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攜手恢復自由貿易秩序——訪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

2020-12-17 新華社

新華社首爾11月20日電專訪:期待亞太地區攜手恢復自由貿易秩序——訪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炳瑞

新華社記者陸睿 田明

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炳瑞1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當前世界經濟遭受巨大打擊,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有所增強,希望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攜手合作,克服障礙,共同恢復和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秩序。

「由於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多國經濟陷入停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構成了很大挑戰,也讓世界恢復自由貿易秩序變得更加困難。」全炳瑞說。

全炳瑞認為,越是在這種困難和充滿挑戰的時候,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就越應該堅持維護多邊主義體系,不斷推進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加強互聯互通、開放共贏。

談到東協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最新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炳瑞給予高度評價。他還期待亞太地區各經濟體「趁熱打鐵」,早日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建設。「這一協定的籤署意味著亞洲出現了新的經濟增長的領導力量,下一步如何在RCEP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構建亞太自貿區至關重要。」

全炳瑞說,中國近年來不斷深化對外合作,擴大對外開放,這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市場佔有率。雖然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但中國的投資和製造業已經恢復了增長,令人印象深刻。

馬來西亞於20日以視頻方式舉辦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全炳瑞認為,比舉行會議本身更加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落實、執行好會議達成的共識,引領世界恢復自由貿易秩序。(完)

