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法治變化」三個老人一張桌組成「銀髮調解室」,已調解糾紛...

2020-12-21 天眼新聞

寫在前面的話:近年來,貴州大力推進法治貴州建設,我們看到,立法更科學了,執法更嚴格了,司法更公正了,大家法治觀念更強了,人民滿意度更高了……法治,這個看似宏大的詞彙,如何貼近我們的生活?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在貴陽市觀山湖區世紀城小區,提起銀髮調解室,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調解糾紛調得好」「讓人心服口服」「公平、公道」……小區居民都這樣稱讚。66歲的吳幫錢、61歲的張鳴、65歲的王正祥,由這三位鬢染白霜的退役軍人組成的銀髮調解室,自2017年7月成立以來,無償為居民調解了1100多起糾紛,其中調解成功1000多起,調解金額達到1000多萬元,調解臺帳寫滿了7大本記錄簿。12月15日,記者來到了位於觀山湖區世紀城派出所的銀髮調解室。一間十來平方米的房間裡,一張大大的桌子上擺著「調解員」「記錄員」兩張座牌,上千件矛盾糾紛就是在這張桌子上歸於平息。

從右至左依次為吳幫錢、張鳴、王正祥調解不是和稀泥一定要雙方都認可「這一起案子是兩口子打架要離婚,我們調解後,男方寫下保證書,給女方道歉,當事人雙方對調解結果認可,分別籤字、蓋手印。」「這一起是房屋中介卷了租客的錢跑路,房東和租客鬧到派出所來,我們調解之後,雙方都願意各退一步,各自承擔一半的損失,同時我們也給街道辦反映了這個情況,請他們關注假中介的現象。」……提起最近調解過的案子,銀髮調解室組長吳幫錢對每一件都記得清清楚楚。「鄰裡矛盾、子女不孝、娃娃打架、夫妻不和……這種人民內部矛盾都是我們的調解範圍。」吳幫錢告訴記者,派出所接警後,不屬於刑事治安案件的就交由調解室調解。在法律和以事論事的基礎上,三人會記錄雙方說法進行分析,再分別給雙方做工作,「調解不是和稀泥,一定要調得雙方都認可,才能在調解書上簽字蓋手印,協議產生法律效應,不能達成合意的我們就不調了,請他們走法院解決。」吳幫錢說。

調解案件記錄簿最近,銀髮調解室調解了一樁事實婚姻裡男女雙方協議分手的案件,男方對女方施暴後,女方報警。原來,兩人在一起4年,女方曾為男方流過產,但男方一直不願意領證,女方在得不到名分,身體又遭受傷害的情況下想分手並要求賠償,但因為男方有公司、股票,涉及金額比較大,兩人一直就賠償金額達不成協議。了解原委後,銀髮調解員們從法和理的角度給兩人做起工作。最後,在三人的建議下,兩人達成了協議,男方同意在一年之內賠償女方200萬元。「我們調解過太多家庭糾紛、夫妻不合的案件,最受影響的是孩子,只能該勸和的就勸和,該勸分的就勸分,在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把矛盾化解到最小。」王正祥說。小有名氣有人慕名而來調解室成立三年多來,名聲漸漸傳到了世紀城之外,其他轄區的當事人也慕名前來請求調解。「請問是銀髮調解室嗎?」10月中旬的一天,兩個陌生人找到銀髮調解室,從門口往裡探身問道。「是,請問你有什麼事?」「聽說你們銀髮調解室調解工作做得好,我倆有個事情想請你們調解一下。」原來,兩人是房東和租客的關係,因為房租問題產生了摩擦。吳幫錢三人雖有些意外,但這也代表他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立刻開始了解情況。原來,2019年10月2日,雙方籤訂租房合同,規定租期一年。到今年10月2日交房時,租客因不在貴陽導致逾期,房東認為這一行為屬於違約,要求賠償違約金,而租客認為違約金太高,且不是主觀原因導致逾期,拒絕賠償。「你的房子租給誰不是租,不如讓他住滿一個月,就不收違約金了,到11月2日再收他一個月房租,也讓他有時間找房子……」吳幫錢對房東說。「你租的房子都超了大半個月了,該交的錢還是得交,到了11月2日再補一個月租金,到時候一定按時交房,否則房東可以根據《合同法》採取措施……」另一邊,張鳴對租客說。雙方最後都同意了這個折中的方案,滿意離去。

