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 國貨品牌如何突圍

2020-08-26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化妝品品牌如何破局?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化妝品大會上,珀萊雅、丸美、紐西之謎等國貨頭部品牌創始人與眾多行業領袖探討當前國貨品牌的突圍之路。

美妝行業很受傷

8月18日,由化妝品行業媒體品觀網主辦的中國化妝品大會召開。「和天貓所有的行業相比,美妝行業是受疫情影響最重的行業,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貨新銳品牌的增速受到了壓制。」阿里巴巴集團天貓美妝洗護總經理激雲在現場表示:「但是奪得天貓美妝銷售額第一名的恰恰也是國貨新銳品牌。」

在化妝品產業鏈中,品牌端佔據主導地位。根據聚焦產業研究規劃的智庫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化妝品品牌端毛利率普遍在60%-70%,淨利率為5%-10%,是整個產業鏈中利潤最高的環節。

目前全球市場上,高端化妝品品牌甚至中高端化妝品品牌幾乎被歐美國際大牌壟斷。歐美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上也不斷拓展新品牌。而我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大多靠著「高性價比」的優勢在低端市場上競爭。除了激烈的競爭,今年上半年國貨品牌還受到了疫情的打擊,業績遭遇低谷。

國貨打響品牌突圍戰

正是因為意識到品牌的力量,國貨美妝巨頭們紛紛走上了自己的新銳品牌建設與投資之路。國內「美妝第一股」珀萊雅發力品牌建設,與天貓合作,於今年打造首個國內新品牌孵化基地,成果顯著。

珀萊雅股份聯合創始人兼CEO方玉友 主辦方供圖

珀萊雅股份聯合創始人兼CEO方玉友在會上表示:「我們今年3月份打造了一個化妝師的化妝品品牌——彩棠,目前彩棠旗下高光系列產品在市場中成為品類第一。此外,我們還有四五個新品牌正在孵化,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將會亮相市場。」

不止一家國貨品牌發力建設新銳品牌。丸美股份董事長兼CEO孫懷慶也表示,丸美股份正在打造創新引擎,在上海松江建設了一個2.4萬平方米的丸美創新中心,未來丸美創新中心所孵化的新銳品牌將在這裡誕生。此外,丸美股份也於今年創建了產業基金,重點投資化妝品產業內有潛力的新銳品牌。

「我一直認為未來能夠贏得世界市場的中國品牌有兩類,一類是高性價比的便宜貨,依靠性價比高取勝。第二類就是真正取得了世界級研發突破技術的品牌。」孫懷慶說道。

丸美股份董事長兼CEO孫懷慶 主辦方供圖

新銳品牌有啥魔力

中國化妝品市場一向被國際品牌看作是「兵家必爭之地」。艾媒諮詢分析師王清霖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化妝品市場來看,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中高端品牌接受度最高,並保持持續增長的重要市場之一。」

一方面如歐萊雅、資生堂等國際大品牌憑藉已有的品牌影響力佔據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如蕾哈娜、米蘭達可兒等海外明星帶著主創的小眾品牌快速在國內消費者中贏得市場。

激烈競爭下,國貨新銳品牌的賺錢能力不容小覷。方玉友在現場表示,彩棠的產品現在月銷量能達到1300萬-1500萬件,後續預計月銷量能達到2000萬件。

新銳品牌為何有強勁的賺錢能力?激雲表示,新銳品牌的建設並非是針對流量的簡單運營,而是從新品上市、人群定位到內容營銷的各個環節對消費者產生作用,快速佔領市場。

早在三年前,天貓美妝就開始進行品牌孵化和品牌基礎建設,而且也確實看到了顯著的成果。「天貓美妝的新銳品牌數量佔到整個化妝品行業的1/3,增速貢獻到了整個行業的1/2。」激雲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銳品牌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除了賺錢,新銳品牌也有很強的「吸金」能力,眾多投資人紛紛為新銳品牌「掏腰包」注資。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非常看好國貨品牌。95後的消費能力是85後的兩至三倍,國貨品牌中的新銳品牌在95後中的影響力很大,新銳品牌依靠線上渠道傳播與銷售,很容易被年輕群體接受。」

如何孵化新銳品牌

與傳統品牌相比,新銳品牌擁有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在化妝品市場中,新銳品牌的產生和銷售都離不開線上渠道。傳統品牌從誕生到養成需要經歷漫長的成長周期,而新銳品牌則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資源,依託廣泛的線上分銷矩陣,快速佔領消費者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天貓美妝洗護總經理激雲 主辦方供圖

激雲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每個新銳品牌都有自己的策略。有些小品牌背靠比較大的品牌集團,藉助這些品牌的資金和影響力,可以快速推出一些產品,減少自己的輸出成本。還有品牌會從細分領域切進去找到自己的品類,如推出含高科技成分的修復型、功效型面膜,從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高速成長的空間。」

此外,年輕消費者的喜好是行業關注的重點,也是品牌年輕化趨勢的引領。化妝品行業中,國貨品牌較為看好95後的消費潛力。方玉友表示:「開發不出90後、95後喜歡的產品,就會被市場淘汰。」

