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處糾紛維穩定,持正守中惠民生!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係的歷下經驗

2020-12-14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年來,歷下區人社局主動適應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增多態勢,積極應對疫情等原因造成的勞動關係新變化,推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創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方法,調裁審銜接密切配合,全力構建新常態下和諧勞動關係。今年以來,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286件,同比增長25%,涉及勞動者2286人。審結案件2265件,結案率99.1%;案內外調解結案1653件,案內外調解結案率72.3%;裁決940件,裁決結案率41.1%,其中一裁終局案件338件,一裁終局率35.9%,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2027萬餘元。

提升案件處理效能

裁審銜接長效化成果顯著

某化纖公司一千多人解除勞動關係事件、某餐飲公司三十多人集體爭議案、區某部門職工上訪動向案……在矛盾化解的工作中,疑難案件不可避免。為了高效化解糾紛,歷下區人社局在全市率先啟動裁審銜接工作,通過裁審合作平臺,與歷下區法院高效聯動、通力協作,不斷規範裁審程序、統一裁審尺度,將維護轄區穩定和保障民生工作落到實處。

此外,歷下區人社局與區委政法委、區法院等相關部門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在重大勞資矛盾情況通報、個別案件信息及時互通、案件文書相互交流、法律法規相互學習等方面主動作為,並將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統計匯總,積極組織裁審雙方座談交流,對裁審實踐中的責任分擔、證據認定、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適用展開研究和研討,90%的實體內容達成一致,取得了良好開端。

通過裁審銜接工作機制,歷下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與法院凝聚共識,高質量化解轄區勞資糾紛矛盾,案件處理效能得到顯著提升。2016年至今,歷下區仲裁院通過裁決方式結案710件,上訴率逐年下降,仲裁裁決結果與法院二審判決一致率達到96.6%,經終局裁決敗訴的案件全部被二審駁回,裁審一致率100%。

建成三級調解基層網絡

創新調裁銜接多元化解糾紛

2020年10月15日,12人訴濟南某科技公司集體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在歷下區仲裁院通過調裁銜接程序一次性成功化解。該案系企業因疫情導致經營困難、無力支付員工工資引發的集體勞動爭議矛盾,涉案金額63萬餘元。案件受理後,歷下區仲裁院指派仲裁員先行調解,向企業示明法律風險及隱患,對勞動者訴求逐項溝通交流,充分徵求意見,積極促成和解,柔性引導雙方互諒互讓、共渡難關。經過一天的努力,雙方握手言和,縮短了流程,降低了成本,雙方權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

為把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傳統調解方法的基礎上,歷下區仲裁院打造了縱到底、橫到邊的三級勞動爭議調解網絡。在歷下仲裁院成立區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在13個街道辦事處成立調解分中心,在119個企事業單位成立基層調解組織。此外,在歷下區工會、區司法局以及三家法律機構分別建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

一方面,藉助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開展爭議調解、法律援助、法律諮詢、仲裁代理等一站式便捷調裁銜接工作,全力打造「一個案件、兩條出路、三方調解」的創新機制,協助開展調解348件,有效形成化解勞動爭議合力。另一方面,依託各街道辦事處調解分中心,實施主動介入調解法、上下聯動調解法、全程跟蹤調解法,調處各類案件163件,調解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今年,大明湖街道及龍洞街道調解組織被評為濟南市第二批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品牌工作室。

以群眾需求為中心

展現人社部門「溫度」和「力度」

「真的很感謝你們!沒想到仲裁庭這麼照顧我們娘倆,不僅處理公正,而且讓人暖心」。9月上旬,歷下區仲裁院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庭審。庭審的原告李女士正處於哺乳期,懷裡的嬰兒還無法離開母親的照料。考慮到這點,仲裁員主動轉變思維,在保證庭審秩序的前提下,本著高效便民的原則,讓李女士帶著孩子參與了庭審。期間,當孩子哭鬧時,庭審短暫中止,待李女士安撫好後,庭審繼續……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這只是歷下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歷下區仲裁院堅持柔性執法與剛性仲裁相結合,針對下崗職工、女職工、農民工、因工致殘人員等弱勢群體開闢「綠色維權通道」。實行有案必立,對申請材料暫時不齊備的,容缺受理;實行要素式辦案,適時簡化送達程序,提高案件審理效率;實行繁簡分流,積極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對複雜案件合議審理,符合條件的實行一裁終局。截至日前,平均結案審限20-25天,比以往案件審限縮短近一半,打通弱勢群體維權「最後一公裡」。此外,加強「移動式仲裁庭」建設,在龍洞街道辦事處老石溝村村委會現場開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實現精準普法進基層、群眾維權「少跑路」。

改革創新不止步,服務群眾有溫度。今年以來,歷下區仲裁院接待諮詢3.2萬餘人次,處理各類12345轉辦案件9200餘件。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順勢而變,深入推進智慧仲裁建設,大力實行網上辦案系統,全面推行「不見面」服務模式,積極探索「雲調解」勞動爭議化解模式,持續加強調裁審銜接工作,奏響新時代歷下和諧勞動關係最強音。

