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來,很多金店都悄然開始了一種新的銷售模式──黃金首飾「一口價」。「一口價」黃金首飾不標克重和純度,只提價格。很多消費者都以為「一口價」黃金首飾就像商場賣特價衣服一樣直接標出最低價,會比正常售價優惠不少。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市12315協會聯合《濮陽早報》為大家揭秘其中的貓膩。
(圖片來自網絡)
案例
家住清豐的謝先生撥打市12315熱線反映自己被坑了。事情是這樣的:清豐縣縣城朝陽路某金店推出以舊換新活動。謝先生將自己的6.4克純金首飾換了一個一口價3600元的黃金項鍊,最後還補了六百元的差價。買來後項鍊沒戴幾天就斷了。謝先生意識到該首飾可能有問題,結果發現首飾沒有標克數、也沒有標純度。找商家要求提供相關信息。商家拒絕給項鍊稱重,堅持說這是「一口價」,雙方已經達成買賣,一旦售出,拒絕退貨。謝先生無奈,只能將商家投訴到12315。
經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調查後發現,該首飾是一種硬金,只不過外形做的很大,讓消費者誤以為重量很足,其實真實重量還不足5克。也就是說謝先生用6.4克的純金首飾換了一個不足5克的硬金首飾,還倒貼六百元。了解了真相後,謝先生頓時感覺自己的智商成了「負數」。
無獨有偶。李女士撥打12315熱線說自己媽媽在金店被一口價黃金坑了,她8g足金才換了4.99g硬金,還給店裡500塊,算下來硬金均價達到每克1000元,太坑人了。
「一口價」黃金有什麼不同
據12315熱線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已經接到8例「一口價」黃金首飾方面的投訴。把消費者的足金換成一口價3D硬金或者K金,還聲稱是「免工費換新」、「增值換新」 這種騙局的受害者很多都是中老年人。
標註「一口價」的首飾一般為3D硬金的款式居多。因為3D硬金可以讓黃金克重輕但做出來的飾品體積大。它們都有特殊的工藝,造型豐富美觀。經營者在推銷時會對產品含金量含糊不清地表述,容易誤導消費者的選擇,還有的消費者只看產品工藝,不了解產品克數,糊裡糊塗地就購買,而買後又後悔造成消費糾紛。
消費警示
濮陽市12315熱線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時要擦亮雙眼,仔細辨別,理性消費。
1.不同種類的黃金首飾的含金量都有差別,而按件售賣黃金沒有標明黃金克數,只講究其精美的工藝,這些都必須標註在飾品上,消費者購買前應先了解清楚。
2.消費者在購買或者換購產品時,一定要要求經營者詳細介紹產品規格、重量,從而杜絕隱瞞消費者的事發生,並且要索要正規發票或者銷售小票。
3.商家對售後作出承諾的,消費者一定要向商家索要售後服務的文字承諾,口頭承諾往往難以維權。
(記者 杜鵬 通訊員 向周斌)
來源:《濮陽早報》
原標題:《黃金飾品「一口價」?硬金=足金?商家這些「伎倆」讓你防不勝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