試圖打倒孤獨,然而孤獨依舊堅實地在那裡存在著。因為孤獨是不可能逃避的,所以他們集體製造出的這種氛圍,雖然有時也表現出了關懷的外 形,卻因為沒有理解孤獨的本質,這類行為的後面,往往是讓孤獨更孤獨了。
孤獨的奧妙就在於你只能直接地去品嘗它的滋味,只有完全地進入了孤獨,才可以消除所有變態的孤獨的纏繞。
「戰勝孤獨」這句話有著根本上的錯誤,它是弱者們害怕孤獨的故意喧鬧。等到喧鬧的塵埃落定,那孤獨仍然在遠處威懾著他們。
只有距離才能造出誘惑或者威懾的氛圍。弱者面對孤獨的難堪,是因為他們首先沒有勇氣接近這段距離。然而他們的懦弱都是有理由的,因為他們也沒有具備這種勇氣的能力。所以進入孤獨的勇氣決不是世人認同的匹夫之勇。
只有強者才能完全地進入孤獨。然而他們領略到的境界,決不是什麼「戰勝孤獨」,反而是 讓孤獨充實了自身。強者之勇當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大智大勇。其實大智者本來就是大勇者,正所謂海納百川能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善於搞小機巧,耍小聰明的弱者永遠地理解不了真正的強者。因為前者的行為往往是矯情的,做作的;而後者的行止全然是自然的,自覺的。所以,世間才有大智若愚之說,這便是強者在孤獨中得到了充實的明證。
有價值的財富被叫做有價之寶,無價值的財富被叫做無價之寶,孤獨也正是人間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往往藏在最無價值的塵埃裡。人們的悲哀在於,他們往往把無價值的塵埃當作了無價之寶,因為它們既醒目,數量也多,當然就容易得手。
當然,如果沒有人去盲從和膜拜塵埃,無價之寶也將會永久地混淆於無價值的塵埃之中了,是盲從者在不自覺中讓無價之寶有了不易被發現的價值。
苦苦努力去追尋無價值的塵埃也好,苦苦努力去尋求無價之寶也罷,其結果是兩者都能讓人們獲得某種價值上的滿足。然而經過種種努力之後,人們恍然發現所尋找的東西不能確定價值的時候,孤獨就會表現出另 一具面孔了,那是令人心悸的恐怖。對付這種境遇的最佳方式還是只能再度地進入孤獨,在孤獨中去認定那未顯現的價值。
真正的大智大勇者並非木訥,他們其實得不到安寧,他們甚至會有外表上的躁動,然而尋找到的卻是內心的安寧。
擁擠的人潮人海也是一種塵埃,孤獨就藏在那裡面;跌宕起伏的世事也是一種塵埃,孤獨也藏在那裡面。然而,全然地進入了孤獨的孤獨者是沉默的;然而,全然地進入了孤獨的孤獨者也是豁達的;然而,全然地進入了孤獨的孤獨者的心靈,將由此而永遠是安詳的……思想有時是一程風帆,可以超渡你到達幸福的彼岸;思想有時也是無邊苦海,可以陷落你於苦難的絕境。
傑出的思想往往會遠離人們,對於世俗的追求沒有誘惑的能力,因為它沒有華麗的裝飾;拙劣的思想往往會被人追捧,它能夠誘惑世俗的原因在於,它有著幻覺般的外衣。
思想是思想與思想者之間心領神會的對白。這樣的對白往往是無言的。如果有人逢人便講,我來告訴你一種思想,或者有人逢人便說,我已經領受了一種思想,那麼這思想無論是傑出 的還是拙劣的,都已經是殘缺的了。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追隨各種思想,最終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他自以為已經到達幸福的彼岸了,其實還停留在那無邊的苦海之中。因為這苦海之苦,正在於沒有風浪,他做了一次淺薄而幸福的遊客。
有的人一生都在與各種思想搏鬥,最後才為最傑出的思想折服,然後他全然地進入了這思想 ,和它一起閃著光。於是他便明白了,幸福的彼岸與無邊的苦海之間其實並沒有距離,因為思想早已包容了它們。
思想本身也是孤獨的。
低品質的人苦苦尋找的是思想的外衣,因為他們既害怕孤獨,更耐不住寂寞,這是他們通俗的性格。高品質的人苦苦尋找的是思想的內核,因為他們既能進入孤獨,並且能享受寂寞,這是他們擁有的命運。
思想是一種光,它照亮自身之後就不可抵擋地照亮了萬物。思想是太陽,它的外觀是壯 麗,它所照亮的事物像月亮,它的外觀是美麗。
美是真理的光輝,是自由的象徵,所以在生活行止的細節中,在藝術品種的鋪陳中,無不閃現著思想。然而 思想的閃光並不是真理的本相,而有些閃光由於多次折射的背景,早已完全喪失了原本的思想。
既然思想是高能量的熱核釋放,它可以映照萬物,也可以焚毀萬物。因為它的光輝太明亮,一樣會使你迷茫,因為它的位置太高拔,一樣會使你失去了重量。因此,傑出的思想者都是傑出的勇敢者。
思想也是一面鏡子。不過這鏡子是變化無窮的魔鏡。你在思想中看到的自身,並不是你客觀 的形象。在拙劣的思想中,往往你會高大無比;而在傑出的思想中,往往你會矮小得可憐。這思想之鏡中的形象,便是思想在你將要邁入思想之門的關口,給你出的第一道題。正確或錯誤的題解都在你手裡,那就是你的思想。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作者簡介:孫建軍,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0年出席全國青年作家代表會議,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調入四川省作家協會工作,歷任《星星》詩刊編輯、編輯部主任、副編審;四川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等職。現為四川省作家協會創研室副主任、《作家文匯》常務副主編,國家一級作家。
責編:李郎傑《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