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在口岸對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3萬多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16 新京報網

新京報訊(記者 吳為)昨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舉行。據介紹,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出臺了政策措施和技術指南,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貨物源頭管控、生產經營過程防控和從業人員防護等。

 

進口冷鏈食品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表示,近期天津、山東等9省份相繼報出與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的疫情情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開展全面排查,督促相關經營者立即下架封存,嚴格按照規定處置,及時向相關省份通報涉疫食品的流向信息。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改善衛生條件,嚴格進貨查驗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食品生產經營者採購進口冷鏈食品時還要出具相關單位出具的「業經消毒」等證明,無證明的不得加工、銷售。

  

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對進口冷鏈食品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提醒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健康上崗要求,指導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等傳染風險高的人員做好健康防護。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為了切實加強常態化防控工作,海關總署於11月9日印發了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消毒實施方案,包括明確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業流程及配套措施。海關部門負責按規定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的監測、檢測等工作。到11月24日24時,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160萬件,重量3萬多噸,包括被抽中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貨櫃、空運託盤等。下一步,海關將積極配合相關各方做好後續工作,確保冷鏈食品安全。

  

關注1

低溫冷庫食品包裝消毒技術正在研究中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並沒有發現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關於冷鏈食品消毒的問題,張流波說,從近段時間發現冷鏈食品包裝跟疫情有比較大的關聯後就發布了相關技術指南。指南對於在常溫情況下對冷鏈食品包裝的表面消毒是完全沒問題的。「對於低溫冷庫裡如何消毒,我們正在加緊研究,希望儘快出結果。」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張流波表示,到現在為止,與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家都不會因噎廢食。起碼目前風險是比較低的。」張流波表示,目前已對冷鏈食品包裝的表面進行消毒處理。經過消毒後,我們再接觸冷鏈食品應該是安全的。所以不要過於緊張。

  

「如果你買的不是正規渠道,而是海淘的產品,這些產品的表面一定要消毒處理,做好防護。」張流波說,接觸了這些產品,要洗手並做好衛生防護。同時,在疫情期間,最好吃熟食。處理這些食品的時候還要注意飛濺,避免對周邊環境的汙染。處理完後,還要對環境做必要的清潔和消毒處理。

  

關注2

通過加強檢測等防止病毒通過物流入境

  

昨日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進入冬季,無論是空運、陸運、海運,由於環境溫度和冷鏈的環境是一樣的,這也要求我們對防控有新的認識。對於物品和貨櫃入關,加強檢測,減少受汙染的食品進入國內。加強環境和人員檢測,一旦有環境汙染和人的感染,就能及時發現,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吳尊友表示,這一系列的舉措對於防止新冠病毒以國際物流為載體傳入中國起到了較好的防控作用。

  

吳尊友指出,進入冬季以後,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全球面臨著大考,中國也面臨著大考。接下來又是春節的人員大流動,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疫情。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來說,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防止出現2020年初的嚴重疫情。做到這些要把科學防控措施綜合應用,概括起來就是: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集中發力、突出重點,做到及時發現,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越

