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沈從文)
我的母親姓黃,年紀極小時就隨同我一個舅父外出在軍營中生活,所見事情很多,所讀的書也似乎較爸爸讀的稍多。外祖黃河清是本地最早的貢生,守文廟作書院山長,也可說是當地唯一讀書人。所以我母親極小就認字讀書,懂醫方,會照相。舅父是個有新頭腦的人物,本縣第一個照相館是那舅父辦的,第一個郵政局也是舅父辦的。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於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於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字,告我認識藥名,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決斷。我的氣度得於父親影響的較少,得於媽媽的似較多。《我的母親》(老舍)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因此少花一筆「請姥姥」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當姑母死去的時候,母親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來,一直哭到墳地。不知道哪裡來的一位侄子,聲稱有承繼權,母親便一聲不響,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爛板凳,而且把姑母養的一隻肥母雞也送給他。《我的母親》(冰心)
我則以為我的母親,乃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中最好的一個。不但我如此想,我的許多朋友也如此說。她不但是我的母親,而且是我的知友。我有許多話不敢同父親說的,敢同她說;不能對朋友提的,能對她提。她有現代的頭腦,穩靜公平的接受現代的一切。她熱烈的愛著「家」,以為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我的母親》(鄒韜奮)
母親喜歡看小說,那些舊小說,她常常把所看的內容講給妹仔聽。她講得媚媚動聽,妹仔聽著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銷。章回的長篇小說一下講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著母親再看下去,看後再講給她聽。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悽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湧流著。那時的我立在旁邊瞧著,莫名其妙,心裡不明白她們為什麼那樣無緣無故地揮淚痛哭一頓,和在上面看到窮的景象一樣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現在想來,才感覺到母親的情感的豐富,並覺得她的講故事能那樣地感動著妹仔。如果母親生在現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教員,必可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我的母親》(豐子愷)
我十七歲離開母親,到遠方求學。臨行的時候,母親眼睛裡發出嚴肅的光輝,誡我待人接物求學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關照我起居飲食一切的細事。她給我準備學費,她給我置備行李,她給我制一罐豬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網籃裡;她給我做一個小線板,上面插兩隻引線放在我的箱子裡,然後送我出門。放假歸來的時候,我一進店門,就望見母親坐在西北角裡的八仙椅子上。她歡迎我歸家,口角上表了慈愛的笑容,她探問我的學業,眼睛裡發出嚴肅的光輝。晚上她親自上灶,燒些我所愛吃的菜蔬給我吃,燈下她詳詢我的學校生活,加以勉勵,教訓,或責備。《母親的記憶》(孫犁)
麥秋兩季,母親為地裡的莊稼,像瘋了似的勞動。她每天一聽見雞叫就到地裡去,幫著收割、打場。每天很晚才回到家裡來。她的身上都是土,頭髮上是柴草。藍布衣褲汗溼得泛起一層白鹼,她總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臉上的汗水。《想我的母親》(梁實秋)
在我的兒時記憶中,我母親好像是沒有時候睡覺。天亮就要起來,給我們梳小辮是一樁大事,一根一根的梳個沒完。她自己要梳頭,我記得她用一把抿子蘸著刨花水,把頭髮弄得鋥光大亮。然後她要一聽上房有動靜便急忙前去當差。《我的母親是春天》(宗璞)
母親的愛護,許多細微曲折處是說不完、也無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這些細微曲折才形成一個家。這人家處處都是活的,每一寸牆壁,每一寸窗簾都是活的。小學時曾以「我的家庭」為題作文,我寫出這樣的警句:「一個家,沒有母親是不行的。母親是春天,是太陽。至於有沒有父親,不很重要。」作業在開家長會時展覽,父親去看了。回來向母親描述,對自己的地位似並不在意,以後也並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顧沉浸在他的哲學世界中。《寫給母親》賈平凹
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裡,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我媽在牽掛著我,她並不以為她已經死了,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裡,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母親》莫言
