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清晨,我睡飽了美美地醒來,伸著懶腰迎著朝陽走向我的橡木餐桌。
桌上鋪著藏藍格子白底的桌布,桌布上有我莫蘭迪色烤漆質感的早餐機熠熠生輝。
烤全麥吐司、煎培根雞蛋、撒豪達芝士和美乃滋、夾兩片番茄和一片羅馬生菜,上下蓋一合,聽嗞嗞作響。
取出三明治,對切、撒上迷迭香香料,用印有字母的褐色油紙包好,配一杯醇香熱騰騰的現磨咖啡,透明長頸玻璃瓶中幾枝小雛菊乾花靜靜綻放。
……
圖源圖蟲創意
喂,該醒醒了。
這是美食博主的日常,它讓我誤以為我與精緻的早晨之間,只差一個早餐機。
上網真誠地發問:
早餐機(三明治機)值得買嗎?
有人回答:買早餐機的人,都下載了閒魚。
雞肋小家電第一名
早餐機給年輕人上了一課。
購入早餐機的第一天,早起了半小時製作早餐,還留出10分鐘清潔早餐機和餐具,順便拍了20張照片路上修。
購入早餐機的第二天,勉強早起了20分鐘手忙腳亂做早飯,卡著點出門,飯吃得忐忑,路趕得驚心動魄。
購入早餐機的第三天,多睡一會比什麼都強。想起來昨天的早餐機還沒清洗,先藏在桌角吧,眼不見心不煩。早餐,還是得去便利店。
再後來,勤快的年輕人下載了閒魚,懶惰的年輕人把早餐機擺在了櫥柜上,當擺設總比直接扔了強。
是的,顏值高到足以當做擺設,是早餐機給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憑此就輕輕鬆鬆俘獲了一眾年輕人的心。
但沒想到,它最終真成了擺設。
早餐機是「顏價比」概念的代表產品。「顏價比」的概念由財經作家吳曉波在2019年末提出,顏價比=90%顏值+10%微創新,只要年輕人被產品的90%顏值吸引,他們就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情趣需求而為產品10%的微創新買單。顏價比將是下一個影響新中產的消費標準。
基礎款的早餐機只有製作輕食的功能,即烤吐司、三明治或華夫餅。複合款的早餐機在製作輕食的基礎上增加了煎烤或蒸煮的區域。無論簡易還是複雜,早餐機都有著極盡典雅的外表,它們甚至還跟經典卡通IP聯名,彰顯著清新、精緻、小資的美學理念,再輔以若有似無的科技含量,星星眼中透露著精明的年輕人紛紛叫好。
圖源圖蟲創意
早餐機從2019年開始就當之無愧是家電領域的一匹黑馬。根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的報導,截至2019年11月1日,三明治早餐機成為天貓雙11賣得最好、銷量漲幅最大的單品,銷量比2018年翻了100倍。
疫情期間,三明治早餐機的表現同樣驚人,根據時代數據的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三明治早餐機在天貓上的成交額上漲了453%。
就在早餐機不斷衝擊著新的銷量高峰、年輕人紛紛為早餐機所建構的理想生活買單時,越來越多的人則戳破了早餐機的粉紅泡泡,顏價比的魔法也有失靈的時候。
你聽聽早餐機的四宗罪:
加熱慢——3分鐘預熱,5分鐘烤吐司,10分鐘煎蛋,20分鐘只製作出了一個最簡單的三明治。
「有這時間,我用溫泉都煮熟蛋了。」
「快點,再快點,我不禁給早餐機鼓勁加油。」
尺寸小——買到的切片吐司總比早餐機大一號,硬塞蓋不上蓋,切一圈下來又浪費。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早餐機和一片大小剛剛好的吐司的距離。」
「比早餐機更雞肋的,是切剩下的吐司邊。」
容量小——2片吐司+1片番茄+1個煎蛋是極限,多一片芝士都是在玩火。
「多加一點料,它就合不攏嘴了,仿佛在嘲笑我。」
「一不留神我的早餐機就吐了,四處爆漿。」
難清潔——粘了底的烤盤、掛了壁的芝士和四射的麵包屑,趁熱清洗還有救,遲一會就完了。
「用早餐機一時爽,用完清潔火葬場。」
「沒有哪個清晨,比看到一臺忘記清洗的粘鍋又油膩膩的早餐機更令人絕望的了。」
明明代表精緻生活的廚房小家電,怎麼被說的這麼不堪?
圖源B站@EAU菇
圖源B站@網不紅萌叔Joey
你的生活竟然容不下一臺小小的早餐機?
