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矛盾糾紛化解 做居民群眾的「知心人」

2020-12-12 新賽罕V

半年前,賽罕區昭烏達南路街道頤和家園居民趙女士和婆婆因照顧孩子產生了矛盾糾紛,後因雙方溝通不及時,婆婆抱著孩子回到自己家居住,並禁止趙女士見孩子。小區網格員在入戶摸底了解到相應情況後,及時告知趙女士到街道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相信中心定會給她一個滿意的答覆。

在接到求助後,中心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繫對接街道婦聯,並組織協調網格員和婦聯工作人員,跟隨當事人到其婆婆家進行現場調解,同時電話與其丈夫溝通。很快,趙女士和婆婆達成了共識,這場家庭矛盾得到了化解,趙女士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了。

「2019年街道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已經處理了許多起居民的矛盾糾紛。」中心負責人李瑾表示,「以前大家因為一點小矛盾、小事情弄得不開心也無法去化解。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願意來中心讓我們進行調解,我們也願意做居民的『知心人』,盡全力幫助他們化解這些矛盾糾紛,爭取讓轄區居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像頤和家園趙女士這類的調解案例一樣,讓矛盾「熄滅」、讓服務「升溫」的事例在昭烏達南路街道比比皆是,是昭烏達南路街道全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的精彩實踐。近年來,昭烏達南路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實行街道綜治中心與矛盾糾紛化解聯合中心一體化運行,構建「黨建為統領,網格化管理,多元化參與,精細化服務,智能化應用」的綜合信息平臺,切實維護街道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此外,昭烏達南路街道還搭建了「1+8+36+N」網格黨建基層組織體系,把組織設置與網格劃分相融合。「1」即為街道黨工委設立一級網格,「8」是指街道的黨政綜合、基層黨建、平安建設、社會事務管理、城市管理、黨群服務、綜合執法、轄區派出所8個職能部門相融合的二級網格,「36」即為街道所屬的36個社區(村)的三級網格,「N」是指居民網格和專屬網格構成的四級網格。「通過「1+8+36+N」網格黨建基層組織體系,我們街道全面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讓『楓橋經驗』在昭烏達南路街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轄區人民的幸福生活排憂解難、保駕護航。」賽罕區昭烏達南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永峰介紹道。

目前,昭烏達南路街道矛盾糾紛聯合服務中心設立了警務聯動中心、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和法律服務中心,由街道平安建設辦、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集中常駐,接待和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同時街道依託昭烏達智慧黨建信息平臺資料庫建立了網格指揮中心,開通了居民利用專屬二維碼上傳、社區網格員巡查上報、網絡輿情搜集、電話熱線舉報等8個信息收集渠道,實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化解。王永峰介紹說:「我們還利用大數據中心對轄區350名網格員,15臺綜治巡邏車,50輛網格員巡查電動車,40部對講機,1300路視頻監控,6部現場處置視頻回傳儀器進行統一調度指揮,強化一線落實。」

下一步,昭烏達南路街道將不斷健全完善聯合服務工作機制,努力將資源匯聚在一線,信息應用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服務強化在一線,平安落實在一線,通過轉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開創新時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新局面。(賽罕融媒記者 萬永傑)