每當我下工歸來時,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只有聽到母親的回答時,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房、廁所裡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母親對我的哭泣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個人尤其是男人不應該隨便哭泣。她追問我為什麼哭。我含糊其詞,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於未來的希望。多少年後,當我回憶起母親這句話時,心中更是充滿了感動,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活下去,無論多麼艱難也要活下去!《懷念母親》季羨林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裡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呆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裡。最後一別八年,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年,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下面描繪在夢裡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後一段是: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現在到國外來了,在我的懷念中就增添了一個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位名喚「母親」的女神。而低年級孩子無法讀懂,。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也留下了許多讚頌母愛的優秀詩歌,今天墨語特意整理了部分有名的讚頌母愛的詩詞,獻給我們共同的「女神」,女神節快樂!《遊子吟》youzǐyín
【唐代】tángdài孟mèng郊jiāo
慈母címǔ手中shǒuzhōng線xiàn,遊子youzǐ身shēn上衣shàngyī。
臨行línxíng密密mìmì縫feng,意yì恐kǒng遲遲chíchí歸guī。
誰shuí言yán寸草cùncǎo心xīn,報bào得dé三sān春暉chūnhuī。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別老母》biélǎomǔ
【清代】qīngdài黃huáng景jǐng仁rén
搴qiān帷wéi拜bài母mǔ河hé梁liáng去qù,白bái發愁fāchóu看kàn淚眼lèiyǎn枯kū。
慘cǎn慘cǎn柴門cháimén風fēng雪夜xuěyè,此時cǐshí有yǒu子zǐ不如bùrú無wú。
《別老母》是清代詩人黃景仁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作者在參加舉人鄉試時,屢試不中,無奈之下不得不離開老母親,到外地謀生。這首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直至現在也是歌頌母愛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思母》sīmǔ
【宋代】sòngdài輿yú恭gōng
霜shuāng殞yǔn蘆花lúhuā淚lèi溼shī衣yī,白頭báitóu無wú復fù倚yǐ柴扉cháifēi。
去年五月qùniánwǔyuè黃梅雨huángméiyǔ,曾céng典diǎn袈裟jiāshā糴dí米mǐ歸guī。
輿恭出家之後未久,其父見背,唯留老母貧苦獨守。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親恩。雖然自己過的也是清貧淡泊的生活,仍時時接濟老母。現在母親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滿腔懷念。這首詩並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歲末到家》suìmòdàojiā
【清代】qīngdài蔣士銓jiǎngshìquán
愛子àizǐ心xīn無盡wújìn,歸家guījiā喜xǐ及jí辰chén。
寒衣hányī針線zhēnxian密mì,家信jiāxìn墨mò痕hén新xīn。
見面jiànmiàn憐lián清瘦qīngshòu,呼hū兒ér問wèn苦kǔ辛xīn。
低dī徊huí愧kuì人rén子zǐ,不bù敢gǎn嘆tàn風fēng塵chén。
《歲末到家》一詩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久別回家後母子相見時真摯而複雜的感情。神情話語,如見如聞,遊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句雖然直白,卻意蘊深重。全詩質樸無華,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步虛》bùxū
【唐代】tángdài司空sīkōng圖tú
阿ā母親mǔqīn教學jiàoxué步bù虛xū,三sān元yuán長cháng遣qiǎn下xià蓬péng壺hú。
雲yún韶sháo韻yùn俗sú停tíng瑤yáo瑟sè,鸞luán鶴hè飛fēi低dī拂fú寶bǎo爐lú。
這首詩讚美母親教孩子走路,教孩子學習禮儀。媽媽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詩經·凱風》shījīngkǎifēng
【先秦】xiānqín佚名yìmíng
凱kǎi風fēng自zì南nán,吹chuī彼bǐ棘jí心xīn。
棘jí心xīn夭yāo夭yāo,母mǔ氏shì劬勞qúláo。
凱kǎi風fēng自zì南nán,吹chuī彼bǐ棘jí薪xīn。
母mǔ氏shì聖shèng善shàn,我wǒ無wú令人lìngrén。
爰yuán有yǒu寒hán痊quán?在zài浚jùn之下zhīxià。
有yǒu子zǐ七qī人rén,母mǔ氏shì勞苦láokǔ。
睍xiàn睆huǎn黃huáng鳥niǎo,載zǎi好hǎo其qí音yīn。
有yǒu子zǐ七qī人rén,莫mò慰wèi母mǔ心xīn。
「凱風自南」,母愛就像南方吹來的和煦之風,把酸棗「嫩枝條」吹成「粗枝條」,象徵著母親把子女由幼年撫養到壯年、長大成人。另也重複「有子七人」的詩句,意在突顯以養育子女之眾多來表現母親的長年辛勞程度。《遊子》youzǐ
【唐代】tángdài孟mèng郊jiāo
萱草xuāncǎo生shēng堂táng階jiē,遊子youzǐ行háng天涯tiānyá。
慈cí親qīn倚yǐ堂táng門mén,不見bùjiàn萱草xuāncǎo花huā。
萱草長滿臺階,出遊的兒子行走天涯,母親靠在門前,卻不見兒子回來。把一位苦盼兒歸的慈母刻畫得淋漓盡致。《墨mò萱xuān圖tú•其qí一yī》
燦càn燦càn萱草xuāncǎo花huā,羅luó生shēng北běi堂táng下xià。
南風nánfēng吹chuī其qí心xīn,搖搖yáoyáo為wéi誰shuí吐tǔ?
