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5年北京經濟有哪些新亮點?1月12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經濟發展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林恩全介紹,「十四五」時期,本市將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更加突出創新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安全發展,結合新階段新要求和北京發展實際,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具體來看,一是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制定實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布局「從0到1」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二是突出特色與活力兼備,著力構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下好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先手棋」,加緊布局5G、大數據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以頭部企業帶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鞏固增強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
三是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充分激發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積極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進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國際消費樞紐建設,圍繞環球主題公園打造旅遊消費集聚區。以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擴大有效投資,實施一批對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意義的重大項目。
四是高標準建設「兩區」「三平臺」,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兩區」政策聯動,進一步推動科技、數字經濟和金融、文化旅遊等領域擴大開放,加快探索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擦亮「三平臺」金字招牌。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壓茬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五是統籌城鄉區域發展,進一步提升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制定實施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方案。滾動實施城市南部地區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持續提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力,紮實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豐臺火車站、軌道交通冬奧支線等一批重點功能區、重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