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 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2020-12-21 金臺資訊

2020年,濟南市司法行政系統統籌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秉持全方位、全過程創新理念,增強創新意識、展現創新精神,提升創新能力,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公共法律服務提檔升級等諸多方面,率先發力、重點突破、創新引領。為傳承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濟南市司法局對今年創新成果進行了彙編,精選了30個創新成果案例,現陸續發布如下。

創新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長清區司法局積極創建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加強基層治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貫徹弘揚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精髓,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創新做法

一是以黨建為引領,開啟「共治 智治」治理新工程。長清區司法局啟動「1 1 N」多元智慧民調工程,第一個「1」是指一個領導核心,即黨建引領,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社會協同、司法引領、部門聯動、法治保障的工作機制。第二個「1」是指一個指揮中心,即長清區司法局智慧民調指揮中心。「N」是指統籌各相關部門、組織及人員組成線上「調解專家庫」,做到有機銜接、相互協調,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矛盾糾紛化解網絡系統。「多元」是指通過科技手段聯合各職能部門,充分運用法調、訴調、警調、檢調等多元方式,完善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有效銜接,做到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智慧」是依託智慧民調系統,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開展法律法規宣傳、視頻調解、排查糾紛、案卷登記等工作,通過「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目前,已投入20餘萬在各街鎮司法所進行高清攝像頭、指紋採集器等硬體設備的安裝。

二是以法治為依託,完善「專調 聯調」調解新模式。打造專業性品牌調解室,崮雲湖「和為貴」調解室、張夏「同心圓」調解室、歸德「亮德」調解室、馬山扁鵲調解室、平安惠和、雙全齊美調解室等,推進品牌調解室形成系統的調解理念、品牌口號和服務宗旨,實現了「一所一品牌,所所有特色」。大力加強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對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的醫療衛生、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婚姻家庭、物業等行業領域,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打造一個、成熟一個、以點帶面、全面推開"的原則,已成立長清區張夏道路交通調解委員會,萬德街「齊魯8號風情路」鄉村遊人民調解委員會、區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物業調委會、長清商會人民調解委員,形成了重點行業、專業領域調解組織網絡格局,滿足多元矛盾糾紛化解需求。

三是以人民為中心,暢通「線上 線下」服務新渠道。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人員不能聚集、矛盾仍需解決,依託「智慧民調」系統、一村(居)一法律顧問app等線上終端,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推動「線上調解」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的矛盾化解的常態化機制,真正做到調解服務「不打烊」,法治維穩「不打折」,確保防疫和調解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積極穩妥的化解了各類案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期間共調處各類民商事糾紛32件,優化營商環境案件23件,通過遠程調解平臺調處異地糾紛15起,涉疫情勞動爭議糾紛金額28萬元。「線下」服務提檔升級,長清區司法局依託「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開展,採取「調普相融」的形式提升幹部、群眾法治思維,從源頭預防矛盾糾紛,提高法治治理現代化水平。

創新成效

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是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的重要平臺,是推進共建、共享、共治的重要方式,是匯聚民意、民智、民力的重要載體。依託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的實施落實,力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有利於構建「善治」鄉村治理體系,凝聚鄉村振興活力。通過「1 1 N」多元智慧民調工程的有效推進,真正實現了矛盾預警全時段、調解服務無縫隙。今年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1200餘起,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焦點