慈母címǔ倚yǐ門mén情qíng,遊子youzǐ行xíng路lù苦kǔ。
甘gān旨zhǐ日rì以yǐ疏shū,音yīn問wèn日rì以yǐ阻zǔ。
舉jǔ頭tóu望wàng雲yún林lín,愧kuì聽tīng慧huì鳥niǎo語yǔ。
萱草花,中國的母親花,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南風吹著萱草(即母親的心),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十五》shíwǔ
【宋代】sòngdài王安石wángānshí
將jiāng母mǔ邗hán溝gōu上shàng,留liú家jie白bái邗hán陰yīn。
月yuè明míng聞wén杜dù宇yǔ,南北nánběi總zǒng關心guānxīn。
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西上辭母墳》xīshàngcímǔfén
【唐代】tángdài陳chén去qù疾jí
高gāo蓋gài山頭shāntóu日rì影yǐng微wēi,黃昏huánghūn獨立dúlì宿xiǔ禽qín稀xī。
林lín間jiān滴dī酒jiǔ空kōng垂淚chuílèi,不見bùjiàn丁dīng寧níng囑zhǔ早zǎo歸guī。
讀這首詩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母親,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已然深眠山頭黃土中,黃昏時分禽鳥稀少,夕陽西垂,詩人獨自在母親墳前垂淚飲酒,卻再也沒有人叮嚀早點回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母別子》mǔbiézǐ
【唐】táng白居易báijūyì
母mǔ別bié子zǐ,子zǐ別bié母mǔ,白日báirì無wú光guāng哭聲kūshēng苦kǔ。關guān西xī驃騎biāoqí大將軍dàjiāngjūn,去年qùnián破pò虜lǔ新xīn策cè勳xūn。敕chì賜cì金錢jīnqián二百萬èrbǎiwàn,洛陽luòyáng迎yíng得dé如rú花huā人rén。新人xīnrén迎來yínglái舊jiù人rén棄qì,掌zhǎng上shàng蓮花liánhuā眼yǎn中zhōng刺cì。迎新yíngxīn棄qì舊jiù未wèi足zú悲bēi,悲bēi在zài君jūn家jie留liú兩liǎng兒ér。一yī始shǐ扶fú行háng一yī初chū坐zuò,坐zuò啼tí行háng哭kū牽qiān人rén衣yī。以yǐ汝rǔ夫婦fūfù新xīn燕婉yànwǎn,使shǐ我wǒ母子mǔzǐ生shēng別離biélí。不如bùrú林lín中zhōng烏wū與yǔ鵲què,母mǔ不bù失shī雛chú雄xióng伴bàn雌cí。應yìng似sì園yuán中zhōng桃李táolǐ樹shù,花huā落luò隨suí風fēng子zǐ在zài枝zhī。新xīn人rén新xīn人rén聽tīng我wǒ語yǔ,洛luò陽yáng無wú限xiàn紅hóng樓lóu女nǚ。