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8月1日消息,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日,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航運排第一,地中海航運排第二,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貨櫃排第三,達飛輪船排第四,赫伯羅特排第五,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排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太平船務。
中國內地船公司位置變化情況
在中國大陸的班輪公司的最新排名中,中遠海運集運排第3位;中穀物流排名第13位;安通控股排名第16位;海豐國際排名第17位;中外運集運排名第25位;寧波遠洋排名第34位;錦江航運排名第38位;大連信風海運排在第43位;太倉港貨櫃海運有限公司排名69位;天津達通航運排名78位;廣西鴻翔船務有限公司排名99位;大連集發環渤海集運排名100位。
業績報告
赫伯羅特預告:上半年業績樂觀,但「仍然存在高風險」
德國貨櫃航運公司赫伯羅特發布2020年上半年的初步收益數據,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將高於去年上半年。 其報告顯示,關鍵績效指標EBITDA為11.5億歐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20.3%。EBIT為5億歐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28%。將於8月14日公布2020年半年度財報。
東方海外2020年上半年收益31.24億美元
東方海外(國際)發布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東方海外第二季度貨櫃總貨運量同比下降了4.6%,總收益為15.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運力下跌6.4%。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東方海外貨櫃貨運量同比下降2.6%,總收益31.24億美元,同比增長3.2%。儘管運力下跌4.2%,但每個標準箱的平均收益增加6.0%。
ONE2020財年第一季度淨利大漲3173%
7月31日,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發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據財報披露,該公司當季稅後淨利潤為1.67億美元,同比大漲3173%。總收入為27.36億美元,同比減少4.8%。
2020年7月大事回顧
各國解除邊境貿易管制,貨櫃運價反彈速度快於預期
隨著全球範圍外貿管制解除,使貨櫃班輪業務得以恢復,貨櫃船包租費率正在迅速回升。主要影響到了大型貨櫃船業務,大型貨櫃的運力已經供不應求。而對小巴拿馬型和傳統巴拿馬型貨櫃船的需求不斷增加,意味著租金開始上升。
風雨飄渺中的太平船務從「白衣騎士」那裡獲得了資金援助
太平船務已經從淡馬錫控股旗下的HeliconiaCapital Management處獲得了1億至1.1億美元的臨時資金,使得太平船務能夠解決目前的緊迫處境(但顯然這筆錢還不足以救太平船務於水火之中)。同時太平船務表示沒有出售其在新加坡的房產的計劃。
達飛集團與NYK公司加入氫能源組織
據Lloyd’s List報導,達飛集團(CMA CGM),NYK,鹿特丹港和TechnipFMC近日新籤署了加入氫能源理事會(Hydrogen Council)聯盟的事宜,該理事會是致力於通過氫能源燃料實現全球能源過渡的全球聯盟。隨著越來越多航運公司的名字湧入這個迅速增長的氫理事會成員名單之際,航運企業所在的海事領域的研發投資正不斷增加。
陽明海運船隊升級,新添「和明」輪及「衷明」輪
陽明海運向希臘船東Costamare租入,並由船東委交中國揚子江造船廠量身打造之全新11,000TEU級貨櫃船「和明」輪(YMTriumph) 及「衷明」輪(YMTruth) ,預計將於本月或下月正式竣工交付,為陽明海運全球船隊增添競爭力。兩艘新船將投入THE聯盟航線營運,配合聯盟部署擴建航線網絡,提供亞洲往返美洲的高效率貨物運送服務。
賽斯潘1.46 億美元購下兩艘巴拿馬型船
貨櫃船東賽斯潘(Seaspan )以1.46億美元現金收購兩艘新巴拿馬型貨櫃船。據了解,這兩艘巴拿馬型貨櫃船的運力為13,000 TEU,分別於2010年和2011年建造,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交付,按照長期租船合同運營。賽斯潘將從額外借款以及口頭現金中獲得購置資金。
馬士基加入企業氣候聯盟
A.P.穆勒-馬士基與達能、梅賽德斯·奔馳、微軟、Natura&Co.、耐克、星巴克、聯合利華和Wipro 與全球非營利組織環境保護基金和BSR合作,達成了「淨零排放」,正式加入企業氣候聯盟(CorporateClimate Alliance)。
9月1日起馬士基將不再接收運往大陸和香港固廢類貨物
7月20日,馬士基發布公告稱,為滿足中國對固體廢物的進口要求,馬士基從2020年9月1日(計劃離港時間)起,將停止接收運至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固體廢物類貨物。據了解,該要求適用於所有固體廢物類貨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紡織品、廢化學品等。
長榮海運:「Ever Smart」輪調查報告出爐,第三季度航運市場有望反彈
近日,調查機構MAIB在對長榮海運旗下「Ever Smart」輪上的貨櫃損失調查後,相關人員建議臺灣的長榮海運完善岸上的貨櫃船舶配載工作,以及組織人員提升撞擊危機處理能力和學習繫繩設備維護管理知識。
中穀物流通過IPO首發審議 擇日登陸A股主板
7 23 證監會發審委召開 作會議,審議上海中 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 發申請。據悉,上海中 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發申請通過審議,將擇日揭牌上市。
陷入困境的太平船務以3.5億新幣 掛牌出售辦公大樓!
