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型號逐漸增多,極速空間顯卡天梯圖從V6版本開始,拆分為【桌面版】和【移動桌面對比版】,後者僅收錄少數桌面型號,方便對比。
站長對全部型號進行了更深入研究,不過很遺憾,V6及以後版本,仍然是混血版,不具備純正血統。
估計不少讀者會生疑慮——「天梯圖,又不是動物,分什麼純血和混血?」
在研究硬體性能排序的時候,如果「所有型號之間僅用唯一標準」(唯一測試軟體,或採用唯一標準的推導公式組),那麼這張圖就是「純血版」,如果是採用兩種以上的標準,就是混血版。
為方便理解,假設有ABC三款顯卡——
AB的排序是用標準1,二者性能比值90:100,而BC的排序採用比較新的標準2,二者比值是100:120,因此,AC的差異不等於90:120,這就是混血的缺陷。
那為什麼不都採用標準2呢?其原因是在A的年代,標準2還未誕生,找不到測試值。
同樣地,年輕的顯卡有3DMARK Time Spy分數(簡稱3DMARK TS),中年顯卡有3DMARK Fire Strike(簡稱3DMARK FS)、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分數(簡稱3DMARK FSE),而老年型號只能找到3DMARK11值,耄耋型號連3DMARK11分數都沒有。
為了血統不至於太雜,站長在V6版中採用:一部分比較老卡用FS或FSE比對,年輕顯卡FSE和TS各佔50%權重,並對AN跑分和實際遊戲表現的偏差做了些微調。
V6.00解讀
1、排序標準在V5版基礎上做了優化。
站長期望能讓讀者看到不同顯卡性能上的微妙差異,給每款GPU打了一個分數(上圖左側即為性能標尺),製作天梯圖最大工作量就在於這個分數的計算。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部分型號位置有調整,如:
V5版中GTX770是高於GTX960,但在V6中要低一點。這不是排序有誤,而是衡量標準發生了調整。
又如:
V5版中GTX1070略高於GTX1660Ti,在V6中卻變得微低一點,原因是V5中二者比對採用【FSE+TS】,而V6採用【FSE和TS各佔50%權重】,不同的算法導致了排序的調整。
2、V6已經為第十二代N卡(注1)、AMD的RDNA2預留了沙發。
NVIDIA這邊,據說RTX3080TI性能比RTX2080Ti提升40%。多數用戶的關注點在RTX3060,站長預測其性能超過RTX2070,樂觀點能有挑戰RTX2070 SUPER的實力。
AMD這邊,據說RDNA2旗艦型號能比5700XT快225%,這不可能,達到5700XT的225%就是巨大進步。
3、代數和架構
NVIDIA採用「統一渲染架構「後,請來了「地球上最聰明的一群人」為之助陣,這些人中,任何一位都是真正的大神——費米、麥克斯韋、克卜勒、麥克斯韋、帕斯卡、....每個名字都如雷貫耳。不得不佩服NVIDIA的取名藝術,它不僅是向科學家致敬,也給自家的顯卡賦予了一種特殊的魅力。
2007年,NVIDIA發布了特斯拉(Tesla)計算平臺,對應的GPU架構為G80(第一代統一架構),這是NVIDIA第一次用物理學家名字命名。第二代統一架構為GT200,站長沒有找到有關資料明確說明這個T是指「Tesla」。NVIDIA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從第三代統一架構GPU開始,每個名稱都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如下——
2010年:費米(Fermi),代表型號:GTX480、GTX550Ti、早期的GT630/GT730等。
2012年:克卜勒(Kepler),代表型號:GTX650、GTX660,後期的GT630/GT730,GT740,GTX760等。
2014年:麥克斯韋(Maxwell) 代表型號:GTX750/GTX750Ti,GTX950,GTX960等。
2016年:帕斯卡(Pascal) 代表型號:GTX1050、GTX1060等。
2017年:伏特(Volta)代表型號:Telsa V100,用於深度學習的超級計算機。
2018年:圖靈(Turing)代表型號:GTX1660、RTX2070、RTX2080,目前當紅產品。
2020年:安培(Ampere)
一般地說,同代產品對應一種核心架構才符合常理,但也有例外。如GT630,有費米和克卜勒兩種架構(在V6中GT630K、GT730K裡面的K就是指「Kepler架構」),第七代中更特殊,GT730有費米和克卜勒,GTX750是麥克斯韋架構,同代中有三個不同架構並存。
4、桌面版沒有第八代(注1)
準確地說是沒有GT/GTX800系列桌面版,這一系列只出現在移動版中。
5、馬甲顯卡是一種普遍現象,AN都有。
本來是老型號,對核心做點微調,塗抹點脂粉,換個名字又跑出來賣藝。如GT740,實際是GTX650,RX580(2048SP)和RX570,RX560XT和RX470D等等,不過馬甲卡通常頻率較高,在V6版中仍然予以區分。
6、在跑分相同情況下,核顯的實際遊戲性能要低於獨顯,在V6中考慮了這一差距,做了少許修正。
注1:NVIDIA並未對自家產品嚴格地用代數排序,這個代數是我們民間的俗稱。Nvidia從1995年發布第一款顯卡以來,遠不止10代產品。追溯這個「N卡代數」的源頭,要從微軟的DirectX 10提出統一渲染架構開始。2006年11月,NVIDIA發布第一代統一渲染架構G80,2008年發布第二代GT200,代表型號是GTX280,第三代GF100,費米架構,其後可參考上文解讀第三條。
如需顯卡天梯圖高清版,可到極速空間官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