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警務」三合派出所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矛盾糾紛

2020-12-23 瀟湘晨報

為進一步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平安區公安局三合派出所遵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宗旨,加大對轄區矛盾糾紛排查力度,近日,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矛盾糾紛。

2020年12月13日中午,三合派出所接到三合村村民祁某某(女,漢族,71歲,三合村人)口頭報警稱:「其丈夫郭某某(男,漢族,78歲,三合村人)對其進行毆打,請求出警」。接警後,三合派出所立即組織民警趕往祁某某家中了解,祁某某和郭某某是夫妻,雙方因為倒水泡茶等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經常發生爭吵,長期不和,民警了解具體情況後,考慮到雙方均為高齡老人,決定對此家庭糾紛進行現場調解。民警細緻耐心地了解雙方矛盾的根源,分別對祁某某和郭某某做思想工作,並對郭某某毆打妻子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幫助其分析自身存在的錯誤,正確處理夫妻關係。

經過民警長達2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雙方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當事人祁某某諒解丈夫郭某某的行為,夫妻二人均表示以後會加強交流,冰釋前嫌,並達成和解協議,同時感謝民警的耐心工作。

【來源:海東平安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法治畢節·警務創新」「被動」變「主動」 糾紛「零積累」|大方...
    最終通過警民議事會和警務聯席會(補充細節),施工方和群眾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得以解決,老百姓的擔憂有效疏解,項目建設也順利進行。這是大方縣東關鄉「警務兩會」助力當地改善營商環境的一個實例。今年68歲的龍泉村合心組村民包順國告訴記者,自從推行「警務兩會+十戶聯防」後,村裡有了聯防長,鄰裡糾紛有人調解,法律法規宣傳不斷深入,派出所民警經常走村串寨,召集大家開會聽建議、想辦法。現在,村村寨寨都很安寧,大家都安安心心幹好自家的事,日子越過越好。
  • 優化整合資源化解矛盾糾紛在基層 永康經濟開發區打造立體式大調解...
    永康經濟開發區工業企業林立,農村集體經濟發達,吸引了約19萬人在此工作、生活,由此呈現的矛盾糾紛日益多元複雜,在原有的鄰裡矛盾、婚姻家庭矛盾、經濟糾紛矛盾等常見性矛盾基礎上,還出現了更具專業性、行業特殊性的複雜矛盾。
  • 城西派出所:警務創新謀發展,警民同心護平安
    城西派出所轄區是天台縣政治、交通、文體、醫療中心,城中村改造、新建小區、園區建設日新月異,人員流動頻繁,各類矛盾糾紛多發。網格員是信息員、採集員、聯絡員、服務員、宣傳員,能及時發現村(居)裡的各類糾紛線索。警務融合實現警情社情處置在網格、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安全隱患消除在網格、治安管理在網格的現代社區警務目標。
  • 「身邊的法治變化」三個老人一張桌組成「銀髮調解室」,已調解糾紛...
    66歲的吳幫錢、61歲的張鳴、65歲的王正祥,由這三位鬢染白霜的退役軍人組成的銀髮調解室,自2017年7月成立以來,無償為居民調解了1100多起糾紛,其中調解成功1000多起,調解金額達到1000多萬元,調解臺帳寫滿了7大本記錄簿。12月15日,記者來到了位於觀山湖區世紀城派出所的銀髮調解室。
  • 創新矛盾糾紛化解 做居民群眾的「知心人」
    在接到求助後,中心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繫對接街道婦聯,並組織協調網格員和婦聯工作人員,跟隨當事人到其婆婆家進行現場調解,同時電話與其丈夫溝通。很快,趙女士和婆婆達成了共識,這場家庭矛盾得到了化解,趙女士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了。「2019年街道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已經處理了許多起居民的矛盾糾紛。」
  • 小小工作室織成聯動調解網 長興基層矛盾化解成效顯著
    董平是浙江湖州長興縣雉城派出所的一名老民警,一直致力於成為百姓關係的「潤滑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2017年6月,長興縣委政法委員會將雉城派出所矛盾調解室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將此模式全縣推廣,著力打造「關口前移、預防為主、調解為先、促進和諧」的基層派出所矛盾糾紛調解機制。
  • 浙江文成:「三聯警務」創新善治路徑
    據介紹,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公安局堅持「三治」融合,聚合各方力量,創新基層善治路徑,努力構建「風險聯排、矛盾聯調、問題聯治」的「三聯警務」體系,推動縣域治理現代化。  玉壺派出所主動將警力融入警務專區,將日常矛盾糾紛線索匯總至玉壺鎮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統一調度,聯合各個相關部門,制定排查清單、部門間流轉、每日會商、每周研判、每月匯報、信息獎懲等制度,形成一整套機制保障,確保聯排得到真正落實。
  • 派出所裡有個「老鄭調解室」
    今年7月27日,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淮陽分局鄭集派出所所長耿凱對《法治日報》記者說。鄭集派出所轄區有26個行政村,123個自然村,總人口7.98萬人,僅靠派出所警力,難以及時發現和調處群眾之間的糾紛。「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在淮陽分局黨委的支持下,耿凱依託「一村一警」機制,在周口市的派出所中首家設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調解室——「老鄭調解室」。
  • 【最美「楓景」】咱香河人身邊的「楓橋式派出所」
    、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精神,不斷強化民意導向警務,大力實施主動警務,採取成立義警隊伍、調解室等方式,用心踐行新時代公安工作群眾路線,全力打造「楓橋式派出所」。為更好地將「楓橋經驗」落地實踐,從源頭上化解矛盾,蔣辛屯派出所依託警務室成立矛盾糾紛調解室,並配套建立「1+N」模式。