Slogan——「輕食早餐3分鐘,把匆忙變成享受。」
不不,我們無福消受,匆忙年輕人真容不下「精緻」二字。
多睡5分鐘比什麼都強
1分鐘一個的鬧鐘要定8個才起得來床,真不是因為年輕人懶,而是覺不夠睡。你指望一個加班到深夜的打工人還要早起做頓精緻的早餐,到底有什麼壞心思?疲憊的年輕人早就放棄表演,朋友圈都關閉了,杜絕一切觀眾。
根據脈脈2021年發布的《十大高薪熱門職業健康觀察報告》統計,公關媒體、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律師等十大職業職場人,平均睡眠僅為7.4小時,其中企業高管睡眠時間僅為6.6小時。年薪超過30萬時,年收入每增加10萬元,日均睡眠時長減少10分鐘。
暫且不論睡眠質量,單是這少的可憐的睡眠時長,配上白天高強度的勞動,是否有時間吃早餐都得劃個大大的問號。
根據便利蜂2020年發布的《白領早餐報告》顯示,僅有5成白領每天吃早餐,「時間緊」是人們不吃早餐的首要原因,佔比8成以上。此外,僅有不到3成的白領選擇在家吃早餐。
如果真的如同宣稱的那般,3分鐘做好一頓早飯,年輕人絕對舉雙手贊成,畢竟去便利店排隊都不止3分鐘。然而,3分鐘,大概只夠早餐機預熱。再加上提前準備食材的5分鐘、煎蛋、煎火腿、烤吐司的7分鐘、清洗早餐機的5分鐘,不擺盤不拍照甚至不吃,都要預留出20分鐘才將將夠用。
20分鐘的覺,不香嗎?
宵夜黨沒消化不良就不錯了,你還指望我吃早餐
公司晚上8點放飯,10點放宵夜,加班狗更有幹勁了。
逃過了公司的深夜食堂,卻在外賣平臺的優惠券裡淪陷了,你怎麼忍心讓你的胃如同你的心一樣空落落的?
短視頻平臺,浪胃仙又開始直播了,浪老師用來下飯,飯都更香了。
乾飯人這一幹就幹到了深夜,只要不睡覺,肚子咕咕叫。根據《十大高薪熱門職業健康觀察報告》統計,十大職業中最早睡覺的是醫護人員,23點44分入睡,其餘職業均在0點之後。
睡這麼遲,吃這麼晚,早餐自然就缺少胃口。根據《白領早餐報告》統計,有超過35%的白領認為,「沒有胃口」是吃早餐的阻礙。待食慾慢慢復甦,大概還需要1-2個小時。根據《2018康寶萊中國營養早餐調研報告》顯示,超過7成的中國消費者習慣在起床後的1-2小時內進餐,僅2成人表示會在起床後30分鐘內吃早餐。
打著飽嗝反著酸的年輕人一覺醒來,決定去地鐵裡活動活動筋骨再吃飯。
我的胃承載不下那麼多三明治
三明治更像是精緻生活的符號,它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都說三明治的宇宙裡可以夾一切,一周7天不重樣,但做飯已經很難了,你還指望我換花樣。我嘗試了換夾心,培根、火腿、煎蛋、芝士,江郎才盡。我嘗試了換吐司,換來換去只是換了品牌,換不出賽百味的麵包江湖。
堅持了5天,直到我看誰都像肉包子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吃三明治。一屜小籠包、一碗豆腐腦、一個煎餅果子,完美治癒了我的妄想症。嗝~我這該死的中國胃。
早餐機是過家家的玩具,我們大人都用電餅鐺
早餐機的核心構造,不就是個迷你的電餅鐺?
格局實在是小,用兩片吐司就想打發我這孤單了10個鐘頭的胃?
若比拼起省時省力,也不及大功率電餅鐺的皮毛。電餅鐺一次能烤4片吐司,同時煎2個蛋,煎一根香腸,邊邊角角還能放幾朵西藍花或口蘑,一整套早餐,一次搞定。
更重要的是,我們這種廚藝界的老鳥的理想是早餐機所不能承載的。從煎蛋到烙餅到烤魚烤蝦,我們心中的彎彎繞,沒有什麼是電餅鐺降服不了的。
圓憨憨的電餅鐺,大概只在顏值上認輸,不過,好看哪兒能當飯吃呢!
圖源圖蟲創意
去街頭巷尾吃早餐才有煙火氣
即便DIY早餐不再是匆忙中的奢望,年輕人也可能更願意走街串巷去尋覓一些煙火氣。還記得近幾年讓人垂涎三尺的紀錄片嗎,從《早餐中國》到《早點江湖》再到《無飯不起早》,貴陽的腸旺面、福安的水煎包、武漢的三鮮豆皮、臺北的蝨目魚湯,這上百道的早餐中,總有一道能讓你頭夜含笑而睡,翌日心中綻放出桔梗花。
早餐可不僅用來果腹,它更是中國人一整日精氣神的源泉。
就如同臺灣詩人焦桐在散文《論早餐》中所寫:
「飽餐之後,一種遼闊的慈祥感湧上心頭,衝動地想多給孩子兩倍的零用錢,隔壁的惡鄰居看起來已不那麼勢利眼,仿佛我不是在紅磚道上趕路,而是漫步在琴鍵上。」
年輕人缺的不是一個早餐機,而是一種慢下來的生活氣。
作者:屈博洋
頭圖設計:李潤
值班編輯:郭藝
做雞,沒有人能比過山東人
一年50部,耽改劇是有「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