相關焦點

  • 外媒看RCEP:區域貿易、經濟恢復與不在場的印度和美國
    韓聯社和《韓民族日報》均強調,RCEP為韓日兩國創造了籤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效果;日本廣播協會(NHK)的英文報導則強調了中國和韓國對日本某些產品的關稅將取消。英國《金融時報》和路透社的報導中也提到,RCEP是首個將中日韓三國同時納入的自貿協定。但日韓媒體均指出,由於保護本國產業的考慮,兩國政府並未把某些農產品列入降低和取消關稅的範圍。
  • 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
    本屆論壇主題是「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受疫情影響,論壇採取了ZOOM線上會議的形式。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中國的30多位演講和主持嘉賓參加了此次論壇,會議由多家平臺同步在線直播,觀看人次突破17萬。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教授主持了論壇開幕式。張教授首先簡要闡述了本次論壇的背景。
  • 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
    王校長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全球經濟、金融、社會等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各國都在努力探尋復甦之路,實施相應的經濟政策去緩解疫情帶來的衝擊,但部分國家的疫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恢復面臨重重壓力。同時,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自由貿易體制受到衝擊,保護主義上升。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復甦前景,刺激性經濟政策的效果與風險等值得高度關注。
  • 王毅將訪問日本韓國,將與日方討論中國加入CPTPP?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鄭青亭、張燕玲(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前副行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編   輯丨和佳、李靖雲、陳思穎  應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對日本、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 指明亞太合作方向路徑 提振全球經濟復甦信心
    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闡述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戰勝疫情、擺脫當前經濟困境指明了方向,表明中國始終站在亞太地區共同利益的立場和高度推動各國實現合作共贏。  俄羅斯科學院教授兼聖彼得堡大學教授揚娜·列克休金娜說,中國正以實際行動開放市場,歡迎外國投資者,推動實現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中國將為其他國家帶來巨大機遇。
  • ...張玉環:從應對貿易摩擦到預防經濟脫鉤:2019年中國經濟外交形勢...
    此外,主要大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持續破壞自由貿易體系,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正式停擺,國際貿易規則重構壓力增大,多邊貿易體系面臨重大危機,全球經濟治理命懸一線。中國既要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穩定國內經濟和對外貿易增長,又要推進區域和全球經濟合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 從RCEP看新型經濟全球化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成果亮眼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卞永祖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研究員 白 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王 勇剛剛送別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世界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加速了這一趨勢。
  • 「任琳 張尊月」全球經濟治理的制度複雜性分析——以亞太地區經濟...
    以亞太地區經濟治理為例,剖析未來國際制度和區域制度體系的影響因素與演化趨勢,通過強調參與主體中主導國的重要性,嘗試考量「平行體系」的現代表現形態和演化可能。深入研究制度複雜性問題,將有助於在目前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的情況下,更好地理解全球經濟治理秩序之本質屬性及塑造因素,進而為適應未來秩序變革與重構做好準備。
  • ...他國企業、機構和個人持續進行打壓,對國際經貿秩序和自由貿易...
    【中方回應美將59家中國實體列黑名單】12月19日,中國商務部回應美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美方泛化國家安全,不斷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企業、機構和個人持續進行打壓,對國際經貿秩序和自由貿易規則造成嚴重破壞,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 歐盟期待與中國加強多領域合作——訪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國、德國、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前夕,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歐盟和中國正攜手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甦及全球治理貢獻力量。辜學武說,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貫對華奉行務實政策,自今年7月德國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以來,默克爾主張帶領歐盟與中國加強對話與合作。
  • 這一年,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咋樣了?|自由貿易|廣西自貿試驗區|東協...
    總體來看,6家自由貿易試驗區一方面積極借鑑前幾批試點經驗,另一方面主動結合自身區位特徵銳意探索,形成了又一批開放成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乃至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注入了新動力。一年來,第五批自貿區各展其能、先行先試,不斷促進區內企業活力的釋放。8月5日上午,廣西憑祥海關為廣西大洲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舉辦了AEO高級認證企業頒證儀式。
  •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記者 馬常豔)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今天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0)》(下稱《報告》)顯示,從2013年到2019年,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從1家擴容到18家。
  • 中韓將續籤「貨幣互換協議」,韓國還欲「借」中國恢復經濟
    貨幣互換協議,就是央行之間相互以本幣或者可自由兌換貨幣,按約定的匯率、期限和利率進行互相調換的操作。如在中國央行與境外央行籤署的系列本幣互換協議中,就支持互換資金用於貿易融資。因此,中國和韓國續籤貨幣互換協議,將有利於加強雙邊的金融合作,促進兩國的貿易和投資,這對疫情衝擊下的韓國經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韓國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新冠疫情卻嚴重抑制了出口,今年第二季度,韓國出口同比下降13.6%,創下1974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
  • 專訪:RCEP將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產生積極影響——訪日內瓦大學經濟...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6日電專訪:RCEP將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產生積極影響——訪日內瓦大學經濟學家奧拉雷亞加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謝麗璟瑞士日內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知名經濟學家馬塞洛·奧拉雷亞加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從RCEP到APEC、G20,中國在多邊外交領域傳遞了什麼信息?
    對此,海外媒體紛紛報導RCEP對中國的特殊意義。BBC指出,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進出口國,儘管中國已經籤署了許多雙邊貿易協定,但這是中國首次籤署區域性多邊貿易協定。彭博新聞社的報導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亞太國家打造世界最大經濟圈,「是北京過去十年尋求更大程度經濟一體化的高潮」。
  • 共話期許|煙臺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新姿推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
    在地方投資環境、優勢產業介紹環節,煙臺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煙臺市商務局局長、煙臺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陳新姿向日本各界朋友推介了中日(煙臺)產業園、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三大開放平臺。
  • ...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服貿會」將為全國恢復經貿活動樹立信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促進傳統服務貿易的數位化轉型是應對衝擊的重要思路。舉辦服貿會將為各國提供一個開放合作的平臺。對中國而言,服貿會是疫情發生後我國舉辦的首場國家級重磅展會,這個標誌性的活動將為全國恢復經濟貿易活動樹立信心。
  • 韓國中國經營研究所所長:期待在發展與創新中合作共贏
    韓中兩國貿易往來密切,有許多韓國企業都在中國有業務或是有意願進入中國市場。基於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的優勢,韓中兩國高層交流頻繁,經貿合作呈現快速恢復的跡象。兩國應積極探索能夠促進共同發展的領域,比如加快推進韓中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發掘韓國的新南方及新北方政策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示範合作項目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同比下降6.8%,但第二季度呈現V字形反彈,實現同比增長3.2%。
  • 破冰融雪,助力世界經濟復甦的中國能量
    逆勢增長顯實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指出,全球產出需要兩到三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暖風從東方吹來——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將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米赫耶夫:
    在習近平主席訪俄前夕,本報記者就如何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經貿合作、如何開拓中俄經貿合作新領域等問題,對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瓦西裡·米赫耶夫進行了專訪。 米赫耶夫認為,習近平主席選擇俄羅斯作為擔任新職務後的首訪國家,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對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視,這對發展俄中政治、經貿關係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