  • 【創新成果】長清區構建「1+1+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
    【創新成果】長清區構建「1+1+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 2020-12-18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發布時間:2020-12-10 20:54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光明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村民湯某某與柏林鄉村民羅某某通過網戀相識後同居
  • 如何把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在基層
    今年接待受理辦理初信、初訪事項26件,一次性化解24件,化解率達92.3%。」建立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服務,是呼和浩特市創新社會治理、積極探索建立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的新舉措。市委要求,四級服務中心嚴格按照標準建立,實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
  • 創新矛盾糾紛化解 做居民群眾的「知心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願意來中心讓我們進行調解,我們也願意做居民的『知心人』,盡全力幫助他們化解這些矛盾糾紛,爭取讓轄區居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像頤和家園趙女士這類的調解案例一樣,讓矛盾「熄滅」、讓服務「升溫」的事例在昭烏達南路街道比比皆是,是昭烏達南路街道全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的精彩實踐。
  • 多元調解 點亮幸福e家——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
    近年來,在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的統一部署下,在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全省各級婦聯組織立足社區和家庭,積極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年底,省司法廳、省婦聯共同推進將「建設100個標準化家事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1萬名家事調解員」納入省政府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在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和婦聯組織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 三大平臺、「五項機制」、「三治融合」 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近年來,寧夏從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入手,堅持「縱向+橫向+線上」聯動,搭建無縫對接、相互協同的多元化解平臺。縱向推進四級調解平臺建設,建成各類人民調解組織3860個,將排查、化解職能延伸到基層社會末稍。橫向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平臺建設。在大中型企業、集貿市場、流動人口聚居區建立調解組織524個,搭建了化解矛盾糾紛的新平臺。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日訊社區治理水平直接關係著百姓的幸福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打造東城街道「和合」調解品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創新多元解紛模式, 助力訴源治理...
    為了更好地做好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該法院凝聚社會各行業調解合力,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創新總結出一條「1+N+Nn」的多元解紛新模式。自該「聯調中心」成立以來,徹底破除了多元解紛中施甸法院單打獨鬥的局面,在各部門通力協作下,在社會各界廣泛關心和支持下,施甸縣社會矛盾得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治理工作平穩向好。在訴訟服務質效評估中,其訴服指標始終在全省法院保持前列。
  • 依託「1+3+N」大調解體系,化解勞資工傷等矛盾糾紛 永康經濟開發區...
    依託「1+3+N」大調解體系,化解勞資工傷等矛盾糾紛 永康經濟開發區創新打造「龍山經驗」企業版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9日 10:03:10 編輯:陳其欣記者 徐敏 通訊員 俞樂9日,杭州師範大學楓橋經驗與法治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 鄠邑法院從根源上化解矛盾糾紛
    「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近年來,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法院立足轄區實際,積極借鑑發展多元解紛新模式新機制,通過設立「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等途徑,大力提升訴源治理效能,接連打出矛盾糾紛化解「組合拳」。近日,在成立祖庵鎮黃堡村「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後,鄠邑區法院又在澇店鎮龍窩村掛牌成立「群眾說事 法官說法」工作室,注重在「事要解決」「暢通渠道」「法要釋明」上下功夫,力求從根源上化解矛盾糾紛。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致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 妥處糾紛維穩定,持正守中惠民生!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係的歷下經驗
    近年來,歷下區人社局主動適應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增多態勢,積極應對疫情等原因造成的勞動關係新變化,推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創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方法,調裁審銜接密切配合,全力構建新常態下和諧勞動關係。今年以來,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286件,同比增長25%,涉及勞動者2286人。
  • 四調聯動化解糾紛
    四調聯動化解糾紛 大事要化了 就找和事佬。近兩年,石家莊的老百姓驚喜的發現自己身邊多了一個解決矛盾糾紛的好去處,那就是石家莊市行業性、專業性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很多在這裡調解過糾紛的老百姓都讚不絕口,稱這裡是化解恩怨、消除仇恨,構建和諧,促進發展的「風水寶地」。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2021-01-03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事糾紛化解3+1聯動機制」定紛止爭的「金鑰匙」
    6月19日上午,越城區法院與孫端街道聯合召開媒體交流會,通報「民事糾紛化解3+1聯動機制」 運行一周年情況。「民事糾紛化解3+1聯動機制」運行一周年以來,成效滿滿。糾紛源頭治理 解決當事人「訴累」在袍江法庭轄區最遠的孫端街道設立訴訟服務站,便捷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
  • 全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
    《備忘錄》從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合作機制、合作內容、工作實施、訴調結合、工作指導等五個方面作出規定,為深入推動常州地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奠定了基礎。全市司法行政系統要提高認識,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持續推動金融領域糾紛及時、高效、源頭化解; ▲ 二是要加強協同,著力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非訴訟服務體系。
  • 浙江諸暨檢察多元模式化解行政爭議糾紛
    「企業目前已經扭虧為盈,真的很感謝檢察機關為我們舉行聽證會化解矛盾,在公司發展最關鍵的時期,通過分期繳納執行款的方式,緩解壓力。」日前,浙江省諸暨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某機電有限公司回訪,企業一改之前舉步維艱的狀況,生產勢頭穩步向好,而這離不開該院的一次行政爭議調解。
  • 「和立方」線上線下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提速、贍養糾紛零接觸「雲端」化解……近日,東城區人民法院發布「和立方」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白皮書。該機制自2019年3月推出以來,為轄區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務,有效將社會矛盾化解在源頭,累計為群眾節約訴訟費支出4100餘萬元。
  • 天津:在線調解 讓群眾「足不出戶」化解糾紛
    最近,北京的鄭先生因為一起商標侵權糾紛和天津的陳先生「對簿公堂」。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場原以為勞神費力的「官司」,沒出家門,就被人民調解員耐心地化解了。其實,讓鄭先生點讚的「遠程在線調解」是天津二中院藉助信息技術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新舉措。「遠隔千裡也能一線相連!」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這種集成統籌的工作模式正是上海創新構建集成統籌的大調解格局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上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創新構建集成統籌的新時代大調解工作格局,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爭議糾紛,聚力源頭治理和科學防控,為「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浙江安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三大並舉」構建共同體化解矛盾...
    近年來,浙江省安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高效整合部門資源、專業資源和社會資源,創新探索城市管理執法領域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打造教育引導為主、執法管理為輔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模式,構建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管理共同體,讓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