近日財務困難的太平船務(PIL)將其位於萊佛士廣場(Raffles Place)附近的辦公大樓,掛牌出售,其參考價為3.5億新加坡元(2.52億美元) 。具體來說,Ceil Street 140號的17層建築物主要由PIL佔用,這家擁有53年歷史的公司於2月份因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而退出跨太平洋航運市場以來,一直在簡化其運營。
MSC新增sEAHORSE航線擴展亞洲內部網絡
7月22日消息,地中海航運公司將繼續擴大和加強其亞洲區內的航線網絡,從第30周開始增加一條全新的Seahorse航線服務並更新四條現有航線服務。這些增強的亞洲內部網絡為來自大中華和東南亞的長途貨物提供了直接的連接和有競爭力的轉運時間,以及印度尼西亞、華南、臺灣、菲律賓、越南和泰國之間的全面港口覆蓋。
威爾森攜手MPC Capital發展貨櫃市場技術船舶管理
7月21日,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第三方船舶管理服務提供商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Wilhelmsen ShipManagement)與總部位於漢堡的資產投資管理公司MPC Capital AG同意在貨櫃船舶的技術管理方面結合雙方活動。為此,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將收購MPC Capital集團旗下Ahrenkiel Steamship GmbH& Co KG公司的50%股份。
高運費掩蓋不了美國進口量急劇下降的事實
航運界網消息,據Lloyd’s List報導,6月美國西海岸三個主要貨櫃樞紐碼頭的裝載進口量下降了7%,幾乎沒有跡象表明貨運需求有望恢復。洛杉磯,長灘和奧克蘭的貨櫃碼頭在2020年的進口標準箱數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超過56,000個TEU,這是由於新冠疫情以來的影響繼續對承運人和碼頭造成不利影響。
虧本賺吆喝!貨櫃船船東破產潮將至?
疫情對集運市場的影響正變得「日益嚴重」,在船公司不斷削減運力以維持運費的背後,貨櫃船日租金卻一降再降,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閒置運力,船東無奈選擇虧本籤約,現金流日益緊張讓越來越多的船東面臨破產。Alphaliner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對全球需求的破壞,集運公司開始停租過剩運力並減少續租選擇,貨櫃船日租金已經下降了50%。
馬士基寧波梅山國際物流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7月15日,馬士基梅山國際物流中心一期項目正式投入運營。該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2億元,佔地150畝,是馬士基集團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泉合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合資的第一個全自動化倉儲項目。寧波梅山當地政府、寧波舟山港、寧波泉合及馬士基的代表出席了梅山自動化倉庫開倉儀式。
保運價還是增運力?船公司焦慮了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集運市場需求大幅下滑,但船公司良好的運力管理支撐著運價水平。隨著需求復甦跡象出現,運力將回到市場,船公司需要平衡運價和運力供給的問題,運價因此而承壓。
中國輸美貨櫃運量時隔17個月轉為同比增長
美國調查機構Descartes Datamyne發布的6月海上貨櫃運輸量顯示,從中國發往美國的數量為81萬6798個(按20英尺貨櫃換算),同比增長0.2%。時隔17個月再次高於上年同月。環比則大幅增長15.2%。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為129萬5613個,同比減少4.2%。韓國擁有東亞主要中樞港之一的釜山港,輸美數量為12萬8348個,同比減少11.2%。由於來自中國的貨物流動增加等,降幅較上月(20.1%)有所收窄。越南的發出量為8萬6436個,同比也微降1.7%。
