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黃金消費提示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春節即將到來,又到了黃金消費旺季。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市場上生肖金條、黃金飾品熱銷,一些黃金珠寶店更是打出「黃金零工費換新款」、「黃金立減50元」、「黃金一克也是批發價」等宣傳語,吸引消費者。為此,福州市消委會特發布以下消費提示,供消費者參考。

  足金與K金的區別

  黃金首飾是指以黃金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首飾,從含金量上分為足金和K金兩類。一般來說珠寶店的黃金首飾有24K足金、22K金、18K金、硬金四種,含金量如下:24K金,990‰以上;22K金, 916.0‰~990.0‰,也可標註純度(Au)916;18K金,標註純度(Au)750,750.0‰~916.0‰;14K金,標註純度(Au)585,585.0‰~750.0‰;9K金,純度(Au)375, 375.0‰~585.0‰。由於顏色相近,消費者不易區分,它們的黃金含量不一樣,計價方式也不同,消費者要謹防營業員誤導。

  3D硬金與足金的區別

  3D硬金首飾是近年出現的新工藝,與傳統足金首飾相比,有造型優美、不容易變形、同重量體積更大的特點,硬金首飾因為做工更複雜,做工費會比普通黃金高出10-100元每克。很多金店為了利潤更大化,不按克計價,直接標出一口價。這樣一來,有些金店的3D硬金首飾每克能達到500-1200元。大大的增加了消費者的購金成本和換金成本。3D硬金首飾一旦壎壞是不容易修復的,3D硬金首飾因為做工比較特殊,只能購買新的或換新。因為3D硬金首飾加工費更高,當你用來換新的時候折舊費要高出不少,消費者應先做好權衡。

  不能稱做千足金

  首飾的黃金含量要達到99%以上,才能使用 「足金」這樣的宣傳用語。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6年修改實施的《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純度999.0‰的金飾也只能標註為「足金」,而不能叫「千足金」。若商家宣稱,黃金含金量為100%,基本可以直接斷定為虛假宣傳。泰銀一般純度為92.5%,藏銀通常含銀量只有40%,消費者購買前一定先做了解。

  商品信息要明了

  珠寶店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商品質量信息,選購黃金飾品時,無論是「一口價」還是按克計算,都可以要求商家在交易單,尤其是標籤上註明黃金飾品的價格、重量等信息,以便發生消費糾紛時有合法的依據。消費者在購買黃金飾品時,如有疑慮可以當場復秤,核對清楚重量再購買。消費者想知道黃金首飾的重量信息,店家如以首飾按件銷售或一口價為理由,拒絕告知,消費者應謹慎購買。

  以舊換新細盤算

  一些珠寶店經常打出的「黃金免費換」、「零工費換新款」等宣傳語,消費者要保持警惕,近年來黃金以舊換新「一口價」商品糾紛較多,換購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回收價格、折舊費、耗損、新首飾加工費等細節,對更換首飾的加工費優惠減免、是否換大不換小、差價計算方式等內容以合同或補充協議的方式形成書面證據,以免誤入舊金飾回收、金飾銷售環節的價格陷阱。

  概念誘購要警惕

  一些不法商家為了促銷,不惜生搬硬套,利用「5G金」「萬足金」「量子金」「超導金」「納米金」等貌似高科技詞彙進行包裝推廣,融入 「終身保質」「免費更換」等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進行非理性消費。在購買黃金飾品等貴金屬時,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輕信促銷人員的口頭承諾,對品牌、規格、產品類型、含金量、總重量等核心信息做到心裡有數。