編輯:烏仁格日樂初審:張姝寧覆審:胡海波

終審:王鑫

相關焦點

  • 如何把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在基層
    今年接待受理辦理初信、初訪事項26件,一次性化解24件,化解率達92.3%。」建立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服務,是呼和浩特市創新社會治理、積極探索建立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的新舉措。市委要求,四級服務中心嚴格按照標準建立,實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鳳凰鎮2020年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實踐2020年以來,鳳凰鎮以構建和諧鳳凰為目標,緊緊圍繞「化解矛盾糾紛,著眼群眾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為工作主線,堅持預防糾紛、聯調聯動、調解優先的工作原則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打造東城街道「和合」調解品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網格化」+「微信群」 寶華鎮多舉措化解安置小區矛盾糾紛
    從鎮到城,人口的激增帶來的是矛盾糾紛的增多,為此寶華鎮全面推進「網格化」+「微信群」管理,多舉措化解安置小區內發生的糾紛。「鳳壇花園西門有輛大貨車違停,影響過路車輛行駛和行人走路。」鳳壇花園社區網格員將這一情況反映到鳳壇花園社區「網格微信群」,社區工作人員立馬將這一情況通報到寶華城管微信群「鳳壇片區執法分隊」,執法分隊隊長立即帶隊前往處理,不到5分鐘將貨車勸離。
  • 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 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長清區司法局積極創建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加強基層治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貫徹弘揚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精髓,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 三大平臺、「五項機制」、「三治融合」 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同時,建設線上推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雲平臺,將人民調解納入「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網上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全面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處信息化水平。構建多元解紛「五項機制」「社區調解員們為了我們今冬不受凍,熱心跑前跑後協調解決,把溫暖送到了我們家中。」銀川市興慶區尚勇小區居民王女士說。
  • 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赴安吉調研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5月13日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深入我縣對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進行調研。
  • 重慶南岸:「三調合一」創新機制「一站式」文明化解糾紛
    2018年9月,退休後的李洪峰成為重慶南岸南坪街道的專職調解員和負責人,帶領他的7人調解團隊晝夜奮戰,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第一線。因其法律水平高、調解能力強被同事和群眾親切的稱為「李調調」。他言談詼諧幽默又不失親切,常常一句玩笑話澆滅當事雙方火氣;他在調解過程中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支撐,讓當時雙方心服口服,文明和氣化解矛盾糾紛;他善於「啃硬骨頭」,面對重大矛盾糾紛和群體性案件他當仁不讓挺身而出,戰鬥在矛盾糾紛調解的第一線。如何使群眾矛盾糾紛方便、快捷、文明地化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三調合一」創新機制讓調解有了「一站式」服務。
  • 「和立方」線上線下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提速、贍養糾紛零接觸「雲端」化解……近日,東城區人民法院發布「和立方」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白皮書。該機制自2019年3月推出以來,為轄區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務,有效將社會矛盾化解在源頭,累計為群眾節約訴訟費支出4100餘萬元。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今年以來,安徽省六安市充分利用「9+X」綜治信息系統、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等工作平臺,建立「實戰型」綜治中心, 創建部門聯動「四個一」模式, 擴建矛盾化解「線上+線下」通道,健全「網上流轉、網下辦理」工作機制,加強專兼職調解員隊伍建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質效,取得明顯成果。
  • 「五位一體」矛盾調解站,用什麼「法寶」化解社區矛盾?
    如何化解社區矛盾,是社區治理中的重要課題,考驗著基層幹部的能力和智慧。為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房山區西潞街道在北潞園片區試點設置「五位一體」矛盾調節站,化解社區各類矛盾,得到居民好評。前一陣,北潞園社區北潞冠3號樓的居民對物業就有點意見。
  • 天津:在線調解 讓群眾「足不出戶」化解糾紛
    最近,北京的鄭先生因為一起商標侵權糾紛和天津的陳先生「對簿公堂」。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場原以為勞神費力的「官司」,沒出家門,就被人民調解員耐心地化解了。其實,讓鄭先生點讚的「遠程在線調解」是天津二中院藉助信息技術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新舉措。「遠隔千裡也能一線相連!」
  • 【人民調解】費縣胡陽鎮:「治未病」式調解法 助力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人民調解】費縣胡陽鎮:「治未病」式調解法 助力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2020-12-18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化整合資源化解矛盾糾紛在基層 永康經濟開發區打造立體式大調解...
    建立新時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進一步完善轄區矛盾糾紛化解體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開發區一直在破題創新。特別是自開展「一月一鎮平安大會戰」以來,永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立足創新形式、豐富載體,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各類調解資源,深化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機制,不僅建成「聰哥調解室」,有民間金牌調解員「坐鎮」,還成立「喜哥調解室」,著力將矛盾糾紛進行精準分類化解,零距離為群眾排憂解難,實現矛盾不上交,打造立體式大調解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和升級了開發區「1+3+N」大調解體系,不斷夯實平安園區建設的基礎
  • 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今年以來,大朗巷頭社區民警成功調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35起,其中127起為較大的經濟和租賃糾紛,有力保障了轄區和諧穩定。據統計,巷頭社區各類糾紛求助類警情佔全社區接處警總量的一半以上。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運用老鄉情誼 以「情」動人式調解因產業結構原因,巷頭社區有近一半人口為四川籍人員,其中又以四川廣安籍為多。
  • 群眾有糾紛 只進「一扇門」
    蘭溪公安:發揮調解「特色」助推基層矛盾治理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近年來,蘭谿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多元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以蘭谿市「矛調中心」為載體,發揮各個品牌調解「特色」,努力做到群眾矛盾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
  • 甘肅慶陽市矛盾糾紛化解有新招!「紅黃綠」三色分類管控出實策
    近期,合水縣部署開展家庭、婚姻、鄰裡矛盾糾紛精準管控專項行動,將排查到的矛盾糾紛進行隱患評估、造冊登記並"紅""黃""綠"三色分類,根據顏色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預警管控措施化解矛盾,旨在從源頭上管控社會治理風險。
  • 12345搭建 化解矛盾糾紛連心橋
    接到市民反映,12345市民熱線第一時間將工單轉派相關部門,通過暢通訴求渠道,12345市民熱線積極搭建化解矛盾糾紛連心橋,受到市民稱讚。  11月11日,臨潼區王先生向12345市民熱線投訴說,臨潼區北環路土產公司家屬院1號樓與2號樓之間消防通道處的20個車棚屬於違建,反映多次一直未拆除。
  • 鄠邑法院從根源上化解矛盾糾紛
    「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近年來,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法院立足轄區實際,積極借鑑發展多元解紛新模式新機制,通過設立「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等途徑,大力提升訴源治理效能,接連打出矛盾糾紛化解「組合拳」。近日,在成立祖庵鎮黃堡村「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後,鄠邑區法院又在澇店鎮龍窩村掛牌成立「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注重在「事要解決」「暢通渠道」「法要釋明」上下功夫,力求從根源上化解矛盾糾紛。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致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 永和司法所「調解+普法」 助力基層糾紛化解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昨日,記者從晉江市永和司法所了解到,今年來,該司法所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工作的內在運行規律和有效途徑,不斷強化人民調解工作,並結合常態化普法宣傳,助力基層糾紛矛盾化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