同時,多位國貨品牌創始人均提到年輕消費者更多通過社交媒體等了解美妝資訊。這意味著投放大規模媒介廣告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抓住網紅和電商平臺就能向年輕消費者靠攏。

新銳品牌如何在市場中實現進階發展?激雲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孵化新銳品牌有不同的階段,我們根據不同階段制定品牌策略。」

「以單品牌單旗艦店在平臺上的成交量來衡量品牌,可以將品牌孵化分成1億、3億、6億和10億四個階段。成交量在1億以下的新銳品牌只需要思考選擇什麼樣的品類推出什麼樣的爆款』;成交量達到3億的品牌就要考慮如何將產品從單一的爆款推向穩固的品類結構;成交量達到6億就完成了品質的蛻變,要保證品牌有持續的供應鏈的能力、與消費者溝通的能力、敏銳洞察市場的能力和持續推出新品的能力;當成交量達到10億,就能成長為市場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如完美日記的成交量早已達到10億,其已經向歐萊雅這種頭部品牌靠攏。」激雲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化妝品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國貨品牌應如何突圍?快來了解
    在疫情的衝擊下,美妝行業是受影響最重的行業,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貨新銳品牌的增速受到了壓制。在目前的化妝品市場上,高端化妝品品牌甚至中高端化妝品品牌基本被歐美國際大牌壟斷,而我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大多靠著「高性價比」的優勢在低端市場上競爭。除了激烈的競爭,2020年上半年國貨品牌還受到疫情的打擊,業績遭遇低谷。
  • 競爭危機來臨 國貨美妝「領頭羊」自然堂們拿什麼突圍
    由此可見,外資品牌的影響力仍然是不可撼動的。 在此情況下,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穎表示,目前市場到了關鍵階段,必將有一批品牌就此退出頭部市場,而資源會更加向頭部好品牌、好企業聚集,這對伽藍絕對是個機會。從中長期來看,本土品牌定會在競爭中戰勝外資品牌,最終走向全球市場。
  • 韓國:中低端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男性美容市場卻暗藏商機
    韓國化妝品市場「廝殺」異常激烈,尤其是在中低端的化妝品市場。該國知名的平價化妝品品牌謎尚(MISSHA)為了提振銷售,效仿雅思蘭黛的產品並以低價銷售,試圖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然後,此舉並未救得其日漸下滑的銷售業績,反而讓其陷入虧損的泥塘中。
  • 口服美容營養食品膠原蛋白肽競爭激烈,如何突圍?
    (原標題:口服美容營養食品膠原蛋白肽競爭激烈,如何突圍?)從目前的品牌分布情況來看,腸胃營養、運動營養、口服美容等領域中,海外品牌佔據比較大的滲透份額。去年雙十一銷量排行第一是保健食品,今年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增加和疫情影響,疊加了保健食品消費支出。京東公布的消息顯示,今年「雙11」開場半個小時內,京東健康營養保健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進口保健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今年天貓保健食品的表現也很出色。
  • 橘朵國貨突圍之路
    近年來,隨著化妝品市場的爆發,國貨迎來發展春天,一大批新銳本土品牌脫穎而出,橘朵就是一個。2016年成立,2017年入駐天貓,短短2年多的時間,橘朵以單色眼影切入市場,以所向披靡之勢,相繼推出了系列「爆款」彩妝單品,成為了網友們頻頻稱道的「國貨之光」,並創下一系列亮眼的成績。
  • 完美日記資本市場再尋融資 國貨美妝競賽激烈
    頻繁融資的背後不僅是資本市場對完美日記的肯定,也反映了品牌在持續擴張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自2019年起,完美日記逐步加碼布局線下店,但隨著規模的擴大,資金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調色師、話梅等線下純彩妝集合店不斷增多,逐步分食著完美日記線下流量。上海萃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諮詢顧問白雲虎認為,完美日記與其他國貨品牌的競爭正在加速。
  • 國貨美妝品牌後來居上: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據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妝品牌已佔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願來看,42%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貨美妝品牌,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根據聚划算發布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彩妝消費趨勢報告》數據,在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國產平價彩妝的消費者滲透率超過九成,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唇膏、口紅銷量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60%。國貨美妝品牌後來居上的背後,中國化妝品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 二三線鞋類品牌 如何實現突圍競爭
    近幾年,隨著國外品牌的市場搶灘與國內一線品牌的競爭的加劇,鞋服企業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成人鞋服市場遭遇高原期,二三線品牌的市場形勢日益嚴峻。為了開闢新的市場格局,實現品牌新的擴張,二三線品牌採取多種措施突圍困境。
  • 看完美日記,姬存希如何玩轉2020化妝品市場
    從2014年至2019年,中國化妝品的銷售額從1825億元增長逐年增長至2854億元,預計在2020年可以到達3100+,同比增加9%。未來5年內,化妝品行業依然處於紅利期,市場規模將持續穩定增長;預估到2024年,中國化妝品零售市場的交易額將達到4392億元。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國化妝品市場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稅收、就業等方面均貢獻了一份力量。