  貨比三家留憑證

  購買黃金首飾時要貨比三家,選擇經營規範、信譽良好的店鋪,重點關注首飾標識中的名稱、規格、 型號、 純度、重量等內容。了解清楚各類型黃金首飾之間「以舊換新」的規定, 向商家索要正規發票,發票上要註明和首飾標識一樣的內容,以便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消費者應仔細分辨珠寶玉石鑑定證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珠寶、玉石、貴金屬等逐漸成為人們消費收藏對象。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由於珠寶玉石種類繁多,消費者對物品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這時商家往往會提供一份「鑑定證書」,再加上「這是經過國家權威鑑定機構檢測的,絕對沒問題」之類的介紹,但珠寶玉石鑑定證書魚龍混雜,消費者該如何分辨?
  • 常德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提示:「以舊換新」貓膩多,黃金換購需謹慎!
    紅網時刻常德10月13日訊(通訊員 徐知麗)近日,消費者陳女士向市消委投訴,稱其將舊金飾送到市內某黃金珠寶店「以舊換新」,商家卻將其足金首飾換成了「一口價」3D硬金。陳女士表示她雖然額外支付了一千餘元差價,克重卻越換越輕,覺得受到了商家的欺騙。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推出全國首份《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
    文/不覺3月13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深圳市網際網路文化市場協會、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18家單位,共同制定了國內首個專門針對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團體標準《網路遊戲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
  • ...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發布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日趨完善
    首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細則日前公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並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銀髮〔2016〕314號文印發)的基礎上,結合新需求、新情況、新問題,將《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升格為部門規章。新規中有哪些與金融消費者息息相關的變化?《辦法》「升級」後又將對金融消費者保護起到怎樣的作用?
  •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關於電飯鍋(煲)比較試驗的報告
    據媒體報導,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到國外選購電飯鍋等商品的現象反映了消費者對高品質電飯鍋的強烈需求。為了讓消費者真正了解市場上所售電飯鍋(煲)的產品質量,向消費者提供全面客觀公正的電飯鍋(煲)商品信息,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理念,進一步指導消費者理性選購、科學使用電飯鍋(煲),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消委會)開展了電飯鍋(煲)商品的比較試驗活動。
  • 福建省、福州市消委會聯合開展黃金珠寶消費體察活動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張軒宇 記者 張文章)元旦、春節期間都是黃金珠寶的購銷旺季,為進一步加強消委會消費體察的監督職能,促進企業提升質量安全和消費維權意識,增進消費者和企業的相互了解,積極構建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格局,確保節日市場健康有序,消費維權工作有效開展,1月7日,福建省消委會、福州市消委會和福建省寶玉石協會聯合開展2020年元旦春節「兩節」期間黃金珠寶消費市場體察活動。
  •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要落在實處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顯示,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投訴量位列前三名,季度投訴量分別為5854件、5568件、4432件;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的季度投訴量均在5200件以上。
  • 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行換屆大會
    (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行換屆大會。周欣 攝)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記者 劉永濤)3日上午,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換屆大會在長沙召開。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關春,副省長何報翔出席。
  • 大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發布:老年人消費10條警示
    為了引導老年人科學理性消費,維護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特向全市老年消費者提出以下警示:1.做好個人信息保護老年人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家庭成員、經濟收入和身體狀況等信息,洩露給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避免因個人信息洩露成為消費欺詐的對象。
  • 上海市消保委發布《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
    2020年12月16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一、背景:「賣廣告」是網際網路公司流量變現的最主要方式。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以下簡稱「APP」)成為網際網路廣告主要的發布媒介。APP廣告相對於傳統廣告與網際網路搜索類廣告而言,具有三大特點:1、APP廣告多為「信息展示-點擊購買」閉環型廣告,消費者如果看了感興趣就能直接點擊連結下單購買。相較於傳統廣告和網際網路搜索類廣告,APP閉環型廣告對消費者的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影響更大。
  • 青島平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商超企業下達公開勸喻函
    日前,記者從青島平度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原平度市消費者協會)獲悉,該會於2020年10月19日受理安徽省消費者李女士投訴平度市青島康成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即平度大潤發超市的註冊名稱)購買商品糾紛投訴。
  • ...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2020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信息統計分析報告
    2020年上半年,全省各級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含成都市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消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4360件,解決23782件,投訴解決率97.6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761.93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消費者獲得加倍賠償金額10.53萬元。
  • 盤點|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大事記
    一月1日,《電子商務法》實施,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進入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新時代,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到加強。8日,多部門聯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全國加大對「保健」市場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行為的事中事後監管力度。
  • 《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為消費教育提供教材藍本
    中國消費者報廣東訊(李智華 記者 李青山)近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消費教育基地的揭幕儀式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引起了消費者組織和維權專業人士的高度關注。據悉,該書由長期從事市場監管消費維權領域一線實務工作的龔恆超博士主編,其他編者包括市場監管領域政策法規專家、消費維權調解崗位標兵、全國最美維權人物。
  • 微商代購造假、信用卡被盜刷 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新問題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安徽臺張建亞 河南臺楊揚 福建臺林露 吉林臺張玲玲)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明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少地區提前發布了「3.15」消費提示,其中微商代購造假、汽車消費糾紛、還有信用卡管理使用不當等問題等成為投訴新熱點。
  • 新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雙11」消費提示
    但與此同時,一些消費者在網購時也存在某些誤區,為此,新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雙11」來臨之際,發布消費提示:理性消費 避免盲從購物。 針對網絡消費存在的種種非理性消費行為的發生,新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 一是要理性消費,不攀比奢華,量入為出,規避所有不理智和過激消費行為
  • 央行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 發揮好「減震器」和「舒壓閥...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為加快建立完善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機制,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人民銀行制定並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 暑期「整形熱」保護消費者權益是關鍵
    本報記者 劉昱汝報導近年來,醫療美容(以下簡稱「醫美」)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大受年輕消費者追捧。隨著暑期的到來,許多學生黨加入到整形大軍中,「美麗經濟」再度成為消費熱點。隨著產業規模迅速增長,也出現了行業魚目混雜的現象,保護廣大消費者權益仍是重中之重。
  • 「皮爾**」羊毛衫售假,消費者權益到底該如何保護?
    通常情況下,帶貨主播如果是為自己的店鋪產品進行宣傳銷售,那麼他就是以銷售者的身份來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在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其承擔的是銷售者的法律責任。如果帶貨主播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消費者推薦產品,引導消費者到品牌方的店鋪進行消費,那麼他就是一個代言人的身份。像辛巴的回應就稱自己只是廣告代言。
  • 你遭遇類似情況也可投訴維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發布
    昨天,無錫市消費者委員會、市放心消費創建活動辦公室、市工商局共同召開「3·15」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度12個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無印良品銷售質量不合格拉杆箱消費者反映無印良品無錫第二分公司銷售的兩款拉杆箱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