調解成功後,吳幫錢、王正祥與當事人合影(資料圖)基層能消化的矛盾絕不上交「調解工作是義務的,一分錢都不收,一些小案子如果告到法院不僅耗時耗力,還要產生訴訟費。」吳幫錢說,銀髮調解室的存在,為群眾提供了很多便利。「銀髮調解室在這裡,也幫我們減輕了很多負擔。」世紀城派出所的孫毅警官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的法治意識強了,都知道有事就打110,工作量不小,有了銀髮調解室也能緩解警力。另一方面,銀髮調解室著實為維護轄區治安,從源頭化解矛盾起到了積極作用。不久前,在北京西路居然之家門口,兩個計程車司機因為搶客開車互撞,後將車停在路中下車爭執,導致該路段交通嚴重擁堵,其中一個司機報警。銀髮調解室介入後,兩個司機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調解室裡握手言和,願意自負損失,並對大家造成的影響感到抱歉,保證不再衝動行事。「在基層能消化的事情,絕不上交。」三位銀髮調解員語氣堅決。雖然矛盾糾紛還是時有發生,但三人感覺到這幾年來,隨著大家法治觀念、素質的提高,他們調解的案件數量已經大幅下降。「調解室剛剛成立時,每天接收的案子還是挺多的,從2019年開始就降下來了。今年11月才調解了8起,10月更少,只有4起。」張鳴一邊翻著記錄簿一邊說。「不管有幾個案子,我們幾個老兵都會一直堅守在這裡認真對待,但還是希望以後矛盾糾紛能越來越少,小區能更加和諧。」三人笑著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嶽端