  • 新國貨崛起,華熙生物米蓓爾如何突圍敏感肌市場?| 品牌研究所
    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供應商,華熙生物在做了20年的To B生意後,也毫不意外的開始推出自有化妝品品牌,進軍C端市場。近日,我們採訪到米蓓爾事業部總經理陳宜濤,看他從細分領域的角度為我們介紹,華熙生物在C端市場是如何布局的。
  • 深耕精準護膚市場,奢脈國際化妝品硬核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國內美妝護膚市場悄然崛起,各大國貨品牌紛紛將重點放在研發產品品質上,就連包裝也善於運用具有東方特色的設計,完全不輸國際大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奢脈國際化妝品深耕國內精準護膚市場,並佔據一席之地,硬核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領跑國牌化妝品發展之路。
  • 市場競爭激烈 國產高端洗護品牌靠什麼「突出重圍」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高端洗護市場上品牌扎堆,在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強勢的背景下,國產高端洗護品牌如何「突出重圍」?在12月10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歐芭(廈門)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以下簡稱歐芭)蔡藝卓分享了國產高端洗護品牌留住消費者的「獨門絕技」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品牌專屬定位的心得。歐芭(廈門)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藝卓作為國產洗護品牌,歐芭看中了國內洗護產品的中高端市場。
  • 歐尼樂芙:國際化妝品品牌受歡迎,國貨品牌崛起之路依舊漫長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和質量,女性則更加追求時尚與美麗,「顏值經濟」隨之興起,這也帶動了化妝品行業的發展。而目前國際品牌佔據了中國化妝品市場較大份額,近年來雖然也有很多國貨品牌崛起,但像歐尼樂芙這樣的新興國貨品牌未來要走的路依舊漫長。
  • 美妝品牌產品的營銷想市場競爭中破局?魚爪網教你!
    據魚爪網統計,2019、2020是化妝品行業飛速前進的兩年。它得益於抖音、B站等平臺的崛起,以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為代表的美妝新品牌,迅速佔領了諸多細分類目的榜首並有一定的話語權。但無論怎樣這些品牌也僅局限於大眾市場,高端市場仍然是迪奧、蘭蔻等國際大牌,高端國貨品牌機會在哪裡?如何進一步思考彩妝、護膚品牌的核心能力和新的破局點?近日,「浪潮新消費X辰海資本」化妝品閉門會在上海舉行,大家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分析了彩妝、護膚市場競爭格局,高端和大眾市場新品牌的機會,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和建議。
  • 斑萊雅化妝品,專注護膚,讓國貨化妝品迎來品牌時代
    2021年1月1日,一個新的政策法規——《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即將正式實施。    如何看待「新條例」的頒布和實施?成為眾多行業專家、企業領袖共同關注的話題。專家認為,「新條例」的實施,是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重大利好,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化妝品企業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
  • 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國外品牌主導高端市場...
    化妝品市場可分為奢侈、高端和大眾市場。2019年,高端化妝品市場規模為1517.9億元,佔比31.77%,大眾化妝品市場規模2769.8億元,佔比57.98%。2019年,化妝品市場份額排名前5均為海外知名化妝品企業,歐萊雅、蘭蔻、百雀羚為市場份額排名前三品牌。
  • 海派護膚品牌DAISY SKY助力「國貨熱」 匠心打造新國貨
    除此之外,不少國貨品牌也開始展露頭角,它們在大眾市場的影響力明顯提升,一時間捲起一陣「國貨熱」。 如今,消費者更青睞那些有特色、專注於細分領域的小眾優質國產品牌。DAISY SKY就是這樣一個品牌。 小眾品牌如何在激烈市場中獲得關注 化妝品行業競爭激烈,外資風行,在這樣的態勢下,小眾品牌DAISY SKY如何做到被關注認可,是一個難題。 「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依舊保持著對於品質的苛求,以及對於創新的追求。」DAISY SKY的創始人兼產品研發黃麗勤(Sunny)對於企業的生命力有著清晰的認知。
  • 瞄準海外市場 國貨美妝靠什麼乘風破浪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除了在國內市場上與國際知名美妝品牌競爭外,國貨美妝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據了解,不少國貨美妝已在海外市場收穫一批粉絲。在剛剛過去的「雙11」,國貨美妝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十分可觀;與此同時,伽藍集團、林清軒等多個國產美妝品牌已經「出海」,開始國際化的徵途。那麼,國貨美妝在海外市場有哪些機會,它們又該如何「乘風破浪」?
  • 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競爭將...
    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2020-05-15 11:28:00
  • 這碗國貨化妝品的迷魂湯,我先幹為敬了!
    近期,據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妝品牌已佔據國內美容市場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願來看,42%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貨美妝品牌,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倒退2-3年,中國美容消費市場還是進口化妝品的天下,而國產化妝品卻貼著「低檔」、「山寨」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