相關焦點

  • 海關總署: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累計160多萬件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表示,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方案,海關部門負責按規定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監測檢測,組織指導進口冷鏈食品的進口商、海關查驗場所的經營單位做好口岸環節被抽中的進口冷鏈食品貨櫃內壁和貨物外包裝的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長沙:加強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
    1月13日,該防控指揮部口岸組發布《關於加強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的通告》。通告具體要求如下:一、來自高風險國家的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到達長沙時,須對貨櫃內貨物外包裝、貨櫃內壁及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進行檢測和實施預防性消毒 ;危險化學品、糧食、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不適宜實施消毒的商品及無外包裝或外包裝易造成消毒液體滲透汙染的商品,不實施貨櫃貨物預防性消毒;水路運輸僅對來自寒冷國家或地區且全程運輸溫度低的航線進口貨櫃貨物進行檢測和預防性消毒
  • 進口冷鏈食品要進行全面消毒
    1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的指導監督和協作配合,各地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 食用進口冷鏈食品 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風險很低
    同時,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出臺了政策措施和技術指南,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貨物源頭管控、生產經營過程防控和從業人員防護等。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的有關情況。
  • 北京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實施100%檢測!強化冷鏈物流渠道疫情防控
    北京海關:對所有北京口岸進口的冷鏈食品100%核酸檢測9月2日下午,北京市第16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介紹,北京海關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嚴防疫情輸入風險,對來自重點地區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做到「兩個100%」。即:對所有從北京口岸進口的冷鏈食品以及來自高風險國家(地區)的其他商品,100%對外包裝、貨物採樣並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如何防疫?重慶實施檢測和預防性消毒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公室副主任王荊回答記者提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8時08分訊(記者 李嫋 邱小雅)近期,重慶市制定了《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方案》,通過扎牢「兩個口子」、守住「三道防線」,對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外包裝、貨櫃內壁、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實施檢測和預防性消毒。
  • 天目新聞:浙江構築「全受控、無遺漏」進口冷鏈食品物防閉環 消費...
    12月4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的通知》 《關於印發浙江省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和集中監管倉建設工作,強調「四個不得」要求
  • 【重磅】關於進口冷鏈食品,湖北最新通知來了!
    湖北今日印發《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試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組織制定了《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試行)》。
  • 「注意」進口冷鏈食品頻頻「翻車」,還能吃嗎?
    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在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不必因噎廢食。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實現將新冠肺炎病毒滅活,消毒後再接觸表面,感染風險是非常低的。
  • 「從口岸到餐桌」天津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人、物」同防
    天津北方網訊:自11月23日開始,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進一步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指導意見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60號)文件要求,組織全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市場銷售現場檢查和索證索票工作,嚴格執行「五不準
  • 輿情速覽|遼寧大連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陽性
    ne新聞閱讀ws 輿情速覽 食品 NEWS ﹀ ﹀ ﹀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一文讀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最近,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對此,各地也在加密"冷鏈防控網",讓冷鏈「不掉鏈」。哈爾濱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 關於對提離大連水運口岸的進口冷鏈食品貨櫃開展流向信息採集的...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號)、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令第14號和省、市關於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要求,自2020年11月25日起
  • 關於印發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
    》要求,組織制定了《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試行)》。附件2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試行)為指導全省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消毒工作,根據國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相關規定,特制定本指南。
  • 如何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安全食用三條提醒!
    常溫條件下,在21–23°C時,新冠病毒在銅表面無法存活超過4個小時、在紙板表面無法存活超過24小時、在不鏽鋼表面和塑料表面無法存活超過3天。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實驗中,在4°C及-20°C的低溫條件下,3周後新冠病毒仍具有傳染性。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 網紅瘦臉針「粉毒」的地下市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意味著產品使用的肉毒毒素原液是實驗用途,而非經過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批准後可以用於正規產品的原液。而這些產品最終流向海外市場,其中可能包括中國。此外,韓國新聞通訊社新聞1(News 1)在報導中表示,一名美得妥公司前員工稱,公司生產「粉毒」的過程中,凍幹機可能超過10年未滅菌。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對進口冷鏈食品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11月9日向全國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 大連:即日起,經大連口岸提離冷鏈食品信息將統一納入追溯平臺管理
    本文轉自【大連發布】;關於對提離大連水運口岸的進口與內貿冷鏈食品貨櫃及散貨開展流向信息採集的通知大疫經指辦發〔2020〕48號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號)、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令第14號和省、市關於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要求,自2020
  • 冷鏈產品如何從海關到餐桌?全流程監管體驗[圖]
    北京某外貿公司外設冷庫,工作人員在給進口冷凍牛肉貼上二維碼。新京報記者 吳江物美集團位於大興區舊宮的冷庫,工作人員在對冷凍貨物掃碼登記。新京報記者 吳江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11月1日起,「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下稱「北京冷鏈」)正式運行,根據相關要求,凡是進入北京市存儲、加工、銷售的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均需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其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做到「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北京冷鏈」實施「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對產品流通開展追溯管理。
  • 山東將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12月10日前建成並運行
    ,切實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於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設立集中監管專倉 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制度,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