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訂單影響多大?BIMCO發布三大船型市場報告

2020-12-12 騰訊網

疫情對新造船市場的衝擊巨大,極大地抑制了對新船的需求。BIMCO近日發布了今年迄今為止的三個主要航運板塊及其船隊市場現狀和增長展望的報告,報告綜合考慮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其他地緣政治發展對全球貿易的影響。結果顯示,三大主力船型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油輪運力增長最大近9%,但新船訂單均大幅下降,其中散貨船市場影響最大,降幅高達60%。

散貨船:運力增長增長2.8%但新船訂單下降59%

在疫情期間,散貨船船隊的交付量和拆船量都有所增加,而訂單量卻急劇下降。

今年到目前為止,散貨船船隊增長了2.8%,首次突破了9億載重噸,達到9.033億載重噸,BIMCO預計今年全年船隊增幅將達3.5%。

另一方面,散貨船手持訂單量已降至6340萬載重噸,為200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交付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80萬載重噸,迄今為止,已有3390萬載重噸新增運力投入運營。

其中,新交付船舶運力中近一半來自好望角型散貨船,共計70艘1550萬載重噸。考慮到好望角型散貨船平均每艘船每年可運載六批貨物,這些新船每年可運載495船貨物(20萬噸)。另外,新交付的111艘巴拿馬型散貨船將能夠額外運載893船貨物(7.5萬噸),平均每艘每年可運載7批貨物。

新船交付帶來的船隊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被拆船量的增加所抵消,但船隊仍在繼續增長。雖然拆船量相比去年增加了69.4%,但仍然僅有870萬載重噸,遠低於交付量。

疫情和糟糕的前景導致船舶訂造活動下降了59.1%,因為船東不希望在不確定的衰退期間進行投資。BIMCO的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散貨船新船訂單量僅108艘,總計750萬載重噸。

其中,有10艘好望角型載重噸(21萬載重噸)都是中國融資租賃公司訂購的。事實證明,最受歡迎的船型是靈便型船,新船訂單量62艘350萬載重噸,其中大多數載重量在60000至65000載重噸之間。

貨櫃船:運力增長1.6%新船訂單同比減少33.5%

自今年年初以來,貨櫃船船隊增長了1.6%,總運力達到了2320萬TEU。BIMCO預計全年船隊將增長2.1%,這將是4年來的最低水平。

BIMCO預計今年拆船量總計將達30萬TEU,到目前為止拆船量已經有169647TEU。印度拆船廠重新開放,以及貨櫃租賃市場的惡劣狀況,導致船東在6月至8月間拆解了一些老舊且不合格的船舶。

今年被拆解的最年輕的貨櫃船船齡只有15年。這些送拆的船舶中包括9600TEU「Sine Maersk」(建於1998年),是有史以來拆解的最大貨櫃船。

「儘管這些船舶曾經是最大的貨櫃船之一,但現在遠遠落後於最新交付的船舶,而且由於級聯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型船舶從事中小型貿易航線,事實證明即使是在較小的貿易航線,這些船也沒有什麼吸引力。」BIMCO表示。

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報廢了4艘6000TEU及以上船舶。疫情也極大地抑制了對新船的需求。在今年的前8個月中新船訂單比去年減少了33.5%,僅訂造了162834標準箱。

再加上正常的交付速度,使貨櫃船手持訂單量達到了200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超大型貨櫃船(15000+ TEU)的手持訂單份額已降至50%以下(佔47.4%),前8個月已訂購了5艘新超大型貨櫃船(全部為23000 TEU);已交付13艘,總計301724TEU。截至9月初,超大型貨櫃船手持訂單量為927296TEU。

油船:運力增長8.6%新船訂單同比下降38%

與其他主要的航運部門相比,今年前6個月的原油船幾乎沒有拆解。實際上,在2020年的前8個月中,只有7艘原油船被拆解,總計681832載重噸。

年初至今,沒有VLCC被報廢拆解,同時有26艘新建VLCC交付運營,使VLCC船隊增加了790萬載重噸。加上2019年交付的68艘VLCC,這導致VLCC船隊增長了8.6%。最後一次拆解的VLCC是在2019年6月,自2018年10月以來僅拆解了4艘。

BIMCO預計,隨著運價和油船運輸實際需求的下降,拆解活動將增加,全年原油船總拆解量將達到750萬載重噸,而100萬載重噸的成品油船將被拆解。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拆解了547334載重噸的成品油船。

BIMCO預計全年的成品油船船隊將增長2.7%,原油船船隊將增長2.4%。這與去年相比明顯放緩,去年分別增長了4.6%和6.2%。今年到目前為止,油船總交付量為1620萬載重噸,比去年下降了43.9%。

