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民眾搶衛生紙!
日本人民搶衛生紙!
美國的鄰居加拿大也開始搶衛生紙!
咱們囤吃的,他們囤拉的……
這東方西方的追求確實不一樣。
老外瘋搶衛生紙據說是因為一條謠言,說是衛生紙大部分靠中國進口,他們擔心中國產能不足,導致無紙可擦,這是得有多注意屁股的衛生啊。
話說沒有發明衛生紙的時候,咱們人類是用什麼擦屁股擦嘴的呢?以下是有味道的內容,請謹慎閱讀。
屎,英文名字shit,小名便便。這玩意自古有之,乃周身吸取天地精華後的產物,色深味苦澀。其性狀頗不穩定,有時堅硬如鐵擲地有聲,有時又軟綿非常形似流泥,更有甚者如潰堤之大壩。箇中滋味,想必看官自有體會。
遠古時期,這是屎的黃金時期,在人類社會裡,人們不會以有色眼光對它進行歧視,滿是自由的氣息。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放肆而拉,完事之後抬抬屁股就走,根本不用擦。
此時的人類,無比的貼近大自然,自有不擦之理。之後,便出現了土坷垃,圓石等自然之物,就地取材,重複使用的概率相對較低,比較環保。
公元300年左右,魏晉時期
這時誕生了一個沿用至今的詞語:攪屎棍。小時候不懂攪屎棍的意思,心想好端端的一坨屎,沒事拿根棍子攪和它作甚啊。其實這根棍子,是用來便後擦屁股的,它真正的名字是「廁籌」或者叫「廁簡」。
具體使用方法為,貼近目標位置後,進行橫向移動。需要注意的是,兩頭的位置一定要確定好,第二,難免有個倒刺啥的,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緊縮」。
而古羅馬時代,早就發明了同樣原理的棒狀物,而且為了使用感受,還在一端固定上一小團海綿。
雖然現在海綿被廣泛使用,但是在當時,海綿還是很珍貴的,所以攪屎海綿棍需要清洗後,反覆使用。
可能當時古羅馬形容兩個人關係好不好,就看他們是不是一起擦過屁股吧。
這不是現在的馬桶刷子嗎,真是跨時代的發明啊。
接下來說說西方比較另類的擦屁屁方式,16世紀的法國皇室,是用活鵝的脖子!這東西潔白柔軟,還有自動加熱功能,特別適合寒冷的冬天使用,直徑也比較匹配。
還有比較粗獷的,那就是用麻繩,這東西很考驗使用者的技術,特別是手部肌肉的力量控制。力道弱了,斷斷續續頓挫不舒爽,力道大了,火辣辣血光四濺。不知是不是麻繩製作工藝特殊,皇帝用完大臣接著用,真是皇恩浩蕩啊。
不甘示弱的還有英國皇室,他們秉承了靠海吃海的原則,因為臨近大海,所以是用新鮮的鮭魚片,也就是三文魚片擦屁股,據說還有除臭和消痔的附加功能。
可能魚腥味已經不算是臭味了吧,而同時代的中國明朝皇室,已經用上帶有香味的柔軟廁紙了。
日本皇室不服了,我們吃三文魚,你用來擦屁股,這不是罵我們吃屎嗎。而日本的皇家用的是蟬翼,合格的蟬翼要用溫水泡上三天,這個東西比較考驗使用者的手法,因為容易跑偏和戳破。
印度人尊重古法,至今還在用手。可以實時掌握菊花的健康情況,並且容易上手。人家廁所裡,都看不見紙簍的,直接一個小噴頭。
看來外國的月亮從來就沒有比較圓過,除了看到外國瘋搶衛生紙,也看到一些中國留學生在外受到歧視甚至被打的鼻青臉腫。
華夏的崛起已經是歷史的走向了,現在遇到的不平不公,一定會化為尊重。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更自信更積極更團結,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打倒我們。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也希望外國有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