太古輪船旗下散貨船在紐西蘭海域「拋錨」
7月6日, 艘CNCo旗下的一艘散裝貨船在紐西蘭海域遭遇引擎故障,在維修和調查期間,該船可能要長時間等待。據悉,這艘建造於2015年的39784噸級的「富寧」號在離開陶蘭加港時遭遇發動機故障,紐西蘭海事局(Maritime NZ)表示,這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船隻將在今天上午完成拖航試驗,然後在今天晚些時候被拖進港口開始維修。通過潛 檢查發現,該貨船的螺旋槳和舵舵有未確定的損壞。
董建成持有氣體船船東GasLog 2.1%的股份
近日,東方海外董家家族曾出手收購氣體船船東GasLog的一部分股票。但在當時的公告中,GasLog並未透露董家家族的持股細節。在上周的提交給證券交易所的文件中,GasLog指出,董建成持有這家紐約上市的天然氣運輸船船東2.1%的股份。
承運人收取海運附加費合法
近年來,在國際貨櫃班輪運輸行業,承運人和貨方之間就貨櫃國際海運附加費(Container Ocean Freight Surcharges)之爭議時有發生。本文旨在通過對國際海運附加費的起源以及相關法律和國際海運實踐的分析,闡明承運人收取國際海運附加費的合法性。
MSC Sixin:有史以來最大的停泊在瓦倫西亞港的貨櫃船
6月初,MSC Sixin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停泊在瓦倫西亞港的貨櫃船。容量為23,756 TEU的MSC Sixin在瓦倫西亞港口的MSC碼頭進行了裝載和上傳操作。這打破了MSC Eloane以前的記錄,該記錄的容量為19,472 TEU。
達飛集團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將APL品牌剔除
航運界網消息,繼上周達飛集團宣布,任命原達飛中國執行長馬柏龍(Marc Bourdon)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同時,由原達飛美國公司總裁何律鐸(Ludovic Renou)接任達飛中國執行長之後,今日達飛集團再有大動作。
陽明海運實現綠色承諾
陽明海運於10年前即投入環保船隊規劃與興建,秉持環境保護優先的理念,與呼應貨主對環保議題的關注,積極強化船舶效能管理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截至2019年,陽明海運船隊平均運送每隻20尺貨櫃每公裡的二氧化碳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相較2008年大幅減少了51%,從99.4公克減為48.1公克,提前達成國際海事組織(IMO)2030年降低40%的目標,透過不間斷之優化船舶設計,充分達到節能、減排的環保成效。
地中海航運執行長索倫·託夫特最遲將於12月1日上任
航運界網消息,馬士基前營運長索倫·託夫特(S renToft)先生最遲將於2020年12月1日開始新的工作。丹麥媒體ShippingWatch在報導中直言,索倫·託夫特從馬士基離開之後必須休滿一年」花園假"(GardenLeave),才可以開始在世界第二大貨櫃班輪地中海航運公司,開始其執行長的職場生涯。
達飛中國新CEO:中國市場是達飛集團最具戰略意義的布局
達飛集團宣布,任命原達飛中國執行長馬柏龍(Marc Bourdon)為集團高級副總裁,自2020年6月1日起負責集團全球業務網絡運營。同時,由原達飛美國公司總裁何律鐸(Ludovic Renou)接任達飛中國CEO。
著名海事諮詢機構Drewry認為,運力管控對航運公司雖然是個好消息,但對非運營性船東卻不盡然。下半年航運需求將逐步回升,市場仍然處於運力過剩的階段,運價將在下半年走軟。疫情期間,集運行業運價飆升,營運利潤良好,但是對於非運營性船東則不盡然,貨櫃租金跌幅較大。
Drewry在近期發布的《貨櫃航運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鑑於需求前景很難預測,某些貿易航線可能會出現運力過度縮減的情況。各大航運公司正通過逐漸恢復之前停航的航次,來滿足那些受影響較大的航線的運力,以及逐漸增長的運輸需求。因此,之前出現的運力過度縮減可能是船公司調整不當,而非蓄意為之以追求暴利。不過,如果運力持續遠低於市場需求,看法可能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