  • 矛盾調解之老潘「三十六計」:定分止爭修補「社會傷痕」
    在矛盾調解的實操中,一些矛盾往往千頭萬緒,過程和當事人相互關係比較複雜,是非曲直難以判斷。潘明傑在多年的調解中練就了一雙「福爾摩斯」眼,善於把握矛盾重點,找準問題焦點,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解析癥結。「每一起矛盾糾紛都是社會的一道傷痕,我是『傷痕修復師』。」潘明傑說,很多矛盾是當事人自己爬上了一個下不來的高度。」
  • 在湖州尋找「最美浙警」丨天荒坪派出所:構建綠色現代警務模式...
    今年11月,天荒坪派出所成立全市首支旅遊警察中隊,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打擊涉旅違法犯罪、宣傳旅遊安全知識、開展聯合監督執法、進行旅遊安全管理、保障重要節點旅遊秩序、防範涉旅風險隱患。同時取得黨委政府及各大景區支持,建立天荒坪餘村、大竹海、雲上草原三個景區警務室,設立「景區警長」;成立景區平安聯盟,對景區開展業務培訓,並實行列會制度,開展景區聯盟聯防,糾紛先期處置等工作。
  • 石柱縣中益派出所獲全國「智惠警務十大創新案例」獎
    中益派出所駐村輔警和鄉賢在「貴和工作室」遠程調解村民糾紛。  「他們兩個都是古稀老人,既是鄰居又是親戚,因歷史原因積怨很深,經常發生矛盾糾紛,村幹部們對他們很頭痛。」駐村輔警馬晉越說,今年8月他得知這一情況後,把二人錄入了「平安鄉村·智惠農家」App,列為「網上矛盾糾紛服務」板塊的重點工作。
  • 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今年以來,大朗巷頭社區民警成功調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35起,其中127起為較大的經濟和租賃糾紛,有力保障了轄區和諧穩定。據統計,巷頭社區各類糾紛求助類警情佔全社區接處警總量的一半以上。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運用老鄉情誼 以「情」動人式調解因產業結構原因,巷頭社區有近一半人口為四川籍人員,其中又以四川廣安籍為多。
  • 重慶石柱縣中益派出所獲全國「智惠警務十大創新案例」獎
    中益派出所駐村輔警和鄉賢在「貴和工作室」遠程調解村民糾紛。通訊員 柯建明 攝/視覺重慶前不久的一天,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坪壩村村民聶國發家裡來了幾位城裡親戚,他沒有把停在院壩裡的摩託車推進屋,就招呼著親戚們去鎮上農家樂吃飯。「你不怕摩託車遭偷了哦?」親戚們見狀紛紛提醒他。
  • 晉江:打造數據警務 智慧公安
    在現場觀摩活動中,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靈源派出所、361度警務室和安泰世界城智慧安防小區,現場了解晉江市公安局基層基礎工作創新做法。會上,晉江市公安局、豐澤區公安分局、臺商投資區公安分局、石獅鳳裡派出所、永春桂洋派出所分別介紹了在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  據介紹,晉江市公安局作為此次現場會的承辦單位,在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方面有創新、有亮點、成效突出。
  • 連雲港連島邊防派出所用心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
    依託所長、社區民警擔任街道、村(社區)班子成員、副書記的政治優勢,廣泛爭取轄區群眾積極配合派出所開展各項工作,由社區警務隊發動並整合旅館業主、小區保安、治安積極分子等廣大群眾志願者構成的群防群治力量,統籌整合2名輔警、28名網格員、78名正義聯盟等專職隊伍,共同開展隱患排查、防範宣傳、糾紛調解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全面加強社會治安防控。
  • 拿「真心」換「民心」 攜手擦亮「塞上楓橋」警務品牌
    2018年,正是在青山社區黨委的支持、推動下,我所在轄區先後拿到了兩個自治區「第一」:成立了寧夏第一家婦女兒童維權警務站,讓婦女兒童「權益」不再是「家務事」;與寧夏家律網建成了全區第一個線上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法律諮詢不再「排長隊」。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如今年5月份,老佳田村與甘業村在長塘(地點)土地糾紛,村委幹部調處過程中發現兩村群眾情緒激動,迅速將情況報告鎮綜治辦,鎮收報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經鎮村兩級合力最終調解成功,有效的避免了一起群體性事件;二是落實我鎮「三調一上報」制度,即村(社區)遇到矛盾糾紛經一調二調再調,如未解決再上報到鎮綜治辦,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三是與轄區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三方聯調聯動,通過聯合定期排查
  • 【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格裡坪派出所的「藍色夢想」
    ——傳承三線精神、學習楓橋經驗,成為格裡坪派出所探索和實踐的方向。 「提升黨建引領,推動工作全面發展」是格裡坪派出所黨支部長久以來的信念,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輔警進入政府、村社「兩委」班子,切實把黨支部建在警務鏈上、把黨小組建在維護群眾安全第一線上
  • 爭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暨社區警務改革系列報導之四
    吳忠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徐亮到會指導,副局長劉萬鵬,政工室、指揮中心、治安大隊負責人,各派出所主管社區警務工作的所領導、社區民警、輔警共70餘人參加交流培訓。徐亮同志在點評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社區民警培訓交流取得的成效,要求各派出所和社區民警要立足轄區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社區警務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強總結提煉,努力打造上級肯定和社會認可的特色亮點;同時,就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一標三實」信息採集、矛盾糾紛調解和警務室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