由於疫情降低了訂船活動,船隊增長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放緩。BIMCO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原油船新船訂單量同比下降了37.9%。成品油船新船訂單量為41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1.9%,是今年前8個月唯一增長的細分市場。這之中包括Bahri訂造的一系列10艘50000載重噸MR型成品油船。

較低的新船訂單量與較差的前景相吻合,這也反映在二手油船的價格上。

從年初到8月底,10年船齡的VLCC和LR2型油船價格分別下降了19.2%和18.4%。目前,新VLCC價格比年初下降了7.5%,新LR2型油船的價格下降了1.7%,分別下降了735萬美元和86萬美元。

相關焦點

  • 跑一趟賺一艘船?「瘋狂」的貨櫃船市場將迎來訂單狂潮
    而運價瘋漲的同時,船價卻幾乎維持不變,新船訂單量甚至跌至20年最低,這也讓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開始抄底訂造新船加快擴充運力,未來兩年貨櫃船市場有望出迎來一波數百艘的訂單潮。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有意願下新船訂單的船東減少,因此貨櫃新船訂購量也相應下降。VesselValue預計2020年全球貨櫃船訂單量將跌至過去20多年的最低水平。 不過,隨著下半年來集運市場運價飆漲,集運公司取得前所未有的強勁收益,越來越多的船東似乎開始重返新造船市場。
  • 疫情下的危與機:中國船舶再籤新訂單 開啟多船型領域合作新篇章
    1月21日至2月6日,公司成員企業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共有15艘船相繼完工出廠;3月10日,全球最大木屑船在中船澄西下水。中國船舶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履約交付捷報頻傳說明了公司排除一切困難,全力以赴保交船的決心。復工復產進行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船舶及下屬成員企業根據形勢分析研判,及時作出了「戰疫情、保交船、搶訂單」的各項工作部署。
  • 訂單排到3年後!低迷了10多年的造船行業,突現積極信號!
    今年1到10月份,新接訂單1980萬載重噸,佔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56.6%,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所佔的比重正在明顯上升。船廠增產不增利自主研發轉型升級謀突破雖然不少船企近期訂單有所增加,但相比前兩年的訂單量還是下降了不少。
  • LNG液化天然氣船企市場「井噴」 今年60艘訂單還會有嗎?
    2021-01-08 13:57:04 來源:國際船舶網 運價突破20萬美元一天,在經歷了疫情影響下不算樂觀的2020年,LNG船市場有望在2021年迎來需求「井噴」。與此同時,大量新船開始交付,投機訂單消失,卡達大單不斷推遲,LNG船新造船市場依然充滿變數。
  • 想做懂船人 就得知道什麼樣的船型最好!
    無論你裝配發動機的大小,一個艙室還是多種船艙,包括廚房衛生間等等,沒有什麼能像船體的設計那樣給你的乘駕感覺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常見船型設計:平底船型:幾乎沒有仰角的船底設計深v型船型:從船頭到船尾呈楔形船體Modified-v型船體:最常見的小船船型雙 體 船:由甲板連接兩個船體
  • 「最後的瘋狂」,國內船公司火熱,29家竟被拉黑?
    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中國船企新接訂單2131萬載重噸,佔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49.4%,居世界第一。中國船舶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因為訂單爆滿,目前,中國船舶包括江南造船廠在內的各地子公司幾乎都在滿負荷運轉中,一些船廠及修船廠的訂單都排到了3年以後。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集運市場全航線運價不斷飆升。
  • 2021全球超級遊艇訂單榜出爐
    國際著名遊艇行業權威媒體Boat International剛剛發布了《2021 GLOBAL ORDER BOOK》(簡稱GOB)2021超級遊艇全球訂單榜,這是一份年度排名,列出了在建遊艇的總長度比較,展現更為高效的造船廠。GOB的數據顯示,超級遊艇的生產在2020年有時會陷入停頓,這對全球的交付時間表有重大影響。
  • 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
    集運市場火熱 近期集運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11月1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SCFI)為1857.33點,較上期上漲11.6%。SCFI指數已經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 韓國船企欲搶更多LNG船訂單
    卡達192億美元100艘LNG船大單為疲軟已久的韓國造船業注入一針「強心劑」,但韓國船企似乎並不滿足,憑藉自信「領先中國7年」的LNG船建造技術,韓國三大船企欲趁熱打鐵拿下更多海外LNG船訂單。業內人士預計,與卡達的協議將帶來更多之前已延期的LNG船訂單。韓國Hana金融投資的研究人員稱認為,這將成為今後開展的全球航運公司LNG船訂單的「導火線」,「從俄羅斯和莫三比克LNG項目開始,最近LNG出口增加的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都將持續訂造LNG船。」
  • 別只盯著貨櫃了,運價高漲最受益的是它,訂單暴增已排到3年後
    據央視財經4日消息,中國船舶工業的新接訂單量保持領先。今年前九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8.3%,船廠手中的訂單也佔到全球份額的48.3%,位居全球第一。多家船廠訂單已排到3年後。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顯示,截至11月27日,指數已到2048.27點,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中國運價率先上升,背後是航運公司在疫情期大幅減少運量,貨櫃在各洲往來不暢,出現一箱難求的景象。業內人士稱,隨著貨櫃運價不斷飆升,近期船廠大型貨櫃船的訂單量大幅提升。