【來源:濟南市保障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造和諧勞動關係「樣本」助推創新坪山高質量發展
    將著力解決勞動關係治理難點,確保勞動者「勞有厚得」會上,李新全對深圳市坪山區等5個省市共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的創建成果和2020年全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著力解決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下出現的勞動關係治理難點和痛點,確保勞動者「勞有厚得」。
  • 金湖縣全方位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建設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影響,全縣勞動關係建設面臨新任務、新挑戰,為積極防範和化解勞動關係領域的矛盾糾紛,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環境,金湖縣採取多項措施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建設。線上實時掌握生產形勢。在積極防控疫情同時,該縣採取線上調查不見面服務的方式,實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 【開發區動態】深入交流 分析問題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開發區動態】深入交流 分析問題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2021-01-06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更加友善和諧醫患關係
    原標題:構建更加友善和諧醫患關係 □本報記者閆一菲 「近幾年,醫療環境已經有了不少改善,尤其是2017年醫改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後,百姓看病成本有所降低,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緩解。」在24日的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有37年一線臨床經驗的「老中醫」潘洋委員的一番話引發了醫藥衛生組各位委員共鳴,就「看病就醫」話題小組委員紛紛發言,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尹梅委員認為,之前醫患關係緊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不到位,她說:「曾經有被投訴醫生表示,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因為不善於溝通,讓患者有了反感的情緒」。
  • 鹽田區人力資源局話你知:線上線下學憲法,勞動關係更和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在2020年「憲法宣傳周」期間,深圳市鹽田區人力資源局圍繞憲法和勞動關係公共服務產品開展宣傳活動。線上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QQ群,線下的張貼展板、海報、更新宣傳欄、放置易拉寶、現場擺攤發放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橫幅等方式,向轄區企業、職工推薦和諧勞動關係公共服務產品,現場共接受各類諮詢300餘人次,網上瀏覽人次2000人次。
  • 交控集團被確認為「亳州市和諧勞動關係示範企業」
    近日,由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亳州市總工會、亳州市企業聯合會及亳州市工商業聯合會開展的亳州市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單位評價確認工作落下帷幕,交控集團被確認為「亳州市和諧勞動關係示範企業」。
  • 深圳頒出全省首張電子勞動合同
    昨日下午,深圳市鹽田區周大福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啟動儀式現場,周大福珠寶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黃紹基和新入職員工代表王雪霏籤訂電子勞動合同。據悉,這也是全省頒發的第一張電子勞動合同。
  • 14家企業入選濱州市級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11月26日,記者從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悉,為進一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深入推動濱州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創建活動,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經企業自主申報,濱州市、縣兩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評審,擬將下列14家企業選樹為2020年濱州市市級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 衛材中國藥業榮獲蘇州市2019年度「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獎項
    12月9日,蘇州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協會揭牌成立,2019年度蘇州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同時授牌。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材中國藥業」)榮獲蘇州市2019年度「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獎項且名列前20位。
  • 宜昌三峽機場榮膺「宜昌市勞動關係十佳和諧企業」稱號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馮智君 通訊員王婷婷 報導: 12月18日,第二屆「宜昌市勞動關係十佳和諧企業」評選結果揭曉,歷經8個月的企業自評、縣市區推薦、專家現場評審和網絡投票等環節層層選拔,宜昌三峽機場有限責任公司最終從
  • 「洛陽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名單公布
    12月8日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企業聯合會、市企業家協會、市工商聯公布2018—2019年度「洛陽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名單,我市80家企業入選。  據悉,「洛陽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每兩年評選一次。
  • 內蒙古開啟「法院+工會」 勞動爭議訴調工作新模式
    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工會的職能作用,將非訴訟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挺在前面,依法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維護勞動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6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攜手自治區總工會召開了「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啟動了「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揭牌儀式。
  • ...聯合送法進工業園 打通勞動爭議糾紛服務「最後一公裡」<第708期>
    浦北:法院、人社、工會聯合送法進工業園 打通勞動爭議糾紛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12-15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院睡一覺隨身包被盜,濟南歷下民警奔波一天幫受害人挽回損失
    接到群眾報警後,歷下公安文化東路派出所民警林晨和同事很快就成功抓獲盜竊嫌疑人,並為受害人挽回了損失。雖然忙碌了一天,但民警林晨卻認為是值得的:「我們的責任就是為轄區居民營造安全舒心的環境」。林晨是歷下公安分局文化東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不忘入警初心,常懷赤子之心,用執著和真誠紮根基層工作,為首善之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勤勤懇懇,無悔奉獻。
  • 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 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長清區司法局積極創建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加強基層治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貫徹弘揚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精髓,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 成都市新都區探索「三個模式」化解勞動糾紛
    為高質量推進成都市新都區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建立調解仲裁制度新機制,有效、方便、快捷化解勞動糾紛,助力區域營商環境建設,成都市新都區創新探索「三個模式」化解勞動糾紛。形成三級調處模式。
  • 合肥將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知民生冷暖,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是最大的民心工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成為「十四五」期間的目標任務之一。面對新的目標和任務,「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全面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情系「民生幸福」 讓小康成色更足就業是民生之本。
  • 趙林中:在企業管理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企業,對「楓橋經驗」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富潤集團的前身是國營諸暨針織廠,創建於1982年。
  • 廣東高院:新冠疫情隔離期間勞動合同到期 也不能終止
    南都訊 見習記者趙青 4月28日,南都記者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獲悉,近日,廣東高院和廣東省人社廳聯合發布《關於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保障疫情期間勞動者合法權益、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妥善處理勞資關係、化解勞動糾紛,保障承擔疫情防控任務企業管理自主權
  • 閔行「勞動關係和睦+」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建立在閔開發園區的「和睦+」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創新模式,堅持調解優先、調裁併舉的原則,打通家門口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提供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化解勞動爭議糾紛,對園區企業勞資矛盾預防、調解及和諧勞動關係園區創建等方面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