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 老年人花巨額現金,購買各種保健品的事情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老年人因自己的一時衝動而感到後悔。
為了引導老年人科學理性消費,維護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特向全市老年消費者提出以下警示:
1.做好個人信息保護
老年人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家庭成員、經濟收入和身體狀況等信息,洩露給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避免因個人信息洩露成為消費欺詐的對象。
2.提高信息辨別能力
老年人應當選擇信譽較好的大型商場或超市購買商品,不要輕信各類推銷的商品信息,也不要輕信各類宣傳單和小廣告。
3.謹慎進行網絡購物
老年人進行網絡購物時,一定要通過知名度和誠信度較高的網絡平臺,對「貨到付款」、「僅需支付快遞費」、「假一罰十」等承諾,要認真查看是否有附加條件,同時還要認真查看店家的退換貨要求,不能只圖價格便宜,衝動下單。
4.客觀看待養生講座
老年人要理性對待養生講座,防止不法商家打著養生講座旗號推銷商品,對贈送雞蛋、麵條、醬油等小禮品的養生講座,要提高警惕,理性購買養生講座後推銷的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5.警惕親情推銷陷阱
老年人要對商家採取的「貼身攻心」的親情服務推銷方式提高警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遇事多與子女商量,防止購買質次價高的商品。
6.提防免費體檢誘惑
老年人要對商家組織的免費體檢方式加以提防,有的商家在免費體檢後採取心理暗示的辦法,誘惑老年人購買各類藥品或保健品,建議老年人到正規醫院體檢就醫,以免上當或耽誤病情。
7.理性購買保健用品
老年人要對通過會議營銷、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或低價旅遊方式,推銷保健品的保持警覺,不要聽信商家遊說。保健品不能代替治療藥物,要到正規地點購買保健用品。
8.抵禦低價旅遊吸引
老年人要謹慎參加旅行社組織的「低價團」和「免費遊」等活動,防止在旅行中強行購物、變相加價等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9.慎重購買各類藏品
老年人要對各類收藏品投資冷靜對待,對宣稱回報率高或保本返利等收藏品投資不要輕信,儘量不要涉足陌生的投資領域,以免遭受欺詐。
10.防止冒牌家電維修
家電需要維修時,要向正規商家諮詢品牌售後電話,聯繫商品售後進行維修,切忌相信網上搜索或家電維修小廣告,防止冒牌的售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