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珠寶、玉石、貴金屬等逐漸成為人們消費收藏對象。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由於珠寶玉石種類繁多,消費者對物品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這時商家往往會提供一份「鑑定證書」,再加上「這是經過國家權威鑑定機構檢測的,絕對沒問題」之類的介紹,但珠寶玉石鑑定證書魚龍混雜,消費者該如何分辨?針對此問題,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特發布以下提示,幫助消費者分辨珠寶玉石鑑定證書。
看清證書的認證標誌
珠寶鑑定證書的籤發機構必須是經過國家資格認定之後授權的,珠寶鑑定證書的機構資質認證有CMA計量認證、CAL授權認可、CNAS實驗室認可三種形式。其中,CMA認證是國家根據《計量法》對鑑定機構的計量認證,是所有珠寶鑑定證書中必須具備的,可以向國家或者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詢真偽。「CMA」是中國計量認證/認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英文縮寫,「CAL」是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認證標誌(ChinaAccredited Laboratory),「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的英文縮寫。
檢測項目要逐一查對
檢測內容包括飾品名稱,寶石品質級別,形狀、顏色、淨度、總質量等項目。要對照證書上的實物圖片,檢驗實物產品。檢驗證書是與產品一一對應的,是每一個產品的惟一身份證明文件,包括:樣品的照片、標籤上的重量和證書上的重量、飾品的外觀與描述是否一一對應。
檢查公章和籤名
珠寶玉石質量檢驗證書,應有二人籤名,其中必需有一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註冊),註冊是在有效期內,檢驗師只能籤名不能蓋章,這樣的檢驗證書,才具有法律的有效性。為防止鑑定機構證書被假冒,鑑定證書上須蓋有單位公章或鋼印,紅色公章作為檢驗標識,往往不是與證書一體印刷的,是檢驗後加蓋的印章。
可進行證書查偽
可登陸鑑定機構官網,輸入鑑定證書的相應編號,查詢所購珠寶玉石的相關信息,並進行逐一核實。有時新出的證書,可能會由於檢測機構數據更新不及時的原因,導致在網上查不到證書信息,可直接致電相關機構,人工查詢。若網址出現錯誤,無法正常連結或是查詢不到相應信息,則該鑑定證書可能為假的證書。
不再標明「天然」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天然珠寶玉石不再標明「天然」二字,而經過人工處理或是人工合成的寶石必須明示,如:結論為「紅寶石」,說明這顆紅寶石為純天然產出;「紅寶石(處理)」是註明了具體的處理方法,表明這顆紅寶石為天然寶石,但為改善其外觀經過了某種方法的人工處理;「合成紅寶石」則表示非天然產出紅寶石,而是純人工的實驗室合成品了。
只是證明礦物成分
全國性和地方珠寶玉石檢測機構引用《珠寶玉石鑑定》國家標準出的珠寶玉石鑑定證書,只是證明天然的礦物成分,準確地說只是說明真假。比如一件百元的翡翠手鐲與一件數萬元的翡翠手鐲,按《珠寶玉石鑑定》出證,鑑定結果都是「翡翠」;再如,無論是新疆和田產的透閃石玉,還是俄羅斯產的透閃石玉,按《珠寶玉石鑑定》出證,鑑定結果都是「和田玉」;再如,無論是福州壽山產的迪開石,還是寮國產的迪開石,按《珠寶玉石鑑定》出證,鑑定結果都是「壽山石」。成分都一樣,但因產品品質不同,價格差異很大,個別商家會利用鑑定證書忽悠消費者,消費者要擦亮雙眼。
選擇正規購物渠道
購買珠寶時應儘量選擇有保障的大型綜合性商場或珠寶玉石品牌商店。消費者要理性對待售賣珠寶首飾的購物宣傳,警惕那些高標低折的店鋪,特別是常年超低折扣推銷珠寶首飾的經營行為。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