  • 中企將為德企建5艘雙燃料全壓式液化石油氣運輸船
    中新社深圳4月26日電 (記者 鄭小紅)記者26日從總部設在深圳的中集集團獲悉,該集團的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太平洋海工」)已與德國Hartmann集團籤訂5艘5000立方米雙燃料全壓式LPG(液化石油氣)運輸船訂單合同。
  • 長榮海運兩艘12000TEU貨櫃船同日交付
    長榮海運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集運市場除了原本經濟活動與民生需求的相關貨品外,另外增加許多防疫物資與居家工作等生活型態轉變所需的商品,導致全球多數航線貨量急劇攀升,市場運力吃緊,這兩艘新船的投入對於求艙若渴的客戶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
  • 未來10年投資超百億美元,海上風電船缺口巨大!
    隨著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的迅速擴張,海上風力渦輪機尺寸和風電項目不斷增長,國內外風電市場正面臨船舶供應嚴重短缺,專業安裝船和高規格安裝船需求激增,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迎來高達上百億美元的海上風電船的投資浪潮。
  • 中國船企接單接到手軟,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
    今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經貿戰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市場有很多不確定性。造船業在全球都處於低迷的狀態,但是中國造船企業卻異軍突起。中國造船佔據半壁江山中國成績卻很亮眼,隨著中國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的造船企業開始突飛猛進,屢獲大單。
  • 大船集團交付新一代15萬噸原油船5號船
    12月1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重工子公司大船集團舉行15萬噸原油船5號船「遠南海」輪命名暨交接船儀式。「遠南海」輪「遠南海」輪是大船集團自主開發的新一代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船型,是專為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量身打造的節能環保蘇伊士MAX型原油船產品,該船是系列船的第二艘油輪,屬於無限航區船型,續航裡程超過26000海裡。同時,該船設計還能滿足巴拿馬運河的新要求,設計上可通過加寬後的巴拿馬運河。
  • 木鳥民宿發布《2019民宿發展報告》 網紅民宿訂單增速快
    【TechWeb】1月13日消息,木鳥民宿今天對外發布《2019民宿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年度訂單增長曲線來看,旅遊民宿市場淡旺季明顯,每年旺季集中在2月份(春節假期)和7、8月份(暑期)。
  • 赫伯羅特:再次提高全年盈利預期,未來幾個月決定是否訂購新船!
    新的EBIT範圍包括約1億歐元的減值,尤其是與計劃中的船舶投資組合優化有關的減值。這些措施未計入先前的收益預期。「在第四季度,貨櫃市場需求仍然令人驚嘆如此強勁。時下我們正在部署每艘可用的船舶。此外,通過績效保障計劃我們所節省的成本也步入正軌。在這種情況下,本財政年度的業績將超過我們先前的預期。」
  • 造船原理、船型和船舶設計:我國古代造船技術縱橫談
    從對浮力的這些認識出發,人們進而對船的容積和載重量有了比較確切的量度,知道建造多大的船可以載多少人或者多少物資,甚至用載重量來衡量船的大小。在唐朝以後的萬斛船、二千料(斛)船、千料船、二百料船等等,就是這樣量度的。「斛」和「料」都是我國古代的容積單位,相當於石。
  • 報告發布|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保理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
    為總結行業經驗、分享行業創新成果、預警行業風險,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保理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八年向社會公眾發布保理產業發展報告。主要內容如下:一、全球貿易受嚴重衝擊,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大幅上升2019年,受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等影響,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年世界經濟增長2.9%,為十年來最低水平。
  • 中國造船訂單世界第一!白宮詢問日韓為何認輸,獲悉真相後憤怒了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的報導稱,克拉克森研究所12月8日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造船新接訂單量共計667萬補償總噸,該噸位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46%,位居世界第一位。有消息稱,白宮當局曾詢問日韓為何會輸,日韓表示疫情問題嚴重影響了訂單數量,白宮在獲悉真相之後憤怒了,因為他們感覺受到了日韓兩國的冒犯。據悉,韓國一直想要在船舶製造行業超過我們,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64萬CGT,而韓國企業接單數量就佔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的60%,排在韓國後面的則是我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