編輯 皮亞丹

編審 李中迪 羅瑋

相關焦點

  • 派出所裡有個「老鄭調解室」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文/圖□ 通訊員 龐超「自派出所裡設立『老鄭調解室』,民警便騰出主要精力放在治安防範上,確保轄區平安不出事。今年初,咱派出所被省公安廳命名為全省首批『楓橋式派出所』,老鄭功不可沒!」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包頭首家民營企業糾紛調解工作室在東河區...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包頭首家民營企業糾紛調解工作室在東河區法院正式揭牌 2020-12-21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糾紛調解室
    廈門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糾紛調解室 2020年12月09日 10:04 來源:福建日報   廈門建立「一帶一路
  • 永和司法所「調解+普法」 助力基層糾紛化解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昨日,記者從晉江市永和司法所了解到,今年來,該司法所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工作的內在運行規律和有效途徑,不斷強化人民調解工作,並結合常態化普法宣傳,助力基層糾紛矛盾化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 浙江麗水慶元「強忠調解室」分黨憂 解民難
    田間地頭解矛盾 翻山越嶺化糾紛論能力,成功化解一起遺留6年之久、200多萬土地徵地款分配糾紛案,15天化解一起33名原告已訴至法院18個月沒結果的食用菌錯菌索賠糾紛案、三天化解一起經終審判決調地較複雜糾紛;論耐心,他紮根基層山區ー線45年如ー日,2014年3月份光榮退休後仍就肩負化解棘手疑難矛盾糾紛及處理棘手信訪積案
  • 中山這個調解室巧解家事糾紛,解開姐弟20年心結!
    中山這個調解室巧解家事糾紛,解開姐弟20年心結!調解工作室於2019年8月掛牌成立,是中山市東升鎮首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調解工作室,現有5名調解員,其中江志明為首席調解員。
  • 調解室裡,他為何眼眶泛紅?一起海上賠償糾紛,第8次調解後……
    「我們等不起這個時間了,這麼多人從河南趕來,誰家裡又沒個事?現在孩子又病了,你說急不急?」說這話時,閆洪俊的叔叔眼眶已經泛紅。他使勁地抹了把臉,隨後不再開口。隨著他的這個動作,調解室也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
  • 【共建共享平安家園】小小調解室化解大糾紛
    「多謝你們的調解,才讓事情能夠順利解決。」業主黃先生感謝道。近日,一起因開發商逾期交房與黃先生等17位業主產生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經過吉州區習溪橋街道「講法評理」調解室調解員訴前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了調解協議,並申請司法確認。
  • 多元調解 點亮幸福e家——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
    ,穩定調解員隊伍,加強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強化信息賦能,深度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充分發揮「鐵腳板」的作風優勢,落實五級婦聯全員接訪制度,做到「四必訪」「三提三知」,共同推進平安江蘇、法治江蘇建設,共同書寫好「兩爭一前列」江蘇答卷。
  • 「一線警務」三合派出所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矛盾糾紛
    為進一步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平安區公安局三合派出所遵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宗旨,加大對轄區矛盾糾紛排查力度,近日,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矛盾糾紛。2020年12月13日中午,三合派出所接到三合村村民祁某某(女,漢族,71歲,三合村人)口頭報警稱:「其丈夫郭某某(男,漢族,78歲,三合村人)對其進行毆打,請求出警」。
  • 立案、調解、普法,這家法院在一站式建設上有「金字招牌」
    同樣,天長法院也可以代為審查異地管轄案件,目前最遠已與內蒙古、貴州等地法院對接協作,完成跨域立案申請40件。調解化解糾紛的「金字招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理念,天長法院以一站式建設為契機,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充分發揮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將糾紛化解在立案前。
  • 有事先想「和為貴」調解室!汶上這個鎮鄰裡鄉民一家親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崔相遊 通訊員 米良 劉慧)近日,在汶上縣劉樓鎮陳莊村「和為貴」調解室裡,村民陳尚兵對劉樓鎮司法所所長訴苦。陳尚兵多次要求陳尚賢處理樹木,但陳尚賢均以各種理由推脫,引發糾紛。得知情況後,村裡「和為貴」調解專班人員,著手化解該案件,孫玉秋帶頭多次前往田間調查情況。他以法律為基礎,以情理為抓手,經過多次面對面和背對背的調解,雙方握手言和,滿意地在調解協議上簽了字。
  • 「老李調解室」李震:靠法理情理「把一碗水端平」
    「有矛盾、找老李」隨著初村工業新區的興起,初村鎮轄區內大型企業匯集,流動人口不斷增多,房屋拆遷、房屋買賣租賃、離婚、繼承等引發的糾紛也隨之增多,這幾類案件均涉及家庭親情等人際關係。「村裡的糾紛能調解解決的,要堅決調解。」
  • 365天調解 365度解憂
    由於王某創辦合作社貸款13萬元,家中上有老人下有殘疾的兒子,面對生活重負,王某妻子覺得無力承擔,要與王某離婚。東川鎮人民調解委員會「365調解室」受理此案後,調解員上門談心,解開了王某妻子的心結,王某一家人重歸於好。小小調解室,在東川鎮鄉村治理中發揮著大作用,做到了鄰裡有紛爭,家門口就解決;村民有衝突,調解員主持公道。
  • 租賃糾紛頻發,龍華民治街道人民調解積極「排雷」
    民治司法所為此成立專班,發揮人民調解作用逐一「排雷」,截至12月18日已化解此類糾紛逾120宗。業主周某將自己位於某小區的房產授權委託給租賃平臺公司進行出租,約定每月收取租金。後租賃平臺公司將該房屋出租給一位日本籍男士及其女友,並籤訂租賃合同,租客一次性交納一年租金及押金給租賃平臺公司。現業主未收到租賃平臺公司後續的房租,業主與租客發生爭議。
  • 村民建房生糾紛,嶺南鄉「和事佬」調解室成功化解
    近日,嶺南鄉「和事佬」調解室在調處一起村民建房引發矛盾糾紛案中
  • 【人民調解】費縣胡陽鎮:「治未病」式調解法 助力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人民調解】費縣胡陽鎮:「治未病」式調解法 助力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2020-12-18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
    我院堅持把「和合文化」融入工作實踐,以家事糾紛「孝為先」,民事糾紛「和為善」,商事糾紛「信為本」的工作理念,推進矛盾糾紛在基層快速高效化解,並根據「一室一品一特色」的調解文化要求,打造的「八和」品牌調解室各具特色。
  • 依託「1+3+N」大調解體系,化解勞資工傷等矛盾糾紛 永康經濟開發區...
    依託「1+3+N」大調解體系,化解勞資工傷等矛盾糾紛 永康經濟開發區創新打造「龍山經驗」企業版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9日 10:03:10 編輯:陳其欣記者 徐敏 通訊員 俞樂9日,杭州師範大學楓橋經驗與法治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 1400起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98%以上,這位年逾七旬的調解員「老爹...
    ……這些話不是毫無道理,而是一位70歲老人用20年的調解工作經歷得來的經驗。這位老人叫陳立昌,曾在長航集團青山造船廠任職。早在2001年4月份,陳立昌在百步亭社區居委會參與基層群眾工作,後兼任百步亭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